林政专业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

合集下载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林业的主要功能?A. 生态保护B. 林产品供应C. 碳汇功能D. 城市绿化参考答案:D2. 下列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林?A. 榕树B. 松树C. 桦树D. 桃树参考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有害生物?A. 蚜虫B. 病毒C. 鼠害D. 野生动物参考答案:D4. 下列哪种造林方法适用于干旱地区?A. 飞播造林B. 插穗造林C. 播种造林D. 带土造林参考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林业政策的主要目标?A. 增加森林资源B. 提高森林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发展核武器参考答案:D6. 以下哪种树木属于阔叶林?A. 油松B. 榉树C. 红松D. 柏树参考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A. 森林旅游B. 采伐木材C. 采集野生药材D. 砍伐古树名木参考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林业的主要灾害?A. 森林火灾B. 水土流失C. 风沙危害D. 地震参考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向?A. 生态建设B. 产业升级C. 林业科研D. 森林公园建设参考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火烧防治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______%。

参考答案:22.9612.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治13. 森林火灾的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般火灾,较大火灾,重大火灾14. 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森林旅游,采伐木材,采集野生药材15. 我国林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______;第二步,到2035年,实现______;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______。

树木学考试题型及分析答案

树木学考试题型及分析答案

树木学考试题型及分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树?A. 杨树B. 松树C. 柳树D. 橡树答案:B2. 树木的年轮可以反映以下哪项信息?A. 树木的年龄B. 树木的健康状况C. 树木的生长速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树木是落叶乔木?A. 雪松B. 柏树C. 枫树D. 棕榈答案:C4. 树木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部B. 茎部C. 叶部D. 花部答案:C5. 树木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部B. 茎部C. 叶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下列哪种树木是常绿阔叶树?A. 松树B. 柳树C. 橡树D. 樟树答案:D7. 树木的木质部主要由哪种细胞组成?A. 导管细胞B. 筛管细胞C. 叶绿体细胞D. 根毛细胞答案:A8. 树木的树皮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保护树木B. 运输水分和养分C. 储存养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9. 树木的根系主要功能是什么?A. 固定土壤B. 吸收水分和养分C. 支撑树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下列哪种树木是热带雨林特有的?A. 松树B. 橡树C. 红树林D. 柳树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树木的________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叶部2. 树木的________细胞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答案:导管3.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最外层的保护结构。

答案:树皮4.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年轮。

答案:木质部5.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气孔。

答案:叶片6.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的地下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答案:根系7.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的生殖器官,负责繁殖。

答案:花部8.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的种子,是树木繁殖的重要部分。

答案:果实9. 树木的________是树木的茎部,起到支撑和运输的作用。

测树学期末复习提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测树学期末复习提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1、在《测树学》或《森林计测学》中以、测定为中心内容的情况并没有改变。

2、一个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至右自开始到最后一个的数字为止的位数。

3、测定胸径时,胸高断面不圆的树干,应测的胸径取其平均数。

4、立木材积三要素是由、、三个因子所构成。

5、形数是表示的指数,它说明树干。

形数越大,说明树干。

6、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作。

自地面到的高度叫做。

7、在孔兹干曲线式中,当r分别取0,1,2,3 时,其旋转体的形状一般近似于、、、。

8、进行径阶整化时常采用上限排外法,如果按2cm径阶整化,8径阶范围是,如果按4cm径阶整化,16 径阶范围是9、林分调查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林分调查因子主要有:、、、、、、、等。

10、树皮材积与带皮材积之比称为。

11、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

12、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其余为。

13、我国现行的林分密度指标有:、和。

14、在我国,常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有和15、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和。

16、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把各个龄级再归纳为更大范围的阶段,称为龄组,通常由幼到老分为、、、、。

17、疏密度这个指标可以说明单位面积上的多少,以十分小数表示,由0.1~1.0共分级,它是森林调查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

18、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主要有、、和、。

19、在温带和寒温带树木的年轮通常有颜色较浅的和颜色较深的两部分组成。

20、林分生长量大致可以分为、、、、、。

21、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主要有、、和。

22、森林分子是指“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和的林木。

23、当用杆式角规绕测,相割时计数为;相切时计数为相余时计数为。

24、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的基础。

25、树木生长过程是一个的过程,其生长曲线呈现S 形。

而林分生长过程则与其完全不同,有两种作用同时发生,即和。

26、测定林分生长量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区分为和两类。

林政学试题及答案

林政学试题及答案

林政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B.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C. 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D.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评估答案:A2. 林政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森林生态系统B. 森林资源C. 森林政策D. 森林法律法规答案:B3.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B.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 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D. 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答案:B4. 森林资源的分类不包括()。

A. 经济林B. 观赏林C. 保护林D. 工业林答案:B5.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 法律法规B. 经济手段C. 行政手段D. 社会舆论答案:D6.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森林火灾预防C. 森林病虫害防治D. 森林资源的商业化开发答案:D7.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体现在()。

A. 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B.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C. 森林资源的无序开发D. 森林资源的单一利用答案:B8. 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主要依据()。

A. 地方性法规B. 国家森林法C. 国际公约D. 行业标准答案:B9. 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 经济效益优先B. 生态效益优先C. 社会效益优先D.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答案:D10.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

A. 增加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B. 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C. 保持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不变D. 任意改变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林政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森林资源的保护B. 森林资源的利用C. 森林资源的管理D. 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答案:ABCD12.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A.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 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C. 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D. 提升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答案:ABCD13. 森林资源的分类主要包括()。

树木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树木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树木学复习大纲(答案)名词解释k乔木:有明显的主干,高在5米以上的高大树木。

2.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高在5米以下,茎丛生。

3.木本植物:指茎的木质部发达,有次生结构的多年生植物。

4.树木:指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的总合。

5.古树名木:指生长年代久远,外貌古老苍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权扌木。

6.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资源利用及其在林业工程,经济开发中的定位与作用的一门学科。

7.二名法:即规定一个植物种名,应由两个拉丁词组组成,前者为属名多采用名词, 第一个字母大写;后者为种名,多采用名词或形容词,最后还应加上定名人。

8.生命周期:指树木的一生要经历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直至衰老死亡的这一全过程。

9.年周期:树木在一年内随着季节变化,在生理活动和形态表现上,其生长发育的周期变化。

10.环境:即树木生长的地面和空间。

11.环境因子:指构成树木生活环境的因子,如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生物和人为活动等。

12.生态因子:对树木生》舌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因子。

13.生存条件:指树木生活必不可少的因子,如光照,水分,温度。

14.生态学特性: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对该种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

15.生物学特性:即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

指树木由种子萌发经幼苗期,幼树逐渐发育,开花结果,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16.生活型: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趋同现象)。

17.生态型: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产生了生态学上互有差异的异地性个体群,它们具有稳定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具有遗传性,种内这些不同的个体即为生态型。

18.种:所有个体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学特征;占有一定的地理区域;同种个体之间能逬行繁殖并产生可育的性状不变的后代。

19.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变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测树学试题

测树学试题

测树学试题(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最大相对直径()。

6.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统称作商品材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9. Richards生长方程()。

10. 某解析木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 胸高形数2. 冠长率3. 优势树种4. 形高5. 直径分布6.林分调查因子7.一元材种出材率表8.全林分模型9. 自由树 10. 绝干重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5.绘图说明立地条件与林分收获量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证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 试证明实验形数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优点。

2.试推导说明Schumacher生长方程(y=Ae-k/t,式中:A,k为方程参数;y为林木大小;t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1. 用角规观测某树,Fg=1,D=,角规点至该树水平距S=10m,问该树的计数值?2. 已知某原木长4m,0m处直径为,2m处直径为,4m处直径为;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树木不属于阔叶树?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柳树2. 以下哪种树木在叶片形状上与其他三个不同?A. 榆树B. 柳树C. 柏树D. 橡树3. 树木的主要营养物质是?A. 氮、磷、钾B. 碳、氢、氧C.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D. 钙、铁、锌4. 树木的寿命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生长环境B. 树种特性C. 气候条件D. 树木的高度5. 下列哪个因素对树木生长最为重要?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风速二、判断题1. 叶子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正确 / 错误2. 树木的根系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正确 / 错误3.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只发生垂直生长,不会扩展宽度。

正确 / 错误4. 根据树干、树皮以及树叶特征,可以判断树木的年龄。

正确 / 错误5. 树木的种子散布方式有很大的多样性,包括风散、动物传播等。

正确 / 错误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乔木和灌木。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松树品种,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树木的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请至少列举三项。

4. 简要描述树木的传粉方式。

5. 树木的生命周期具有哪些阶段?简要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D5. A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正确三、问答题1. 乔木指树干高度在6米以上的树木,灌木指树干高度在6米以下的树木。

2. 三种常见的松树品种为:红松、马尾松和华北云杉。

红松具有针叶长而短、形似弓弯,适应力强的特点;马尾松具有树皮粗糙,树冠茂密的特点;华北云杉则具有四棱形的特点,适应力较强。

3. 树木的生长环境要求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湿度适中、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等。

4. 树木的传粉方式可以通过风传、昆虫传、鸟类传、哺乳动物传等多种途径。

5. 树木的生命周期包括萌发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萌发期是种子发芽并生长为幼苗的阶段;生长期是树木逐渐长高并形成树干、树枝的阶段;成熟期是树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状态的阶段;衰老期是树木开始衰老并逐渐死亡的阶段。

树木学考试资料word版

树木学考试资料word版

树木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树木学:研究树木的形态识别及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学科。

3、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二、重要科的区别5、分属比较6、裸子植物特点:1、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于孢子体上 2、繁殖器官:胚珠裸露 3、具多子叶,多胚现象,胚乳丰富。

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科;叶扇形,具波状缺刻;叶柄长,种子核果状,椭圆形,成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膜质。

苏铁Cycas revolute:苏铁科;叶羽状,厚革质而坚硬,基部两侧有刺裂片条形,边缘反卷,先端刺尖;雄球花圆柱形,小孢子叶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下面着生多数药囊;雌球花略呈扁球形,大孢子叶宽卵形先端羽状分裂,密生黄褐色绒毛,下部的两侧着生2-4裸露的直生胚珠;种子卵形微扁,红褐色或橘红色。

松科的主要特征:叶条形、锥形或针形,螺旋状排列,或在短枝上簇生,或成束着生于退化短枝顶端;雌雄同株;雄球花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雄蕊,雌球花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珠鳞和苞鳞,苞鳞和珠鳞分离,每珠鳞具2倒生胚珠。

(雌球花=中轴+短枝(退化)+珠鳞+苞鳞+胚珠)7、松科三亚科的区别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树皮灰褐色,鳞状开裂,大枝平展,树冠宽塔形。

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无毛,叶先端钝尖或尖,种子白色。

(落叶松亚科金钱松属)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幼树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圆形;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白粉。

冬芽褐色。

针叶2针一束,细柔;树脂道边生。

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鳞盾微隆起或平,微具横脊,鳞脊微凹,通常无刺;种子有翅。

(松亚科松属)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树皮灰褐色或暗红褐色。

纵裂成鳞状大块片剥落,小枝粗壮,后变为褐色或灰褐色,针叶粗长,2针-3针一束并存,树脂道2—9,内生,球果圆锥状卵形,鳞盾近斜方形,肥厚,有锐横脊,鳞脐疣状,有短尖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第一章、绪论1、测树学的概念:测树学是以森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株木、林分、大面积森林以及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

2、测树学的目的:在分析树木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木、林分的数量(材积或蓄积、生物量)、质量(材种出材量)及其生长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3、测树学发展简史:(1)测树学的萌芽阶段:19世纪早中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末期开始,德国完成适用伐倒木和木材材积测定公式的理论推导和检验,确定了形数的概念和测定立木的材积公式,并且进行一些简单的测仪器的研制。

(3)成熟和稳定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数理统计、遥感技术、抽样技术和电算技术的发展及广为应用,以及角规测树学理论技术陆续发展起来。

(4)新技术应用阶段:近10-20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航天遥感、动态预测、角规测树等新技术在森林调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

4、测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树木和林分的蓄积量(材积)、材种出材量生长量及其生物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5、测树学中的误差:从误差的来源分,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6、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运算规则:①加减乘除运算:结果保留位数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②乘方或开方运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③对数运算: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④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误差和偏差只取一位或者两位有效数字。

⑤计算中涉及到常数π、e以及非测量值,如自然数、分数时,不考虑其有效数字的位数,视为准确数值。

⑥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过程中可暂时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计算完后在修约。

运用电子计算器运算时,要对其运算结果进行修约,保留适当的位数,不可将显示的全部数字作为结果。

7、测树学所使用的符号和单位:第二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1、基本测树因子:树木直径、树高、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

2、树木直径:垂直于树干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的直径,符号D 或d 。

3、树高:树干的的根颈处至主干梢顶的高度,符号H 或h 。

4、树干横断面积:与树干干轴垂直的切面,符号G 或g 。

计算公式:g=πd ²/4。

5、树干材积:树木根颈以上的树干体积,符号V 或v 。

6、径阶:将树木直径按照一定长度进行直径分组,用组中值表示的刻度,通常以1、2.4cm 为整化刻度。

7、孔兹干曲线:y ²=Px r (y-树干横断面半径,x-树干梢顶至横断面的长度,P-系数,r-形状指数)表1 形状指数不同的曲线方程及其旋转体1 y ²=Px 抛物线 截顶抛物线体2 y ²=Px ² 相交于x 轴的直线 圆锥体8、树干一般求积式: L g r •+=01V (r-形状指数,g 0-树干基部断面积,L-树干干长)9、伐倒木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L d d L g g n n )2(4)(21V 2200+=+=π 10、伐倒木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L d L g 221214V π==11、伐倒木牛顿近似求积式:L g g g n )4(61V 210++=12、伐倒木区分求积式(1)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设一树干长11.1m ,按2m 区分段求材积,则每段中央位置离干基1、3、5、7、9m 处。

梢头长度为1.1m,梢头底断面位置为距干基10m 处。

测定1、3、5、7、9、10m 处的直径分别为:18.0、16.0、13.2、8.8、3.6、2.0cm ,依据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可得此树干材积为:V=2×3.14/4(0.182+0.16²+0.132²+0.088²+0.036²)+1/3×3.14/4×1.1×0.02² =0.1327m ³(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l g l g g g V n n i i n '+⎥⎦⎤⎢⎣⎡++=∑-=312111013、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14、材积三要素:形数、断面积、树高。

15、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横断面的形数。

16、正形数:以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17、实验形数: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为树高加3m 。

其表达式为:f э)3(3.1+=h g V 18、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9、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

20、正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1/10树高处直径之比。

21、测定胸径的注意事项:(1)准确确定胸高位置(1.3m 处 );(2)在坡地测径时,必须站在坡上测1.3m 处直径;(3)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它不正常的情况时,取上下±acm 干形较正常处测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4)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视为两株树分别测定;(5)胸高断面呈椭圆形时,应测其相互垂直方向(特指用轮尺)的胸径取其平均数。

22、每木检尺的记录情况如下:4径阶3株,6径阶39株,8径阶50株,10径阶69株,12径阶81株,14径阶57株,16径阶28株,18径阶10株,20径阶2株,计算林分的平均直径是多少?解: D —=(4×3+6×39+8×50+10×69+12×81+14×57+16×28+18×10+20×2)/(3+39+50+69+81+57+28+10+2)=11.13cm第三章 林分调查1、林分调查中常用的林分调查因子: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木的大小(直径和树高)、数量(蓄积量)和质量等。

2、天然林: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

3、人工林:以人为的方法供给苗木、种子或营养器官进行造林并育成的森林。

4、实生林:由种子繁殖形成的林分。

5、萌生林:由根株上萌发或根蘖形成的新林。

6、林相(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

7、单层林:只有一个林层的林分。

复层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的林层的林分。

8、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材积都分别占不到10%的林分。

9、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种树木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10%的林分。

10、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11、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到一个龄级期限的林分。

12、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13、全龄林:异龄林中所有龄级的林木构成的林分。

14、林分平均直径:是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用Dg 表示。

公式:g D g π4=15、林分条件平均高: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以H D 表示。

16、林分加权平均高:依林分各径阶林木的算术平均高与其对应径阶林木胸高断面积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林分树高,以H —表示17、林分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

18、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离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19、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20、地位级: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 D 及林分年龄A 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的等级。

21、地位指数:依据既定树种的优势木平均高H T 及林分年龄A 由该树种的地位指数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的指数值。

22、林分蓄积量: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以M 表示。

23、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

24、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3)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

(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内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应分布均匀。

25、林分直径结构: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配状态,也称作林分直径分布。

26、林分树高结构:在林分中,不同树高的林木按树高组的分配状态,称作林分树高结构,亦称林分树高分布。

27、立地质量: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28、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时主要有哪些注意事项?(1)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 ”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2)用整化径阶的轮尺或围尺测定每株树木离根颈1.3m 高处的直径(胸径),在坡地应站在坡上方测定,在1.3m 以下分叉树应视为两株,分别检尺;(3)使用轮尺时必须与树干垂直,若遇干形不规则的树木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或量测胸径上下两个部位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4)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一边取另一边舍的原则,确定检尺树木;(5)要防止重测或漏测:一般每木检尺时,测者每测定一株树,应高声报出该树的树种、林木质量等级和直径大小,等记录者复诵后再取下测尺,并用粉笔在测过的树干上作记号。

29、林木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 :(1)树高随直径的增加而增大;(2)在每个径阶范围内,林木株数按树高的分布也近似于正态;(3)树高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

在同一径阶内最大与最小树高之差可达6~8m ;而整个林分的树高变动幅度更大些。

树高变动系数的大小与树种和年龄有关,一般随年龄的增大其树高变动系数减小;(4)从林分总体上看,株数最多的树高接近于该林分的平均高(HD )。

第五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1、蓄积量测定公式:∑∑===n i in i igG v M 11 2、标准木法: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而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称为标准木法。

2、一元材积表: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

3、二元材积表:根据胸径、树高两个因子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

4、三元材积表:根据胸径、树高和干形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

5、平均实验形数法公式:M=G 1.3(H D +3)f э测得某实生杉木林分的总断面积为14.5㎡,平均高为23m ,实生杉木的平均实验形数f э=0.43,则该林分的蓄积量为:M=14.5×(23+3)×0.43=162.11(m 3/hm 2)6、根据每亩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林木总断面积7.0373m 2,采用平均标准木法选择两株标准表的断面积之和为0.08674m 2,材积之和为0.8958m 3,则标准地的蓄积为:M=0.8958×7.0373/0.08674=72.6771m 3;该标准地面积为0.5hm 2,则每公顷蓄积为:M=72.6771/0.5=145.4 m 3/h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