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举例

合集下载

动物实验的常规操作

动物实验的常规操作

动物实验的一般操作实验过程中技术及生物材料的收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质量。

因此,实验人员必须正确地掌握动物实验中的一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的捉拿、固定、性别鉴定、标记、生物材料的收集、处死方法和解剖检查,这是保证实验工作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实验动物的正确捉拿和固定,不但可以避免由于过强的刺激和动物的损伤而影响观测结果的正确性,而且还可防止被动物咬伤,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常用的小鼠、大鼠及家兔的捉拿固定方法如下:(1)小鼠用右手抓住鼠尾,提出后立即放在铁丝笼或粗糙的板面上,而后右手将小鼠缓缓后拉,恰好与鼠要向前爬行的力相反而使其固定,此时可用左手的姆指和食指捏住小鼠耳后枕颈部皮肤即可提起,掌心向上而将鼠体置于掌心中,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鼠尾压住。

此时小鼠即被固定好,可以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操作熟练后,可采用左手一手抓取法,更为方便,右手可不必放下注射器等器具。

(2)大鼠捉取大鼠时,不宜突然袭击式地去抓它,这样手指容易被咬伤。

取用时,应轻轻抓住其尾巴后提起,置于实验台上,将其放入大鼠固定盒将鼠固定,这样可进行尾静脉取血或注射。

如要作腹腔注射或灌胃操作时,实验者应戴上帆布手套,右手轻轻抓住大鼠的尾巴向后拉,左手抓紧鼠二耳和头颈部的皮肤,并将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即可进行操作。

(3)家兔家兔性情一般较温顺而胆小,捉拿动作要轻。

家兔二耳较长,但并不能承担全身重量,因此捕捉家兔不能抓其两耳,使它疼痛而挣扎。

从笼内捉兔时,先轻轻打开笼门,勿使受惊,随之将手伸入宠内,从头前阻拦它跑动,兔便匍伏不动,此时用右手把二耳轻轻地压于手心内,抓住颈部的被毛与皮,提起兔,然后用左手托住它的臂部,兔身的重量大部分落于左手上。

家兔的固定按实验要求而定,如在耳血管采血、注射、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时,可将家兔装入能使头部露出的特制木箱。

做心脏抽血时,可将其仰卧固定在简易木质手术台上,头部用特制兔头夹固定,四肢用活结粗棉扁带缚在台边。

sem的实验方法

sem的实验方法

sem的实验方法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显微镜技术,用于观察和分析样品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下面是SEM实验的基本方法:
1. 样品制备:根据需要观察的物体或材料,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金属蒸发覆盖、碳薄膜覆盖、冷冻断裂、超声清洗等。

2. 样品固定:将样品固定在SEM的样品台上。

通常可以使用导电胶或双面导电胶带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并确保样品与样品台之间有良好的电导性。

3. 真空处理:将样品放入SEM的真空室中,并进行真空处理,以确保在SEM观察过程中减少气体干扰。

4. 调节参数:在开始观察之前,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观察的目标,设置适当的加速电压、束流亮度、探针电流等参数。

5. 扫描观察:调整SEM的对焦和扫描参数,使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

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探针电流和探针尺寸来获得所需的表面细节。

6. 图像获取:使用SEM中的二次电子或反射电子检测器,捕捉样品表面反射出的电子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图像。

可以通过调整对比度、亮度等参数来优化图像质量。

7. 数据分析:对获得的SEM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形貌特征、颗粒分布、晶体结构等的测量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SEM操作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并且
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不同样品的性质和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因此在实验前应充分了解样品的特性和研究目标,以便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有哪些

实验方法有哪些

实验方法有哪些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观察现象、获取数据等。

因此,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实验方法之一是随机对照实验。

随机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它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消除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实验结果。

这种实验方法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另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是观察实验。

观察实验是指观察某一现象或行为而不加以干预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者可以了解某一现象的发展规律、特点和规律性,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观察实验在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此外,实验方法还包括实验田野调查法。

实验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的方法。

通过实验田野调查法,研究者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获取数据,了解事物的真实状态和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

这种实验方法在生态学、地质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访者发放,收集受访者的意见、看法和态度等信息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大规模地获取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这种实验方法在社会调查、市场调研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总之,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实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和目的,研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自然规律,验证理论模型,并且做出合理的统计分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一、误差分析在物理实验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仪器设备的精度,所得到的观测值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差。

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误差进行分析。

常见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诸多因素的不可控性而引起的误差,其大小是随机的,并且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减小。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实验方法等因素引起的,其误差存在固定的偏差。

通过合理地估计和控制误差,我们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数据处理方法1. 均值求取一系列测量数据的均值是最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将多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当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时,均值可以作为测量值的最佳估计。

2. 方差与标准差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它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数据的分散情况。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描述了测量数据与其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

通过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可以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3. 线性拟合对于一些实验数据,如果存在线性关系,我们可以使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来提取有关的物理参数。

线性拟合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最佳的直线拟合曲线。

在进行线性拟合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拟合模型,并评估拟合的准确程度。

4. 非线性拟合当实验数据不符合线性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来处理数据。

非线性拟合通过选择合适的非线性函数模型,调整函数的参数,使得拟合曲线能够最好地符合实验数据。

非线性拟合常用于分析复杂的实验数据,例如指数衰减、衰减振荡等。

5. 曲线积分与微分在某些实验中,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积分或微分处理。

曲线积分可以用于求取曲线下面积,表示某种物理量的累积效应。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引力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力之一,它对于物体的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实验中,测量和分析引力是探索宇宙运行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引力测量和分析方法,并探讨它们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应用。

一、引力测量方法1.扭秤法扭秤法是一种基于扭转杆原理的引力测量方法。

它利用杆的扭曲来测量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具体操作时,可将待测物体连结在一个可旋转的杆子上,并观察杆子的扭曲角度或杆子两端的转动角度。

通过对应的数学公式计算,可以得到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扭秤法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小质量物体的引力,例如测定微小物体的质量或微弱引力的作用力。

2.平衡法平衡法是一种通过平衡物体之间的力而测量引力大小的方法。

它常用于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或者将待测物体与已知引力相平衡。

通过调整相应的重力或其他力,使得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平衡法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引力常数、质量以及其他引力相关参数。

二、引力分析方法1.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规律的经典力学理论,其基础是牛顿三定律。

在引力研究中,牛顿力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引力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物体所受引力以及其他受力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牛顿力学在许多引力实验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天体运动的研究,以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研究。

2.引力场理论引力场理论是描述引力的一种理论框架,广义相对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理论。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间的引力是由于物体弯曲时所产生的时空弯曲造成的。

基于引力场理论,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引力的性质和特性,如引力场的形状和变化规律等。

引力场理论在天体物理和高精度引力测量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应用举例1.引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lensing)引力透镜效应是一种由引力场所引起的光线偏折现象。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一、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物质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薄层色谱(TLC)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色谱技术常用于对生物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纯化和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可用于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二、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下物质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技术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凝胶过滤电泳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电泳技术常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SDS-PAGE则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纯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利用质量分析仪器对物质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例如,利用质谱仪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和碎片离子的质量谱图,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四、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是利用互补的DNA或RNA序列进行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序列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杂交技术包括Southern blot、Northernblot和in situ hybridization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核酸杂交技术常用于检测和定量特定DNA或RNA序列的存在。

例如,Southern blot可用于检测DNA片段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拷贝数,Northern blot则可用于检测特定mRNA的表达水平。

皮肤科科研方法与案例研究

皮肤科科研方法与案例研究

皮肤科科研方法与案例研究在皮肤科领域,科研方法和案例研究是推动医学进步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皮肤科科研的一些常用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一、实验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皮肤科研究中常用的基础实验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培养人体皮肤细胞,在体外模拟皮肤生理和病理过程,进一步探究相关机制。

例如,利用细胞培养实验可以研究皮肤细胞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表达特定蛋白等。

2. 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在皮肤科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建立与人类皮肤相关的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人类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

例如,在研究皮肤癌方面,可以利用小鼠模型观察肿瘤的形成和治疗效果。

3.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对比,研究人员可以评估新的治疗方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样本数目,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二、基因研究方法1.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皮肤科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进行测序,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与皮肤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

这有助于揭示不同基因对皮肤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应用,在皮肤科研究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通过编辑特定基因,研究人员可以模拟某些皮肤疾病的发生机制,探寻潜在的治疗途径。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研究皮肤白癜风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法。

三、案例研究1. 皮肤损伤案例研究皮肤损伤是临床皮肤科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皮肤损伤案例进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损伤类型的特点和治疗手段。

例如,对于烫伤患者,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烫伤程度的治疗结果,提出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2. 皮肤疾病治疗案例研究皮肤科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不同皮肤疾病的治疗研究。

通过对患者的病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常用研究方法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常用研究方法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仪器包括显微镜、天平、离心机、恒温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

显微镜用于放大微观物体,天平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离心机用于离
心分离混合物,恒温培养箱用于提供恒定的温度环境,分光光度计用
于测量物质的吸光度。

常用研究方法包括PCR、西方印迹、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PCR用于复制DNA片段,西方印迹用于检
测特定蛋白质,流式细胞术用于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物,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用于测定特定分子的含量。

这些常用仪器和研究方法在实验室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科研人员开展各种实验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举例
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举例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考题
主要涉及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器材、注意事项等,
考查教材中实验的实验目的、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高
考中虽然没有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实验,但实验中涉及的原理、方法
等在高考试题中还是有体现的。

考点一、观察法■ [特别提示] 观察有丝分裂实
验中的细胞都是死细胞,所以不能选择一个细胞观察它有丝分裂的
全过程,而只能观察多个细胞的瞬间状态(死亡时的状态) 。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细胞是活细胞,整个实验
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但要注意其质壁分离的程度,若质壁
分离过度,细胞会脱水死亡。

例 1(2019 年黔南州模拟)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
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实验材料、所用试剂及实验结果做了如下的
归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④ 解析①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所用染色剂为碱性染料龙胆
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故①错误;②花生种
子作为实验材料用来观察油脂,用染色剂苏丹Ⅳ(或苏丹Ⅲ) 染色,
油脂被染成红色(或橙黄色) ,故②正确;③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
皮作为实验材料用来观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实验材料
的液泡本身就是紫色,不需用染色剂染色,故③错误;④菠菜叶
1 / 5
片用来观察叶绿体,要求材料是活的,而且材料本身有色素,显绿色,不需用染色剂染色,故④错误。

答案 C 点评注意选材与材料的处理:
材料的选择以便于观察、便于获得为标准。

若观察活体,则最好选择颜色鲜明、对比强烈的标本,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用的是具有紫色大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则选择具有较大叶绿体的细胞;若观察的对象是无色的,则一般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

染色时要根据染色剂的特点对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染色时,应先对材料用盐酸解离。

解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压片,另一方面是为了杀死细胞,便于染液进入细胞与染色体结合,但龙胆紫呈碱性,所以用盐酸解离后还要用水漂洗,去掉盐酸。

考点二、实验法■ [特别提示] (1) 实验材料应注意选择无色或颜色浅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反应产生的物质的颜色,如鉴定还原糖一般不用有色的材料,鉴定蛋白质一般不用血红蛋白等。

(2) 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 B 液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双缩脲试剂 B 液会与试剂 A 液反应,使溶液呈蓝色,从而掩盖反应生成的紫色。

(3) 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质量分数 95%的无水乙醇提取
---------------------------------------------------------------最新资料推荐------------------------------------------------------
法;色素分离的原理――纸层析法。

例 2(2019 年枣庄 11 月定时训练)下列各选项中,实
验待鉴定物质、鉴定试剂及颜色反应均相符的一项是() ■ 解析蔗糖是非还原糖;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油脂被苏
丹Ⅳ染成红色;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

答案 C 点评①实验的结果是观察到某种有颜色的物质
产生,其实验结论也就是根据有无特定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是否有某
物质存在。

②此类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则对照
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
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③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加热等。

考点三、调查法和模拟法例 3(2019 年荷泽市三模)
下列在统计时结果误差与其他选项可能不同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
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 C.抽样检测法:
未求平均值 D.抽样检测法:
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解析 A、 B、 D 三项
所得实验结果均偏大, C 项实验结果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答案 C 点评①调查数据的处理常用统计法。

3 / 5
②为使实验获得成功,常选用一些容易调查的内容,如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选择容易辨别个体的双子叶植物,遗传病的调查选择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等。

③调查的随机性决定了调查的成败,如标志重捕法要求标志物不能太明显,不能对调查对象的生存产生不利和有利的影响等;样方法要求样方的选择严格按取样法取样,不能带个人的好恶,且样方足够大等;调查人类遗传病时不能限定特定人群,且被调查人群足够多等。

考点四、归纳、演绎、类比和模型方法■ 例 4(2019 年武汉质检)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摩尔根提出基因的染色体理论,沃森、克里克推测 DNA 的复制方式等科学研究过程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依据解释豌豆分离现象的假说,预期杂交实验结果为高茎30 株、矮茎 34 株 B.孟德尔依据 F1 黄色圆粒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提出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 C.摩尔根依据实验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证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沃森、克里克依据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提出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解析 A 项中预期结果只能是比例,而不是具体的数量; B 项中孟德尔依据纯种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提出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F1 黄色圆粒豌豆的杂交实验用于验证此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是萨顿提出的,摩尔根的实验证明了这个推论,而且摩尔根通过
---------------------------------------------------------------最新资料推荐------------------------------------------------------ 果蝇杂交实验作出假设:
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但不能证明基因的本质。

答案:
D 点评归纳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规律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这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类比是指根据两个研究对象的相同或相似方面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一致性的一种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与归纳和演绎不同的是,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