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击实试验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_精选版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_精选版
14
3.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击实试验表明,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粘性土粘粒含量愈高或塑性
指数愈大,压实愈困难,最大干密度愈小,最优含水率愈大
ρd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和粘
性土击实曲线不同,在含水
量较大时得到较高的干密
度,因此在无粘性土实际填
筑中,通常要不断洒水使其
在较高的含水量下压实
0
ω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
土的级配对土的压实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级 配不良的土,不易压实,因为级配良好的土有足够的细粒去充填 较粗粒形成的孔隙,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干密度
土的击实试验
1
土的击实试验分为: 〔1轻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2.5kg,落距为30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8.2kJ/m3;I-1 分3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2分3层夯实,每层 59击,最大粒径40mm. 〔2重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4.5kg,落距为45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m3;II-1 分5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I-2分3层夯实,每层 98击,最大粒径40mm.
12
❖ 1、影响压实的因素
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能、
土的种类和级配等
1.含水率的影响
ρd
ρdmax
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的 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 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大到某 一值后,含水率的继续增加
反招致干密度的减小.干密
度的这一最大值称为该击
数下的最大干密度,与它对
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佳含水
2、试样击实 〔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 〔2小试桶按三层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3 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5 〔3每层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 层拉毛,小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 度不超过试筒顶面6mm . 〔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 8 下套筒,称量其质量.准确1g.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土工击实试验中关键因素对土壤击实效果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设备与材料:
1. 土工击实试验装置:包括击实器、土工模型、水分控制装置等。

2. 土工材料:选择常见的黏土土壤作为试验材料。

试验方法:
1. 准备土工模型:将黏土土壤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均匀,然后在试验装置中铺设土工模型。

2. 调整水分含量:根据需要调整土工模型的初始水分含量,确保试验过程中土壤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3. 开始击实试验:将击实器按照一定频率和力度对土工模型进行击打,连续进行一定次数的击实。

4. 测量土工模型变化:在击实之前和之后,测量土工模型的体积、密度、含水率等变化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价击实效果,并比较不同因素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频率和力度的击实条件,对黏土土壤进行击实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击实条件越高,土工模型的体积减小、密度增加、含水率降低的变化越明显。

这表明频率和力度是影响土壤击实效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试验中还发现,初始土壤含水率对击实效果也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越高,土壤的击实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水分可以润滑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使得土壤更容易被击实。

综上所述,在土工击实试验中,击实条件和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击实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调整击实条件和控制水分含量,以达到最佳的击实效果。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嘿,你问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啊?那咱就好好唠唠。

土工击实试验呢,听起来挺专业,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首先得准备好材料和工具哇。

土样那肯定得有,而且得是有代表性的土。

不能随便抓一把土就来做试验,那可不行。

还有那个击实仪,得是好使的,不能有毛病。

就像做饭得有食材和锅铲一样,做土工击实试验也得有家伙事儿。

然后呢,把土样弄碎。

不能有大块的土疙瘩,得弄成细细的土。

这就像做菜前得把菜切好一样,得弄成合适的大小。

可以用锤子敲敲,或者用手掰掰,反正得把土弄碎了。

接着,要给土样加水。

这水可不能乱加,得根据试验要求来加。

加多了不行,加少了也不行。

就像做饭放盐一样,得掌握好量。

可以用喷壶慢慢喷水,一边喷一边搅拌,让土样均匀地吸收水分。

加好水后,就得把土样装进击实筒里了。

这可不能装得太满,也不能装得太少。

得装到合适的高度,然后用工具把土样压实。

这就像做蛋糕装模具一样,得装得刚刚好。

装好土样后,就可以开始击实了。

用击实仪一下一下地打土样,得打得均匀,不能有的地方打得重,有的地方打得轻。

这就像打地鼠一样,得打得准。

打一会儿后,把土样倒出来,再装进去,继续打。

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达到试验要求的次数。

击实完后,就得测量土样的密度了。

可以用环刀法或者灌砂法来测量。

这就像称体重一样,得知道土样有多重。

测量的时候要仔细,不能有误差。

最后呢,根据测量的结果,画出击实曲线。

这曲线就像股票走势图一样,能看出土样的密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情况。

从曲线中可以找到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这就像找到宝藏一样,可重要了。

总之呢,土工击实试验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你认真仔细,按照步骤来,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加油吧,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把土工击实试验做好。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研究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研究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的研究击实实验是建筑物地基、道路地基、室内地坪及场地平整等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笔者基于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介绍击实实验的方法及其要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1 研究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研究土的填筑特性,常用现场填筑实验和室内击实实验两种方法。

前者是在现场选一实验地段,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进行填土,并同时进行有关的测试工作,以查明填筑条件(包括土料、堆填方法,压实机械等)与填筑效果的关系。

该方法能反应施工的实际情况,但需时间和费用较多,只在重大工程中进行。

室内土工击实实验是近似的模拟现场填筑的一种半经验性的实验。

实验时,在一定条件下用锤击法将土击实,以研究土在不同击实功能下的击实特性,以便获取设计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的填筑标准。

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填土击实特性的重要方法。

[1]2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土工击实实验是研究土压实性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建筑工程必须实验的工程之一。

实验采用击实仪法,即通过锤击使土密实,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的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最优含水量)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必须制定土的压实标准。

通常,工地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实度,计算式为:K= ρ d / ρdmax式中,k为压实度,% ;ρd为工地碾压的干密度,g/cm3。

ρdmax为室内实验最大干密度,g/cm3 。

若k越接近100% ,则压实质量越高。

对于受力主层或者重要工程K要求大些;对于非受力主层或次要工程,k值可小些[2]。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土工击实试验来研究土壤的击实性能,并通过检验原始记录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实验原理: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用于研究土壤的击实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利用落锤的冲击力作用于土层,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进一步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

实验中采用击实规范指导实施试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实验中所需的设备有落锤、击实针、土柱、刻度尺、天平、室内水桶等。

实验步骤:1.准备土柱:将土壤样品装入环形模具中,保证土柱的高度和直径满足规范要求。

2.落锤冲击:将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击实针,使其插入土柱中。

3.记录击实次数:记录击实针插入土柱的深度,以及每次冲击后击实针的回弹高度。

4.重复冲击:依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击实针插入土柱的深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冲击次数,深度1 (mm) ,深度2 (mm) ,深度3 (mm) ,深度4 (mm) ,深度5 (mm)--------,------------,------------,------------,------------,------------1,10,12,8,11,92,19,21,17,20,183,25,26,24,27,254,30,33,29,32,315,34,36,33,35,34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可以观察到每次冲击后击实针插入土壤的深度逐渐增加,并在一定次数后趋于稳定。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土壤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冲击后,已经较为密实,难以继续增加密实度。

进一步通过计算平均深度和回弹高度,可以得到更加具体的数据:平均深度,平均回弹高度------------,-----------------27mm , 7mm通过分析平均深度和回弹高度,可以评估和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击实性能差异。

深度的增加代表了冲击的力度和击实效果,而回弹高度则反映了土壤的弹性恢复情况。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的制备:首先从野外或实验室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静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静压器中,施加一定静压力,使土样达到一定的初次固结状态。

(2)施加外力:通过增加静压器中的压力,使土样继续受到外力作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增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进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1.试验样品的制备:同样的,需要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动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动压器中,并设定一定的动压力和动压频率,使土样开始受到外力作用。

(2)施加外力:通过动压器施加周期性的外力,使土样受到连续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施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从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用来研究土壤工程特性的试验方法。

通过静压击实试验和动压击实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击实特性参数,为土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土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近年来,土工工程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土工击实试验则是土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测试手段之一。

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是通过对土壤进行人工模拟压实,以验证不同土工处理方法的效果。

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土壤的强度特性以及土工结构的适应性程度,最终得出关于土工处理效果的分析和建议。

试验设备和条件是成功进行土工击实试验的必要条件。

试验设备包括摆锤、圆盘和试样桶等。

而试验条件则需考虑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土壤湿度等因素。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实验目的,土壤湿度也会有所不同。

进行土工击实试验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土壤类型,用相应的比重调配出试样。

制定试验计划和程序,细致地记录试验参数,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比较。

在进行试验时必须仔细按照程序操作,保证试验结果可信。

进行实验时,需要先将所需的土壤样本在试样桶内进行压实,最终制成符合实验规范的试件。

试验过程中需要人工模拟压实,一般会采用强制振动或经过精确计算的摆锤作用,以测试出所压实土样的固结程度。

试验真正的精髓在于对试样进行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需及时测量土壤的各种物理特性,包括质量、体积、密度、湿度等。

之后将数据进行筛选、计算以及对比,根据试样的耐久性和压实程度来判断不同土工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进行土工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如获得关键参数和试验数据的清晰结果,就可以更好地验证或确认土工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将更具实际可行性和安全性。

而在实际土工工程中选择正确的土工处理方案,利用有效的土工击实技术,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减少工程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在土工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工程的施工和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要认真分析试验数据,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土工处理技术和完善土工工程体系都将具备促进作用。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工击实试验是对土壤进行压实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来改善土质和加固地基。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工击实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土工击实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在经过击实处理后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改变。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固结特性、抗剪强度以及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为工程设计和土壤处理提供依据。

三、试验方法本次试验以某地质工程中常见的黄土为对象,采用静压法进行击实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相应的土壤样品,并将其分切成一定大小的试样。

2. 制备试验用的压实模具,确保模具内壁光滑,并在模具底部设置可调压脚。

3. 将试样放入压实模具中,并按照设定的层厚进行分层填充。

4. 在层层填充的过程中,用手动压实器对每一层进行压实,调整良好的控制应力。

5. 每压实一层,将其标记,并通过记录仪器测量和记录模具内部的压力和压实次数。

6. 连续压实直至达到指定的压实程度或观察到土壤变形等指标。

7. 拆卸压实模具,取出试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或野外观测。

四、试验结果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压力-应变曲线我们观察到土壤经过击实处理后,压力-应变曲线明显变得更陡峭,并且达到极限压力后呈现出更为平稳的状态。

这表明土壤经过压实处理后,其抗剪强度得到了提高。

2. 压实密度试验中,我们测量了每一次压实后的样品密度。

结果显示,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密度不断增加,表示土壤经过击实处理后更加紧密。

3. 压实性能与土壤类型的关系我们还发现不同土壤类型对击实的响应有所不同。

一些松散的土壤往往需要更多的击实次数才能达到相应的密实度和强度,而一些黏性土则需要更少的击实次数。

这需要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制定相应的击实计划。

五、影响因素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土工击实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含水率、压实次数、施加的压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的研究击实实验是建筑物地基、道路地基、室内地坪及场地平整等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笔者基于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介绍击实实验的方法及其要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1 研究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研究土的填筑特性,常用现场填筑实验和室内击实实验两种方法。

前者是在现场选一实验地段,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进行填土,并同时进行有关的测试工作,以查明填筑条件(包括土料、堆填方法,压实机械等)与填筑效果的关系。

该方法能反应施工的实际情况,但需时间和费用较多,只在重大工程中进行。

室内土工击实实验是近似的模拟现场填筑的一种半经验性的实验。

实验时,在一定条件下用锤击法将土击实,以研究土在不同击实功能下的击实特性,以便获取设计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的填筑标准。

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填土击实特性的重要方法。

[1]2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土工击实实验是研究土压实性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建筑工程必须实验的工程之一。

实验采用击实仪法,即通过锤击使土密实,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的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最优含水量)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必须制定土的压实标准。

通常,工地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实度,计算式为:K= ρ d / ρdmax式中,k为压实度,% ;ρd为工地碾压的干密度,g/cm3。

ρdmax为室内实验最大干密度,g/cm3 。

若k越接近100% ,则压实质量越高。

对于受力主层或者重要工程K要求大些;对于非受力主层或次要工程,k值可小些[2]。

3 土工击实实验曲线室内击实实验,击实功瞬时作用于土,土的含水量基本不变。

在同一击实功作用下,一定范围内增加含水量,土的干密度增大,但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干密度就变小。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到在一定击实功作用下含水量W与干密度ρd 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细粒土的实验曲线(图1 )呈抛物线型,曲线峰值即是土的干密度最大点,该点的干密度就是最大干密度ρdmax ,相应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W 0。

而粗粒土的曲线没有细粒径土规则,有时候还会出现双峰值。

曲线峰值为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交叉点,因此,准确地确定该点是击实实验的关键。

如曲线不能给出峰值,应进行补点实验。

图1 击实实验曲线4 最优含水量估算土工击实实验前,首先可从土的液塑限值及筛分实验中估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一般来说,土中含粉粒和黏粒愈多,塑性指数愈大,最优含水量愈大。

因此,一般砂性土壤的最优含水量小于黏性土,最大干密度大于黏粒土。

细粒土的最优含水率一般在塑限附近,约为液限的0.55~0.65倍,而砂土的情况有些不同,视其含水状态而定。

此外轻型击实实验中,最优含水量接近土的塑限;重型击实实验最优含水量则小于土的塑限。

表1示出公路工程中重型击实实验参考值[2]。

类别液限(%) 最优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g/cm 3) 砂类土16~18 8~15 2.20~1.90 28~38 15~19 1.90~1.75 细粒土 38~4819~25 1.75~1.60 >48 >25 <1.60 5 土工击实实验技巧以估算最优含水量为第一点开始进行击实实验,逐步向曲线两边交叉进行击实实验。

如估算最优含水量为20%,则第一击实点击17%含水量点,第二点及第三点分别击实23%和17%含水量点,以此类推。

同时计算出干密度,并估算干密度曲线走势,若出现异常则适当调整,避免补充击实点。

这样就可以较快的捕捉到曲线峰值,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工效。

对于直径小于5mm 的细粒土,可采用五层法进行击实实验。

对于粗粒土,可采用三层法击实,击实筒内加放垫块。

6 细粒土和粗粒土的击实实验实例6.1 细粒土的室内击实实验颗粒组成百分比(%)粒径大小(mm ) >2 2~0.5 0.5~0.25 0.25~0.075 0.075~0.05 0.05~0.01 0.01~0.005<0.005 15.12.7 2.6 19.7 9.1 40.0 8.8 2.0本实验以三明某工地坡积土为实验对象。

此坡积土粘性较高,液限48.0%,塑限32.3%,塑性指数15.7。

土的颗粒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土地颗粒分布表采用轻型击实,击实筒内径10.2cm,筒高11.6cm,筒容积947.4cm3。

击实锤锤底直径51cm,击实锤质量2.5kg,击实锤落高30.5cm。

各击实功为592.2kJ/ m3,土样分三层击实。

每层土料的质量为约750g(其量可以使击实后试样的高度略高于击实筒的1/3),每层25击, 击实后的每层试样的高度都大致相等,每层交接面的土面要刨毛。

并且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要小于6mm。

以5个为一组,采用湿法制备,每个试样测出的含水率和干密度见表3。

表3根据以上5点绘制击实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代表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如图2所示。

图2 击实实验曲线6.2 粗粒土的室内击实实验粗粒土通常是指块石、碎石(粒卵石)、石屑、石粉及砂砾石等粗颗粒组成的无粘性混合料,或者是粘性土中含有大量粗颗粒的混合土。

本实验土料来自福州某工地,为砾石和砂的混合物。

颗粒分布如表4所示表4 土的颗粒分布表采用重型击实,击实筒内径15.2cm,筒高12cm,筒容积2177cm3。

击实锤锤底直径51cm,击实锤质量4.5kg,击实锤落高45cm。

各击实功为2177kJ/ m3,土样分三层击实,每层98击。

击实过程的注意事项与细粒土的击实相同。

击实实验结果见表5。

根据以上5点绘制击实曲线,如图3:图3 击实实验曲线6.3细粒土与粗粒土的击实实验比较6.3.1击实类型的选择从以上两个实验可以明显看出,细粒土的击实采用轻型,粗粒土的击实采用重型。

这是因为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细粒土,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土。

6.3.2击实效果的对比细粒土的最优含水率一般在塑限附近,约为液限的0.55~0.65倍。

这是因为土的含水率较小时,结合水膜较薄,连结较牢,土粒不易移动,故难于击实;当含水率较大时,结合水膜较厚,土粒容易移动,但多余的水分不易排出,产生一定的孔隙水压力,抵消了冲击作用,阻碍了土粒的接近,故也难于击实。

在最优含水率时,水膜厚度适中,土粒连结较弱,又不存在多余的水分,故易于击实,使土粒靠拢而排列紧密。

但由于在迅速的冲击作用下,土中气体不能被全部排出,即无论如何击实,土的饱和度都达不到100%,击实曲线都位于饱和曲线的左边。

而粗粒土情况有些不同,当土处于风干状态(含水较少)下时,由于少量水的润滑作用,土粒间的阻力较小,故易于移动和压实。

但含水稍湿时,由于具有微弱的毛细水连结,土粒间移动所受阻力较大,不易被挤密压实,干密度不大。

当含水较多时,土中毛细水连结消失。

孔隙中的水起润滑作用,又不多占孔隙,冲击时土粒易于移动,能使土得到较高的干密度。

7 击实实验注意事项7.1 土的均匀性取样时样品的均匀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准确,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

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6kg左右。

这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均匀性。

否则,由此引起的实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7.2 重型和轻型的选择轻型和重型的核心区别是轻型击实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小,重型大约为轻型的4.5倍。

因此,在相同含水量下,由于重型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大,对土体结构破坏力强,土体被压得更密实,湿密度大,相应干密度也更大。

由于曲线上5个实验点存在同样原因,重型实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大于轻型。

因此检测单位接受委托时,应根据客户意愿和现场土样综合确定采用何种击实方法。

土工压实度报告在引用击实报告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数据时应注明击实报告编号或明确何种击实,以便于对结果的判读与理解。

7.3 干法和湿法《公路规范》条文说明中注明,大量实验证明:干法和湿法求得的结果有很大差别,对于最大干密度,前者大后者小;对于最优含水量,前者小后者大。

既然两者有很大差别,在击实报告中应明确注明是干法还是湿法,以利于对报告的判读和应用。

对于高含水量的土采用湿法比较符合实际,如仍按干法做击实实验,无形中增加了对地基压实难度,甚至根本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3]。

8 结论击实实验不但数据要真实、可靠,而且作图要美观、实用。

通过实验求得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作为选择填土密度、施工方法、机械碾压或夯实次数以及压实工具等的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