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简史

合集下载

航空飞机发展历程

航空飞机发展历程

航空飞机发展历程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航空飞机的发展历程始于19世纪末。

以下是航空飞机发展的主要里程碑:1. 起源:莱特兄弟是现代航空飞机发展的奠基人。

1903年,他们制造了第一架成功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在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了飞行试验。

2. 早期飞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飞机设计逐渐改变,开始使用封闭式机舱和双翼结构,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著名的早期飞机包括“莫斯科一号”和“莱特飞行器”。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航空飞机的发展。

飞机被广泛用于侦察、轰炸和空战。

战争结束后,军用飞机的技术转化为民用飞机的发展。

4. 商业航空: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商业航空开始崛起。

波音公司成为领先的飞机制造商,并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客机,如“飞机型号247”和“飞机型号314”。

5. 喷气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发动机的发明使得飞机速度大幅提升。

1952年,英国的庞巴迪公司推出了第一架商用喷气客机“庞巴迪喷气式飞机”。

之后,与喷气技术相关的创新如超音速飞行和宽体飞机的发展推动了航空工业的进步。

6. 航空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飞机在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方面不断改进。

新材料、先进的航电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等的应用使得飞机更加先进和可靠。

7. 未来发展:如今,航空飞机的发展仍在进行中。

电动飞机和无人机技术可能会引领未来的航空飞行发展方向。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性也成为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些里程碑只是航空飞机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但它们展示了人类对于飞行的渴望和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

从莱特兄弟的飞行试验到现代先进的喷气客机和超音速飞机,航空飞机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世界航空发展史事迹

世界航空发展史事迹

世界航空发展史事迹世界航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一直以来对飞行的探索和追求。

下面是一些世界航空发展史的重要事件和事迹:1. 1783年:蒙哥马利兄弟在法国进行首次有人搭乘的热气球试飞,标志着人类飞行史的开始。

2. 1903年:莱特兄弟在美国进行第一次有人搭乘的动力飞行,创造了持续时间较长的机自由飞行。

3. 1909年:路易·布莱里奥特成为第一个独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标志着跨海洋航班的开端。

4. 1919年:英国的约翰·阿尔科克和亚瑟·布朗进行首次有人搭乘的跨大西洋飞行,完成了从纽芬兰到爱尔兰的旅程。

5. 1920年代:航空业的商业化开始兴起,许多航空公司成立并开始提供定期航班。

6. 1933年:美国泛美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定期航线横跨大西洋的航空公司。

7.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航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应用,飞机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8. 1947年:美国尼尔逊·艾伦和哈里·科操纵火箭飞机“X-1”首次破音速飞行,打破音速障碍。

9. 1950年代:喷气式飞机开始出现,大幅提高了飞行速度和航程,航空业进一步发展。

10. 1954年:英国的德哈维兰DH.106飞机首次实现超音速商业飞行。

11.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标志着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2. 1970年代:空中客车和波音公司等航空制造商开始生产广泛应用的民航飞机,使得民航业迎来了高速发展。

13. 2003年:由布莱恩·宪章创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首枚商业火箭。

14. 2004年:乔治·沃克成为第一个独自飞越环球球仪的人,他在飞行历时66小时45分钟,完成了全球27,000英里的飞行。

15. 2019年:波音公司的737 MAX系列飞机因设计缺陷而导致两次空难,引发了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和调查。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早期探索阶段1. 梦想起源-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天空充满向往。

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用蜡和羽毛制成翅膀飞向太阳的故事,反映了早期人类对飞行的幻想。

- 在中国,也有嫦娥奔月等关于飞天的神话传说。

这些传说体现了人类想要突破地心引力、探索天空的原始渴望。

2. 早期飞行尝试- 13世纪,英国的罗杰·培根提出了制造飞行器的设想。

- 1485 - 1490年,达·芬奇绘制了许多关于飞行器的草图,如扑翼机,虽然这些设计在当时受技术条件限制未能实现飞行,但为后来的航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1783年,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成功进行了热气球载人飞行,这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热气球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产生升力,使人类首次真正离开了地面,进入空中。

同年,夏尔制造了氢气球并进行飞行,氢气球比热气球具有更好的性能。

3. 飞艇的发展- 19世纪初,飞艇开始发展。

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制造了第一艘飞艇,它以蒸汽机为动力,虽然飞行速度慢且不稳定,但开启了飞艇发展的先河。

- 1900年,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制造出了大型硬式飞艇。

齐柏林飞艇内部有多个气囊,外面是金属框架,它的出现使飞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齐柏林飞艇主要用于商业运输和观光飞行。

- 在一战期间,飞艇被用于军事侦察和轰炸任务。

飞艇也存在一些致命弱点,如体积庞大、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等。

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上空起火坠毁,这一事件宣告了飞艇黄金时代的结束。

二、飞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0世纪初 - 20世纪中叶)1. 飞机的发明-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制造的“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成功进行了首次有动力、可操纵的持续飞行。

“飞行者1号”是一架双翼飞机,采用了自制的12马力汽油发动机,飞行距离为36.58米,留空时间12秒。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航空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

航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

航空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

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和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和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

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但都未能成功。

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在发明了气球和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

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

1785年1月7日法国著名飞行员布朗夏尔和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加莱,这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实现了最初的国际航空飞行(1909年,也是这两位飞行员驾驶飞机首先从法国加莱逆风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多佛尔,实现了人类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国际飞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气球主要用于军事、体育运动和科学试验。

气球随风飘流,不能控制前进方向。

人们就开始研究在气球下面的吊蓝中安装动力装置和方向舵,于是飞艇诞生了。

世界航天简史

世界航天简史

地球对面的布劳恩也在喝酒,是参加新 任国防部部长尼尔· 迈克尔罗伊的鸡尾酒 会,冯· 布劳恩也确实无事可做,准确说 是做不了。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当 时美国在火箭研究上走的最远的海军部 门,尽快也搞一个卫星上天。海军确实 给力,苏联卫星上天2个月后就宣布进行 发射,结果……
《路易斯维尔信使报》:“一次成功 发射也许全世界都能听到,但有时候 哑弹会更响亮。” 《丹佛邮报》:“美国人民对美国的 科学研究感到不安、怀疑、苦恼。” 《渥太华日报》:“据专家说火箭没 有飞离地面是因为它‘失去了推力’。 这是转移注意力的措辞。失去推力是 西方民主政治一直遭受的困扰。”
因为年纪小,警察只得放了他。但他 的父亲可没打算放过他,回到家里, 把他关在书房中。也许冥冥之中自有 天意,布劳恩就在这里看到了奥伯特 著名的《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 以及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一些著作,齐 奥尔科夫斯基的那句名言“地球是人 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 摇篮中。”给他指明了今后的道路。
20年代末一部由奥伯特担任科学顾问 的科幻电影The Girl In The Moon更加 影响了布劳恩。1930年,冯· 布劳恩 进入梦寐以求的柏林工业大学,成为 奥伯特的学生,不久参加了奥伯特创 始的“宇航协会”(世界上第一个研 究宇宙航行的科研组织),并很快成 为董事会成员,并在此后协助奥伯特 的液体火箭测试。
罗伯特· 哈金斯· 戈达德(Robert Hutchings Goddard):美国(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 日)。他于1926年3月16日发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 体火箭,最早的火箭发动机发明家,被公认为现代 火箭技术之父。与同时代的火箭科学家相比,是一 个注重动手实践的人。世俗的嘲笑和不理解,使他 有了故作神秘、过度保密的坏习惯(214项专利, 仅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至于他的火箭领域的 先进成果到了1961年才由遗孀公布,耽误了贡献的 时机。即使如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 行中心仍然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达德环形 山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足见此人贡献之大。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航空就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

航空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

航空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

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与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与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与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与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

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她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但都未能成功。

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就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在发明了气球与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与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

这就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

1785年1月7日法国著名飞行员布朗夏尔与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加莱,这就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 实现了最初的国际航空飞行(1909年,也就是这两位飞行员驾驶飞机首先从法国加莱逆风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多佛尔,实现了人类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国际飞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气球主要用于军事、体育运动与科学试验。

气球随风飘流,不能控制前进方向。

人们就开始研究在气球下面的吊蓝中安装动力装置与方向舵,于就是飞艇诞生了。

世界商用飞机发展简史

世界商用飞机发展简史

商用飞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世界商用飞机发展的简史:1.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进行了首次有人驾驶的动力飞行,标志着现代航空的开始。

2.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开始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了飞机技术的发展。

3. 1920年代:第一批商用飞机问世,如福克F.VII 和道格拉斯DC-3等,用于民航运输和旅客服务。

4. 1930年代:随着航空工业的进步和航空公司的崛起,飞机设计变得更加先进和高效,诸如DC-3、DC-4和锁希德L-049 星座等飞机成为当时的主要商用机型。

5. 1950年代:喷气式飞机时代开始,像英国的康宁Comet 和美国的波音707等喷气客机改变了航空业的面貌,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运力。

6. 1960年代:超音速飞机康科德问世,刷新了商用飞行速度的纪录。

同时,波音747和麦道DC-10等宽体客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航空运输的发展。

7. 19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飞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波音737、757、767和空中客车A320系列等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商用飞机。

8. 1990年代:新一代宽体客机诸如波音777和空中客车A330/A340问世,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计,提供更好的燃油效率和舒适性。

9. 2000年代至今:空中客车A380和波音787梦想飞机等大型远程客机开始投入运营,同时电动飞机和无人机等新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世界商用飞机的发展经历了从螺旋桨式飞机到喷气式飞机,再到现代化、高效能和环保的客机的演变过程。

技术的突破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推动了商用飞机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使航空运输成为现代全球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机发展简史

飞机发展简史

活塞发动机 的工作原理
(三)喷气式飞机时期(40年代中 期以来)
• 30年代后期,活塞发动机螺旋浆飞机的最 大飞行速度已接近音速。
• 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开始出现剧烈抖振、 操纵不稳定甚至发生破坏。 • 当时人们把它称为“音障”,涡轮喷气发 动机的出现和喷气飞机的诞生,为突破音 障开辟了道路。
涡轮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20世 纪初至40年代中期)
• 人类在利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气球和飞艇进行飞行 成功的同时,许多航空先驱者对于重于空气的航空 器也在进行探索和试验。 • 19世纪初英国的G.凯利首先提出了利用固定翼产 生升力和利用不同的翼面控制和推进飞机的设计概 念,是飞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他于1849年制成一架滑翔机,并将一个10岁的小孩 带到几米的上空。由于当时没有一种动力装置具有 足够大的推力重量比,所以不能实现动力飞行。 • 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人先后进行了飞机的研究,但 都未获得成功。
波音757
波音777
谢谢观看
(二)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20世 纪初至40年代中期)
• 美国莱特兄弟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他们制造了滑翔机,进行了飞行操纵 试验,又自行设计和制造了风洞,进 行了大量气动力试验,试验的基础上 又制造新的滑翔机,进行了近千次飞 行,获得完全成功。 • 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和制造了带活 塞发动机的“飞行者”1号飞机,并 于12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4次动力飞 行。其中第四次飞得最远,约260米, 留空59秒。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 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 代航空的新纪元。 • 后来,莱特兄弟又制造了“飞行 者”2号和
(三)喷气式飞机时期(40年代 中期以来)
• 80年代,针对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及研制的第 四代喷气民航机,更多地采用了航空新技术、 新材料,进一步降低直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 这一代飞机有波音757、波音767、欧洲的A 310、前苏联的图-204等为代表的一批200座 级的客货运输机。90年代,以美国波音777、 欧洲A320/A340及俄罗斯的图-96为代表的 第五代喷气民航机陆续投入航线使用。 • 除增加载客量外,集中采用了现代空气动力学、 航空材料和电子控制新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航空简史航空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

航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

航空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

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和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和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

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但都未能成功。

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在发明了气球和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

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

1785年1月7日法国著名飞行员布朗夏尔和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加莱,这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实现了最初的国际航空飞行(1909年,也是这两位飞行员驾驶飞机首先从法国加莱逆风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多佛尔,实现了人类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国际飞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气球主要用于军事、体育运动和科学试验。

气球随风飘流,不能控制前进方向。

人们就开始研究在气球下面的吊蓝中安装动力装置和方向舵,于是飞艇诞生了。

最早的飞艇是法国H.吉法尔于1852年制成的蒸气气球,其气囊形如雪茄,下悬吊舱,装有蒸气机,带动三叶螺旋浆,并有方向舵。

9月24日,吉法尔驾驶这艘飞艇由巴黎飞到特拉普斯,航程约28公里,速度约每小时10公里。

在飞艇方面,德国的F.齐柏林伯爵获得最大成就。

1894年他完成硬式飞艇的设计,1900年制成LZ-1号飞艇,长128米,容积约11300立方米。

1909年,齐柏林创建了德国航空运输有限公司,用飞艇载客在法兰克福、巴登和杜塞多夫之间作定期飞行。

这是最早的空中定期航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的鼎盛时期,德国建立了齐柏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齐柏林公司又造了两艘巨型飞艇“齐柏林伯爵”号和“兴登堡”号,在欧洲到南美和美国的商业航线上飞行。

“兴登堡”号是当时最大的飞艇,长245米,容积达200000立方米,内部设备豪华,可载75名旅客,速度130公里每小时。

1937年5月6日从德国飞往美国时,起火烧毁,36人遇难,从此结束了飞艇的商业飞行。

(二)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人类在利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气球和飞艇进行飞行成功的同时,许多航空先驱者对于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也在进行探索和试验。

19世纪初英国的G.凯利首先提出了利用固定翼产生升力和利用不同的翼面控制和推进飞机的设计概念,是飞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他于1849制成一架滑翔机并将一个10岁的小孩带到几米的上空。

由于当时没有一种动力装置具有足够大的推力重量比,所以不能实现动力飞行。

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人先后进行了飞机的研究,但都未获得成功。

美国莱特兄弟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制造了滑翔机,进行了飞行操纵试验,又自行设计和制造了风洞,进行了大量气动力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又制造新的滑翔机,进行了近千次飞行,获得完全成功。

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和制造了带活塞发动机的“飞行者” 1号飞机,并于12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4次动力飞行。

其中第四次飞得最远,约260米,留空59秒。

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

后来,莱特兄弟又制造了“飞行者”2号和3号,后者是第一架实用的飞机。

1906年莱特飞机获得专利,1908年与美国陆军签订了制造军用飞机的合同。

在20世纪初,欧洲其它国家如法国、俄国等也相继研制成功飞机。

飞机在军事上的最早应用是在1011~1912年意大利侵略土耳其之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始大规模用于军事目的,并出现了侦察机、轰炸机、驱逐机、强击机、教练机等不同机种。

飞机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飞机时速已由80~115公里提高到180~220公里,升限由3000~5000米提高到8000米,航程增大到440公里。

飞机的研究、设计、制造有了明确分工,航空已由个人的活动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的航空研究机构和航空工业,世界上已有200多个飞机制造厂和80多个发动机制造厂,共生产了近18.4万架飞机和24万台发动机。

从1911年起,就有人尝试用飞机进行运输和邮递服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剩余军用飞机和大量退役飞行员也被转为民用运输。

1919年2月,德国建立国内航线,同年8月,英法建立国际定期航线。

与此同时,开始研制专门运输旅客的飞机。

1919年德国容克斯公司设计制造出全金属下单翼旅客机F-13,可载乘客4人和空勤人员2人。

后来,越来越先进的旅客机也相继问世。

30年代为提高飞行速度,旅客机开始采用流线型的空气动力外形,改善了座舱内的舒适性。

首先体现这些特点的是波音727旅客机。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段时期,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在改善飞机空气动力学外形、降低飞机阻力和提高发动机功率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成果很快反映到飞机设计上。

20年代后期,双翼机逐渐向单翼机过渡,1933年以后,双翼机逐渐被淘汰。

1930年前后,飞机的起落架由固定式改为收放式;座舱由开敞式改为封闭式;发动机加整流罩,散热器改放到特殊风道内;飞机采用气密结构;机翼上采用襟翼。

飞机结构材料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木材、层板、亚麻布或棉布,改进为铝合金应力蒙皮,从而提高了强度、降低了阻力。

直升机和旋翼机研究在这一时期也获得很大进展。

1936年,德国人H.福克试飞成功第一架得到公认的直升机。

此后,直升机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战需要,又大大刺激了飞机的研制和发展,飞机性能迅速提高,参战飞机数量大、种类多,空军成为重要的军种。

飞机的产量到达高峰。

美、英等盟国生产了约40万架,全世界共生产了约100万架飞机。

(三)喷气式飞机时期(40年代中期以来)30年代后期,活塞发动机螺旋浆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已接近音速。

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开始出现剧烈抖振、操纵不稳定甚至发生破坏。

当时人们把它称为“音障”,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和喷气飞机的诞生,为突破音障开辟了道路。

1937年德国研制成功轴流式喷气发动机,1939年第一架装有此种发动机的喷气飞机试飞成功。

喷气飞机的诞生和突破音障,是航空发展史上第三次重大突破,从此飞机进入超音速飞行的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歼击机、轰炸机和其它军用飞机都先后喷气化。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曾用米格15与美国F-86飞机作战,是喷气战斗机最早应用于空战。

50年代,喷气战斗机的速度提高到音速的两倍,60年代发展了3倍音速的军用飞机,同时出现了两项航空新技术--变后掠机翼和垂直起落技术,它们在飞机上的成功应用,为提高飞机的综合性能开辟了新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型机场遍布世界各地,为战后民航运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民航机的喷气化比军用机稍晚,经过了一个大型活塞发动机民航局的过渡阶段, ?但在喷气民航机问世后不久就被淘汰了。

? ?最初使用的喷气民航机是英国的“子爵号”,此后,又出现了前苏联的图104,美国的波音707等。

它们被称为第一代喷气民航机。

1956年以后,喷气民航机数量剧增,逐渐称为民航运输的主力。

60年代,由于喷气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出现了第二代喷气民航机。

它的特点是耗油率低和噪音小,使喷气民航机变得更加经济和舒适。

这一类飞机包括美国的波音727,波音737,DC-9,法国的“快帆”,英国的“三叉戟”和前苏联的伊尔62等。

7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的宽体客机称为第三代喷气民航机。

如美国的波音747、DC-10,欧洲的A300B,前苏联的伊尔86等。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高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双过道宽体机身,载客量可达300~500人,通过降低耗油量和加大载客量降低直接成本,主要用于中远程国际航线和客流密集的国内航线,缓解客流拥挤问题。

80年代,针对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及研制的第四代喷气民航机,更多地采用了航空新技术、新材料,进一步降低直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这一代飞机有波音757、 ?波音767、欧洲的A310、前苏联的图-204等为代表的一批200座级的客货运输机。

90年代,以美国波音777、欧洲A320/A340及俄罗斯的图-96为代表的第五代喷气民航机陆续投入航线使用。

除增加载客量外,集中采用了现代空气动力学、航空材料和电子控制新技术。

喷气民航机的发展改变了交通运输的结构,飞机已成为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交通工具。

航空运输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遍及全世界的航线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