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黑度仪

合集下载

烟尘检测仪 技术要求

烟尘检测仪 技术要求

烟尘检测仪技术要求
烟尘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烟尘浓度的设备,也被称为烟尘颗粒物监测仪。

以下是烟尘检测仪常见的技术要求:
1.检测原理:烟尘检测仪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原理,常见的
包括光散射法、β射线法、重量法等。

检测原理要能准确、可靠地测量烟尘的浓度。

2.检测范围和灵敏度:烟尘检测仪应具有广泛的测量范围和
高灵敏度,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能够实时监测和
显示烟尘浓度变化,并能够在较低浓度下进行精确测量。

3.可靠性和稳定性:烟尘检测仪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准确地进行烟尘浓度测量,不受
环境变化、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4.响应时间:烟尘检测仪需要具备快速的响应时间,能够迅
速检测到烟尘的变化,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数据记录和分析:烟尘检测仪应能够记录和存储测量数据,
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某些烟尘检测仪还具备
数据传输功能,可实现远程监测和远程数据访问。

6.抗干扰能力:烟尘检测仪需要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
够准确测量烟尘浓度而不受其他气体影响。

7.操作简便性:烟尘检测仪应易于操作,具有简明的人机界
面和操作界面,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测量、校准、数
据查看等操作。

8.符合法规和标准:烟尘检测仪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如国家标准、ISO标准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烟尘检测仪,并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和维护。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烟气黑度的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包括观测位置和条件、观测方法、计算方法以及标准林格曼烟气黑度图的规格。

1.2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灰色或黑色烟气在排放口处黑度的监测,不适用于其他颜色烟气的监测。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烟羽 plume从特定出口如烟囱或排气口排出的气流(通常是可见的)。

2.2 林格曼黑度级数Ringelmann number评价烟羽黑度的一种数值,用肉眼观测的烟羽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对比得到。

2.3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Ringelmann smoke chart标准的林格曼烟气黑度图由14cm×21cm的不同黑度的图片组成,除全白与全黑分别代表林格曼黑度0级和5级外,其余4个级别是根据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百分数来确定的,黑色条格的面积占20%为1级,占40%为2级,占60%为3级,占80%为4级。

3 原理把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将烟气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相比较,由具有资质的观察者用目视观察来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的黑度。

4 仪器和设备4.1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附录A)。

4.2 计时器(秒表或手表),精度1秒。

4.3 烟气黑度图支架。

4.4 风向、风速测定仪。

5 步骤5.1 观测位置和条件5.1.1 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安置在固定支架上,图片面向观察者,尽可能使图位于观察者至烟囱顶部的连线上,并使图与烟气有相似的天空背景。

图距观察者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使图上的线条看起来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每个方块有均匀的黑度,对于绝大多数观察者这一距离约为15m。

5.1.2 观察者的视线应尽量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

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度角,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角度下观察。

5.1.3 观察烟气黑度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

烟气黑度的测定方法

烟气黑度的测定方法

烟气黑度的测定方法
烟气黑度是指烟气中黑色颗粒物的浓度,通常用滤纸法或数字法来测定。

滤纸法:
1. 准备一个直径约为9cm的玻璃滤吸口,上面加一个具有一定透气性的滤纸。

2. 开始监测前,将滤纸在烘箱中干燥,使其完全失去水分。

3. 安装滤纸装置在烟气出口,取一定时间内的烟气样品,经过滤纸过滤后,测量滤纸颜色的深浅即可评价烟气的黑度。

数字法:
1. 使用数字烟度计,将其安装在烟气管道上,并进行校准。

2. 开始监测时,记录烟度计的数值,即为当前烟气的黑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保证烟气中黑颗粒的粒径与测量方法相当。

同时,烟气黑度由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燃料质量、燃烧温度等,因此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黑碳仪工作原理

黑碳仪工作原理

黑碳仪工作原理黑碳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大气中黑碳含量的仪器。

它利用了黑碳颗粒吸收或散射光线的特性来测量黑碳的浓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黑碳仪的工作原理。

一、黑碳仪的构成黑碳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光源和探测器:光源和探测器是黑碳仪的核心部件,其中光源通常是LED或激光器。

探测器通常是热电偶或光电探测器。

2. 流量计:流量计用于控制空气流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光源和探测器,并收集和处理得到的信号。

二、黑碳仪的工作原理黑碳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吸收和散射。

黑碳颗粒在光线的作用下可以吸收或散射光线。

黑碳吸收的光线大多集中在近红外区域(700~1100nm),因此黑碳仪通常使用近红外光源和探测器来测量黑碳浓度。

黑碳粒子通过空气流动传输到黑碳仪的探测区域,在探测区域中,高能量光通过黑碳粒子,部分光被吸收,另一部分光被散射。

光散射得越多,则黑碳的浓度越高,因为光线被黑碳粒子散射会使得光能强度减弱,所以当探测器接收到光时,光强度的变化越大,则意味着大气中黑碳的含量越高。

三、黑碳仪的优缺点优点:1. 灵敏度高:黑碳仪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黑碳颗粒。

2. 测量精度高:黑碳仪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也可以用来研究黑碳颗粒的来源和转移。

3. 简单易用:黑碳仪体积小,重量轻,并且操作简单。

缺点:1. 价格昂贵:黑碳仪价格昂贵,对于一些研究所和公共机构来说,购买黑碳仪可能会是一个财务负担。

2. 环境要求高:黑碳仪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测量。

四、结论黑碳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吸收和散射,利用黑碳颗粒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来测量黑碳的浓度。

它有着优秀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但价格昂贵,使用条件有一定的限制。

固定污染源废气-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望远镜法-HJ-1287

固定污染源废气-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望远镜法-HJ-1287

固定污染源废气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望远镜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烟气黑度测定的林格曼望远镜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灰色或黑色烟气在排放口处黑度的测定,不适用于其他颜色烟气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608排污单位编码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烟羽smoke plume从特定出口如烟囱或排气口排出的气流(通常是可见的)。

3.2烟气黑度blackness of smoke plumes人的视觉对烟羽黑色程度的感官反应指标,用林格曼黑度级表示。

3.3林格曼黑度级数Ringelmann number(RN)评价烟气黑度的一种数值,通过肉眼观测的烟气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对比得到。

3.4望远镜林格曼烟气黑度图Ringelmann smoke chart for telescope将标准林格曼烟气黑度图缩制在望远镜分划板上一侧,由5个不同网格黑度的小块组成,黑色条格的面积占20%为1级,占40%为2级,占60%为3级,占80%为4级,占100%为5级,林格曼黑度0级为分划板的透明背景。

注:观测烟羽时,肉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林格曼黑度图呈均匀灰度。

4方法原理利用林格曼望远镜在适当的位置观测烟羽,将通过望远镜目视观察到的烟羽黑度与内置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相比较,确定烟气黑度等级。

林格曼望远镜光路原理示意图见图1。

图1林格曼望远镜光路原理示意图5仪器和设备5.1林格曼望远镜:望远镜视角放大率为7~15倍;物镜通光孔径≥50mm;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制作误差≤0.2级(误差计算方法见附录A);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位于分划板上一侧,面积占分划板视场面积约1/3,摄像倍率为1.5倍~2.5倍。

5.2林格曼望远镜支架:应可伸缩,便于调整观测视角。

烟气黑度实验报告(3篇)

烟气黑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烟气黑度的概念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2. 掌握烟气黑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烟气黑度监测设备的操作技能。

4. 分析烟气黑度与污染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烟气黑度是指燃烧型废气污染源排放中燃料燃烧产生的可见气溶胶对光线的吸收程度。

烟气黑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法、光电测烟仪法等。

本实验采用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法,通过将排放源出口处烟气颜色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比较,确定烟尘浓度与该色块的黑度等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林格曼烟气浓度图2. 测烟望远镜3. 烟囱4. 燃料(如煤、天然气等)5. 空气压缩机6.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燃料燃烧设备点燃,待燃烧稳定后,打开烟囱,使烟气排放至测烟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内。

2. 观测:通过测烟望远镜,观察烟气颜色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的相似程度,记录对应的黑度等级。

3. 重复观测: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同一烟气进行多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 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烟气黑度与污染程度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得烟气黑度等级为2级。

2. 数据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标准,烟气黑度等级2级对应的排放标准为:颗粒物排放浓度≤100mg/m³。

因此,本次实验中烟气排放浓度符合标准要求。

六、实验讨论1. 烟气黑度的影响因素:烟气黑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燃料种类、燃烧效率、设备运行状况等。

本实验中,燃料为天然气,燃烧效率较高,因此烟气黑度较低。

2. 烟气黑度与污染程度的关系:烟气黑度是衡量烟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结果表明,烟气黑度等级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烟气黑度越高,污染程度越严重。

3. 实验局限性:本实验仅采用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法进行烟气黑度测定,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此外,实验过程中,由于观测条件有限,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林格曼烟度测量-林格曼黑烟图标准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林格曼烟度测量-林格曼黑烟图标准

1、标准GB 36886-2018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规定了两种检测方法,即:不透光烟度法和林格曼烟度法。

不透光烟度法:在标准规定的工况下,使用不透光烟度计连续测量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的光吸收系数,即光束被单位长度的排烟衰减的系数,取较大读数值为测量结果。

林格曼烟度法:在标准规定的工况下,使用林格曼烟度仪观测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生成的林格曼烟度图,对比标准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并取较大值确定结果。

2、满足标准的林格曼烟气黑度图资料QT203M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98-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2、GB 36886-2018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一、仪器简介通过将排放源出口处烟气颜色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比较,当某一排气颜色与其中色块接近时,就认为烟尘浓度与该色块的黑度等级一致。

它使烟气黑度的测试变得快速、简便,同时使监测工作的准确度得到保证。

因此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各工矿企业的烟气黑度测定工作。

通过对烟气黑度的测定,可以分析烟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及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从而为环境管理和节约能源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本产品可以放置在三角架上以供观测使用,也可以手持使用。

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是十九世纪末法国的林格曼(Ringelmann)提出的。

这种方法是把图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图上的黑度与烟气的黑度(或不透光度)相比较,凭视觉进行评价。

林格曼图有多种规格,我公司绘印的是通用标准形式,它由14cm×21cm的黑度不同的六小块组成。

除全白与全黑两块外,其他四块是在白色背底上画上不同宽度的黑色条格。

根据黑色条格在整个小块中所占的面积的百分数分成0至5的林格曼级数。

0级是全白,5级是全黑,1级是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20%,2级占40%,以此类推,如图所示。

G003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现场监测原始记录表20181228-Y

G003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现场监测原始记录表20181228-Y
45


15
30
45


15
30
45
0
5
10
15
20
25
1
2
7
12
17
22
27
3
8
13
18
23
28
4
9
14
19
24
29
观测点位置与观测条件:
烟囱距离m;烟囱所在方向;
烟囱高度m;烟囱出口形状;
风向;风速m/s;
气温℃。
天气情况:□晴朗□少云□多云□阴天
烟羽背景:□无云□薄云□白云□灰云
观测值累计次数及时间:
观测开始时间:时分;
观测结束时间:时分。
5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4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3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2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1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1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结果:
观测人:校对人:审核人:第页/共页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现场监测原始记录
被测单位:地址: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目的:□污染源监测□工程验收□委托其它监测仪器型号:监测仪器编号: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5.3.3.2环保治理设施名称及运行情况:
观测记录


15
30
45


15
30
45


15
30
45


15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98-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一、仪器简介
通过将排放源出口处烟气颜色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比较,当某一排气颜色与其中色块接近时,就认为烟尘浓度与该色块的黑度等级一致。

它使烟气黑度的测试变得快速、简便,同时使监测工作的准确度得到保证。

因此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各工矿企业的烟气黑度测定工作。

通过对烟气黑度的测定,可以分析烟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及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从而为环境管理和节约能源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本产品可以放置在三角架上以供观测使用,也可以手持使用。

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是十九世纪末法国的林格曼(Ringelmann)提出的。

这种方法是把图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图上的黑度与烟气的黑度(或不透光度)相比较,凭视觉进行评价。

林格曼图有多种规格,我公司绘印的是通用标准形式,它由14cm×21cm的黑度不同的六小块组成。

除全白与全黑两块外,其他四块是在白色背底上画上不同宽度的黑色条格。

根据黑色条格在整个小块中所占的面积的百分数分成0至5的林格曼级数。

0级是全白,5级是全黑,1级是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20%,2级占40%,以此类推,如图所示。

二、主要技术指标
1. 观测距离10-50米
2. 林格曼黑度等级0~5级
3. 图案尺寸高105厘米宽35厘米
4.可选配三脚架
三、实物展示
QT201B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
QT201B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可对烟气黑度监测,并记录。

内带电子数据保存空间,能把测试数据保存下来,回单位再做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单片机作初步处理,数据直读。

LCD液晶显示屏显
示处理后的数据、打印记录的数据即可证实被测烟气的林格曼黑度等级。

因此它可对烟气按规定要求进行排放的监测,打印记录的数据可以作为资料保存起来。

一、主要技术指标:
1.望远镜视角放大率:10倍
2.望远镜观测距离:10~500米
3.物镜通光孔径:50毫米
4.电子林格曼黑度等级:0~5级
5.测量精度: 0.2级
6.镍氢电池/电源:DC9V.300mA
7.采样时间:连续、1、5、10分均测可选
8.重量:1.2kg
9.体积:330×120×110(mm)
二、主要特点:
1.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由于采用节能省电装置,仅带四节5号电池就能连续工作将近8小时,可手持监测林格曼黑度。

2.大液晶屏对话式菜单显示,全中文,使操作简单易懂,不需要记忆命令。

3.内有电子储存器,能储存84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测试月,日,时,分,秒,林格曼黑度等六个数据。

4.有打印功能,能在现场得到林格曼黑度的打印结果。

三、实物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