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 小论文

公共经济学 小论文

公共经济学小论文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以解决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最优化的学科。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指导政府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公共物品的供给、资源配置的效率、税收与福利、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其中,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市场机制会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因此需要政府介入提供。

公共经济学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原理和政策进行研究,为政府提供了理论指导。

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公共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取决于市场价格,但市场存在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足。

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监管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税收与福利是公共经济学的又一个核心问题。

税收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但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指导政府制定更为合理和公平的税收政策。

总之,公共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它对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公平,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在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领域的职责。

公共经济学在现代社会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快速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今天。

通过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责任,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公共经济学对财政与货币政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通过公共经济学的分析,政府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保持通货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污染和社会最优
Price of Aluminum 铝的价格
Cost of Pollution 污染成本
Social cost 社会成本
(private cost) 供给(私人成本)
Supply
Optimum 社会最优
Equilibrium均衡
(private value ) 需求(私人价值) 0
Demand
图3. 教育与社会最优
教育的 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社会价值 需求 (私人价值) 0
Q市场
Q最优
教育的数量
外部性的私下解决方式 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慈善组织 不同类型的企业一体化 交易各方签订合同 科斯认为:如果产权明晰,有关各方 可以无交易成本地协商资源配置,那 么,他们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税率,所以可以按收入来源而不是按得 到收入的人来收税。 单一税率税将取代个人所得税和公司 所得税,并消除目前对公司利润的双重 征税。 单一税率税能提高对储蓄的激励。
29
本篇小结: 1、污染等为有害的外部性,解决的办 法有管制、庇古税和补贴以及可交易的 污染许可证。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消费不同,这 是产生搭便车的主要原因。 3、税收为满足政府支出,其征收要充分 考虑收益、能力和最终的承担者。 30
27
单一税率税 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在80年代提出, 用单一的低税率适用于经济中所有的收 入水平,并代替现行的税制。 单一税率税将取消现行所得税下允许 的许多税收减免,因此扩大税基,降低 大多数人面临的边际税率。 由于单一税率税如此简单,所以大大 降低税收的管理负担。 由于所有纳税人都将面临相同的边际 28
23
由穷人负担,这是需要避免的。
24
相应的税种有 比例税—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 交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 累退税—高收入纳税人交纳的税在收入 中的比例低于低纳税人的税收。 累进税—高收入纳税人交纳的税在收入 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横向平等 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交纳 等量税。 例如,居住在不同地区但拥有等 25

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应用行为经济学

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应用行为经济学

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应用行为经济学公共部门管理是指国家、政府等公共机构对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等有关事务进行规划、组织、领导、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这个领域十分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涉及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等事务。

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强调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理性的,还受到各种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应用行为经济学的方法和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提高政策的整体效益。

首先,行为经济学可以帮助公共部门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

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差和决策不确定性等问题,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社会需求和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

例如,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加重视人们对短期收益的关注,因为这会影响他们对一些长期利益的选择。

其次,行为经济学可以帮助公共部门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人们对政策的反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认知因素,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群众的意愿和需求。

例如,对于一些公共服务的供给,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供应的方式和形式,提增服务用户满意度,增强公共服务的由来。

再次,行为经济学可以帮助公共部门管理者更好地评估和监测政策效果。

通过制定和应用一些行为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实际效果并提出必要的调整措施。

例如,通过实际数据采集和统计,可以探究政策改变对于人们做出的行为和决策变化是否达到政策想要的指向。

最后,行为经济学可以帮助公共部门管理者增强公共意识和信任。

通过研究公民行为和政策接受程度等问题,政策制定者可以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考虑公众反应,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在此,我们不禁思考公共部门管理的意义和我们在其中的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公共部门管理的各种疑难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效益,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和更加富有意义。

最新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

最新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

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其它经济学论文: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欢迎来到我们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中国的广大百姓已很难承受高房价的压力,这就不得不让他们联合起来向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施压行为,他们所在利益集团主要包括:①普通获益者集团:过去的研究证明,这个集团非常大,其中有一般干部、一般工人、农民、职工等。

②利益相对受损集团:这个利益受损集团不是由各个年龄段的人员组成的,它主要是由 45 岁以上年龄的人组成的,包括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等。

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再就业能力较低。

现阶段大学毕业生有很大部分在这一集团。

③社会底层集团:底层社会不仅仅是城市居民,还有很大部分是从农村到城市来的流动人口、民工群体。

如进城的农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

还有是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而我国现行住房政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主要有:大部分国企的上层人士,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

住房困难的人民大众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则采取游说方式促进政府对房价的调整。

在中国的游说形式主要包括:1、争取出席有关部门专门组织的立法或者行政政策意见听取的座谈会;2、针对决策者个人及其接近者的交往与意见表达活动,这一形式所占比重较大;3、利用权威媒体与权威信息收集机构提供高层领导可以阅看的内参文件;4、利用知名专家与民意代表在两会或者其他场合发表个人意见,尤其借助于媒体压力引起决策部门注意。

我国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

他们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 ,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 (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 ,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益诉求。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一、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概念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从英文 Public Sector Economics翻译过来的,有时人们也称之为政府经济学。

因此,公共部门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是指同一个概念。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和私人部门(Public Sector)两大类。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居民。

政府、企业和居民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关于国民收人决定的一般理论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图所示。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政府是指国民经济中惟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政府的含义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狭义政府,也就是核心政府。

即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第二个层次是指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

第三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性公共企业。

第四个层次是指广义公共部门,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公共企业十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上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

一般来说,政府的经济行为有两大块:一是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指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是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指政府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包括:(l)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2)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3)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4)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5)政府体制和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经济学论文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其在实际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公共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这其中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公共支出政策等。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的收支规模和结构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

税收政策不仅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还可以通过调节税率和税收结构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

公共支出政策则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公共经济学发挥着关键作用。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即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而且很难将未付费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

例如国防、治安、公共卫生等。

由于私人部门往往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动力,因此政府需要承担起这一责任。

然而,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需要考虑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成本效益问题。

如何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和质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供给方式,都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公共经济学还关注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

正外部性如教育、研发等能够为社会带来额外的收益,而负外部性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则会给社会带来成本。

为了纠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采取税收、补贴、管制等政策手段。

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以促使其减少污染排放;对研发活动给予补贴,以鼓励创新。

在收入分配领域,公共经济学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1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试图用经济方法研究政府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花
费和税收与其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公共部门经济学着重
于研究经济上政府投资、监管和其他政策,如财政工具、税改革和补
助政策,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该学科的重点关注的不仅仅
是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它们如何提高表现和社会福利,而且它也关注
政府如何设计它们的政策,例如制定预算、优先投票决定和成本效益
分析。

另外,公共部门经济学也重视政府如何有效管理政府合同和公共
部门企业,以及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来实现主权目标。

这一领域还涉及
政府在微观、宏观还有国际层面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它们花费和税收
与他们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此外,公共部门经济学也着重于政府正确分配资源和社会福利、
确定政府投资和税收平衡等问题的研究。

公共部门经济学也研究一些
微观经济结构和市场力量的作用,这种力量可能影响政府的决策,政
府的职能和服务以及政府的外部环境。

总之,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领域,主要关注研究
经济上政府投资、监管和其他政策,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的
有效性。

它同时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管理、社会福利和经济结构,
旨在帮助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和管理社会资源,以达到最佳的社会福利水平。

公共经济学论文内容

公共经济学论文内容

公共经济学论文内容Public economics is a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focuses 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 It examines how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interventions affect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society.One of the key questions in public economics is how to design optimal tax policies. Governments levy taxes on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to finance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redistribute income, and regulate economic activity. The goal i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raising sufficient revenue to fund government programs and minimizing the distortions that taxes can create in the economy.Another important topic in public economics is th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spending. Public goods such as national defense,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education have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hat benefit society as a whole. However, government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such 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welfare assistance, to help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equality.Public economics also examin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n promoting market efficiency and addressing market failures. For example, governments may intervene in markets to correct negative externalities, such as pollution or overconsumption of certain goods. Regulations can also be used to protect consumers, workers, and the environment from exploitation and harm by businesses.Overall, public economics is a diverse and dynamic field that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governments can best achieve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objectives.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market outcomes,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elfare, public economist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to achieve a more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society.Public economics also delves into the study of public finance, which involves analyzing government budgets, debt management, and fiscal policy. Governments need to raise revenue through taxes and borrow money through bond issuance to fund their expenditures. Public economists examine how government debt levels, budget deficits, and fiscal policy decisions can affect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Furthermore, public economics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on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market outcomes. For example, taxation can influence people's decisions on labor supply, savings, and consumption. Welfare programs can affect individuals' incentives to work and seek employment. Government regulations can shape firms' production choice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compliance costs.One key concept in public economics is the idea of efficiency. Efficiency in the public sector implies tha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should aim to maximize social welfare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way that generates the greatest benefit for society. This involves weigh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ifferent policy options and choosing the most efficient means of achieving desired outcomes.Equity is an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public economics. Equity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income in society. Public economists assess how government policies impact income inequality, poverty levels, and social mobility. They analyze the trade-offs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polic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Public economics also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of decision-mak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Governments must make choices about resource allocation, tax policy,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and regulatory interventions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conflicting interests. Public economists develop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methods to help policymakers analyze trade-offs, evaluate policy outcomes,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In addition, public economics examin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shaping economic policy outcomes. Strong institutions,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rule of law are crucial for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sound economic management. Public economists study how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fluence policy effectiveness,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In conclusion, public economics is a multifaceted field that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ctions, market dynamics, and societal welfare. By studying the impact of taxation, government spending, regulations, and fiscal policies on economic outcomes and social well-being, public economist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policymakers can design and implement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policies for the benefit of all members of socie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问题
摘要: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税收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保证我国税收利益不受大损失的前提下,保护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本文结合电子商务课程和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税收方面的相关知识,尝试探讨我国是否应该对电子商务收税,如何对电子商务收税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等问题。

2009年1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已达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年增长率为38.9%,上半年网购消费金额超过千亿。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消费金额总计1195.2亿元,预计到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其中在C2C平台上完成的交易占据了总额的89%。

报告同时显示,上半年有85.7%的网民在网上查询过商品价格,但只有26%的网民完成了最终交易,在完成交易的网民中,80%的人对网购经历很满意。

从这篇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以近10%的年增长速率迅猛发展,略大于中国8%左右的GDP增长率。

而且作为一个正在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政府至少不会在政策上作出对行业发展不利的决定。

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看好。

第二,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潜在客户群。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半年1195亿的消费额只是由26%的网民完成的,还有近60%的网民只是上网查过价格,但未进行过交易。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对价格不满意,也可能是对购物流程不熟悉,或者是消费能力不足,但不管如何,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到位的宣传,这60%的网民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未来都会参与到网络购物之中。

如果我们将60%乘上中国3.6亿的网民人数(2009年底的预计数字),那将会是2.16亿,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一个值得憧憬的数字。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尽管行业前景一片大好,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仍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在1195亿元的消费总额中,C2C类的占到了89%,而B2C类的只占到10%左右。

但是由于迄今还没有实现对从C2C类网络交易行之有效的税收管理,所以这个数据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税收流失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我国的税收,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其他国家在电子商务税收问题上的处理方法。

国际上的电子商务税收制度
现在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收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阵营,即美国、欧盟和广大发展中国家。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他们各自的主张。

美国一直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电子商务零税收的愿望。

从1996年开始,美国就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和国际两条战线推行他的电子商务交易零税收方案,并希望尽快确定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征税原则。

尽管收效并没有他们自己预期的那样显著,但是这些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国内,电子商务零税收的贯彻力度尤为彻底。

欧盟则认为税收系统应具备法律确立性,应使纳税义务公开、明确、可预见和纳税中立性,即新兴贸易方式同传统贸易方式相比不应承担额外税收。

但同传统的贸易方式一样,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显然属于增值税征收范畴。

因此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把Intemet经营活动看作是新的潜在的税源,认为电子商务活动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导致不公平竞争。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维护本国的财政利益,同发达国家相抗争;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广大的Intemet用户和服务提供者的利益。

因此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对此持观望态度,还没有自己的方针政策。

但对于发达国家提出的建议,他们也不能接受。

其实不难看出,在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政策背后,蕴藏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展问题——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在互联网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

从alexa官方网站提供的全球网站流量前500名的表单来看,美国占据了绝对优势,前十名分别是、Facebook、Yahoo!、YouTube、Windows Live、Wikipedia、、、MSN、Yahoo!カテゴリ,除去第八的百度和第十的雅虎日本,其他八大网站都是根植于美国本土,不难看出美国在互联网行业的绝对优势。

此外,尽管2008年美国经历了一次浩荡的经济危机,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创伤。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2008年美国电子商务消费总额达到了2144亿美元,其中零售电子商务收入1337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7个百分点,虽然这个增长速度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值,但不可否认,在经济危机的浪潮下美国的电子商务还是没有停下向前的脚步。

因此,美国希望利用电子商务免税打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攫取利润。

此外,美国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是所得税,而非流转税,因此免除电子商务税收对美国的财政收入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欧盟之所以不认同美国对电子商务全面免税的政策,而主张保留对电子商务的征税权,就是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如果欧盟认同了美国的政策,那么由此将导致其财政上税源流失和税款损失,实际上就是将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拱手让给美国。

所以,欧盟主张不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但必须与其他贸易活动一样,应征同样的税,这样既不造成税收对网络经济的障碍,又不让国家的税款流失,财政受损。

最后,发展中国家面对电子商务问题的茫然无措,是因为电子商务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如果征税,势必会阻碍电子商务的推广发展;如果不征税,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大量税款会随之流失,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会利用自身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绝对优势和免税政策,打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击垮他们的同行业企业。

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制度
从上面的分析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08年底的电子商务消费额是中国2009年底消费额的5.8倍。

而美国在2008年底的GDP只是中国2008年底GDP的3.4倍。

由此我们看出相对于我国其他行业,电子商务处于劣势,需要拉动和帮助。

因此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要分阶段解决,目前我国应该采取免税制度,以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国内本土投资的电商企业还要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以防止国内市场被外资所占据。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对电子商务征税是必然的。

几年后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就要开始逐渐征税了,当然税率可以逐渐提高。

对于征税过程,正如本文开始所说,由于中国C2C类交易多而繁杂,难于管理。

所以借鉴美国现行的做法,对照我国的实情,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完善税收管理。

首先,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框架。

目前我国税法对于电子商务税收方面还有很多缺漏之处,而作为税收工作的最根本依据和保障,税法的完善势在必行。

另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也要尽快完善,例如网络安全方面、网络支付方面。

其次,实行电子税务。

纳税方法多样化是未来税收工作的要求。

针对电子商务这一特殊行业,实行电子税务不仅是我国税收系统的一次革新,更可以降低相应的管理成本,提高税收效率。

再次,实行数字化营业许可证。

对于目前浩如烟海的网上店铺,我国税收部门要与淘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