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此 , 究我国居 民的消费结构 , 研 对于调整产业 结构 和产 品
性, 本文在前人 的研 究基 础上 , 利用最 新数 据 , 一 步探 进
个消费领域 的比较 , 在应用 时存在局 限性 。因此 , 在实 际 应用 中更 多地采用扩展性线性支 出系统模型 。 扩展性线性 支出系统是经 济学家 c Luh对 著名经 .i c
济学家 R tn 提 出的“ S e o 线性支 出系统 ” 型的扩展 。该 模
黄 吓珠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1 8 【 摘 要] 通过运 用恩格 尔 系数 ( C 和 扩展 线性 支出 系统模 型 ( L S , 20 E) E E ) 对 0 9年我 国城 镇居 民的基 本消费需求、 际消费倾 向、 边 需求 收入 弹性 以及各 类商 品的价格 弹性 进行 实证分 析 , 现我 国城 镇居 民 虽然 发
恩格尔系数是 1 纪德 国统计 学家 恩格 尔提 出的 9世 用 以衡 量食 品 支 出 占收 入 比重 的系数 。恩格 尔 定律 表
明, 收入越低 , 于食 品支出的比重 越高。联合 国粮 农组 用
织将恩格尔 系数 在 5 % 以上定为 贫 困,0 一5 % 定为 9 5% 9
温饱 , % 一 0 定为 小康水 平 ,0 一 J 为 富裕 , 4 0 5% 3 % 4% D 低 于 3 %定 为最 富裕 。因此 , 0 运用恩格 尔系数可 以判断一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研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考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物价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社会保障和恩格尔系数几个因素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为了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SPSS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很强,而他们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消费支出成正比,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支出成反比。
【关键词】消费支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藏旭恒(1994年)的研究,从1952年到1978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达0.95以上。
这是由于当时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所以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很显然储蓄动机是不足的。
本文研究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995年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如何有效的刺激消费需求,成了政府部门和学者关心的问题。
然而只有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相应的刺激政策。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1,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GDP 越高,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高;人均GDP越低,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般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
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收入主要用于收费和储蓄,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我们小组选取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序时数据来量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这一影响因素。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5月255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黄淮学院 范菲菲摘 要:本文在充分理解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该系统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已转向高档消费品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容乐观。
最后,本文认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完善的消费信贷政策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消费结构的提高。
关键词: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255-02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简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该指标即能很好的反映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又能有效的体现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各类商品的需求结构。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是由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Liuch 提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借鉴了英国学者R.Stone 在1954年提出的线性支出系统(LES)。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将城镇居民的收入与商品价格作为消费者对某类商品消费支出函数的变量,该函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商品价格以及居民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消费者追求基本需求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而且消费者对此项需求的需要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基本上没有关系。
去掉消费者在追求基本需求的支出后,剩余的收入则按一定的比例在不同的商品间进行分配。
ELES 的函数为:,i=1,2,...,n (1)式中:Y 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为第i 类商品的价格,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支出,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需求量,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的支出,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满足0≤bi ≤1, ≤1。
设(2)其中(3)将(2)式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简称 OLS),得到和的系数估计值将(3)式两边求和,即因此,=/(1–) (4)将(4)代入(3)式,可得/(1–)2 基于ELES对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本文采用的分析模型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所需数据是来自《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2010》中的根据人均生活收入进行分组而得到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基本数据,所得的参数估计值如表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

【 关键词 】 扩展 线性 支出系统模型 ; 消费结构 ; 收入弹性
【 中图分类号 】22 F 2
一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o — 7 3 2 0 )4 0 9- 2 O 7 7 2 (0 6 0 - 17 0
由公式( ) 2 也可 以得出:
、
我 国城镇 居 民消费支 出结构 的静态 分析
: 均宴 ^ 际恒^ 1 59 25 g 4 0 ∞2 1 9 65 l 5 8 l 7 l l4l 7: 823 0 4 5 4 0 1 4 1 0 9 09 6 0 4 9
r
黄晶
{ . 23 64il1 m L2 80 Z3 7 87 4
我 国城镇居 民的恩格尔系数 自2 0 00年到 2 0 0 4年分 别为 3 - 3 .、7 、713 ., 以看 出 , 了 2 0 9 、 8 3 . 3 .、77 可 4 2 7 除 04年略有 回升 以外 , 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逐 渐下降趋势 。 我 根据联合
g .+ 厂 C 『 /
说 明我 国的城镇 居民收入差距 1益扩大 ,这势必影响整 体的 3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 0 4年我 国城镇居民中人均生活费支 20 出为 7 6 . , 中最低 收入户 的生活费消费 占人 均实 际收 71 2元 其
商 品需求 变 化的百分 比。而 E E 模 型满足需求 函数 的基 LS 本性质 , 并且直观的反映 了消费支 出的构成情况 , 因此 , 以 可 利用模 型直接求得需求 的收入 弹性 。公式为 :
(1 ,…,) i ,3 m =2,
以卜 就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的基本思想。 需求 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 1 %,价格不变时所引起的
关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根据 《 中国物价盟城镇居 民家庭 收^调
式 中 P是第 种商 品的价格 . 是对第 i 货膨胀等 固素的影 响 ,能 比较 准确地反 映出 . q . 查统计年鉴》 中关于城镇居 民家庭 讽在 情 消费 支出分 为食 品 、 收着 家庭 设 种商 品的消费量 , =  ̄ 是对第 i v pt . 种商 品的消 收 人与各项消费支出之 的数量关 系 刚 瞄 况的资料 . 备用品 及服务 医疗 保健 、 交通 和通讯 、 乐 娱 的计算 过 程 如 下 : 费 支 出.: v 是人均 消费总 支出 , 是对 由 在 截 面数据 上作静 态 分析 比较 , 和 n 教育文化服 务 、 居住 、 杂项 商品八大娄 利用 P 为常 数 , 统计软 件 s S l,, 19 、9 7 t 9 P S o 对 9 5 】9 、9 三年 o 9 第i 种商品 的基 本需 求 量,. 是对第 i 商 P 种
把 () 5 式代A ) c 式得: 3
3 ’ 3 型时 , 太都假定消费者是 理性 的 . 即在收^ 和 边际消费倾 向 1 替换边 际预算 份额 1 具体 价格 的约束 F 追求效用最 大化 所 本文选 表 如 下 : 用 线 陛支 出系统 ( F ) 扩展的鳗 性支 出 I s和 系统 r L S 建立消费结树模型 EE ,
维普资讯
| l l
_ ; l l l l i
关于我 国城镇居 民消 费结的 本 求 出,∑P 是凡 基 消 均 本 费
々 Ⅱ= H B p
J=
' 鼍
一
结 构作
扩大内需 .就必须先对居 民的消费状况
1 XS的 般形式为 :
p + “1∑B q Ⅱ B∑d 一 . : )
i= I = 】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目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1. 总体情况2. 消费结构组成分析三、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1. 消费者需求特点2. 消费支持与消费延迟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问题1. 个人消费结构问题2. 系统性消费结构问题五、政策建议1. 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引导2. 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六、案例分析1. 汽车消费案例分析2. 教育消费案例分析3. 健康保健消费案例分析4. 旅游消费案例分析5. 电子产品消费案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朝着多元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1. 总体情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发展,从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785元,主要消费领域为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
2. 消费结构组成分析(1)衣着消费: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逐年变化不大,占比维持在6%-7%之间。
其中儿童装成为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而成年人的服装消费则呈现出稳定和下降态势。
(2)居住消费:占比最高的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约为27.1%,并且消费水平逐年提升。
房屋交易和租赁成为主要形式,同时高端豪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3)医疗保健消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约为6.3%,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对养老和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口腔、美容等领域的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需求。
(4)交通通讯消费:城镇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占比约为11.9%,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快捷便利的通信方式容易获得大众青睐,数字化的过程让人们更加爱好消费。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的 变化 , 传 统 的 “ 、 、 ” “ 、 ” 面 升 级 。 消 费 从 吃 穿 用 到 住 行 全
结 构 的 升 级一 方 面 对 国 民 经 济 的 发 展 , 其 是 产 业 结 构 尤
的改 造 和 升 级 产 生 了 深 刻 的 影 响 ; 一 方 面 也 对 城 镇 居 另
民的 环 境 、 源 、 住 、 通 等 提 出 了新 的 挑 战 。 因 此 , 资 居 交 近 年 来 对 消 费 结 构 的研 究 逐 渐 成 为 学 者 们 研 究 的 重 点 和 热 点 之 一 。 王 选 选 和 杭 斌 (99 研 究 了 文 化 程 度 差 异 对 居 19 ) 民 消 费结 构 的影 响 分 析 。孙 凤 和 易 丹 辉 (00 通 过 P nl 20 ) ae D t 型 分 析 了 中 国 城 镇 居 民收 入 差 距 对 消 费 结 构 的 影 a a模 响 。赵 卫 亚 (03 建 立 了 中 国 城 镇 居 民 的 变 系 数 Pnl 20 ) ae Dt 模 型 , 析 了 不 同 收 入 层 次 的 城 镇 居 民 家 庭 消 费 结 a a 分 构 的差 异 。姚 勇 和 董 利 (0 3 对 城 镇 居 民 等 级 收 入 与 消 20 ) 费结 构 关 系进 行 了 实证 分 析 。本 文 将 在 我 国 城 镇 居 民 消 费 结 构 进行 重 新 分类 的 基 础 上 , 析 结 构 现 状 和 变 化 , 分 同
c n u to t u t r . o s mp n sr c u i e
关 键词 :消 费结 构 ;面 板数 据 ;能源 消费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城 镇 居民家庭 可 支配 收入 有 了 我 较 大 的提 高 , 19 从 92年 的 人 均 2 2 . 上 升 到 20 066元 04年 的 92 .1 。伴 随 着 收 入 的 提 高 , 费 结 构 也 发 生 了 深 刻 4 16 元 消 挥 了重 要 的 作 用 。 但 是 这 种 分 类 未 能 全 面 反 映 当 前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某 些 重 点 领 域 的 消 费 , 如 能 源 消 费 。 笔 者 例 认为 , 这种 分类 至 少 忽 略 了 以 下 三 点 : 1 未 能 反 映 城 镇 () 居 民 的能 源 消 费 ;2 未 能 真 正 区 分 消 费 品 的 消 费 和 服 务 () 性 消 费 的 消费 。 () 能 明 确 区 分 资 本 性 服 务 的 消 费 和 3未 消 费性 服 务 的 消 费 。 近 年来 城 镇 居 民消 费结 构 的变 化 和 升级 已引 起 了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和 强 度 的强 烈 变 化 。这 引 起 了国 内外 学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但 是 , 内外 学 者 对 能 源 消 国 费结 构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某 些 行 业 、 个 城 市 或 者 是 能 某 源 总 量 结 构 。 例 如 , 海 青 、 树 忠 和 国 冬 梅 (04 对 无 耿 谷 20 ) 锡 市 城 市 居 民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的 演 化 方 向 进 行 了研 究 。梁 怀 学 和 陈 权 宝 (o5 分 析 了 工 业 、 业 、 筑 业 、 通 业 、 2o ) 农 建 交 批 发 业 和 其 他 等 6个 行 业 能 源 消 费 量 的 特 征 和 19 99— 20 年 间 5种 能 源 消 费 趋 势 的 变 化 特 征 。 管 卫 华 、 朝 02 顾 林 和 林 振 山(06 建 立 中 国能 源 消 费 结 构 变 化 动力 模 型 , 2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Town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截取了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图文起用生动的描述了新时代里居民消费的特征,在此基础又综合了其它方面的资料以及党中央的近期的文件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ed to the world,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quickly, especially in east-middle area, thus town resident s’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change and emerges a lot of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gathered a lot of data analyzed the demonstration of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on optimizing town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Key Words: Tow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Marginal consumption trend; Engle coefficient;一.消费结构的构成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消费结构可以按实际支出的各方面分为吃、穿、住、用、行等具体形式,也可以按消费的内容分为实物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还可以按支出形式划分为自给型消费和商品性消费,还有人按需求层次划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等。
消费结构反映了消费的具体内容、水平及质量。
本文通过阅读数本文献,用文字总结出了居民消费的被大家常用的消费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近几年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以及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如果不考虑消费信贷, 收入是约束消费的根本因素。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居民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即边际消费倾向在0 到1 之间。
同时凯恩斯还认为, 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APC) 是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
我国城镇居民从1996 年到2004 年人均收入从5330 元增长到9421.60 元, 消费水平也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3537.6 元增长到7182.1 元, 但从整体上来说增长幅度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APC 值) 。
这也使得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在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增长中得到了证实。
(一)食品支出食品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需要。
研究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状况, 一般用食品的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比例大小, 即恩格尔系数来评定。
1995 年到1999 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0.5- 0.4 之间, 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已经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进入新世纪, 恩格尔系数一直维持在0.37 左右。
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城镇居民在食品支出上从注重数量的提高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改善。
(二)衣着支出衣着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
但与此同时, 衣着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额的增长速度较快, 而用于衣着的支出基本稳定,所以使衣着消费有下降的趋势。
(三)住房支出住房是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消费资料。
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出比重在1996 年略有下降为7.7%, 而后一直持续增长到2004 年的10.2%,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00 年, 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住房比重有升有降的变动趋势是和国家执行住房改革的力度密切相关的, 但由于住房改革政策的推行相对于其他政策而言较为缓慢, 所以城镇居民对住房消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就造成了住房比重在总消费中的升降变化。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家庭设备作为耐用消费品对其购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1998、1999 两年是家庭设备购买的高峰期, 而随后的几年的支出下降也预示着下一个更新换代高峰期的到来。
而家庭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逐渐流行的家政公司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也促使了这一行业的新型的发展。
(五)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支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支出不断增加, 增长幅度也超过了历史水平。
城镇居民在生活水平达到富裕阶段, 开始重视身心健康和保健, 也说明人们对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医疗更新有足够的信心。
交通通讯的增长率要略高于医疗保健的增长, 这要归功于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通讯工具的不断降价。
(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城镇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
近些年来城镇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02 年, 为902.28 元, 占消费总额的15%, 而2002 年以后有所降低, 为14%。
对于娱乐服务的支出,随着我国双休日的普遍推行和黄周长假政策, 在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因而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变表1 1995 - 2003 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及其构成单位: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化- - 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是指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人们用于自身发展、休闲享受及其他消费的比重、内容、方式不断增多, 居民消费效用不断提高的过程。
总之, 社会进步、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消费构成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都是促使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以下部分内容主要应用简单的数据的比例的计算,以及经济学中的常用的恩格尔系数以及需求弹性分析,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居民在最近十年中在消费方面的变化!二.类型分析(一)各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的分析1.各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的数据以上数据有表1计算而得2.数据结果分析:(1)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总量不断上升,比重平稳下降。
近年来,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产品结构调整,各种优质农副食品产量逐步增加,市场货源充足。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914.39元,比1996 年增长了36. 86 %。
衣着消费则比1996 年同期增长33. 08 %。
而食品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由1996 年的48.6 %下降为2005 年的36.7 % ,同时衣着消费也由原来的12.5 %下降为10.1 %。
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消费支出在绝对数不断上升的同时,相对比重平稳下降,城镇居民正从以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阶段逐步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阶段过渡。
(2)交通通讯及居住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日益增大。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私人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新的消费热点。
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数据28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 2006 年第3 期显示,2005 年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996.72元, 比1996 年增长了321. 68 % , 年均增长35. 74 %。
住房的商品化改革,使人们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5年人均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808.66 元,比1996 年的300.85 元,增长了168% ,年均增长18.7 %。
(3)支出额和相对支出比重上升的同时,远期消费也随之增长。
在医疗保健方面,由八年前的143.28 元,猛增至600.85 元, 增长了3. 2倍。
文教娱乐业也是近年来增长较大的一项,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在这一方面的支出额人均1097.46 元, 比1996 年的374.95 元, 增长192% ,年均增长27 %。
(4)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上呈现下降趋势。
九十年中后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除2000~2001 年经历了一个高峰之后,其余各年份基本上都是平稳发展,中低档的消费品对城镇居民而言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二)恩格尔系数分析表3 各年份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自1996 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小于50 % ,尤其是2000 年为39. 4 % ,2001 年为38. 2 % ,以后逐年下降,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已经从小康生活向富裕生活迈进。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收费及住房货币化,恩格尔系数可能偏低,但总体上还是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与实际是相符合的。
(三)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所谓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收入增加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消费商品的数量增加的百分比,各项消费额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各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表4 2003 年我国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以上数据有表1计算而得观察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八项消费支出的弹性均为正值,说明收入的提高,会刺激商品及服务的消费,各类消费品仍然存在增长空间。
其中ei > 1 的有4 项,分别是医疗保健(1. 6442) 交通通讯(1. 2677) 、文教娱乐(1. 4266) 和居住(1. 2991) , 表明这几项消费尚属于城镇居民消费中的“奢侈品”, 居民对这几类商品需求量的支出会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用于这几类的消费性支出将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小,是现阶段居民消费中的“必需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 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增加, 但对必需品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
三、市场营销对策建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必然使得提供消费品的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旧的消费品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