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儿童神经与心理发育评定

儿童神经与心理发育评定?
答:儿童神经与心理发育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旨在了解儿童的神经系统和心理发育情况。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完成,包括观察、测试、问卷调查等。
在神经发育方面,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这些量表可以评估儿童的运动、语言、适应行为和个人-社会性行为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了解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这些测试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问题,还可以用于监测儿童的发育进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在心理发育方面,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儿童智力测验、儿童发展问卷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社交技能、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了解儿童的心理发育情况。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水平,以便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神经与心理发育评定应该由专业的医疗或心理专业人士进行。
同时,评估结果应该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以便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干预计划。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49
※发 声时 的姿 势
4.4 (37)
智力量表实用指南
项目 编号 53 项目 名称 伸手 取方 木 年龄 定位
55
伸手 时眼 手协 调
实践指南 场景编 码 4.6 H:31、 将一块2.5立方厘米的方木置于小儿前方容易够到的 (3- 53、55、 桌面上。 6) 56、57、 评分: 62、68、 若小儿伸手取方木,即使是一种随机方式,缺乏眼71、76、 手协调(需要指导),也没有真正碰到方木,便计分。 81 4.9 H:31、 将一块2.5立方厘米的方木置于小儿前方容易够到的 (3- 53、55、 桌面上,注意他是否努力去拾起它(见第53条及第 6) 56、57、 56条)。 62、68、 评分: 71、76、 若小儿表现眼-手协调,并且努力去接触方木,即使 81 未能拾起它,便计分。
6
分类—测验功能
发展(育)测评与智力测评 适应性行为测验 人格测验 成就(学业)测验 神经心理学测验
2 1
3 3
4
5
7
智力测评
• 智力测评: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特定的标准化的测定 量表对被试施加刺激,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确定其智力 水平的过程。智力测试的结果用智商(IQ)表示。 • 发育测评:3岁前,处在感觉运动思维和前运算思维的早 期阶段,其智力测验内容完全不同于大龄儿童的智力测 定,内容主要是神经心理的发育状况,包括神经反射、 动作、语言发育、和适应行为等。评定的量表称之为发 展量表(Developmental scale)而不称为智力测定量表 。结果用发育商(DQ)而非智商(IQ)。
①个人—社交 ②精细动作—适应性 ③语言 ④大运动
14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第六节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第六节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表现在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等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对这些能力的评价称为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仅能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没有诊断疾病的意义。
心理测试需由经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可滥用。
(一)能力测验1.筛查性测验(1)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DDST主要用于6岁以下儿童的发育筛查,实际应用时对<4.5岁的儿童较为适用。
该测验共103个项目,分为个人社会、细运动与适应性行为、语言和大运动四个能区。
结果为正常、异常、可疑或不可测。
对异常或可疑者应进一步作诊断性测试。
(2)绘人测试:适用于5~9.5岁儿童。
要求被测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绘一全身正面人像,以身体部位、各部比例和表达方式的合理性计分。
绘人法测试结果与其他智能测试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与推理、空间概念、感知能力的相关性更显著。
该法可个别测试,也可进行集体测试。
(3)图片词汇测试(PPVT):适用于4~9岁儿童的一般智能筛查。
该法可测试儿童听、视觉、知识、推理、综合分析、语言词汇、注意力、记忆力等。
PPVT的工具是120张图片,每张有黑白线条画四幅,测试者说一个词汇,要求儿童指出其中相应的一幅画。
该法可个别测试,也可进行集体测试;方法简单,尤适用于语言或运动障碍者。
2.诊断测验(1)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幼儿,从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五个方面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表示。
(2)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用于2~30个月婴幼儿,包括精神发育量表、运动量表和婴儿行为记录。
(3)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适用2—18岁儿童。
测试内容包括幼儿的具体智能(感知、认知、记忆)和年长儿的抽象智能(思维、逻辑、数量、词汇),用以评价儿童学习能力以及对智能发育迟缓者进行诊断及程度分类,结果以智商(旧)表示。
(4)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l):适用于4—6.5岁儿童。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讲课人:李磊)一、感知觉发育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
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刺激在儿童与其环境联系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
因此视感知的发展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
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见表2-2-1。
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分贝。
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
应早期发现儿童先天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并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
表1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月龄视感知发展听感知发展1月2月4月6月9月12月短暂注视目光跟随物体移动90°目光跟随物体移动180°目光跟随落地物体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偏爱注视小物品对铃声有反应区别笛声和铃声听悦耳声音时微笑对母亲语音有反应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反应可以控制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
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
例如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新生儿口部动作;物体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
大腿、前臂、躯干则比较迟钝。
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运动发育运动(motor)在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
儿童运动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着如下规律:(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为全身性、且欠精确,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精确动作,也由不协调到协调。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课件

06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研究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
神经生理机制
研究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 育过程,以及神经递质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
认知与行为发展
探讨小儿在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认知发展规律, 以及情感、社会交往等行为发展特点。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探索将神经心理发育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教育康复领域,建立适合 小儿特点的教育和康复整合模式。
研究展望与挑战
加强跨学科合作
创新研究方法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研究需要 加强神经科学、心理学、教 育学、医学等跨学科的合作, 共同推进研究进展。
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研究方法 和技术,如神经影像学、生 物标志物等,以提高研究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 价课件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概述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价方法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价标准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价实践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促进策略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研究展望
01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是指儿童从胎儿期 到青春期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过程 ,包括感知、运动、语言、认知、情 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总结阶段
注意事项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孩子的 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主观臆 断和经验主义,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
评价结果分析与解读
01
02
03
分析指标
对孩子的感知、运动、语 言、认知、社会适应等方 面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各 项指标的发育水平。
解读方法
将分析结果与同龄儿童平 均水平进行比较,结合孩 子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其 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脑重的发育
脑重 出生约370g 6月600~700g
12月 2~3岁
10岁 成人约1500g
占体重% 10%~12%
2%~3%
占成人脑重% 25% 50% 60% 75% 90%
2.大脑功能发育
大脑皮层兴奋性低 对外界刺激容易疲劳 抑制 睡眠状态为主
皮层下中枢兴奋性高 蠕动动作 肌张力高
大脑功能发育:3岁时接近成人 8岁时达成人水平
评估工具
诊断性测验
➢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 Gesell发育量表 ➢ 斯坦福-比奈(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 ➢ 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
2. 适应性行为测试
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评估工具
1. 能力测试
筛查性测验
➢ 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
➢ 图片词汇测试(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PPVT)
➢ 绘人测试(drawn-a-man) ➢ 入学合格测试(50项测试)
3~4月 吃/玩
5~6月 伸手抓物
6~8月 物体换手
8~12月 拇食指钳小丸
1~1.5岁 自发乱画
2岁 叠纸
2~3.5岁 搭桥
精细运动发育(口诀)
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月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
(四)语言发育
1.发音阶段
2月发出和谐喉音 8月无意识叫爸爸、妈妈
2.理解语言阶段
9月听懂简单词句 12月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3.表达语言阶段
1.5~2岁会说2~3字构成的句子 3岁会唱短歌谣
语言发育的条件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通常涉及到儿童的认知、言语、情绪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神经心理发育是指儿童大脑内神经系统的发展过程,包括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神经突触的形成和塑性以及大脑的组织和功能的成熟。
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目的是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以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主要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
从出生到青春期,孩子的认知能力会逐渐发展和改进。
根据瑞士发展心理学家Piaget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感知运动阶段到预操作阶段,再到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的过程。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获取世界的信息。
他们通过触摸、听觉、视觉和动作来发现和认识周围的环境。
在预操作阶段,儿童开始能够使用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思考和表达。
他们可以使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和描述对象,并开始表现出逆向思维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阶段,儿童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解决问题,并开始理解数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在形式操作阶段,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并开始思考可能性和假设。
评价儿童的认知能力可以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和评估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儿童发展测验、儿童智力测验和大脑成像技术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专业人士确定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早期发现发育迟缓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支持措施。
除了认知能力,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方面。
通过语言,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语言发展的过程包括听觉注意、语音感知、语音产生、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以及语义和语用的理解。
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通常包括对他们的听觉感知、语音产生、词汇理解和表达、句子构建和语言的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情绪和社会发展也是儿童神经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早期,儿童开始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喜悦、恐惧、愤怒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并开始注意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讲课人:李磊)一、感知觉发育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
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刺激在儿童与其环境联系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
因此视感知的发展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
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见表2-2-1。
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分贝。
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
应早期发现儿童先天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并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
表1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月龄视感知发展听感知发展1月2月4月6月9月12月短暂注视目光跟随物体移动90°目光跟随物体移动180°目光跟随落地物体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偏爱注视小物品对铃声有反应区别笛声和铃声听悦耳声音时微笑对母亲语音有反应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反应可以控制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
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
例如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新生儿口部动作;物体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
大腿、前臂、躯干则比较迟钝。
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运动发育运动(motor)在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
儿童运动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着如下规律:(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为全身性、且欠精确,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精确动作,也由不协调到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区别各种形状,喜看图画; 两眼协调好,视力0.5;可区别垂直线和横线
能区别颜色 视力1.0
〔附〕视力发育与心理发育的关系
意义: 可疑症状 高危因素
母孕期感染史 对物体注视短暂 视力不足导致视感知以至 对细小物体没兴趣 阅读能力的缺陷,并影响 遗传代谢性疾病 不辨认亲人与家常事务 患者与外界环境的互相作 早产(缺氧并吸氧过度史) 眼球震颤、斜视 用和社会性、情感性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颅脑损伤史
切勿打骂、讽刺或手指涂药
儿童擦腿综合征
原因:不明 表现:小儿双腿伸直交叉夹紧,手握拳或抓住 东西使劲,女孩喜坐硬物手按腿或下腹 部,男孩多俯卧在床上、来回蹭,多在 入睡前、睡醒后或独自玩耍时发生。发 方法: 作后,女孩外阴充血,分泌物增多;男 保持会阴部清洁;转移注意力;睡前 孩阴茎勃起、尿道口充血 使之疲劳,睡后立即起床
30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
语言的发育
31
四、语言的发育 护理应着重于为儿童提 181~2月发喉音 12个月能叫常用物品的 个月认识和叫出身 1、语言准备阶段(出生~1岁) 供是与语言发展的环境, 体身体各部位名称 名字 月 发 “ 啊 ” 、 “ 2个 鼓励家长与儿童进行交 15 个月能叫自己的名 伊”、“呜” 2、理解语言阶段(1岁半~3岁) 2岁会说2~3个字构成的 流,向儿童提供多听、 字7~8 个 月 是 无 意 识 的 句子 多说的机会。 叫爸爸、妈妈 3、表达语言阶段(3岁以上) 10个月有意识的叫
建立早期行为保健网 改善后天教育环境
46
50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注意力 识记、保持和回忆。回忆可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记忆力 分为再认和重现 自婴儿期应及时培养注意力 思维 想象 情绪、情感 意志 个性、性格
小儿 生长 发育 记忆 歌谣
一哭二笑三伊呀 五抓六坐握足玩 十站对指十二走 两岁能用勺吃饭 三岁学穿鞋和袜
四月抬头望妈妈 七翻八爬九叫爸 看图说话在十八 喜怒分明命令发 长成大娃别娇他
遗尿症
定义: 5~7岁,>2次/月;7岁以上,>1次/月 原因:功能性、器质性 保健:睡前少饮水、排尿、避免兴奋; 睡中定点叫醒排尿;药物;中药
违抗、发脾气
表现:
方法:
攻击性行为
原因: 成人影响;受挫折;好嫉妒 方法: 不体罚;自省;发泄
破坏性行为
原因:好奇、取乐、精力旺盛 方法:分析原因,避免打骂
声响是否引起新生儿惊吓反应 不被雷鸣及其他巨响惊醒 耳聋家族史 听觉异常会阻碍语言的发育,以及学习困 意义: 难及社会性交往问题 响亮的滴答声是否使睡眠中的婴儿张眼 不在母亲走近、只在看见母亲时自发微笑 近亲结婚 高危因素: 因语言发育开始于新生儿期,故听觉丧失 声响是否使吸吮奶头的婴儿中止吸吮 少声音、少说话 母孕期感染史 被认为是最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病症。 咬音不正 母亲抱婴儿,检查者在婴儿面前吸引他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史 可疑症状: 注意力,助手从背后一侧摇铃或拍手,看是 不聆听声音 脑膜炎、中耳炎史 否转眼或转头向声源 耳流脓 耳毒性药物用药史;外耳、唇、鄂畸形;早 方法: 产
5
6
二、感知的发育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 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感知的发育对小儿运动、语言、社会适 应能力的发育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7
视
觉
vision
8
视觉
视 觉
1、在6个月以前,因两眼同 时注视物体的能力尚未发达。 故有斜视的可能,在6个月以 后如仍有斜视则为不正常。 2、视力要在5岁时才达到成 人标准,在此之前为远视, 因为眼球的直径短,而使影 像的焦点落在网膜之后。
学习障碍
定义: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 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 开展优生优育 原因: 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贫血
智力低下 体质障碍,如听觉、视觉
方法:精神心理卫生:如情绪障碍,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早期筛查
特殊学习无能:轻微脑功能障碍 复合因素:上述两种以上
教育环境:如教学法
36
屏气发作
诱因: 发怒、恐惧、悲伤、剧痛、剧烈叫喊
好发年龄: 6~18个月,性格暴躁、任性、好发脾气
表现: 呼吸暂停 晕厥、意识丧失、口唇发绀、躯干 及四肢挺直甚至抽动,持续0.5~1分后好转 保健: 避免打骂
吮拇指、咬指甲癖
原因: 生理与心理 意义: 影响牙齿、下颌、牙龈发育,致下颌前 突齿列不齐,妨碍咀嚼 保健: 多关心和爱护、转移注意力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胎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出生时脑重约为成人的 25%;7岁接近成人。 沟回、神经数目、树突与轴突 神经纤维到4岁左右完成髓鞘化,故婴儿时期神经 传导慢,且易泛化 小儿脑耗氧量较大,约占50%,成人为20% 胎儿时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 第一腰椎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听 觉 audition
12
月龄
听觉反应
胎儿后期 有听觉 出生 3 个月 6 个月 8 个月 对大声音有惊吓反射,低频声音有安抚作用 头转向耳旁的声音,听到悦耳声会微笑 区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反应 区别语言的意义,两眼迅速转向声源,听懂 自己的名字 听懂简单的吩咐 听觉发育完善
1~2岁 4岁
〔附〕听觉异常
搀扶时能站立片刻
23
跳
视觉
大 动 作
18个月
2岁
2岁半 6岁半
并足原地跳跃 一脚下一台阶 能较好蹦跳 独脚先前跳
24
捏弄
视觉
细 动 作
3个月
6、7月
9月 1岁
能弯腰取较远处的物体, 握持反射消失后能有意 拇食指对捏,并任意取放 并将物体在两手间传递 识地握物,试图抓取面 物体 学会用勺,鼓励自己吃饭 前物体常达不到目的
1.出生时存在而后一生永不消失的反射: 2.出生时存在而后3~4个月逐渐消失的反射:
角膜反射、结膜反射、瞳孔反射、咽反射、吞咽反射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3.出生时不存在而后逐渐出现(1岁时稳定) 并终生不消失: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腱反射 4.正常的病理反射:
<3~4月,克氏症;,<2岁,巴氏症
25
涂、绘、写
视觉
细 动 作
1~2岁
3岁
4岁 5岁
模仿画垂直线 临摹方形 绘三角 乱涂
临摹十字
6岁
26
3-4月
吃/玩手
5-6月
伸手抓物
27
6-8月 物体换手
8-12月 拇食指钳小丸
28
1-1.5岁 自发乱画
2岁 叠纸
2-3.5岁 搭桥
29
精细运动发育
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月对指
6个月
7个月
11个月
21
爬
视觉
大 动 作
新生儿 2个月 3个月 7~9月 周岁
用肘支撑身体数分钟 能稍抬身伸手试要抓去前 俯卧时交替踢腿 面物体 能爬上台阶 两臂支撑胸腹离床,开始在 原处打转 用手与膝爬
一岁半
22
站、走
视觉
大 动 作
新生儿: 2~3月 独占片刻,可开始学走 从坐位扶栏坐起 扶立时髋、膝关节仍弯曲 立足、踏足反射 8个月 9个月 周岁
2~3岁 可辨别物体的属性; 5~6岁 区别体积和重量不同 的物体;
16
视觉
嗅 觉 和 味 觉
出生时已发育完善,
对甜、酸、苦味已有不
同反应,特别对母乳的
香味有反应,因此应适
时添加辅食。
3-4月能区别难闻的
气味,7-8月嗅觉更灵敏。
17
视觉
知 觉
是人事物的综合反 映,与上述各种感觉发育 密切相关。1岁始有空间 觉、时间觉:3岁辩上下, 4岁知前后,5岁知左右、 早晚、今明昨,5~6岁知 前天、后天、大后天。
9
月龄
视力范围
新生儿 15~20cm最清晰,喜看人脸图形 2个月 可协调注视物体,水平方向转动90度 初步头眼
3~4月 喜看自己的手,水平方向转动180度 认识母亲,见到奶瓶表示喜悦 初步手眼 5~7月 可注视远距离的物体或人,可垂直方向运动 8~9月 出现视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
1岁半 2岁
5岁 6岁
复习
1.体重5.8kg,身长60cm,后囟已 闭,最可能的年龄是: 2.一患儿六岁,身高116cm,体重 15kg,该患儿生长发育是否明 显落后于其他儿童
1
杨红霞
概 述
小儿心理的发育大量反映为 日常的行为,故此期的发育也 称为行为发育。
发育的基础是神经系统的发育, 尤其是脑的发育。 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
四、语言的发育
促进语言发展的方法
1、累积生活经验 2、在游戏中学习: 3、善于时间相处: 当孩子有话要说时,不论他 在1岁以前可用儿语, 与孩子说话时, 孩子语言是先“了 生活中,父母应多请 通过“玩”的过程, 提 供足够 的学习 机 说得是否完整、清楚,都不 4、协助拓展语言: 会 , 使 孩 子从生 活 2岁以后,就不要再 蹲下来;同时避免使 解”而后才“会 留些时间给孩子, 孩子的感官经验获 要打断他或要其重说,请以 用儿语,否则会延缓 用太艰深的字眼 说”,所以对较小 多讲几个故事亦可 得发展,从而发展和 温和的态度听他说完,满足 5、面对面地说话: 经验中学习、成长。 孩子的表达欲望,藉此领会 学习。 成语。 的孩子是先协助他 以引导孩子的语言 6、耐心的听他说: 认知能力,学习运 与人沟通的乐趣,因而肯定 了解事物和发展词 学习。 用语言。 自己的沟通能力。 7、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汇。 8、儿语的使用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进坐位时见头能竖直3~5 颈与躯干维持在同一平面上, 扶起的过程中能间歇地勉 秒,然后下垂 头不完全后垂 并在坐位时能抬头稳定 强地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