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5虹口区语文三模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2015.5(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点题,总起全文,引出后文对于用思想方法来读书的阐述。
(2分)2.第③段中加点字“同情”在文中的意思是共通情感(共同情感/移情)(2分)3.(B )(3分)4. ( D )(3分)5.(3分)1.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乡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
2.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相同点,扫除偶然性的事实,百多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
(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追求一种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
)用种种理智的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义。
6.(5分)1.体验方法: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
2.玄思的方法:“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
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7.(2分)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8.赏析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此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赵树理表演“起霸”时长手长脚的模样,语言幽默。
9.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赵树理对自己的形象不关心,却对自己的作品有极高的要求,极为较真。
(2分)10.第⑤段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4分)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这些细节生动地写出了赵树理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
”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异趣横生。
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11. C(3分)12.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作文汇编

2015年初三一模作文汇编普陀区四、写作(60分)25、题目:这里也是课堂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长宁区四、写作(60分)28.题目:哦!冬夜的灯光要求:(1)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徐汇区四、写作(60分)28、题目:这个日子令我难忘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松江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体验了,才明白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虹口区四、写作(60分)28题目:看啊,这个人!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浦东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要求:(1)请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注意书写规范、端正。
(3)600字左右。
金山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我的世界也精彩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黄浦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我的答案不一样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宝山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可以做得更好要求:(1)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嘉定区四、写作(共60分)27.题目:在路上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崇明县四、写作(60分)27.题目:我为我们点赞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闸北区四、写作(60分)27、题目:一件值得反思的小事写作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和具体的事例。
虹口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虹口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39分一默写 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
饮湖上初晴后雨2、 ,雪尽马蹄轻。
观猎3、欲说还休, 。
丑奴儿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5、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残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2分A.首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湖的水态。
B.颔联描绘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写出春草浓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春行的喜悦心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 8分登泰山记节选错误!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错误!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界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选文是清代着名 派文学家 人名 的作品。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0、选文笫②段内容是: 3分四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田子为相田子为相,三年归休错误!,得金百两奉其母。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初三语文试卷 2015.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4.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使人俗念全消B.使人心变得空灵C.让人心都澄澈D.人心都空了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醉翁亭记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
(2分)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1)(2)(3)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文言文(39分)(一)(15 分)1.静影沉璧2.沉舟侧畔千帆过3.留取丹心照汗青4.半匹红绡一丈绫5.蒙络摇缀(二)(4 分)6.D7.(清净隐逸超脱)高远的境界(三)(8分)8.欧阳修柳宗元(韩愈)9.(1)滁人游玩(2)众宾换了(3)太守醉酒10. B (3分)(四)(12分)11.(1) C (2) A12.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敬佩慨叹,认为他(吕蒙正)比唐朝宰相李靖还要贤能。
13.朝士献镜求知14.寡好而不为物累二、现代文(40分)(一)(20分)15.刻苦、勤奋16.学习是永无止境的(1)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2)世界是互相联系的,任何门类的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扣一分)(3)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人类在解决矛盾中获得新知。
17. C18.(1)论证学无止境的原因(为什么)(2)探讨解决的方法(措施、手段)(怎么办)19.面对无垠的未知,我们要勤奋学习刻苦读书。
(二)(20分)20.襟21.(1)父亲故意把我带到门外,希望我去跟别人玩耍。
(2)父亲给我买了足球,希望我走出家门去找人玩。
22.(1)材料是写出父亲为改变我想尽了办法煞费苦心;(2)为我的转变与认识做铺垫。
23.(1)不应该删去,议论的内容表现我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中获得了新的认识,明确中心。
(2)应该删去,议论的内容与前后文的故事不符,删去后使前后文的内容衔接紧凑自然。
24.D三、综合运用(11分)25.婚宴庆典葬礼开张等26.字数相等句法一致词义相关平仄相对词性相同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官路生归兴,家林想旧游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上海2015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5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欧阳文忠公屡乞致仕①。
门人因间言曰:公德望为朝廷倚重,且未及引年,岂容遽去.?公答曰:“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侯驱逐乎?”初,公在毫②,已六请致仕,比.至蔡③逾年,复请。
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注】①致仕:退休。
下文“引年”与此同意。
②亳:亳州。
③蔡:蔡州。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岂容遽去._______ (2)比.至蔡逾年_______11、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一生的名节声誉是后生们尽力描画的。
B. 我用一生的名节声誉替后生们描画全了。
C. 我一生的名节声誉被后生们描画全了。
D. 我一生的名节声誉为了后生们能尽力描画。
12、文中欧阳修“屡乞致仕”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
(3分)13、从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个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_的人。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 -13题(12分)10.(1)离开(2分) (2)等到(2分)11.(2分)C12.(3分)公在毫,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复请13.有自知之明(3分,淡泊名利得2分,重视声誉得2分,谦虚、自尊得1分)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
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释】①相梁:在梁国当宰相②鵷鵮:yuān qiān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字④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⑤鸱chī:猫头鹰⑥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①或.谓惠子曰()②非梧桐不止.()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C.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D.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
(完整word版)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11.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E.坚信天下无敌12.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
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
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
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
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
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
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
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
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虹口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虹口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虹口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2.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不见去年人,。
(《生查子.元夕》)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5.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分)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初三语文试卷 2015.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4.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使人俗念全消B.使人心变得空灵C.让人心都澄澈D.人心都空了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醉翁亭记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
(2分)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1)(2)(3)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吕蒙正不受镜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
②鉴:镜子。
饲:找到、等到。
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
(4分)(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昔贤之所难.也A.nán,不好B.nàn,灾祸C.nán,不容易(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A.以其境过清B.以为妙绝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二、现代文(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9分)学无止境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慨。
可见,古今中外的智者就学习的边际问题发表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③首先,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算是一定时间中在特定范围内领先的专家。
而且在他精通的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
难怪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在介绍由他领导六百名科学家的实验项目的最新成果时,连连回答“不知道”:“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我不知道”“您认为发现暗物质的价值在哪里?”“我不知道”。
④其次,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任何门类的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想要通晓一门学问,往往需要涉猎许多领域。
挂一漏万,知识面狭窄是现代科学家经常性的困惑。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哲学著作,可是为了写这本书他却研究自然科学达十多年。
即使这样,他还是错把鸭嘴兽当成了爬行动物,为此曾向鸭嘴兽“公开道歉”。
而且,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常常是错综复杂的。
⑤再次,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一对矛盾,而人类正是在解决这种矛盾中获得新知的。
学而后疑,疑而后学,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人类不断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
然而人类的认知无论怎样发展,比起尚未认识的部分仍是有限的。
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面对无垠的的未知,我们如何才能清明如许呢?源头活水又在何方?这个问题的永恒存在,引无数哲人竞折腰。
⑦东坡少有名气,书房尝自作一联:“识完天下字,遍读人间书。
”口气颇大。
苏洵见了,不是简单的摘下对联,而是语重心长地给两句分别添了词语“勤奋”和“刻苦”。
事实证明,苏东坡终身受用于此。
⑧汽车大王福特当年只是一个店员,月薪才10美元,但他却每周都要花2美元来买书。
新婚之时,家中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之前的东西一概没有。
就凭这些,福特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福特晚年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勤奋学习刻苦读书,为将来积累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敛财重要。
”⑨以上两个事例告诉我们:。
15.获得“源头活水”的方法是。
(2分)16.第①段到第⑤段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观点之所以成立,是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7.下面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请选择()。
(2分)菊败不落瓣,独黄州之菊不同。
王安石为此写下“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苏东坡续作“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笑王安石无知。
后来苏东坡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老夫聊发少年狂”之余赏菊,只见菊花棚下落英缤纷,枝上全无一朵,顿时目瞪口呆。
A.第③段B.第④段C.第⑤段D.第⑥段18.第⑥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分)19.在第⑨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句子:。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画在手腕上的表①小时候,由于个头过于矮小,自卑让我变得孤僻内向,一个朋友都没有。
父母担心我长此以往,会得忧郁症,变着法儿的想让我走出家门。
②有一天,父亲故意把我带到门外,然后偷偷地把家门锁上,借故有事先离开了。
有把我当怪物,对我指指点点,说一些难听的话。
我气急了,捡起地上的石块儿扔去,不巧砸到一个小孩的头,鲜血直流。
受伤孩子的家长找上门来,与父亲理论。
父亲小心地陪着不是,并赔偿了不少医药费。
我怯怯地蹲在墙角,等着父亲的责骂。
可是我只听到了他沉重的叹息。
③有一次老师来家访,对父亲说,“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太孤僻,太不爱说话,几乎从来不与别的孩子交流。
”④父亲的叹息声越来越沉重……⑤生日的时候,父亲破例给我买了一个礼物——足球。
对于我们这个穷困家庭,这真是一个很奢侈的礼物。
父亲的良苦用心我懂,我却不那么惊喜,因为足球要好几个人踢,而我只有和我自己的影子踢……⑥我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父亲开导我说:“个子矮怕什么,别说你还会长身体,就算不长了,就这么高了,也不代表你就比别人差。
潘长江还矮呢,可人家没有看不起自己,还说自己是浓缩的精品,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笑星呢。
”⑦父亲拿出一支圆珠笔,轻轻地在我的手腕上画了一块表。
然后说:“你看啊,这画在手腕上的手表,虽然不动,却不耽误时间在走啊。
”父亲摸摸我的头,接着说:“傻孩子,你就是这块画在手腕上的手表,你停留在自己的时间和世界里,不知道外面是何种天气,什么样的景致,我希望有一天,送你一块真正的手表,那样就能和世界同步了。
别忘了,这个世界不光只有你自己。
你要融进这个世界,才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⑧看着画在手腕上的表,仿佛被点破了一层窗户纸一样,我的心一下明亮起来。
我开始试着与别人交流。
从向同桌借一块橡皮开始,到帮助别的同学讲一道习题,我发现,当我主动与他们交往,他们不但没有排斥我,反而给了我极大的热情,就像那红彤彤的阳光,泼了我满满的一身。
我那黑暗的角落,终于金光闪闪。
同学们不再把我当孤僻的“怪物”,我回到了阳光里。
⑨终于懂得,不管疼痛还是快乐,都不该一个人。
要学会承担和分享,有人与你承担疼痛,疼痛就减轻了一半,有人与你分享快乐,那快乐就成了海洋。
⑩拿出我的足球,和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草地上,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快乐的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
原来,生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绽放啊!⑾又一个生日,家里的经济条件依然是捉jīn见肘。
父亲依然没给我买来一块手表。
我学着他的样子,在自己的手腕上画了一块手表。
父亲看到,摸摸我的头说:“你听见手表走动的声音吗?”⑿“爸爸,它已经在走,不信你听。
”我把手腕送到父亲耳边……⒀我真的听到了它在走动,走得不疾不徐,不卑不亢。
那是我的脉搏,正与世界同步。
20.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捉jīn见肘21.从全文看,父亲想让“我”走出家门,具体体现在:(9分)(1)(2)(3)父亲在我手腕上画一块表,鼓励我主动了解外面的世界。
22.文章的标题是“花在手腕上的表”,为什么要写第②段到第⑥段?(4分)23.有人说第⑨段的议论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分)24.对文章结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画在我手腕上的表,我理解了父亲的期望并且努力与世界同步。
B.从画在我手腕上的表,我感受到世界正在飞速发展人生需要努力。
C.从画在我手腕上的表,我明白了人生需要在主动进取中走得快速。
D.从画在我手腕上的表,我领悟到人生应该有主动开放的积极态度。
三、综合运用(11分)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悬挂“桃符”的习俗。
阅读下面对联,完成第25—27题。
(11分)(1)豫园湖心亭: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过人桥(2)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春联: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春来(4)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25.可以用到对联的场合还有。
(2分)26.归纳对联的的基本特点:(1)(2)(3)(6分)27.挑选《钱塘湖春行》、《送友人》、《望岳》、《观猎》中可以作为对联的诗句,写出一副。
(3分)四、写作(60分)27.题目:看啊,这个人!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