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

合集下载

肌肉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要点1.肌肉注射是一项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技术。

2.肌肉注射的目的是用于注入药物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3.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以臀大肌常用。

4.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注射原则。

5.肌肉注射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进针。

6.肌肉注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疼痛、局部硬结、药物回渗、神经损伤、感染、晕厥或晕针、断针。

肌肉注射术(intramuscularinjection,IM):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技术。

人体的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物注入肌肉组织后,沿结缔组织或肌纤维迅速扩散,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体循环,作用于全身,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位的精确定位,应选择肌肉较厚,离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一、适应症1.注入药物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2.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如油剂、混悬液。

二、禁忌症1.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2.注射局部有各种皮损、炎症、硬结、瘢痕。

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

4.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患者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

5.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择臀大肌注射。

三、材料准备1.治疗车、无菌盘、碘伏、无菌棉签、2ml或5ml注射器、一次性治疗巾、弯盘、药液、溶媒、手消毒液、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盒。

2.屏风或围帘。

四、操作步骤1.准备①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用药史,心理状态及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及配合程度;注射部位的皮肤、肌肉组织状况及肢体活动度②医患沟通:核对患者信息。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肌肉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③患者准备:协助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④医护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⑤环境准备:整洁、舒适、安全,光线适宜;必要时拉帘或屏风遮挡2.操作过程:①核对药物: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②按医嘱抽吸药物,抽吸药液方法正确、剂量准确③排尽注射器内空气④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暴露注射部位皮肤⑤碘伏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25cm,待干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⑦右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以手臂带动腕部力量,迅速90°角刺入肌肉,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3/4⑧固定针栓,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活塞,无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⑨注射完毕后干棉棒按压勿揉⑩用物分类处理后洗手,记录3.操作评估:①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注射②抽取药液不得浪费、污染③注射顺利4.人文关怀①操作中与患者交流,安抚患者②操作动作轻巧细致③操作后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④操作后观察穿刺点皮肤、患者主诉及全身反应五、并发症及处理(一)疼痛1.原因注射药量多、刺激性强或推药速度太快;部位选择不当,进针过深或过浅都可引起疼痛。

肌肉注射实际案例分享

肌肉注射实际案例分享

肌肉注射实际案例分享肌肉注射实际案例分享1. 案例1:肌肉注射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它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的肌肉中来缓解疼痛症状。

在我所了解的一个实际案例中,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接受大腿肌肉注射治疗,帮助她缓解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背痛。

2. 案例2:肌肉注射在美容领域的应用肌肉注射也被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特别是在减少皱纹和改善皮肤质地方面。

在我调查的一项研究中,一位女性患者通过在额头、眼周和嘴角等部位进行肌肉注射,成功减少了皱纹的出现并改善了她的皮肤外观。

3. 案例3:肌肉注射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肌肉注射还可以用于运动损伤康复的治疗。

一位运动员在我了解的案例中,因为过度使用臀部肌肉而导致疼痛和炎症。

他接受了肌肉注射治疗,在多次注射后,疼痛和炎症大大减轻,使他能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运动水平。

4. 案例4:肌肉注射在神经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神经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我所了解的案例中,一位患有神经性疼痛的男性患者接受了肌肉注射治疗,通过直接作用于疼痛神经,减轻了他的疼痛症状,并让他重新恢复了对家庭和工作的正常参与。

5. 案例5:肌肉注射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肌肉注射还可以用于药物输送,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在我了解的一个案例中,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妇女通过肌肉注射来应用胰岛素。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患者,而且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胰岛素输送,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总结与展望: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肌肉注射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无论是在疼痛管理、美容领域、运动损伤康复还是神经性疼痛管理和药物输送方面,肌肉注射都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益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注射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和病症。

在选择肌肉注射治疗时,医生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症状和疾病类型。

正确的注射技巧和合适的药物选择也至关重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肌肉注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

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

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

清理用物。

肌肉注射的原理

肌肉注射的原理

肌肉注射的原理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肌肉组织中,使药物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肌肉注射的原理主要包括药物选择、注射部位和注射技巧三个方面。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在治疗上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药物的质量和纯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的药物能够确保治疗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注射部位也是肌肉注射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臀部上外侧、大腿前外侧和上臂三角肌等部位。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注射体积来进行合理选择。

注射部位的选择应尽量避开神经和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以减少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损伤。

注射技巧是确保肌肉注射效果的关键。

在进行注射时,医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注射角度、注射速度和注射深度等。

注射角度一般为90度或45度,以确保药物能够完全进入肌肉组织。

注射速度应适中,既不能过快导致溢出,也不能过慢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注射深度则需要根据注射部位和患者的体型来进行调整,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肌肉组织中,使其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注射部位和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科学的肌肉注射操作,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健康的维护。

肌肉注射ppt课件完整版

肌肉注射ppt课件完整版

肌肉注射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特殊人群肌肉注射注意事项•实际操作演示与考核标准•总结回顾与拓展学习资源推荐目录01肌肉注射基本概念与原理肌肉注射是一种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的治疗方法。

肌肉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有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和分布。

肌肉注射可用于预防接种、治疗疾病、补充营养等多种用途。

定义及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包括需要快速达到药物峰浓度的疾病、不能口服药物或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等。

禁忌症包括注射部位感染、炎症、硬结、疤痕、皮肤病等,以及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

注射部位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剂量、患者的年龄和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长期注射时,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局部硬结和肌肉萎缩。

常用注射部位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等。

注射部位选择药物注入肌肉组织后,首先被局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吸收后的药物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与药物的性质、剂量以及患者的生理状况有关。

药物吸收过程02注射技术操作规范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及质量,确保药品准确无误。

确认药品选择注射器准备消毒用品根据药品剂量和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

准备消毒棉球或棉签、消毒液等,确保消毒用品在有效期内且未受污染。

030201准备工作消毒处理皮肤消毒在注射部位用消毒棉球或棉签蘸取适量消毒液,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5cm,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注射器消毒将注射器针头、针筒及活塞部分用消毒液擦拭干净,确保无菌操作。

进针角度与深度掌握进针角度根据注射部位和药品性质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一般肌肉注射进针角度为90度。

进针深度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确保药品准确注入肌肉组织内,避免过浅或过深引起的疼痛和不良反应。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给药物注射到患者的肌肉组织中。

正确的肌肉注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并发症。

下面将介绍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1.准备工作。

在进行肌肉注射之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消毒酒精棉球、手套等。

在准备工作中,要确保所用器具和药物的有效期和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产品。

2.选择注射部位。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肌肉注射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臀部外侧上方的上外侧臀肌、上臂三角肌和大腿外侧肌。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注射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注射。

3.消毒皮肤。

在进行肌肉注射前,要先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的皮肤,以减少注射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擦拭时要从注射点向外圆周方向擦拭,确保擦拭范围足够大,避免细菌感染。

4.准备注射器。

将所需药物抽取到注射器中,并排除空气泡。

在注射器上要确保药液清晰可见,避免注射到血管中或其他不适当的位置。

5.注射操作。

在进行注射操作时,要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选择注射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然后用一只手将皮肤稍微提起,以便插入注射针。

插入针头后,要确保针头没有进入血管中,然后缓慢注射药物。

注射完成后,要迅速拔出针头,并用消毒酒精棉球轻轻按压注射点,以减少出血和疼痛。

6.处理废弃物。

在完成肌肉注射后,要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和其他废弃物按医疗垃圾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同时,患者在接受肌肉注射时也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身体放松,以减少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肌肉注射操作流程能够对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提高医疗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肌肉注射ppt(共45张PPT)

肌肉注射ppt(共45张PPT)
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 低耐药风险。
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分析
明确疼痛原因
在用药前需明确疼痛原因,避免掩盖病情或 延误治疗。
注意用药时机和剂量
遵循药物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过量 使用。
选择合适药物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解热 镇痛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
留意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 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02
肌肉注射的作用包括:快速吸收 药物、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 低药物副作用等。
药物吸收途径与速度
药物吸收途径
肌肉注射后,药物主要通过肌肉 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吸收速度
肌肉注射的药物吸收速度较皮下 注射快,但比静脉注射慢。吸收 速度与注射部位、药物性质、个 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适应症与禁忌症
重度过敏反应
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神经损伤风险降低方法
熟悉神经分布
了解注射部位的神经分布,避免损伤重要神经。
掌握注射技巧
采用正确的注射角度和深度,减少对神经的刺激和损伤。
使用神经保护剂
在注射前可使用神经保护剂,如维生素B6、B12等,降低神经损 伤风险。
03
常见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
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指南
严格掌握适应症
根据感染类型、病原菌种类及 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生理状况、药 物代谢特点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用药方案。
注意用药时机和疗程
确保在感染初期即开始治疗, 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时间和疗 程。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04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血液循环中。

虽然肌肉注射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但仍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三角肌、臀部外上部、大腿外侧中上部等。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尽量避开神经、血管、淋巴结、刺激性病变等部位。

对于特定药物,医生或护士会指导选择最合适的注射部位。

2.保持注射部位清洁:注射前应用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彻底清洁注射部位,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注射时避免手部直接接触注射点,使用无菌手套等保护手部和注射器。

3.正确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需要注射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注射器容量应足够包含所需的药物量,针头的长度和直径也要与注射部位相适应。

注射器和针头应是无菌的,避免交叉污染。

4.采用正确的注射技巧:注射时要确保针头以正确的角度和速度插入肌肉组织。

通常,大部分注射需要将针头插入肌肉的2/3至3/4深度。

在插入针头和注射药物之前,应先进行负压测试,以确保没有针头进入血管。

5.注射后的处理:药物注射后,注射师应停留在注射位置数秒钟,确保药物没有逆流进入皮下组织。

之后,可以轻轻地按压或搓揉注射部位,促进药物在肌肉中的分散。

6.观察并记录反应:注射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局部不良反应(如红肿、疼痛等)和全身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呕吐、头晕等)。

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在医疗记录中。

7.丢弃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后,不论是否使用过,注射器和针头都应被视为污染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置,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总之,正确的肌肉注射技术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在进行肌肉注射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并持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护士姓名所在科室监考人员、考核日期
肌肉注射操作理论问答题
一、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
答:1、臀大肌注射法: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水平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选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联(连)线法:取恰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
(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示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和示指和中指构成一个角内。

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目前使用日趋广泛。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为使臀部肌肉松弛,注射时可取下列体位: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3.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4.坐位:为便于操作。

3.股外侧肌注射法:取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宽。

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可注射的范围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外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

此处肌肉少,只能作小剂量注射。

二、长期注射者局部注射部位处理?
答: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用细长针头将药物注入深部组织,可避免或减少硬结的产生。

局部可以热敷、理疗。

三、特殊人员肌肉注射的技巧:
答:1、油剂或混悬液:选择较粗的针头。

2、刺激性药物:选择长形针头。

3、肥胖:该类患者应选用较长的针头,行深部注射,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3/4,因
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应防止药液注入脂肪组织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避免局部出现红肿现象。

4、消瘦型:注射应选用小型号的针头,进针深度较常人稍浅;或者角度改在<90度而>45
度,防止针头刺到骨骼,避免出现弯针、折针现象,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

5、严重水肿患者:该类患者肌肉注射应选用较长的针头,要行深部注射,进针长度
为针梗长的3/4,注射前先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按压,将水肿液推向一侧后再进针,目的是让穿刺点不在各层组织的同一位置,注射后错开的皮肤回到原来位置,以防止药液和水肿液在拔针后反溢或外渗,注射后按压数分钟.
6、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该类患者的肌肉注射,应选用较细的针头,目
的是减少组织损伤,治疗时(在无配伍禁忌情况下)尽量集中用药,减少创伤次数,注射后拔针按压至拿走棉签后针眼无出血时为止。

应特别注意的是按压时不要揉擦针眼处,以免造成局部皮下渗血。

7、精神异常、不配合者:(以下人员均需家属陪同)
1)婴儿:适当的安全约束,一个人抓住婴儿,另一个人固定注射部位。

2)儿童:做好心理疏导,用赞美他的动作、言语、及适当的解释。

3)成人:适当的约束。

8、未成年人(16岁以下):必须有家长陪同,护士执行注射。

四、情境处理。

1、患者陈明,男性,20岁,诊断:发热查因?于2011-2-1按医嘱予双氯灭痛50mg肌肉
注射后回家休息,一周后患者回院,诉自觉右臀肌肉注射位置疼痛。

体查:按压局部有一肿块(2x2cm2),活动受限。

请问首诊接诊护士该如何处理?
2、患者张强,男性,2岁,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于2011-2-15按医嘱予肌肉注射时,患
儿挣扎时,针头断裂,留下约0.3cm在皮外。

患儿家人惊惶失措,如果你为执行护士,请问该如何处理?
3、说出为病人注射长效西林的解释内容、注射方法(预防针头堵塞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