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
核电站:核燃料 棒、核废料等
医疗行业:放射 性药物、放射性
诊断设备等
工业生产:放射 性材料、放射性
设备等
科研机构:放射 性实验、放射性
设备等
军事领域:放射 性武器、放射性
设备等
环境污染:放射 性物质泄漏、放
射性污染等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放 射性物质释放辐 射对人体健康和 环境造成危害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包括提出意见和 建议、监督处理过程等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管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法律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放射性固体 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06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 的挑战与展望
04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 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现状:国内 外研究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
发展趋势:未来 高效处理技术的 发展趋势
技术研发:高效 处理技术的研发 方向和重点
应用前景:高效处 理技术在放射性固 体废弃物处理领域 的应用前景
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探索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采用更先进的处 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确 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可靠
废物利用:提高废物的回收 利用率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
用
05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 的管理和政策
国际组织和相关法规
国际原子能机构(IE):负责制定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国际放射性废物管理协会(IRWM):致力于推动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储存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储存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
由于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正确处理和储存放射性废物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储存步骤,并分点列出。
一、处理放射性废物的步骤:1. 放射性废物分类:将放射性废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通常包括低放射性废物、中放射性废物和高放射性废物。
2. 分析和检测:对放射性废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检测,确定其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类型和浓度。
3. 表面处理:对放射性废物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减少废物的辐射量。
4. 体积压缩: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放射性废物进行体积压缩,以减少废物的占地面积和运输成本。
5. 固化处理:将放射性废物与适当的固化剂结合,形成固体或块状物质,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泄漏风险。
6. 包装和封存:将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进行严密的包装和封存,防止辐射污染和泄漏。
7. 标识和记录:对包装的放射性废物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废物的来源和储存信息清晰明确。
二、储存放射性废物的步骤:1. 储存巡视和检查:定期进行储存区域的巡视和检查,确保储存容器完整无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2. 辐射监测:实施辐射监测措施,对储存区域内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3. 储存设施安全防护:建设和维护合适的储存设施,包括防辐射屏障、连续气压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以确保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储存。
4. 安全运输:采取安全可靠的运输手段和措施,如专门的运输容器、密封车辆等,确保放射性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5.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人员疏散计划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6. 长期監督和管理:对储存放射性废物的区域进行长期监督和管理,确保储存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处理和储存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性废物,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同时,每个步骤中的细节和措施都需要严格遵守,并且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督,以确保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理和储存。
【精品推荐】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
小编希望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放射性固体废物量迅速增加,控制和防止环境中放射性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面。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办法有哪些?白白安全为你解答。
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告: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总量为8.2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7亿吨,乡镇工业的产生量为1.5亿吨。
危险废物产生量为830万吨。
那么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是怎样进行的呢?
对放射性固体废物采取的处理方式:
(1)深埋地下或装入混凝土制的桶内投入海底。
但非根本性控制污染的措施,随着排出量的增加仍对人类造成重大的威胁;
(2)通过焚烧使可燃性固体废物体积减小10—15倍,有利于对放射性有机体的处理;
(3)使受放射性污染的设备、仪器、器材等钢铁制品等可用洗涤剂去污、再用喷涂法消除大面积的表面沾染,必要时熔化,使放射性元素固结在熔渣之内,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可对放射性固体废物回收处理。
方法是用硫酸浸提和离子交换。
目前美国对含0.045%U3O8的标准尾矿作硫酸浸提,可将78%的铀溶解回收。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通常,固化的途径是将放射性核素通过化学转变,引人到某种稳
定固体物质的晶格中去,或者通过物理过程把放射性核素直接掺 入到惰性基材中去。
固化目标是使废物转变成适宜于最终处置的稳定的费物体。
”
水泥固化
“
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的应用在核工业和核研究中心已超过40年。它是指将 放射性废物与水泥均匀搅拌成糊状,凝结后失去流动性,逐渐硬化成固体, 进行贮存或处置。
”
处置
处置
把废物安放进经过批准的设施中,采用工程屏蔽和天然屏蔽相结合的多
重屏蔽体系为被处置的废物提供安全隔离,确保:
1、包容的短寿命核素衰减到无害水平 2、包容的长寿命核素和其他有毒物质的释放量极低,进入环境的浓度处
于可接受水平。
低、中放和极低放废物的处置
处置方案
低、中放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案 1、陆地浅埋 广泛应用 2、废矿井处置(盐、铁、铀矿等)广泛应用
3、深岩洞处置(土壤、岩石等)较少用
4、海岛处置(土壤、岩石)国际上禁止 5滨海底处置(处置介质为岩石)瑞典 芬兰 6、水力压裂处置(页岩等)美国禁止 中国 7海洋投弃(海水)沿海国家采用,现禁止
中低放处理
低放最终处置
水力压裂法
选择地下200~400米适宜场址,应用石油工业成熟的压裂技术和设备,把地中放废液 和水泥及添加剂制成的灰浆注入地下封闭的透水性很低的页岩层中,待其凝固后与 页岩形成一个整体,使放射性废物与人类环境安全隔离。 美国在60年代开放,1965年至1985年在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压裂42次,处理 中放液18900m³,后因事故停止。 国内1981年开始地勘工作,1985年注浆实验成功;1988年通过可行性报告,1992年 通过环评报告;1993年立项建设,1996年建成后开始热试运行。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题目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最新进展姓名胡家刚班级地质0901摘要: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公害,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严重的威胁,所以特别为人们所关注。
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造福不浅,但是核废物处置不好,又将对人类是一大危害。
放射性废物如何处置为好,必须进行科学论证。
所以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发展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将更好的处理这些废物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新方法,处理1.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1.1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1.1.1核燃料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铀矿开采、冶炼和燃料元件加工等。
1.1.2反应堆运行过程:反应堆中生成的大量裂变产物,一般情况下保留在燃料元件包壳内,当发生元件包壳破损事故时,会有少量裂变产物泄漏到冷却循环水中。
1.1.3核燃料后处理过程:大量裂变产物是核燃料后处理过程的主要废物。
1.1.4 其他来源核工业部门退役的核设施,核武器生产和试验以及其他使用放射性物质的部门如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工厂等产生的各种废物。
1.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1.2. 1 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为审管的目的,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1.2.2 放射性气载废物 radioactive gaseous waste含有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气态废弃物。
1.2.3 放射性液体废物 radioactive liquid 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液态废弃物。
1.2.4 放射性固体废物 radioactive solid 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固态废弃物。
实验室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实验室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实验室内从事的试验种类多,范围广,因此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品种多,成分复杂,需要分类处理。
不同机构依据任务设有生物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和放射性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验活动。
然而,在一些生物学研究活动中,有时会用到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或能量很低的射线照射装置,产生放射性废物,常用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其废物的特点可参考《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WS 457—2014)的附录A。
针对生物学实验室的实验活动特点,在实验活动中如何处置放射性废物应遵循《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 133—2009)、《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 11930—2010)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应结合生物学研究的特点,考虑放射性危害因素和生物危害因素共同存在的情况,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WS 457—2014)附录B提供了医学、生物学放射性废物管理主要阶段流程图。
一、放射性废物定义和分类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活度浓度大于国家确定的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
为了收集和处置的方便,可将放射性废物分类管理。
按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性活度水平,可分为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三类。
按放射性废物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放射性气载废物、放射性液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三类。
按放射性废物中所含核素的半衰期,可分为长半衰期放射性废物(T1/2>5 年)、中等半衰期放射性废物(60d<T1/2≤5 年)和短半衰期废物(T1/2≤60d)三类。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或分级比较复杂,要根据废物放射性水平和所含核素的半衰期进行区分,2018 年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发布新制定的《放射性废物分类》,将放射性废物分为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五类,其中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和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属于低水平放射性废物范畴。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一、概述1.放射性废物的产生放射性废物是指在生产和使用放射性物质过程中废弃并含有放射性的物质(如发射α、β、和γ射线的不稳定元素)或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又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加以分离的废弃物。
放射性废物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气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他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图1表示核废物的产生过程,核废物的主要来源是核燃料循环中和核设施退役中的各主要环节,核试验、核科学研究及应用也要产生一些核废物。
核燃料循环包括铀矿开采、加工、燃料制造、使用、乏燃料的后处理等环节。
核设施退役是指关闭不再使用的核设施(如燃料制造和加工厂、反应堆等)时所采取的措施,铀矿开采和燃料加工废物的产生从开采铀矿开始,矿石中铀的含量平均仅为0.2%,相应将遗留约25000t的废矿渣,即尾矿。
尾矿中含有的铀为原矿的5%~20%,含有的镭为原矿的93%~98%,此外还含有氡。
图1产生核废物的过程2.放射性废物的特征(1)按物理形态分类①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独居石等。
②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
③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④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32P等。
⑤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
(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类①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等。
②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③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放射性废物管理方法与技巧

放射性废物管理方法与技巧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辐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危害。
正确有效地管理和处理放射性废物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方法与技巧,以确保其安全处理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源头管理源头管理是防止放射性废物产生和尽量减少产生的关键方法。
在核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减少放射性废物的生成。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改进工艺技术: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日常操作规程,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产生。
2. 确保设备安全:采用高效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辐射造成的泄漏和事故风险最小化。
3. 减少核能源生产: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核能源的使用和放射性废物产生。
二、分类与标记对放射性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标记是管理和处理的基础。
根据废物的放射性特性和辐射剂量,可以将放射性废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进行相应的标记和封装。
常见的分类包括:1. 高放射性废物: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需要严格封装和保护。
通常用特殊材料进行密封,在专门的储存设施中长期存放。
2. 中放射性废物:辐射剂量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采用密封容器进行储存和运输,同时注意标记和警示。
3. 低放射性废物:辐射剂量较低,可以通过一般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但需要进行标记以提醒人们注意。
标记是为了提醒工作人员和公众注意废物的辐射性,采用明显的符号和标识,以避免误处理和意外暴露。
三、贮存和运输放射性废物处理的重要环节是贮存和运输。
放射性废物应该在专门的贮存设施中储存,确保安全密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以下是贮存和运输的几个关键方面:1. 安全容器和包装:放射性废物应该采用特殊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废物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2. 防护屏障和访问控制:对贮存设施进行防护,设立防护屏障和访问控制,以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并减少事故风险。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贮存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修复,确保设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CONTENTS
Part1 放射性基础知识 Part2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基础知识 Part3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 Part4 总结
核爆炸 象。这些原子核
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其发生核转变的过程中,自发地放出由粒子 或光子组成的射线,并辐射出原子核里的过剩能量,同时本身转 变成另一种核素或成为原来核素的较低能态,常见的射线有α、 β、γ射线。其所放出的粒子或光子,会对周围介质或机体产生 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或危害。有时放射性也称为电离辐射。
”
典型的放射性固废焚烧炉
焚烧炉:
焚烧炉需要保持一定负压
焚烧炉设计的基本要求:完全燃烧
燃烧室
钢体外壳,内衬绝热和耐火陶瓷材料。
助燃器
助燃燃料:丙烷、天然气、柴油
空气加热器
助燃气体:空气和氧气
整备技术
一般采用固化技术
“ 固化的定义: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
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放射性蒸发残渣、泥浆和废树脂等湿
核固体 废物
核燃料循环
前端 后端
非核燃料循环
1、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应用 2、医疗、科研、教育、工业和 农业等部门应用放射性物质
3、核设施退役
放射性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技术
处理方法
预处理 处理 整备
α废物处理
处置方法
低、中放和极低放 废物处置
高放废物处置
其他
安全运输
暂时贮存
预处理
“ 目的:
1、减少有待进一步加工处理和处置的放射性废物的量。 2、调整需要处理、整理和处置的放射性的性质,使其 更易加工处理和处置。
管理和适合的最终处置。
”
.
沥青固化
聚合物固化:
“ 聚合物固化
是将核燃料的循环过程、核电厂运行、同位素生产和核研究活动 中产生的湿固体废物转变成稳定的固体形态,减小放射性核素释 放到环境中的可能性。聚合物大多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前者经过高温状态后冷凝能恢复原来状态而后者不能。
”
预处理
01 AMET 收集 03 AMET 去污
02 AMET 分拣 04 AMET 回取
预处理
“ 收集: 所有的放射性废物必须分类收集。如果可能,应根据本底
辐射水平,在废物产生时检测其放射性含量。否则,应将废物放
入合适的容器中送到中心检测站进行监测。
分拣:
1、把非放射性物质或成分从放射性废物中分拣出来
性同位素的可燃废物,要求完善的废气处理系统,投资和运行
的成本都比较高。
”
焚烧
“ 焚烧使废物的有机成分转化成无机产物。焚烧过程中,焚烧系
统必须提供放射性核素的密封,避免气体和蒸汽逸出。
处理能力为40kg/h的焚烧炉,按每天运行8小时计算,
处理50~100
放射性废物用时不到30天。据估计,一个能力
为40kg/h的焚烧炉需要的总成本可能超过1000万美元。
2、根据要求把放射性废物按标准进行恰当分类。
”
预处理
去污: 把放射性核素从不希望其存在的部位全部或部分除去
方法一般为机械-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熔炼法。
利用擦、刷、
磨、刮、削、 刨、共振等机 械作用除去表 面的锈斑、污 垢或表面涂层 、氧化膜层。
用浓的或稀的化
学溶剂与污染的 部件相接处,以 溶解带有放射性 核素的污染物、 油漆涂层或氧化 涂层达到去污的 目的
衰期28a)等寿命较长的核素,需要安全隔离300至600a。
水泥固化组合装置 水泥固化样品
沥青固化
“ 放射性废物的沥青固化技术在核工业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曾有
过20个以上的国家使用沥青固化放射性废物。
沥青固化
是指将加热的沥青与放射性废物一起混合,然后再处置筒内冷却,
形成硬的固化体,将放射性废物转化成稳定的状态,以便于废物
放射性废物与水泥均匀搅拌成糊状,凝结后失去流动性,逐渐硬化成固体, 进行贮存或处置。
放射性物质的毒性用现有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都是不能 够消除的,只能按其固有规律衰变到无害水平。大约经过10个半衰期后放 射性水平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20个半衰期后降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核
” 电站运行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含有铯-137(半衰期30.2a)和锶-90(半
在含有电解液的槽 中,污染物做阳极 ,电解液做阴极, 通过高密度电流 100~2000A/ , 不断更新电解液, 可除去金属表面污 染物,使其表面变 得光滑清洁。
通过加入 适当的助 溶剂,使 放射性核 素重新分 配。
预处理
回取: 由于历史原因,初期入库的废物体都没有进行规范的分类包装,
入库方式也都采用向底坑内自由投放的方式,经过多年的贮存包装容 器大部分已经腐蚀,老化腐烂,致使放射性废物散落在坑内,这些废 物如不进行处理,将对环境带来多方面的污染。
固体和焚烧炉灰等干固体,都是弥散性物质,需要固化处理。
通常,固化的途径是将放射性核素通过化学转变,引人到某种稳
定固体物质的晶格中去,或者通过物理过程把放射性核素直接掺
入到惰性基材中去。
固化目标是使废物转变成适宜于最终处置的稳定的费物体。
”
水泥固化
“ 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的应用在核工业和核研究中心已超过40年。它是指将
免值,而且这些物质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可利用(不包括未处理的乏燃料)。
注:乏燃料:核燃料在反应堆中使用时,由于易裂变核素的消耗、
裂变产物及重核素的生成,引起燃料反应性的变化,最终使反应堆不再能
维持临界,因此核燃料使用到一定程度必须更换。经反应堆辐射后卸下的
燃料也称为乏燃料或辐照过的燃料。 .
”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
回取能力建设主要目的是对贮存于废物库底坑内的各种放射性固 体废物进行回取、分拣和包装处理。
处理技术
焚烧
“
对于低比活度的可燃废物来说,焚烧是最有效的减容方式,
并且生成的灰烬易于加工成适于处置的稳定形式。
焚烧废物的放射性比活度必须控制在不会引起操作人员和公众 的受照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水平。如果焚烧含有大量放射
”
放射性
“ 放射性核素:
能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的核素也称为放射性核素(以前常称为放射 性同位素),也叫不稳定核素。目前已发现的放射性核素近2500 种。
分类:人工和天然。天然60多种,多为人工。
”
放射性固体废物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 放射性固体废物,又称核固体废物,是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其污
染的固体物质,其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或活度水平超过主管部门确定的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