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培训辅导:4.5“光的色散”质量检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点讲解和习题练习

4.5 光的色散1.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复合成白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3.光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4.红外线(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红外线。
(2)任何物体都可辐射红外线。
(3)热作用强是红外线的主要特征。
此外,红外线还可用于红外遥感等。
5.紫外线(1)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紫外线。
(2)紫外线有较强的生理作用,此外,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等。
知识点1:光的色散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才揭示了光的秘密。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
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例】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可分解成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知识点2:色光的三原色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如图所示。
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按顺序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在红光和紫光之外的部分都存在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光,红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红外线,紫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紫外线。
4.5 光的色散—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章光现象4.5 光的色散知识点1光的色散现象1.[2019·淮安模拟]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现象叫光的分解B.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研究的C.彩色光带中红光的位置在最下面D.只有太阳光才能发生此现象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3.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4.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5.在下列各组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A.红、黄、蓝B.红、绿、蓝C.红、黄、绿D.黄、绿、蓝知识点2紫外线、红外线及其应用6.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钞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声呐测距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7.下列器具工作时应用了紫外线的是()A.灭菌灯B.电烤箱C.电视机遥控器D.浴室取暖灯8.[2019·淮安模拟]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云图,是由红外线感应器接收云层发出的红外线而形成的图象。
云层温度的高低决定着云图的黑白程度,是利用红外线的()A.热效应B.穿透性好C.荧光效应D.感光性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10.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的真伪B.图乙,电视遥控器是靠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C.图丙,冬天常在淋浴间使用的“浴霸”,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D.图丁,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红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11.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辅导教学案(提升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辅导教学案(提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什么是折射率,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3.掌握利用色散现象进行分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4.学会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二、教学内容1.光的色散现象2.折射率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关系3.利用色散现象进行分光实验三、教学重点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掌握利用色散现象进行分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根玻璃棒,询问学生对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认识,引入光的色散现象的讨论。
步骤二:讲解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和折射率的概念。
通过具体的图示和实际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三: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光的色散现象和折射率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利用色散现象进行分光实验。
步骤四:实验操作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用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步骤五:实验总结每个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然后,让每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引导学生归纳出光的色散现象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步骤六:课堂练习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光的传播和折射的相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巩固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和折射率的理解。
步骤七:扩展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让他们思考和讨论光的色散现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以及在课堂练习中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必要时可提前进行实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学习,进一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4.5 光的色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

4.5 光的色散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光的直线传播B.湖面上的倒影——光的折射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D.阳光下的彩色泡泡——光的直线传播2.诗句“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描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太阳刚升起时,从瀑布溅起的水雾中可看到彩虹,此现象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小孔成像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4.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
研究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的偏折程度不同C.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色散现象D.红光偏折能力比紫光强5.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A.红、黄、蓝B.红、蓝、绿C.黄、绿、红D.黄、蓝、紫6.为了中小学生在清晨或夜晚出行的安全,校服设计者增加了具有强反射性能的反光警示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光源B.看到黄色的反光条是因为发生了色散C.光被反光条反射后传播速度大于3×108m/sD.能够看到反光条是因为光在反光条表面发生了反射7.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通过积水看到建筑物的像,与建筑物大小相等D.我们看到红色的墙,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的光8.疫情期间,检测体温的额温枪用的是(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红光9.以下关于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C.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D.紫外线灯能发出淡紫色的紫外线10.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影游戏利用了光的反射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C.彩虹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折射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说明白光是一种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5课时光的色散(解析版)含答案

第4.5课时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概念: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_红、橙、黄、绿、蓝、靛、紫__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注意: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说明:光的色散是由于白光折射时,不同的单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所造成的.2.色光的混合三原色:__红__、绿、蓝.3.看不见的光光谱:把光线按照__红、橙、黄、绿、蓝、靛、紫__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红外线:__红光__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特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__增强__.紫外线:__紫光__之外的辐射叫做紫外线.特性: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能杀死微生物,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说明: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考点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或等效物)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3)一束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然后从三棱镜射出的光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光线由空气进入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折射,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4)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
(5)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发生了色散,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考点二不可见光(1)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这是可见光谱。
(2)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①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热作用强,可以用来加热食品、浴室的暖灯、红外线理疗仪等。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也比较强,使用对红外线敏感的底片可进行远距离高空摄影、也可以在没有光线的夜间摄影、红外线遥感仪等。
③红外线还可以用来制作电视机的遥控器,自动出水水龙头。
④不仅是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因为任何物质都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就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5 光的色散》(含答案解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下列色光不属于这三种基本色光的是()A.黄光B.红光C.蓝光D.绿光2.下列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蓝光3.下列单色光能合成白光的是()A.红、黄、蓝B.红、绿、蓝C.绿、黄、红D.黄、绿、蓝4.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大雨过后,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中,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D.图丁中,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6.一场大雨过后,临沂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奇观.下列光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①放大镜把字放大②海市蜃楼现象③站在岸边的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④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7.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
人教版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4.5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

第4.5 光的色散解题要点梳理:1.红光折射程度最轻,紫光折射程度最大。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基础巩固1.(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人们看到鲜艳的红色桃花是因为()A.红桃花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桃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红桃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红桃花能透过红色的光3.(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B.三棱镜对红光折射作用比紫光强C.三棱镜能使太阳光发生色散D.AB范围B处的外侧有红外线4.(2022·河南·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B.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主要应用了紫外线的热效应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激光准直技术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5.(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八年级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
在疫情发生后,医院救护病人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B.最普遍采用的“体温枪”是利用紫外线测体温C.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时吸热D.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2022·江苏·靖江市靖城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______,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解析版)含答案

4.5光的色散【基础巩固】1.我们将白光通过_________,会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如果用一个白屏承接,颜色依次是红、_____、黄、______、蓝、______、紫,这种现象是光的________。
【答案】三棱镜;橙;绿;靛;色散【解析】我们将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组成。
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等比例混合后为______色光。
【答案】红;绿;蓝;白【解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
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_________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光谱,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
【答案】七;红外;紫外【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紫外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
4.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 ,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 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答案】红外线;高;太阳光;臭氧层【解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太阳,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5.(2021常德)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体温检测已成常态,在人员密集的医院、车站、机场等地方都安装有“门式人体测温仪”,如图所示,人通过门时就可检测出人的体温状况,这是利用 来工作的,它属于一种 (选填“可见光”、“不可见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光的色散”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 “雨后见彩虹”——光的反射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 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 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 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3.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 黄、绿、蓝B. 红、黄、蓝 C. 红、黄、绿 D. 红、绿、蓝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中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立虚像B. 图乙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虚像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 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B. 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减小放大镜到报纸的距离C.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5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 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7.下列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 响尾蛇捕食B. 电视机遥控器 C. 验钞机 D. 蝙蝠捕食8.夜间行车时,公路两旁的提示牌以醒目的荧光提示我们相关的重要信息,其实提示牌发光是由于汽车前视灯发出的紫外线激发提示牌上的荧光物质发出的,请选择这与紫外线的下列哪些特性有关( ) A.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B.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强C. 紫外线的物理作用强 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健康有益9.关于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B. 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 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D.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10.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A. 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 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C. 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 黑色、绿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白色11.光的三原色是()A. 红、黄、蓝B. 赤、橙、绿 C. 赤、绿、紫 D. 红、绿、蓝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B. 用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是凹透镜C. 光穿过大气层时沿直线传播 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13.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A. 红外线B. 紫外线 C. 超声波 D. 次声波14.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 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1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 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6.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 A处应是紫光B.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C. 只有AB之间有光D.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17.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 B.C. D.18.下列有关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紫外光有灭菌作用B.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 光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 配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是黄果树瀑布倾泻而下的壮观场面,在瀑布下方激起的水雾上映出两道绚丽的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________现象;如果以瀑布布倾泻而下的水为参照物,山上的树是________的;如果你乘车远离瀑布时,你听到瀑布的轰鸣声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20.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________(粗糙/光滑)的白布做成的。
选择这种材料的优点在于:其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1.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_ 的________ 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__ (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22.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________ 两种色光二极管.小明家中有4盏“220V 5W”的LED灯,1度电可供这些灯同时正常工作________ 小时.23.银行使用的________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原理是紫外线能使________发光。
24.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________ (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________ 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________ 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________ .25.放映电影的银幕和多媒体教室投影的屏幕用的都是粗糙的白布,这是因为白布能够反射________,粗糙的布使光发生________(最后一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6.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因为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 .27.小明和小强一起研究颜料混合与色光混合的情况:小明将红、蓝两种色光射到白纸上,发现相互重叠的区域是品红颜色.小强将红、蓝两种颜料涂在白纸上,发现相互重叠的区域是紫颜色.这说明颜料混合的情况与色光混合的情况是________ 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是采用________ 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28.教室内投影仪在工作时,屏幕可以将整个教室照亮,此时屏幕________(是/不是)光源,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制成,一是可以反射________色光,二是在屏幕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射,使得电影院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像.三、综合题29.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雄鹰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验证衣服的防晒效果好坏是通过________ 比较.(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30.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
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
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cm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重复步骤②;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写出2种)(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下列实验或活动所用得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有____________;(可多选).A. B.C.(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还需改变哪些变量进行多次实验?________。
(写出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