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合集下载

甘草中甘草苷含量测定

甘草中甘草苷含量测定

长沙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HPLC法测定参苓散中甘草苷的含量学生姓名姜声正学号9系、年级专业07级本科药学指导教师肖海英职称讲师2011年6 月9 日诚信声明本文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功效,功效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功效。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奉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苓散中甘草苷含量姜声正长沙医学院药学系07级药学本科摘要目的:用HPLC法测定参苓散中甘草苷的含量。

方式:别离采用Diamosil C18 (4.6mm×250mm×5μm)和Agilent TC-C18( 250mm ×4.6 mm×5µm ),乙腈-%冰醋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 ,柱温为35℃,结果:平均回收率为%,RSD为%,R=。

结论:本方式可作为参苓散中甘草苷含量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参苓散;甘草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Determination of Liquiritin in Shenling Powder by HPLCJiang ShengzhengGrade 2007,Parmacy Department of Changsha Medical CollegeAbstractObjective: Determination of liquiritin in Shenling powder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s: Based on using respectively Diamosil C18 (4.6mm×250mm×5μm),AgilentTC-C18( 250mm ×4.6 mm×5μm),acetonitrile-%and glacial acetic acid(10:90)for moving phase at the flow velocity of ml/min,the method is to determine if the wavelength is 276 nm and that column temperature is 35℃. Results: Average recovery rate :% RSD: % R=。

制剂分析单选真题及答案

制剂分析单选真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及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首选GC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载气是:N2最常用的检测器是:FID 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内标法定量依据峰S,定性依据保留T薄层扫描法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外标法在TLC法中,涂铺薄层时使用的玻璃板最好是:优质平板玻璃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样品时,溶剂选择的主要原则是:相似相溶原则从液体制剂中直接萃取弱酸性成分时,水相的pH应调至:pH≤pKa-2萃取弱碱性成分时,水相的pH应调至pH≥pKa+2与聚酰胺产生吸附能力最强的成分是:蒽醌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105℃烘30min( A)6.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的试剂是:A.硫代乙酰胺(D )8. HPLC法测定含量时,欲改善二成分间的分离状况,流动相选择是关键:反相键合相色谱最常用的流动相是:甲醇-水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显色反应的试剂是: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测定时常用的显色剂是:醋酸镁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合剂与口服液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mL需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丸剂生物样品内药物进行代谢的主要部位:肝某中药制剂色泽描述为红棕色,应以棕色为主色调中药制剂长期稳定性考察时,温度宜在:10~30℃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过程中,以回收率估计方法的可靠性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阐明中医药理论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um,大黄的特征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专属性强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2ml.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防止硝酸铅水解采用烘干法测定药品中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茚三酮试剂反相键合相色谱最常用的流动相是(甲醇-水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分光光度法采用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时应控制供试液的吸收度读数在:0.3~0.7( d )16. 液体中药制剂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A.性状 B.相对密度C.pH值 D.溶散时限( b )17. 合剂与口服液最常用的净化方法为:A.液—固萃取 B.液—液萃取 C. 蒸馏法 D.沉淀法( b )18. 生物样品预处理时,提取次数至多几次:A. 1B. 2C. 3D. 4质量标准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一般不包括:包装材料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鉴别:含有生药原粉的制剂(a )3.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的成分是:A.挥发性成分(c )4.制备薄层板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除另有规定外,1份吸附剂一般需3份水混合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3.5(b )6.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 氯化汞试纸 B.溴化汞试纸C. 氯化铅试纸D. 溴化铅试纸( a)7. 砷盐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除H2SB.过滤空气C. 将As5+还原成As3+D.除AsH3( d)8.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20℃ B.20~30℃C. 25~35℃ D.25~40℃( c)9.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减少甲苯的挥发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减少水的挥发( d)10.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400~500℃B.500~600℃C. 600~700℃D.700~800℃(c )12. 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常采用:A. NP-HPLCB.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C. RP-HPLCD. 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 d)13. 用UV法定量时,需同时测定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吸收度的方法是:A、吸收系数法B、标准曲线法C、双波长法D、对照品比较法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流动相中加二乙胺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甲醇—水或甲醇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黄酮含菲醌成分的中药是丹参.含有木脂素类的中药是:厚朴( a)19.在贮存时间内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的剂型是:A.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B( c)20.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处方量重量单位是:C. g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最常用( b )6. 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 B.500~600℃C. 600~700℃D.700~800( c )7.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 B.氯仿C. Ag-DDC试液 D.水( c )8.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A.0.1mg B.0.2mgC.0.3mgD.0.5mg( b )9. 薄层吸收扫描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A. 朗伯—比尔定律B. KubelKa—MunK理论C. 塔板理论D. F=KC( b )10. 薄层扫描定量时,采用随行标准法的目的是: A. 防止边缘效应B. 克服薄层板厚度不均匀而带来的影响C. 消除点样量误差D. 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d )11. 采用HPLC法建立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时,下列哪一实验条件的选择是关键:A. 流速B. 柱温C. 柱长D. 流动相( c )12. 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的中药是:A.陈皮B.连翘C.黄连 D.大黄( c )13.槐米含有:C. 芦丁( a )14. 需进行甲醇量检查的剂型是:A.酒剂和酊剂 B.酒剂和口服液C.合剂和口服液 D.合剂和酒剂( a)15.测定蜜丸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时,可采用哪种方法除去蜂蜜:A.水洗法 B.超声法C.回流法 D.浸渍法( d )16. 从水相中用萃取法提取碱性成分,溶液的pH值应调为:A. 低于其pKaB. 低于其pKa-2C. 高于其pKaD. 高于其pKa+2外用药和剧毒药不描述:味在线性关系考察过程中,HPLC法的相关系数r值应在0.999多少以上:( a )19.下列药物中,不必进行特殊杂质检查的是:山茱萸回收率试验至少需进行6次3.与聚酰胺产生吸附能力最强的成分是(b )A.氨基酸 B.黄酮 C.皂苷 D.生物碱具有挥发性质的成分是冰片5.C18属于键合相硅胶8.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薄层色谱13.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 dA. 有机物 B.钙盐 C. 无机物 D. 沙石17.反相键合相色谱最常用的流动相是( b )。

甘草酸单铵盐的制备

甘草酸单铵盐的制备
(G.pallidiflom)、圆果甘草(C【_sguamulosa)等,其中乌拉尔甘草是我国甘草资源中分布最 广的一种。 甘草以根茎入药,其临床应用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根含甘草 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Glycyrrhetic Acid)、甘草苷(Liquiritin)(甘草黄碱酮)、 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甘草苷元(Glabrene)(甘草素)、异甘草苷元(Isoglabrene)(异
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有29种6个交种,我国分布有18种和3个交种【4】,主要收载有乌
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ranch)、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黄
甘草(Gkorshinski)、粗毛甘草(GLaspcra Pall)、云南甘草(Gyunnanensis)以及刺果甘草
affecting
extraction
were
by
circumfluence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method of the
saponins
from Glycyrrhiza
uraiensis
Fisck n地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the saponins Was 5.72%when the
on.Except that,it is also
Fisch from Hei
used as swoeteners in the food factory.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pharmacy,food, cosn'tctics,ere.The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摘要】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用香草醛 高氯酸试剂,在589 nm处有最大吸收,并对比色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该法精密度高,1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

结论此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总皂苷的测定。

【关键词】甘草;总皂苷;香草醛 高氯酸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by Colorimetry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MethodsUse Vanillin HClO4 as the chromogenic reagent and detec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at the wavelength of 589 nm. Choose the best chromogenic prepar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he samples. Results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is high. The color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as stable within 1h.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recovery was 99.03%.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highly sensitive and reproducible. It may b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Key words:Glycyrrhiza; Total saponins; Vanillin- HClO4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草药。

皂苷测定方法

皂苷测定方法

1 三萜皂苷三萜皂苷主要分布在植物界的石竹科、桔梗科、五加科、豆科中。

桔梗、南沙参、党参、人参、三七、瞿麦、甘草、远志、紫菀、地榆等许多中草药都含有此类皂苷。

不同的中草药其三萜皂苷的皂苷元或活性成分不同,比如人参皂苷的皂苷元为人参皂苷Rg1、Re 和Rb[9];女贞子中三萜皂苷的皂苷元为齐墩果酸[10]。

三萜皂苷的定量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1.1 比色法比色法的原理是:三萜皂苷分子中缺少发色团和助色基,需要某种试剂与其反应形成发色基团后显色,在某个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再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

常见的显色剂有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体系或浓硫酸。

比如徐睿庸等人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钱柳叶中总三萜皂苷的含量,所采用的显色剂就是0.3mL的50g/L 香草醛一冰醋酸与0.6mL 的高氯酸。

在显色剂与样品中的三萜皂苷反应后,80℃水浴10min,在波长550nm 处测定青钱柳叶中总三萜皂苷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含量。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强酸使羟基脱水而使其双键数目增加,又经双键位移后与显色剂缩合等反应形成共轭结构,最后在酸作用下形成碳正离子盐而显色[11]。

而杨文志等人则认为显色机理是因为皂苷元中C3 和C12上的羟基与香草醛上的醛基发生反应,形成缩醛,成为新的共轭体系而显色[12]。

孔燕君则采用浓硫酸作为显色剂,分别测定了人参、三七和男壮胶囊中三萜皂苷的含量。

他认为人参皂苷分子上的糖基能被浓硫酸氧化脱水成糠醛衍生物,在60℃水浴2h 后在322nm 处有紫外吸收,测其吸光度,进而计算出人参、三七和男壮胶囊中的三萜皂苷含量[13] [14]。

1.2 薄层扫描法傅强等人依据五加科植物人参三萜皂苷中人参皂苷Rg1 在薄层板上分离效果较好和荧光分光光度法高灵敏度的特点,建立了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苷Rg1 薄层色谱法。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测定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测定

编号:FZD0148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含量测定方法一、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 SB-C18 15cm×4.6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33:73:4,V/V)
流速:1.0mL/min
柱温:25℃
检测波长:254nm
进样量:10μL
二、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甘草酸对照品约5mg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相溶解定容。

避光保存。

2.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甘草提取物约20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30mL流动相,超声60min溶解后,放置至室温,流动相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样品溶液。

三、样品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

甘草酸保留时间约为34min,用外标法计算含量。

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

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
关键词 黄 芪 ; 皂 苷 ; 色 法 总 比 R9 7.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6 9( 0 1 4 0 4 — 3 0 0 2 6 2 1 ) — 3 9 0
中 图分 类 号
DETERM I NATI N F o o ToTAL SAPoNI N S NS I A TRAG ALUS M EM BRANA CEUS BY Co LoRI ETRY M
L iChu h nge l n o ,ta
R sac e t f r rga dF n t n l od, uh uMe i lC l g eerh C ne o u n u ci a F o L z o dc ol e r D o a e
AbtatObe t eT s bi h eem n t n m to ftt a o isi s aau m rn e u. sr c jci :oet l h te d t iai eh d o oa sp nn n at g lsme ba ae s v a s r o l r
t gls a o i , S是 黄 芪 中主 要 活性 成 分 , 有 抗 r a p nn A ) a us 具
炎 、 压 、 痛 、 静作用 , 能促进再生肝脏 D A 降 镇 镇 并 N
黄芪 甲苷对 照 品 (9 0 7 由中 国药 品生物 制 品 0 11 ,
检 定 所 ) 。 13 试 药 .
有 良好 的线 性 关 系 ( 09 9 )回 收 率 为 9 .5 RS 为 0 4 R= . 8 , 9 8 %, D 2 . %。结 论 : 方 法 操作 简便 、 速 、 4 该 快 有效 、 敏 、 确 、 有 良好 的 重 灵 准 具
复 性 和 回收 率 , 作 为 黄 芪 总 皂 苷 的 含 量 测 定 方 法 。 可

中药鉴定学甘草粉末特征后含物

中药鉴定学甘草粉末特征后含物

中药鉴定学甘草粉末特征后含物一、甘草的概述甘草,又名甘草、欧亚大蒜、大麦甘草等,既是一味中药材,也是一种传统的调味品。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甘草酸、清甘草酸、18-β-甘草甾-20-酮、总皂苷等成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甘草粉末的特征1. 外观特征:甘草粉末呈黄褐色,微带麦芽气味,无异味。

2. 显微特征:放大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甘草细胞外皮及细胞壁。

3. 特殊标记:在甘草粉末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出现橙红色沉淀。

三、甘草粉末的含物1. 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溃疡、抗炎、保护肝脏等作用。

2. 18-β-甘草甾-20-酮:具有激素样作用,可调节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3. 总皂苷:是甘草的一种特有成分,具有明显的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甘草粉末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特征和含物的鉴定对中药质量的评估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甘草粉末特征与含物的全面了解,可以确保其质量和功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深入研究甘草含物对于探索其药理作用和开发新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回顾:甘草粉末的特征和含物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对甘草粉末的特征和含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中药鉴定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总字数:477)甘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效和功效。

其含有丰富的甘草酸、甘草甾醇、皂苷等成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甘草粉末的特征和含物的鉴定对于确保中药质量和功效具有重要意义。

甘草粉末的外观特征是黄褐色,微带麦芽气味,无异味。

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初步鉴定甘草粉末品质的参考。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甘草细胞外皮及细胞壁的特征。

这些显微特征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甘草粉末的真实性。

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甘草粉末会出现橙红色沉淀,这也是其特殊标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摘要】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用香草醛 高氯酸试剂,在589 nm处有最大吸收,并对比色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该法精密度高,1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

结论此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总皂苷的测定。

【关键词】甘草;总皂苷;香草醛 高氯酸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by Colorimetry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 MethodsUse Vanillin HClO4 as the chromogenic reagent and detec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at the wavelength of 589 nm. Choose the best chromogenic prepar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he samples. Results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is high. The color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as stable within 1h.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recovery was 99.03%.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highly sensitive and reproducible. It may b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ponins in Glycyrrhiza.Key words:Glycyrrhiza; Total saponins; Vanillin- HClO4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草药。

甘草属植物在世界上共有30余种,我国有8种,分布在内蒙、西北、东北等地。

目前,被《中国药典》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3种[1],即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

研究发现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皂苷具有含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不仅具有抗溃疡、消炎、解毒等生理活性,今年研究还发现具有抗病毒、抗癌活性。

皂苷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2~7],包括重量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重量法具有测定值稳定、重现性好等特点,但分析流程时间长,操作繁琐,试剂消耗量大,得到的皂苷中一般混有一定量的杂质,使结果偏高,误差较大。

比色法一般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2]。

张中伟发现香草醛-硫酸法稳定性差,而香草醛 高氯酸作为三萜皂苷常用的显色剂,较香草醛 硫酸的精密度高,且受糖类干扰较小[6]。

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法对测定样品、设备要求较高,且只适合一些特定皂苷的测定。

综合考虑,以香草醛 高氯酸作为显色剂,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1 器材1.1 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KQ 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B204 S型分析天平,METTLER公司;紫外扫描分光光度计,岛津UV 240。

1.2 试剂高氯酸,甲醇,香草醛,冰醋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甘草酸单铵盐10 mg溶解于甲醇中定容至10 ml,浓度为1 mg·ml-1,甘草(购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

2 方法2.1 最大波长的确定准确吸取0.5 ml标准品溶液,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70℃水浴挥干溶剂,加入0.2 ml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再加入0.8 ml的高氯酸,摇匀,于55℃水浴中加热20 min,立即取出用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冰醋酸5 ml稀释,摇匀,以不加标准品的样品管为空白,于400~700 nm波长处进行扫描。

2.2 比色条件的优化2.2.1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取5份0.2 ml对照品溶液,分别置具塞试管中,70℃水浴挥干溶剂,各加入0.2 ml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再加入0.8 ml的高氯酸,摇匀,于60℃水浴中加热不同时间(5,10,15,20,25 min),立即取出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加入冰醋酸5ml,摇匀,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值。

2.2.2 最佳显色温度的确定分别取5份0.2 ml对照品溶液,依上法操作,在不同温度(50,55,60,65,70℃)水浴20 min,同上进行测定。

2.3 显色稳定性的考察精确吸取标准样溶液0.2 ml,按2.1中的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在1 h内,每隔5 min测定吸收值的变化情况。

2.4 标准曲线绘制精确吸取标准液0.1,0.15,0.2,0.25,0.3 ml分别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按2.1中的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后测定吸光值,每个浓度平行测定3次,以皂苷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回归方程。

2.5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准确称取脱脂后的甘草粉0.2 g(40目)于10 ml具塞试管中,准确加入甲醇4 ml(含1%氨水),加塞后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1 h,然后取出试管置于离心机中以3 000 r·min-1离心15 min,上清液作为待测液。

2.6 精密度的测定准确吸取待测液60 μl共6份,按2.1中的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后测定吸收值。

2.7 加标回收率实验准确量取6份已知浓度的供试样品25μl,再分别加入标准溶液30 μl,按2.1中的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后测定吸收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2.8 样品的测定吸取上述2.5项下提取纯化的3种样品溶液各60 μl,按2.1中的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后测定吸收值,根据工作曲线计算皂苷含量。

3 结果与讨论3.1 最大波长的确定香草醛-高氯酸是常用的一类显色剂,显色灵敏度高,试剂空白溶液色浅,常用作三萜皂苷的显色剂。

其反应机理可能是皂苷在强氧化性酸的作用下脱氢,氧化后再与香草醛加成。

显色后,香草醛-高氯酸能与皂苷反应形成特征的紫红色。

扫描结果表明,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溶液在589 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取589 nm为测定波长。

3.2 比色条件的确定3.2.1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结果见图1。

3.2.2 最佳显色温度的确定结果见图2。

3.3 显色的稳定性显色反应的1 h内试样的吸光值下降较小(CV=0.68%),在1 h 内测定的数据是基本稳定的,可以满足测定的要求。

3.4 标准曲线回归曲线数据见表1。

表1 测定的回归曲线数据(略)以3次测定的吸光值的平均值A为纵坐标,以甘草酸单铵盐量/mg为横坐标,绘制成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该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0为:y= 2.334 3x - 0.001 1,r = 0.999 63.5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测定样品皂苷含量一般采用索氏抽提的方法 ,这种制备样品方法既繁琐、费时,又难以抽提完全,不能满足样品批量测定制样的要求。

吉宏武[8]发现20 倍的甲醇超声波提取1 h 可将材料中的皂苷提取完全。

由于甘草酸在甘草皂苷中所占比例最大,且在甘草中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 加入稀氨水(0.5 %~5 %) ,则可与甘草酸形成铵盐而增加其水溶性,使提取效率提高。

稀醇(甲醇或乙醇50 %~70 %) 溶液对皂苷的溶解性较好,对植物细胞组织的穿透性也较强,多糖、蛋白质等在醇溶液中易产生沉淀,因此提取液的杂质较少[9],所以在选用样品的提取溶剂时采用甲醇(含1%氨水)。

在对样品测定之前要脱脂,否则对香草酸-高氯酸比色体系干扰较大。

3.6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精密度实验结果(略)3.7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如表3。

表3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略)平均回收率X=99.03%,测定的标准差S=5.08,CV=5.13%表明皂苷在提取、纯化过程中没有损失,可以保证最终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3.8 样品的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样品总皂苷的测定含量(略)本方法测定的皂苷含量为5.16%,与谢彦报道的含量范围(5%~11%)一致[9]。

采用香草醛 高氯酸比色法对甘草皂苷进行定量测定时,显色反应过程中吸光度随加热时间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测定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

另外,所用的香草醛 冰乙酸溶液要在用时现配,否则空白值的颜色会加深,影响测定的结果。

【参考文献】[1]谢彦,徐淑永,曾和平. 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研究概述[J].广州化学,2004,32(1):1.[2]陆藴如,邵爱新.用香草醛 硫酸比色法测定次片甘草及蜜灸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81,1(2):84.[3]刘刚.薄层分离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酸的含量[J].宁夏大学学报,1990,11(4):38.[4]张继,杨永利,王莱.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含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4(1):66.[5]梁月琴,刘琴,吴德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其制剂中甘草酸含量[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7,21(3):55.[6]张中伟,谢明勇,王远兴,等.比色法测定苦瓜总皂苷[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5):447.[7]鱼红闪,吴少杰,金凤燮,等.树脂法提取甘草中甘草苷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25(1):40.[8]吉宏武,丁霄霖.百合总皂苷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23(4):54.[9]鲁守平, 孙群, 王建华,等.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概况[J].2006.31(5):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