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难)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第4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爱学网用户名:姓名:套题难易程:难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答案解析】选B。
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是指人口合理容量,故选B。
【相关知识点】2.1.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难易程度】中2.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I、Ⅲ、Ⅱ【答案解析】选A。
最理想的模式是人口数量一直小于环境容量,最差的模式是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故选A。
【相关知识点】2.1.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难易程度】中读右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3—5题:3.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地区多,湿润地区少B.山区多,平原少C.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D.北方多,南方少【答案解析】选C。
我国人口分布干旱地区少,湿润地区多;山区少,平原多;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东部多,西部少,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难易程度】中4.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6%。
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答案解析】选D。
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人口出生率反而比东部高,故选D。
一轮总复习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1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4·天津南开一模)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解析第1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 1.B 2.D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回答3~4题。
3.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D.呈现波动增长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
第4题,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答案 3.A 4.D2014年2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6.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人口的合理容量

合理人口容量
• 概念:按照合理生活的方式,保障合理健 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 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适 宜的人口数量。 •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约为8—9亿人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 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 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 岛。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 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 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 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 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 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 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 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 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 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 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下, 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 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一个由许多块长 短不同的木板箍 成的木桶盛水量 多少不取决于其 最长的木板,而 取决于其最短的 木板。
3.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承载力) 概念:在一定的 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养 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最大养活能力或负 荷能力。
案例分析一:南京
项目 耕地面积(2004年) 粮食总产量(2004年) 数据 245.58万公顷 1023906000千克
2.1.3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2020)

2.1.3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2020)1.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2.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3.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人口经济学家认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时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A.印度B.日本C.越南D.美国5.依图示信息推断,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凸显的国家将是()A.美国B.日本C.中国D.印度6.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B.a、c、d C.a、b、d D.b、c、d7.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②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③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目前,美国人口已达3.1亿,引起有识之士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A.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太快B.美国人的消费水平高C.美国的资源贫乏D.美国的人口素质低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右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1)(鲁教2019版)(word无答案)

1.3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1)(鲁教2019版)一、单选题(★) 1 . 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B.地区经济越发达,其合理人口容量就越小C.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劣与其合理人口容量无关D.合理人口容量是指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容量(★★) 2 . 下图为某区域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区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C.t3时期,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小题2】图中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C.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小题3】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 .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等五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
读某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A.水资源承载力B.能源承载力C.水环境容量D.大气环境容量【小题2】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A.能源消费总量下降B.能源总量大幅下降C.能源利用效率提升D.区域内人口量增加(★★) 4 . 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如右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气候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水资源【小题2】有关环境承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环境所能容纳最大的人口数量B.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于东部地区C.环境承载力大于合理人口容量D.某一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与当地人口的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二、综合题(★) 5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合理容量习题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减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大约在________________开始明显上升,这两条曲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开始下降的大约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该曲线与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条曲线表示年代的顺延,可反映出人口容量的________性。
(4)影响A、B、C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的提高B.人口数量的减少C.科技水平的发展D.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改变答案5 (1)1950年前后同步增长(或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2)1900年后(或20世纪初) 世界可耕地总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递减(3)相对(4)C。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强人口密度表”。
读表,回答1~2 题。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最大可强人口密度地区(万人 )(人 / 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台湾岛、海南岛22 400 5 600486西北地区85 6008 5003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10 000 1 00041.表中信息反应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要素是()A .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花费水平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由是()①地势高,天气严寒②生态环境柔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A .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④读以下图,达成3~4 题。
3.图中 a、 b 分别表示 ()A .a 人口合理容量 b 环境人口容量B.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C. a 环境人口容量 b 环境承载力D . a 环境承载力 b 人口合理容量4.与图中 b 呈正有关的是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目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花费水平A .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19 ·江苏省启东中学期中) 人口承载系数指实质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读“某期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表示图”,回答5~6 题。
5.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A .四川B.湖南C.广东D.福建6.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由是()A.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B.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别C.家产转移带感人口迁徙D.迁入省份生态环境优秀二、综合题7.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要素图”,达成以下问题。
(1)图中 A 要素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是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要素。
(2)图中 B 要素表示 ____________。
该要素的发展变化,必定带来人类获得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进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高考地理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环境承载力2.环境人口容量⑴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反响.⑵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开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3.人口合理容量⑴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提示]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举措:限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开展科技,提升资源利用率, 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二、重点考向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最大的人口、经辨规模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开展,消费水平意义生存开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 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环境人口容垃环境人口容置贾源状况、科技开展水平、经济兴旺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抱区开放程度祐度的人口、经济视模生活病费水平-410 -【典例引领】1 .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气候严寒 C.自然资源丰富2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增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A.①②④B.①③④ [答案解析]1. C 2. A 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 的原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升环境人口容量.应选C. 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 人口容量越大,③错.应选A.-411 -B.生态环境脆弱 D.生物资源少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对点练习[考点冲关]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以下图为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人口规模变化图.读 图完成1〜2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图为某省区 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 .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412 -1 .甲、乙、丙、丁四个要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甲:自然资源B.乙:生活消费水平2 .要提升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行的举措是A.扩大耕地面积B.加大住房建设C.丙:社会生产力D.T:人口迁入C.人口大规模迁出D.增强科技应用 A.矿产资源B.水资源 4 .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新疆B.湖北C. 土地资源 C.山东 5 .提升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举措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提升植被覆盖率D.生物资源D.广东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以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局部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答复6〜7题.105中6.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7.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开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8.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局部人口D.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局部人口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8〜9题.测算方法适度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 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 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 3458.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A. 311; 345B. 207; 344C. 227; 338D. 207; 3389.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举措是A.挖掘土地潜力,提升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开展科技,提升开放程度-413 -10.以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年龄年龄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兴旺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上下起伏,降水稀少、气候枯燥,植被大局部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开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答复11〜12题.1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枯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开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1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经济开展落后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414 -[直通高考]1. 〔2021•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 914.3 283.4 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 528.18 814.07 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0.丁省〔2021•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2.有人口学家采用以下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X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根据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3.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以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①B.②C.③D.④A.①②is -B.②③C.①④D.③④-415 -[—| K尚心HUQ餐□人啕刑本.■[~~|人其正厩用东止整日人闾II:国展用【参考答案】[考点冲关]1.A 此题考查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据图可知, 甲、乙两因素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丙、丁两因素与之成反比.四个要素中,人口规模与资源成正比、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与人口迁入成正比、与人口迁出成反比、与社会生产力成正比应选A.2.D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已经很高,扩大耕地面积和人口大规模迁出不现实;住房的建设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反而会因占用耕地而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减小;增强科技应用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应选D.3.B 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对;其他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C、D错.应选B.4.C 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对.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 错;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错.应选C.5.C 提升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举措是提升植被覆盖率,提升修养水源的水平,C对.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B、D错.应选C.6.B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靠近黄河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应选B.7.D 宁夏南部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小,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会导致人口过度膨胀,超出当地环境人口容量,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丰沛,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可以适当接纳南部的人口迁移;水资源是限制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当地水资源的利用较为粗放,应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应选D.8.D 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应选D.9.C 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开展的主要战略.应选C.10.D据图可以判断N为开展中国家,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压力大、环境人口容量小; M为兴旺国家,老年人所占比例大,由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缩减,经济科技兴旺,故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应选D.11.C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枯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应选C.12.B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兴旺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应选B.[直通高考]1.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应选C.2.D 根据题目表达:理论人口容量=aX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市熟制最高,人口容量最大.应选D.3.C 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城市,说明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结合图例信息,读图可知,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①④.应选C.-41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2.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 )
①人口的消费水平 ②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 ③社会政治制度 ④婚姻、生育观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
A.比现在小得多
B.比现在大得多
C.与现在相当
D.无法比较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4-5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5.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1年荆州期中)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6-7题:6.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 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7.图示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8-9题
:
8.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9.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0-11题:
10.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11.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12.日本、荷兰等国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自然灾害少
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二、综合题。
13.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 因素表示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 因素表示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 的变化。
(3)图中C 因素表示人口的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 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
0.10.1 2 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
(万)面积
(平方千米)耕地(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平方千米)
年径流总量 (立方米)6 200
22万8万8.5万
5 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23456789101112
C A A B B A
D A A D D C 参考答案:
13、答案:(1)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4、答案:(1)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