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4 火烧云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正确读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相关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说出火烧云变化“多”且“快”的特点。
4.能通过朗读等方式,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背诵第3~6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说清楚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喂、盈、彤”出现在文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识记。
结合偏旁识记“檀、喂、庙”,这3个字分别为木字旁、口字旁、广字头,结合字义,联系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联系上下文识记“盈、彤”,这两个字在文中都以词组(“笑盈盈”“红彤彤”)出现,可出示图片,再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
动作识记“跪、揉”,可结合动作,识记生字。
对比识记“模”,这是个多音字,可结合“模型”,联系学过的知识,识记生字。
随文识记“接”。
写字:“凶、庙、威、武”是半包围结构,要特别注意提示笔顺。
“必”是独体字,点的笔画较多,引导学生注意点的不同位置,总结书写要点。
精品部编版《24.火烧云》教案(附同步练习和阅读)

精品部编版《24.火烧云》教案(附同步练习和阅读)《24.火烧云》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3、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
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教学重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出示什么是火烧云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三、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
出示多音字。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请用“——”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给人一种动态变化之美。
5、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晚饭过后;乘凉)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小结: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笑盈盈”)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7、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24《火烧云》(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4.火烧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特美丽。
4.了解课文是从颜色、形状这两个方面把火烧云写清楚的,学习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将事物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5.能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与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奇特美丽。
2.了解课文是从颜色形状这两个方面把火烧云写清楚的,学习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将事物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是从颜色、形状这两个方面把火烧云写清楚的,学习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将事物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2.能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火烧云资料,了解作者萧红的生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体会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一、导入,了解火烧云1.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位魔术师,有着无穷无尽的美好景观,常常令人惊叹不已,令无数文人去描绘它、赞美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景——火烧云。
板书课题,指名读。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读好它很关键,谢谢你的朗读带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我们一起来读好它,齐读课题。
2.了解火烧云。
同学们,还记得前面单元中我们学过的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吗?你是采用哪种方法来理解“火烧云”的?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方法1——-生活经验法 :有时早晚会在天边看到像火一样的云霞。
方法2——-查字典法:《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日落或日出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
方法3——查找资料法:火烧云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
日出或日落时,太阳光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时厚一些。
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这几种光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这两种光可以穿过空气层将天边染成红色。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4.火烧云》教案

24. 火烧云教学目标:1.认识“檀、喂、盈”等7个生字,会写“必、胡、灿”等11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色彩及形状变化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学习作者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感受其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萧红、火烧云的资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檀、喂、盈”等7个生字,会写“必、胡、灿”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及脉络层次,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件激趣,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各种火烧云的精美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对画面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说说图画上的景象是什么(火烧云),教师板书:火烧云。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对“火烧云”的了解,教师适时简单补充(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道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
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作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
同时补充课文作者萧红简介(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及课文出处(选自《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凡遍;(2)边读边思考课文内容,看看自己都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
2.检查、反馈、交流自主朗读课文情况。
(1)说说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哪些字词在朗读时需要特别注意,教师适时出示词语“红彤彤、笑盈盈、紫檀色、恍忧惚惚”,指导学生注意读准后鼻音。
学生齐读这几个词语。
(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尝试识记生字,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檀”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所以有个木字旁,而“盈”上半部分里面有个“又”字,“彤”左半部分里面只有一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案+反思)(精品)24 火烧云

(1)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景物来写的?(板书:霞光)
(2)天空的霞光照耀使地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指名朗读..
(2)“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呢?(红、铺、伸等)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语,而用“烧”字呢?(用“烧”字非常贴切,“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的,又写出了云的动态,把云写活了..也点明了文章的课题..)
3.交流探究:这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一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1)红通通:
(2)恍恍惚惚:
(3)半信半疑:
3.给下面的字扩三个词..
静
揉
紫
猛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笑盈盈( )
镇静( )
凶猛( )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镇静( )
必定( )
恍恍惚惚( )
6.读课文片段,然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6.鼓励想象:火烧云的形状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言)
24《火烧云》(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火烧云【课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索奇妙的大自然。
2.学习课文时,学会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一类事物。
3.习作时,学会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并能通过多方面来进行事物的描写。
【教学重点】1.会认“警、章”等25个生字,正确识记“笑盈盈、金灿灿、威武”等词语。
2.能够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观察过云吗?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体会习作的乐趣。
(ppt2)二、自主预习,组内互查1.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
一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查阅字典正确认读。
二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课文:读中有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明白的地方用”?”进行标记。
生自主预习课文,老师巡视。
2.小组合作,检查预习。
(ppt4)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
⑴小组内开火车认读二类字词,对于难认的字,组内同学共同讨论识字方法。
⑵小组长按自然段分工,组内比赛朗读课文。
三、智力闯关,知识比拼。
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都在认真合作识记生字、比读课文,接下来我们进入“智力闯关”,进行全班展示。
1.第一关生字新词我来读认读生字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开火车读,错了的改正后再读三遍,全对的为其小组挣得一颗星。
海藻储藏金属差异景色奇异章鱼细胞发达威武窃窃私语想一想,这里面还有哪个词语是自己不理解的?生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指导区分辨认和争辩。
2.第二关朗读课文我最棒生字词读准了,那么课文同学们读得怎么样呢?请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可以给同桌指定一段或几段课文,看谁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把课文读流利。
每组指名一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2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
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篇2【教学要求】1、读懂课文,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按事物的变化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描写的方法。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火烧云颜色的,填空题的幻灯片。
作业设计、安排: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课外做火烧云的样子,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2、出示课题的,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出示生字卡片)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4、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5、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6、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7、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
(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五、想象,知识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作者介绍】
萧红(1911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中国现代女小说家。
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
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着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
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
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1937年初归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
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
萧红的中篇,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红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
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
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
【其他资料】
有关火烧云的古诗
《霞》
[唐] 韩琮
应是行云未拟归,
变成春态媚晴晖。
深如绮色斜分阁,
碎似花光散满衣。
天际欲销重惨淡,
镜中闲照正依稀。
晓来何处低临水,
无限鸳鸯妒不飞。
《霞》
[唐] 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霞》
[唐] 徐夤
天际何人濯锦归,
偏宜残照与晨晖。
流为洞府千年酒,
化作灵山几袭衣。
野烧焰连殊赫奕,
愁云阴隔乍依稀。
劳生愿学长生术,
餐尽红桃上汉飞。
《早望海霞边》
[唐] 李白
四明三千里,
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
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
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
青龙白虎车。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fēn miǎo shēn tuǐ xiōnɡ měnɡ wēi wǔ
二、比一比,再组词。
彤()庙()凶()妙()
丹()宙()区()吵()
三、读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
..是天空着了火。
……好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_ ___→__ _ ___→___ ___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___ ___和_______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赞美之情。
五、阅读重点段落。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用“”画出段中的中心句。
2.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句子。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照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
葡萄灰:
参考答案
一、
灿烂分秒伸腿凶猛威武
二、
彤(红彤彤)庙(庙宇)凶(凶恶)妙(美妙)
丹(牡丹)宙(宇宙)区(山区)吵(争吵)
三、
……好像……:今年夏天太热了,中午时柏油路好像都要晒化了。
四、
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火烧云
五、
1.3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2.天上的云真是多变,一会儿变成了调皮的小狗,一会儿变成了馋嘴的小猫,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了凶恶的老狼。
3.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六、
红彤彤:金灿灿绿茵茵绿油油
葡萄灰:茄子紫苹果绿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