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常见考查角度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5课时 小说在高考中的必考点__形象题

第5课时小说在高考中的必考点——形象题王安忆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
毫无疑问,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
人的性格、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容。
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世界。
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有内心体验的小说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谓性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特级教师黄厚江《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8月)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三个:形象手法赏析、形象概括分析、形象作用分析。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凭借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直接描写(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又对人物形象进行间接描写(如侧面衬托)。
人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往往是综合运用,所以,答题时要注意全面分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形象手法阐释作用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
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
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眼神的三次描写。
①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②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二)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1.场面描写2.点面结合3.抑扬结合4.虚实结合紧张迎敌的表现。
作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够达到“超以象外,得其寰中”(《诗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4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含解析

专题04 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
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高考中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主要涉及两个个,一个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第二个是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后再分析。
(一)常见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二)常用的思考角度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高考考点聚焦: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真题演练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 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 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 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 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负面人物: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 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 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 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 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孤芳自赏等。
答题模板
指定语段分析人物心理
技巧攻略
混淆概念
深度解读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 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 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 形象和性格 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 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概括形 象时需要“性格十身份(外在特征)”。
答
步骤一
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该语段之前或 之后发生了什么
题
步 骤
步骤二
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句:细读,分清是哪 类描写,找关键词句具体分析
答题模板
整体分析人物心理
答
步骤一
审题干,明题型:根据题干明确答题方 向和范围。
题
步 骤
步骤二
定角度,找对应:熟练掌握“五角度”, 从文本中勾画分析。
真 题 演 练 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专题03小说阅读鉴赏人物考点解析(课件)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

(2)答题思路。 ①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认识人物形象 。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教 养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祝福》中的鲁四老 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 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对于祥 林嫂,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 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 ,他害怕玷污了祖先。正因为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 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2024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 解析宝鉴
小说阅读人物鉴赏考点解析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的常考知识点,主要人物形象 的概括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作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 法,准确掌握,夯实基础。
2.掌握小说阅读鉴赏的命题角度、解题技巧、答案组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 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 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因此本部分将以高 考对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类型为突破口,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结合文本分 析,规范答题。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课件35张

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物象)的作用1.牵线搭桥(线索),推动情节2.衬托(对比)人物,个性鲜明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解题方法
主要人物的作用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3.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温馨提示:表述答案: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案要点。 答案要分点 ,分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尽量用原文,组织答案时尽量筛选使用原文中关键词句; 词语要概括 ④多选用恰当的形容词。注意答题方向、要求(注意区别“概括”和“分析”“赏析”不同的侧重点)。
常见误区
夸大
以偏概全
虚构
美化主人公
2020
全国Ⅰ卷
《越野滑雪》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分析心理特点
全国Ⅱ卷
《书匠(节选)》
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分析心理特点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分析形象特点
新高考Ⅱ卷
1.物象的作用小说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侧面(或对比)衬托主要人物形象;②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借助于“我”的思考来揭示主题。 ;③推动情节发展;④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⑤次要人物群体可以营造社会环境。
专题01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与散文知识点细分讲解(原卷版)

小说知识点细分专题一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思路导航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题型一:分析人物心里或情感变化过程(方法:理情节、品关键词或句)题例一: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体具心态。
傲慢无知的自大心态: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从众、趋新的心态: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固步自封的心态: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焦虑不安的心态: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题例二: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越野滑雪》答案:①两人一再相约,强调他们对滑雪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已经感觉到滑雪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题例三: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微纪元》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题型二:分析某个人物形象(结合其言行举止、外貌心理、议论抒情的词句,结合情节整体感知,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答题格式:品行性格+身份+分析。
题例一:大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大先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人物形象特点”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的区别: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答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
本题题干“什么样的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要概括其身份、职业、技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重要知识点(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时间课件

5、写实结构
写实结构是“新写实”小说所采用的情节结构。“新写实”小说不像传统现实主义 小说那样去营构因果相扣的严密精致的情节和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现代 主义小说那样彻底打碎时间情节而完全依据人的意识的流动和闪回组织叙述。
它注重于展示客体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现象)的原初状态 和本来面目,通过人生中平凡、琐碎的细节,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质和那酸甜苦 辣五味具全的人生体悟,而相对淡化社会历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义,甚至
自己的深层心理;③对于其他人物,可以从外部描写,也可以运用一定的艺术方式接触到 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大卫·科波菲尔》
见证人视角的优越性要大于主人公视角。①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的叙述对于塑造主
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观更有效;②必要时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感情反映和道德评 价,给作品带来一定的政论色彩和抒情气息。③通过叙述者倾听别人的转述,灵活地暂时 改变叙事角度,以突破他本人在见闻方面的限制。比如《祝福》《百合花》
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也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小说是从一个月夜中 学教员布尔金和兽医伊凡·伊凡内奇的聊天开始的,结尾写道:“十分钟后,布尔金 已经睡着了。伊凡·伊凡内奇却还在不断地翻身叹气,后来他索性爬起来,走到外面, 在门口坐下,点上了烟斗。”小说的这个结尾耐人寻味,整篇小说的结构自然巧妙。
件和矛盾冲突构成。基本模式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 和尾声。
叙事结构,是指小说的情节结构类型,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叙述 特点和审美功能。基本类型有7种,即线状结构、散文结构、网状结构、画 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框架结构。
1、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 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 然有时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线状结构有单线 式和复线式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12
• [参考答案]
•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 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
她尽量忍让。
•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
14
解题方法
1.动作、语言、神态、 正面
塑造 肖像、心理、细节描 描写
人物 的手
写等 2.衬托、对比、环境
侧面
法 描写、景物描写
描写
15
【当堂演练】
• 2019年全国卷1《理 水》 •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
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 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的。(6分)
7
• ※总结:人物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 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 • 2、自然环境烘托、陪衬人物,社会环境是人物
思想性格的社会根源。 •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
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 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8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言谈举止)等描写揭示人物的 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 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从分析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景物环境、社会氛围)入手,探究 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第五,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
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
根源。
6
• 2、人物与主旨
•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要
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它是作品内容的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下面我们以人物考查为主梳理 高考小说人物考查的角度和规 律,探讨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思 路和方法。
• 首先了解一下小说的相关知识:
5
• 1、小说的含义、三要素的关系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
13
题型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 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 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 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 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 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等正 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她会据理力争。
• [试题分析]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根据情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 作等来分析概括。因此应先在文本中找到对马兰花的神态描写,如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 块空地发呆”;语言描写,如“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细节描写等。然后从中去分析所体现出的马兰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题是要求简要的分析,答题的时候,可将这思维过程倒过来,即先 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以小说中的相关内容来说明。试题提供 的答案很规范,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要求。
16
• [参考答案]
• (1)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 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 (2)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 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 (3)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 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 识。
9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知识回顾)
【思路点拨】
基本信息 言谈举止 环境影响
周边看法
人物
主题
情节推动
作者评价
10
• 补充: • 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
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 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外在 形象(肖像)、身份、职业、地位、 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11
【当堂演练】
1
小说人物形象 常见考查角度
-----长阳二中 杨俊杰
2
学习目标
1.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四个考查 角度及考查题型。
2. 明确小说形象题解题思路,规范答 题
3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 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 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 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 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 品的主题。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 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 命题的热点。
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
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
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 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
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 精神世界。
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
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
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
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
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