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合集下载

测树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树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015-2016学年测树学本科考试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径阶2。

树皮率3.林分4。

优势树种5。

疏密度6。

一元材积表7。

林分直径结构8。

造材9.总生长量10.角规控制检尺二、问答题1.划分林层的标准2.轮尺测径的注意事项3。

平均标准木法测算林分蓄积量的步骤4。

树木生长方程的性质5。

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三、证明画图阐述以样点为中心的多重同心圆原理答案一、名词解释1.径阶: 为了测算简化,测量直径时,按照一定的宽度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

2.3.林分:将大片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结构相同,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称为林分。

4.优势树种: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ni ini igGV M 11标地5.疏密度: 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量)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量)之比称为疏密度(P )。

6.一元材积表: 用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积间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材积表称为一元材积表。

7。

林分直径结构: 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的分配状态,称为林分直径结构,或林分直径分布。

8。

造材: 对树干或原条进行材种划分的工作称为造材。

9.总生长量: 树木从种植开始至调查时(t 年),整个期间累积生长的总量称为总生长量. 10.角规控制检尺:对角规绕测记数的林木实测直径,并按径阶统计记数的工作称为角规控制检尺. 二、问答题 1. 划分林层的标准(1)次林层平均高与主林层平均高相差20%以上(主林层100%) (2)各林层林木蓄积量不少于30m3/hm2 (3)各林层林木平均胸径在8cm 以上(4)主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

3,次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2 2. .轮尺测径的注意事项(1)测直径时,应使尺身与两脚所构成的平面与干轴垂直,且其三点同时与树木断面接触 (2)先读数,然后再从树干上取下轮尺(3)树干断面不规则时,应测定其相互垂直两直径,取其平均值为该树干直径(4)若测径部分有节瘤或畸形时,可在该位置上、下等距离生长正常处测两个直径取平均值 3.平均标准木法测算林分蓄积量的步骤 (1)设置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查(2)根据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平均直径Dg ,并在树高曲线上查定林分平均高HD(3)以Dg (1±5%)及HD (1±5%)为标准选干形中等的林木1~3株作为平均标准木,伐倒或立木区分求积,计算标准木材积(Vi) (4)计算标准地蓄积量ii i i D l L R R D Ll =⇒=22⎪⎭⎫⎝⎛==i i i D l L R S ππ24i i i D Z g π⨯=标地标地S M M =n —标准木株数G —标准地总断面积Vi ,gi —第i 株标准木的材积、断面积 (5)计算林分蓄积量S 标地——标准地面积 4。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 下列关于树木的定义,正确的是()A. 树木是指生长在地上的植物B. 树木是指高大的木本植物C. 树木是指具有枝干和树冠的植物D. 树木是指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植物答案:C2. 树木的根系主要功能是()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固定树木的位置C. 储存养分和水分D. 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3. 树木的年轮主要是由树木的哪一部分生成的?()A. 木质部B. 韧皮部C. 冠层D. 树皮答案:A4. 树木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器官中?()A. 根部B. 茎部C. 叶片D. 枝干答案:C5. 下列关于树木生长的条件,错误的是()A. 充足的阳光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D. 缺乏养分答案:D第二节:填空题1. 依据树木年轮的形成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年轮计算出树木的______。

答案:年龄2. 树木的茎部主要由______构成。

答案:木质部和韧皮部3. 光合作用是树木利用______、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阳光4. 树木的根系形态可以分为______根系和______根系两种形式。

答案:直根系;浅根系5. 树木的光合产物主要是______。

答案:葡萄糖第三节: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树木的生长过程。

答案:树木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幼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

在幼苗期,树木从种子发芽,形成根系和茎部。

在生长期,树木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不断地生长和发展。

在成熟期,树木逐渐停止生长,开始进行繁殖和传播。

2. 简要介绍树木的重要作用。

答案:树木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重要作用。

首先,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土壤资源。

此外,树木还可以提供阴凉和保护,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滋养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3. 树木的年轮有什么用途?答案:树木的年轮是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环状结构,可以通过观察年轮的数量和宽度来判断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年龄。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林学本科《测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B、胸高断面积C、胸高形率D、树高—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B、1/2胸径C、1/3树干中央直径D、1/3胸径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B、都是饱满的C、都是弯曲的D、也不一样\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B、低于5%C、低于20%D、10%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浙江林学院2009测树学试卷a(考卷)

浙江林学院2009测树学试卷a(考卷)

浙江林学院2009测树学试卷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树木生长规律、树木结构、树木生理B. 林分结构、林分生长、林分经营C. 树木测量技术、树木生长模型、森林资源调查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测树学中的树木测量方法?()A. 胸径尺测量法B. 树高测量法C. 树冠投影法D. 水分测定法3. 测树学中,下列哪个指标最能反映树木的生长状况?()A. 树高B. 胸径C. 冠幅D. 树龄4. 下列哪种树木测量仪器不属于光电测距仪?()A. 全站仪B. 经纬仪C. 激光测距仪D. 红外测距仪5. 在进行林分调查时,下列哪个因子不需要调查?()A. 林分密度B. 林分年龄C. 林分树种组成D. 林分土壤类型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A. 树轮法B. 生长锥法C. 横断面法D. 叶片分析法7.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下列哪个指标最能反映森林的经济价值?()A. 林分蓄积量B. 林分生物量C. 林分碳储量D. 林分生态效益8. 下列哪种树木生长模型属于非线性模型?()A. Richards模型B. Logistic模型C. Weibull模型9. 在测树学中,下列哪个概念表示单位面积上的树木数量?()A. 林分密度B. 林分盖度C. 林分郁闭度D. 林分株数1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树木生物量的测定方法?()A. 砍伐法B. 间接估计法C. 树干解析法D. 树木重量法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树学是研究森林树木的____、____、____和____的科学。

2. 树木测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方面的内容。

3. 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森林的____、____、____和____。

4. 林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方面。

5. 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等。

测树学复习题

测树学复习题

测树学复习题测树学复习题树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

在树学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复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本文将以测树学复习题为主题,探讨一些与树学相关的问题,并给出解答和解析。

一、选择题1. 在进化树中,叶节点代表的是()。

A. 物种的共同祖先B. 物种的进化方向C. 物种的遗传变异D. 物种的进化速度解析:答案为A。

叶节点代表的是物种的共同祖先,它们是进化树中最末端的节点,代表着现存的物种。

2. 分子钟是根据()来推断物种进化时间的。

A. DNA序列的差异B. 物种的形态特征C. 物种的地理分布D. 物种的生态位解析:答案为A。

分子钟是利用DNA序列的差异来推断物种进化时间的,因为DNA序列的变化速率与进化时间相关。

3. 在进化树中,节点的长度代表的是()。

A. 物种的数量B. 物种的进化速度C. 物种的进化时间D. 物种的地理分布解析:答案为C。

节点的长度代表的是物种的进化时间,长度越长表示进化时间越长。

二、判断题1. 进化树中的分支长度越长,代表物种的进化速度越快。

解析:错误。

进化树中的分支长度代表的是物种的进化时间,与进化速度无关。

2. 进化树中,节点的位置越靠近根部,代表进化时间越早。

解析:正确。

进化树中,节点的位置越靠近根部,代表进化时间越早,这些节点代表着物种的共同祖先。

三、填空题1. 在进化树中,节点的分支点称为()。

解析:答案为分支点。

节点的分支点是进化树中的重要部分,它代表着物种的分化和演化。

2. 进化树中的内部节点是()。

解析:答案为共同祖先。

进化树中的内部节点代表着物种的共同祖先,它们是进化树中的重要节点。

四、简答题1. 请解释进化树中的分支长度和节点位置的含义。

解析:进化树中的分支长度代表的是物种的进化时间,长度越长表示进化时间越长。

节点的位置代表的是进化时间的顺序,靠近根部的节点代表进化时间越早,靠近叶节点的节点代表进化时间越晚。

测树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测树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测树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树学是研究什么学科的科学?A. 树木生长B. 森林资源C. 木材加工D. 森林生态答案:B2. 树木的胸径通常是指距离地面多少厘米处的直径?A. 10B. 30C. 50D. 100答案:C3. 树木生长的年轮可以反映哪些信息?A. 树木年龄B. 气候条件C. 土壤类型D. 所有以上答案:D4. 树木的生物量是指什么?A. 树木的总重量B. 树木的总体积C. 树木的干重D. 树木的叶重答案:A5. 森林资源调查中的“五查”包括哪些?A. 查面积、查树种、查生长、查利用、查保护B. 查面积、查树种、查生长、查利用、查管理C. 查面积、查树种、查生长、查保护、查管理D. 查面积、查树种、查生长、查保护、查经营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测树学中,_________是指树木从地面到树顶的高度。

答案:树高7. 树木的_________是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年轮的数目。

答案:年龄8.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_________是指对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的全面调查。

答案:全面调查9. 树木的_________是指树木的生物量和木材的物理、化学性质。

答案:品质10. 测树学中,_________是指树木的胸径和树高。

答案:立木参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测树学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测树学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测树学的研究,可以准确评估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森林经营管理、木材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12. 描述树木年轮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树木年轮的形成过程是每年春季树木开始生长时,细胞分裂速度快,形成的细胞壁较薄,颜色较浅,形成浅色的春材;而到了秋季,细胞分裂速度减慢,形成的细胞壁较厚,颜色较深,形成深色的秋材。

这样一年形成的浅色和深色的木材交替排列,就形成了年轮。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树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树木不属于阔叶树?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柳树2. 以下哪种树木在叶片形状上与其他三个不同?A. 榆树B. 柳树C. 柏树D. 橡树3. 树木的主要营养物质是?A. 氮、磷、钾B. 碳、氢、氧C.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D. 钙、铁、锌4. 树木的寿命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生长环境B. 树种特性C. 气候条件D. 树木的高度5. 下列哪个因素对树木生长最为重要?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风速二、判断题1. 叶子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正确 / 错误2. 树木的根系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正确 / 错误3.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只发生垂直生长,不会扩展宽度。

正确 / 错误4. 根据树干、树皮以及树叶特征,可以判断树木的年龄。

正确 / 错误5. 树木的种子散布方式有很大的多样性,包括风散、动物传播等。

正确 / 错误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乔木和灌木。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松树品种,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树木的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请至少列举三项。

4. 简要描述树木的传粉方式。

5. 树木的生命周期具有哪些阶段?简要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D5. A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正确三、问答题1. 乔木指树干高度在6米以上的树木,灌木指树干高度在6米以下的树木。

2. 三种常见的松树品种为:红松、马尾松和华北云杉。

红松具有针叶长而短、形似弓弯,适应力强的特点;马尾松具有树皮粗糙,树冠茂密的特点;华北云杉则具有四棱形的特点,适应力较强。

3. 树木的生长环境要求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湿度适中、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等。

4. 树木的传粉方式可以通过风传、昆虫传、鸟类传、哺乳动物传等多种途径。

5. 树木的生命周期包括萌发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萌发期是种子发芽并生长为幼苗的阶段;生长期是树木逐渐长高并形成树干、树枝的阶段;成熟期是树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状态的阶段;衰老期是树木开始衰老并逐渐死亡的阶段。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林学本科《测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B、胸高断面积C、胸高形率D、树高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B、1/2胸径C、1/3树干中央直径D、1/3胸径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B、都是饱满的C、都是弯曲的D、也不一样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B、低于5%C、低于20%D、10%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B、中龄林C、成熟林D、以上都不是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学本科《测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B、胸高断面积C、胸高形率D、树高—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B、1/2胸径C、1/3树干中央直径D、1/3胸径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B、都是饱满的C、都是弯曲的D、也不一样\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B、低于5%C、低于20%D、10%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B、中龄林C、成熟林D、以上都不是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B、椭圆形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D、不确定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B、C、2D、0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B、间断性C、连续性D、周期性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 ; 、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B 、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A ,A 是该树木生长极大值;C 、由于树木生长是依靠细胞的增殖不断增长的,所以y(t)是关于年龄t 的单调增函数;D 、y(t)是关于t 的连续光滑的函数曲线。

13、由于受外界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年轮环带产生不完整的现象称为(C )。

A 、年轮变态 B 、年轮畸形 C 、年轮变异 D 、年轮消失 14、树木的真、伪年轮的区别之一是(A )。

A 、伪年轮的宽度比相邻真年轮小; B 、伪年轮的宽度比相邻真年轮大;—C 、伪年轮的宽度与相邻真年轮基本一致;D 、无法确定;15、把树干当做抛物线导出,得3.1f =(C )A.20q ; B.21q ; C.22q ; D.23.1q 16、角规绕树法中,当d/R 固定为(C )时,g/A 恒等于1/10000。

A 、1/20 B 、1/25 C 、1/50 D 、1/10017、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胸径每差(B )的材积差数,作为实现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该长度条件下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

A 、 B 、1cm C 、2cm D 、"18、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是43m 2,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标准的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则该林分的疏密度为(A )。

A 、 B 、 C 、 D 、19. 一株树干的区分量测值(树干全长)据干基长度 直径(cm)断面积(2m ) 备注 1,5]79(10梢长。

以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可得到此树干材积为(A)3m;3m;3m;、设一树高,按1m为区分段采用中央断面积求材积,需在()米处取圆盘。

A.根颈.1、2、3、4、5、6、7;B.根颈、胸径、1、2、3、4、5、6、7;C.根颈、胸径、、、、、、、;D.根颈、胸径、、、、、、、、7三、多项选择题1、(A、D)不能独立反映树木干形。

—A、胸高形数B、绝对形率C、正形数D、胸高形率2、(A、B、C)属于林分密度指标。

A、疏密度B、郁闭度C、株数密度D、单位面积3、(A、B、C)可以计算树木直径和树高生长率。

A、单利公式B、复利公式C、普雷斯特公式D、施耐德公式4、下面关于形数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形数是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B、fx越小表示树干尖削度越大,上面部分可用的少;【C、胸高形数不能独立反应树干形状指标;D、形数不属于材积三要素之一。

5、形率的种数包括(A、C、D)。

A、胸高形率B、平均实验形数C、正形数D、正形率6、(B、C、D)可以独立反映树木干形。

A、胸高形率B、绝对形率C、正形数D、正形率四、简答题1、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的关系。

|答:(1)两者在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四点关系:◎在幼龄林阶段: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平均生长量早;◎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在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

(2)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有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变化:◎两者不存在交点;◎出现多个交点;*2、如何选择标准地答:(1)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且远离林边。

(4)标准地设置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分密度要均匀。

3、如何确定标准地面积。

答:在林分调查中,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林木株数来确定标准地面积大小。

具体规定是:(1)在近、成过熟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树木;、(2)在中龄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50株以上的树木;(3)在幼龄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300株以上的树木;4、在树干解析中,如何计算各龄阶树高和梢头底直径答:(1)在树干解析中,各龄阶树高采用内插法来计算(2)在树干解析中,梢头底直径计算分两种情况来计算:其一,当梢头长度小于半个区段时,采用相似三角形来计算;其二,当梢头长度大于或等于半个区段时,采用梯形中位线定理来计算。

5、如何运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林分蓄积量答:①测设标准地,得各径阶株数和树高;②拟合树高曲线方程;"③计算各径阶平均高;④根据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查二元材积表得各径阶单株材积;⑤计算径阶材积:用各径阶株数乘各径阶单株材积;⑥计算标准地蓄积:各径阶材积之各即标准地蓄积;⑦计算林分蓄积:将标准地蓄积换除以标准地面积得林分每公顷蓄积。

6、简述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的基本步骤。

答:①测设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查;②根据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平均直径;、③根据平均直径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林分平均高;④根据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选择1~3株标准木;⑤将标准木伐倒,用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计算其材;⑥根据标准木材积计算标准地蓄积量;7、简述间接编制法一元材积表的基本步骤。

答:(1)资料的收集:在编表地区随机选择1000株样木,实测胸径和树高;(2)将样本分成编表样本和检验样本;(3)资料整理:剔除异常数据;《(4)拟合树高曲线方程;(5)根据树种二元材积表确定二元材积方程;(6)根据树高曲线方程计算径阶平均高,将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代入二元材积公式中,计算各径阶平均材积,例表即为一元材积表。

8、什么叫形率和形率,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0分)答:(1)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2)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

(3)它们之间关系:形数是计算树干村积的一个重要系数,但形数无法直接测出。

研究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通过形率推求形数,这对树木求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主要有下列几种:《①f=q22②f=q2-c(c:)③f=+*q22+(q2*h)④f=*q2+q2*h五、计算题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

解:2. 一株立木,树高为,胸径为,树高二分之一处的直径为 cm,试计算其材积。

》解:Q2=8/20==q22== 或=+* q22 +(q2*h)=V=*h*=****4)*10-4=或= m33、一株解析木,树高,如果以为区分段,应在哪些部位截取圆盘如果0号圆盘的年轮个数为22,其它某一圆盘的年轮个数为10,请用示意图对这两个圆盘进行龄阶划分(以5年为一个龄阶)。

解:(1)应、、、、、、、、和处截取圆盘;或在、、、、、、、、和处截取圆盘。

(2)龄阶划分:0号圆盘应从内向外划分,其它圆盘应从外向内划分,但首先应除去0号圆盘不足一个完整龄阶的年数。

本题应除去2个年轮。

图略。

4、一林分中设置面积为公顷的标准地,调查结果见下表;查得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为㎡,标准蓄积量为。

试计算林分的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的平均胸径以及每公顷蓄积。

解:(1)G=(62*18+82*22+142*26+102*10+122*8+162*4)*40000=㎡/}(2)G ==㎡/hm2(3)D g=(()*4/=㎝(4)M=(25)*126=5、一株树木,带皮胸径为㎝,胸高处皮厚㎝,胸径外则1㎝上的平均年轮宽度为㎝,树高二分之一处的直径为㎝,树高 m。

试计算树木的材积生长率和材积连年生长量(K=530)。

解:(1)V =()2***40000=(2)P v=530*()=%(3)Z v=*=6、一株树干解析的数据如表4所示,试根据表中的数据数据进行计算(单位:m、㎝、m3)。

"表4 树干生长过程总表}7、在一林分中做一标准地调查(标准地面积),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并计算林分过去10年和预估未来10年林分蓄积生长率。

解:(1):(1)过去10年生长率Pm=()/(+)*20=%(2)末来10年生长率Pm=()/(++)*20=%8、在某林分中进行角规控制检尺,结果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