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一、采区设计使用的规程、规范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防治水规定》;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

5、《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GB50536);

6、《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

7、《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GB50534);

8、《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

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

10、《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

11、《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415);

12、《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

13、《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50451);

1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

15、《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GB50418);

16、《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

1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18、《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AQ1048);

19、《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1〕62号);

20、《淮南矿业集团综采工作面装备选型配套标准(试行)》(集办〔2009〕6号);

2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22、《关于2010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皖经信煤炭函〔2010〕1222号);

23、《关于重新印发<淮南矿业集团采区设计管理条例>的通知》(煤生技〔2003〕479号)。

二、采区设计中心思想

按照“安全、规范、简捷、高效”的设计理念,切实体现采区生产集约化、采煤工艺装备合理化、系统配套协调化、安全监控信息化,创建达标采区,在淮南地区复杂条件下,努力使每一个采区都成为安全高效的生产单元。

三、采区设计基本要求

1、采区设计之前,必须有设计任务书及批准过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2、在矿井总体开拓开采布局框架内布置采区;

3、尽可能利用地质构造划定采区边界,并根据构造分布情况确定单翼或双翼开采及工作面几何参数;

4、采区系统完整,并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矿井采场接替需要,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5、按照规程、规范要求留设防水、防沙等各类煤岩柱。

6、对于巷道布置基本要求如下:

1)采区采用上山或水平大巷布置时,至少布置三条系统巷道,且巷道尽可能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采用石门采区布置时,采区主石门数目不少于三条,区段石门不少于两条(一进一回);采区应具备完善的主运输、辅助运输和回风系统;

2)根据采区主运输、辅助运输及回风的需要,配备足够的进、回风能力,从而确定系统巷道条数及巷道断面。

3)采区工作面瓦斯及水害治理岩巷工程量达到工作面生产巷道的50%以上(即一面三巷以上),建议设置胶带出矸系统。

4)采区系统巷道布置力求“平、直、简”。

7、采区设计文件应由设计说明书、安全专篇说明书、设备清册及概预算书、采区地质资料图、采区巷道布置图、采区巷道断面图及各大系统图构成。

四、采区生产系统配置

1、煤炭运输

1)胶带机系统应做到平、直、少,采区运煤胶带机设计应做到系统简捷,系统能力应满足采掘生产需要;

2)采区尽可能设置采区煤仓;

3)下向运输的胶带机应有可靠的制动装置。上向运输的胶

带机应有可靠的逆止装置,大倾角胶带机应有防止大块煤向下滚动的装置;

4)胶带机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完整。

2、辅助运输

1)采区内辅助运输系统应做到系统简捷,轨道系统应做到平、直、稳;

2)高度超过50m的上下山或水平长度超过1500m的采区巷道应配置机械运人系统;

3)根据采区生产条件、瓦斯治理及防治水的要求,统筹考虑排矸方式及其能力;

4)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形式、长度、断面、上部车场的摘挂钩距离、倾偏角及安全设施必须符合规程、规范要求;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巷道之间的安全间距必须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5)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平曲线半径应满足不小于7~15倍矿车轴距要求,竖曲线半径应满足10~16倍矿车轴距要求;

6)曲线巷道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车辆通过弯道时的内加宽及外加宽值;

7)近水平煤层采区的轨道大巷与工作面顺槽联巷,宜采用提料斜巷相联,倾斜煤层采区上(下)山与工作面顺槽联巷,宜采用甩车场通过石门或水平巷道相联,并应考虑有不少于10米的风门留设位置;

8)采区轨道上山上、下车场应考虑存车长度、调车方式及风门安设位置。

9)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应按规定设置信号装置、信号硐室和躲避硐;

10)轨道运输的上下山,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轨道上山上、中、下部车场摘挂钩地点人行道的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规范要求。巷道断面必须符合规程和规范的要求;

11)采区内绞车、猴车、卡轨车等各类辅助运输设备的提升能力必须满足采区提人、下材料及提升液压支架的需要。

12)在倾斜胶带机巷内布置猴车时,胶带机与猴车之间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检修绞车(或无极绳绞车)与猴车联合布置在一个巷道时,其必须实现电气闭锁。

3、通风与安全

1)采区必须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局部通风规范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2)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3)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

4) 保证采区风量充足。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和各种用风地点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

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并尽可能减少通风设施的数目;

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禁下山开采(8°以下的盘区除外);

6)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之间不得随意施工联络巷;

7)采区绞车房、变电所等硐室必须实现独立通风;

8)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9)通风系统满足采掘通风要求,不得存在串联及“抹门过”现象。

4、排水系统

1)应依据完整有效的水文地质资料,建立完善的采区排水系统;

2)水仓、水泵、管路的设计应规范、可靠。

5、压风系统

1)采区应按规定建立压风系统及压风自救系统;

2)采区用风量必须满足正常采掘活动及压风自救的用风要求,主管路管径应按两者最大值设计;

3)采区压风干管宜布置在轨道巷内,上下顺槽均必须设置压风管路;

4)压风自救装置数量必须满足采区最大作业人数的要求,

设置位置应满足规定要求。

6、洒水灭尘、消防系统

1)采区内宜采用洒水、消防合一的供水系统;

2)采区供水能力必须满足正常采掘活动用水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3)采区内所有巷道均应设置洒水、消防管路,供水干管宜布置在轨道巷内,胶带机巷每隔50m、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支管阀门,所有转载点、巷道拨门口均需设置管路接口;

4)采区供水系统管路静压不宜大于4.0MPa,压力过高时应在干管上设减压装置。

7、防灭火系统

采区内应装备完善的灌浆、注氮和束管监测系统。

8、瓦斯抽采系统

1)采区瓦斯抽采系统能力必须依据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进行设计;

2)抽采管路应满足工作面需要的最大抽采能力的要求;

3)应尽可能实现高、低负压分开抽采,并对应敷设高低浓度瓦斯管路。

9、降温系统

1)对需要设置降温系统的工作面,矿井有集中降温系统时,应尽量利用矿井集中降温系统设置采区内的降温系统。矿井无集中降温系统时,应设置移动机械降温系统。

2)移动降温系统的制冷设备应放置在进风巷道中,回冷设备应尽可能放置在回风巷道中。

10、供电系统

1)采区变电所应由井下中央变电所或附近地面变电所供电。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回路,并应引自上级变电所的不同变压器和母线段,且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满足采区所有负荷的用电要求。

2)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主、备双“三专”电源供电;其他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主供电源应采用“三专”供电,备用电源可引自其他变压器的低压母线段,但其供电回路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

11、监控及通信

1)采区必须装备完善的安全监控设备。采区甲烷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设置数量、设置地点和监控范围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采区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的要求,装备完善的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对人员流动状态实现目标监测;

3)采区变电所、采区上下山运输设备机头硐室、工作面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机头、采区车场、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等重

要地点应设生产调度电话。

12、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所有采区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第七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第七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 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 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采空区通连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通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三、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 用。

采区供电系统毕业设计

设计条件与要求 1.独立完成与毕业设计说明书配套的毕业设计0号图纸(或折合为0号图纸)一张(不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中的插图)以上。 2. 把各章节中的计算、分析、比较以与最后确定的内容系统地加以说明。 3.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7000字以上。 4.绘制一张A0供电系统图。

摘要 电力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首先应该保证供电的可靠和安全,并做到技术和经济方式双满足生产的需要。煤矿的电气化为煤矿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断地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现代的煤矿生产机械无不以电能作为直接(用电动机拖动)或间接(用气压驱动)的动力,矿山的照明、通讯和信号也都使用电能。对矿山企业进行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的供电,对提高经济效益与保证安全生产方面都十分重要。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采区供电。井下采区变电所是井下各个动力负荷集中的地方,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人身、矿井和设备安全与采区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在对采区变电所的位置选择以与供电设备的选择上必须有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由于井下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此次设计在供电上即采用可靠的防止人身触电危险外,还正确选择了电气设备的类型与参数,并采用了合理的供电、控制和保护系统,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防止井下瓦斯和煤尘爆炸。 本设计变压器选用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和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高压开关与低压馈电开关都选用具有技术先进的智能化综合保护装置的高压防爆真空开关和低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各种设备的开关选用矿用隔爆型真空起动器。高压铠装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通过短路电流、开关继电保护整定的计算和保护接地的确定,使其设计可靠性高、功能完善、组合灵活,以与功耗低,保证采区供电安全、经济、高效平稳运行。 关键词:变电所,电力,供电方式,采区变电所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率也越来越少。为了能够更好,更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摩天高楼早已是屡见不鲜,地下土地的利用花样也越来越繁杂。地下室通风问题早已成为地下土地利用中的难题和难关,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室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本文就主要围绕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通风设计;防排烟系统;系统设计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已经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已经成为了城市开发建设的阻碍因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是保证地下室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加强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十分必要。 二.建筑地下室的特点 大型地下室是当今建筑的一大特征,住宅建筑地下室主要功能区域有:汽车库、自行车库、电气设备用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其主要特点是建筑面积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扑救工作较地上建筑困难。同时地下室水电通风等管线多而且复杂,位于塔楼下的区域结构异形柱较多,影响管道走向,且要保证汽车库等的层高要求等。因此需要设置经济合理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保证地下室各功能区平时使用要求及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的要求。 三.地下室通风设计的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要求设计带人防工事的地下室,汽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转换成人防工事,且大多数为五、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对于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平时的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时的防烟、排烟系统;战时的送风、排风系统。其中送风系统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通风系统较多,相互转换复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做好各通风系统的相互转换,以简化系统,节约投资,并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四.各功能区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1.汽车库 根据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住宅建筑地下室一般根据使用功能和建筑面积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汽车库被划分为多个单独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大约为4000m2。因此,在设置有直通室外的汽车道和采光天井且

通风设计说明书要点

摘要 工业通风是通风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做好工业通风工作,一方面能够改善生产车间及其周围的空气条件,防止职业病的产生、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何做好工业通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是我们安全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本设计是对长春某电镀车间进行排风与送风系统设计,从而达到工作环境和排放浓度的要求。厂房分为发电机室、电镀车间、除锈车间及喷砂室。设计中通过对车间得失热量的计算、选择局部排风设备、计算局部排风量从确定最适合该厂的排风及送风方案,从而设计了合理的系统;然后,通过对风量的计算以及水力计算确定风机等各设备的型号规格;最后,总结以上的计算和系统设计完成了四张图纸的绘制,分别为设计说明、车间送风系统图、车间送风平面图、车间排风平面图和车间排风系统图。本文通过对各个槽的计算,对各个槽安装条缝式排风罩进行排风以及对各个车间进行系统送风的过程,以减少车间内的有害污染物,保证工作人员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工业通风高温排风机械通风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3) 1.1气象条件 (3) 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 (3) 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 (4) 1.4 工艺资料 (5) 第二章排风罩设计及风量计算 (6) 2.1 喷砂部 (6) 2.2 除锈部和电镀部 (6) 2.3 发电机部 (11) 第三章排风系统设计 (13) 3.1 排风方案的确定 (13) 3.2 电镀部 (13) 3.2.1 水力计算 (13) 3.2.2 其他管路计算 (15) 3.2.3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6) 3.3 除锈部 (16) 3.3.1 水力计算 (16) 3.3.2 其他管路计算 (18) 3.3.3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9) 3.4 喷砂室 (19) 3.4.1 水力计算 (19) 3.4.2 选择风机 (19) 3.4.3 除尘器选择 (20) 3.5 发电部 (20) 3.5.1 水力计算 (20) 3.5.2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22) 第四章送风系统设计 (23) 4.1 送风方案的确定 (23) 4.2 进风量的计算 (23) 4.3 管道水力计算 (24) 4.4 风机的选择 (25) 4.5 过滤器、加热器及消音器的选择 (25)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助学院校: 理工大学 自考助学专业: 采矿工程 姓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O 年月日

前言 矿井通风指借助于机械或自然风压,向井下各用风点连续输送适量的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降低井下工作面的温度,稀释并排出各种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矿产资源开采向纵深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必将出现岩温增高、风路延长、阻力增大、风流压缩放热、风量调节困难、漏风突出、有毒有害物质和热湿排除受阻等问题。因此,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意义将更加重大。 80年代以来,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采煤方法和巷道布置及支护的改革,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矿井通风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通风管理日益规化、系列化、制度化,通风新技术和新装备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以低耗、高效、安全为准则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在许多煤矿得以实施,使矿井通风更好地为高产、高效、安全的集约化生产提高安全保障。 近年来,为适应综合机械化采煤的要求,原煤炭工业部在总结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于1984颁发了《关于改革矿井开拓部署的若干技术规定》,作为新井建设、生产矿井技术改造和开拓延深的依据。为适应生产集中化,开采深度增加、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以“针对现实、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综合治理、节能增风”为指导思想,对数百座国有煤矿进行通风系统优化改造,配合一批有条件的生产矿井通过合并井田、扩大开采围、增加储量进行改扩建的任务。

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和采掘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大,工作面的耗电量骤增。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由采区变电所用低压向工作面供电的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合理的。为此,专门设计、制造了移动变电站,移动变电站可以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平巷的轨道上,可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并将采区变电所送来的高压电降为与采掘设备电压等级相符的电压后,供给采掘设备使用。供电距离大大缩短,可大幅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经济性。本设计通过对采区负荷的分析和计算选取变压器,根据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并校验高压配装置和低压保护箱。最后,选取并校验了电力电缆,进行了必要的继电保护整定,完成了整个设计。 关键词:高压配电装置;干式变压器;低压保护箱 I

ABSTRACT As the depth of mining equipment to extend the capacity of growing, the consumption leve l face.if you continue to be used to face with low power,that is not the economy and unreasonal. In this regard, special design making mobile substations, and move parts can be placed in orbit around face, but in the face of moves and power is reduced to a level consistent with equipment of the voltage on, the supply of equipment using.Power distance is shorten,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oltage lo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 of the economy. This design through to the mining area loa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election transform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Select and check high pressure devices and low voltage protection case.In the end, select and check the power cable, the necessary of relay protection setting, to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KEY WORDS: High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Dry type transformer;Low voltage protection case II

(完整版)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通风管道制作 1. 选料 风管和部件的板材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各系统的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前,首先检查所用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明材质证明,若无上述文件,不得使用。 钢板应为优质板,不得有锈斑;外观上无氧化物和针孔、麻点、起皮等缺陷。 其他辅材不能因具有缺陷导致产品强度的降低或影响使用效能。 接到加工单后,负责加工制作的责任师必须预先计算分析所需材料的数量,材料部门严格把关,确保节约材料。 2. 下料 严格遵守设计图纸及国标相应的规定。板材在下科前必须进行校平。弯头、 异径管等零部件必须采用联合角咬口。做好材料的节约工作,做到大料不小用,整料不零用,利用边角料加工小的零部件。 3. 剪切 剪切前进行下料复核,以免有误。复核后,接线形状采用机械剪板机,电 动手剪及手动手剪进行剪切。剪切过程中要仔细、认真、不得跑线。剪切后,在咬口前进行剪口倒角,倒角必须用专用倒角工具,以免出现误差。

4. 咬口 风管的咬口需按规定进行,圆形风管采用单平咬口,圆形风管部件采用单立咬口,矩形风管角咬口采用联合角咬口及接扣式咬口,拒形风管弯头、异径管等部件必须采用联合角咬口。咬口不得出现半咬口及胀裂等清况,以免成型后的风管漏风。对管径大的风管,需进行拼接,拼接缝要求平整,单节风管尽量减少拼接缝。 5. 折方 咬口后的板料进行折方,首先需核对折方线,确认无误后进行折方,折方的关键是位置正确、角度准确,尤其对变径弯头及变径三通等零部件的折方角度必须准确以免影响管径。 6. 成型 风管成型前,应检查下料、咬口折方等工序是否无误,核对下料的几何尺寸是否正 确。风管合口必须用木制榔头及木制打板,以免损坏镀锌层。风管合口必 须打实、打严以免漏风,且四边平齐 7. 铆接 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管壁厚度< 1.5mm ,采用翻边柳接;铆接部位应在法兰外侧,管壁厚度>1.5mm ,采用沿风管周边将法兰满焊。矩形风管边长大于等于630mm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书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书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一节选题意义 --------------------------------------------------1 第二节开发的目标-------------------------------------------------1 第二章开发环境 ----------------------------------------2 第一节系统建设的平台选择-----------------------------------------2 第二节系统的开发环境---------------------------------------------2 第三章信息系统分析-------------------------------------3 第一节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 第二节企业现行系统的调查及用户需求分析---------------------------5 一、企业现行系统的调查--------------------------------------------5 二、用户需求分析--------------------------------------------------6 第三节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6 一、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关联图--------------------------------------6 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顶层图--------------------------------------7 三、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图--------------------------------------7 第四章信息系统设计-------------------------------------8 第一节信息系统的概要设计-----------------------------------------8 一、系统总体流程设计----------------------------------------------8 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9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10 一、数据库设计----------------------------------------------------10 二、用户界面及功能的具体实现--------------------------------------15 第五章测试报告 ----------------------------------------24 第六章系统开发总结-------------------------------------24 附录:参考文献-----------------------------------------25

新风系统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新风系统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情况; 2、暖通空调设计标准,设计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办公用会议室,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层高为3.20米,人数约105人。 三、新风量确定: 按照采暖通风和设计规范并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将需要新风量计算如下: 1、按每平米地板面积新风量指标计算:20X220=4400m3/h; 2、按每人最小新风量计算(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105X40=4200m3/h; 3、按保证室内环境换气次数计(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220X3.2X6=4224m3/h; 四、设备选型及说明 以本工程实际情况及上述计算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确定总新风量为4000m3/h—4500m3/h满足要求,根据现场尺寸,选用一台或两台新风换气机。这样既可以保证向室内提供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同时将等量的室内烟雾等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双向换气还可以减少室内冷热量损失,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部分:空调系统 一、设计参数 (一)、室外计算参数 1、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2、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60% (二)、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温度:25±2℃相对湿度:55% 冬季:温度:18±2℃相对湿度:45% 二、负荷的确定 1、本工程空调负荷包括建筑负荷、人体负荷、照明负荷、新 风负荷及其他符合: 其中:建筑负荷为50w/m2,人体负荷为65w/m2,灯光负荷为40w/m2,新风和其他负荷为150w/m2; 2、根据以上单位面积负荷计算出总空调负荷为: 230X305=70150w。 三、空调设备选型 1、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安装11台风机盘管; 2、根据上述空调负荷计算结果,每台风机盘管负担6.3KW, 因此选用11台型号为FP-12(008型)的风机盘管,单台参数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依据 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 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 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 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 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 4、提交材料 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包括草稿、电子文档) 5、指导要求 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姓名: 编号: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何俊华 专业矿山机电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电力工程系矿山机电专业,学生何俊华于年月日 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专题(论文)题目: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何俊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

员:,,,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 1 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摘要 电力是煤矿企业的主要能源,由于井下特殊环境,为了减少井下自然灾害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对煤矿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供电要求和管理方法。由于电能够方便而经济地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得,又能简便而经济地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供应使用;无论是工业还是居民生活,电能的应用极为广泛,一旦中断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停顿、居民生活混乱。所以搞好供电工作对工矿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设计注重能力和技能训练的原则,结合工业企业电气化、电气工程自动化电气控制的目标,以供电设计基础能力为主兼顾供电系统的运行和设备维护与管理等知识。设计搜索、总结了供电方面的知识,为供电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次设计的对象是——平煤股份六矿公司采区供电,由于矿区开采煤层深、用电负荷大井下涌水量大、机械程度高所以选用深井供电系统。 采取供电要求——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技术和经济合力将直接关系到人身,矿井和设备的安全及正常生产,由于矿井工作环境特殊,正确选择电气设备和导线,并采用合理供电控制和保护系统,以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和防止瓦斯煤尘爆炸。 关键词:电力,供电,采区,设计

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计算机语言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语言,在计算机编程语言里也分不同的方向,比如Java、Android、PHP等各种不同的语言,而在我的系统中主要用到的语言,就是Java。Java作为一款目前十分火爆的编程语言,因其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性、编译和解释性、稳健性、安全性、可移植性、高性能、多线索性、动态性等等特性受到大量程序员的青睐。而本次我要介绍的系统主要是以Eclipse为开发工具,Java的框架现在最常用的有五种Mybatis、Spring、Hibernate、Struts2、SpringMVC,各个框架之间可以集成,我主要使用的框架有Spring、SpringMVC、Hibernate而前端我的界面我采用的是HTML、CSS、JavaScript (Jquery)等页面技术,前端框架框架使用Jquery和Bootstrap。 关键词:后台开发;Java;Bootstrap;Spring;Hibernate Abstract:Computer language i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the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also point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such as Java, android, a variety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uch as PHP, and mainly used in language in my system, it is Java.Java as a very popular programming languages at present, because of itssimplicity,object-oriented,distributed, compile and explanatory, robustness, security, portability, high performance, multiplewirealtogether, dynamic, and so on characteristics favored by a lot of programmers.And this I want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the eclipse development tools, Java framework is now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here are five mybatis, spring, hibernate, struts 2, for springmvc, between each frame can be integrated, I mainly use the spring framework, for springmvc, hibernate and front-end interface I use HTML, CSS, JavaScript, jquery) page, such as technology,The front-end frame framework USES Jquery and Bootstrap. Key words: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Java; Bootstrap; Spring; Hibernate

通风设计说明书 宋建政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2) 1.1 厂址 (2) 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 (2) 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如表1-3: (3) 1.4 工艺资料 (4) 1.5 工作班制 (4) 第二章排风罩设计及计算 (6) 2.1 喷砂部 (6) 2.2 除锈部和电镀部 (6) 2.3 发电机部 (10) 2.4 进风量的计算 (10) 第三章排风系统设计 (12) 3.1 系统划分 (12) 3.1.1 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12) 3.1.2 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5) 3.2 除锈部的水力计算 (16) 3.2.1 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8) 3.3 喷砂室的水力计算 (19) 3.3.1 选择风机 (19) 3.4 发电部的设计计算 (19) 3.4.1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20) 第四章送风系统的通风计算 (22)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原始资料 1.1 厂址 建筑物所在地区:长春市郊区 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 表1-1 (1)外墙 外墙:普通红砖、内表面抹灰0.015m,墙厚度按下表一采用 表1-2 建筑结构基本情况 (2)屋面 (3)磁砖地面 (4)门和窗;外门:单层木窗尺寸1.5X2.5m 外窗:中悬式木窗2.0X3.0m 开窗:中悬式单层木窗高为1.2m仅在2-7柱间有开窗 (5)大门开后及材料运输情况 ①大门不常开启 ②材料用小车从机械加工车间运来 4.动力资料

(1)蒸汽:由厂区热网供应 P=7kgf/c㎡ 工业设备用汽 P=2 kgf/c㎡ 0.6T/h 采暖通风设备用汽 P=3 kgf/c㎡ 回水方式:开式.无压.自流回锅炉房 (2)电源:交流电 220/280伏 电镀用 6/12伏直流电 (3)水源:城市自来水 利用井水的厂区自来水 (4)冷源:12℃低温冷冻水 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如表1-3: 表1-3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范本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矿井基本简况5 第一节矿井简况4 一、井田简况4 二、煤层地质简况4 三、瓦斯简况5 四、水文简况5 五、煤尘、煤炭自燃简况5 六、通风简况5 第二章通风系统设计可行性论证8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背景8 一、矿井目前通风及生产能力情况8 二、矿井生产能力发展前景8 第二节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分析、论证9 第三节通风系统改造的主要手段10

第四节通风系统改造总体技术方案的选择10 第三章矿井通风参数计算14 第一节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14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14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14 第二节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19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9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9 第三节通风系统改造技术方案比较33 第四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35 第一节主要通风机选型35 一、设计依据35 二、通风设备选型35 第二节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配置要求38 第五章通风费用概算40 第六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43

第一节粉尘灾害防治43 一、防尘措施43 二、防爆措施43 三、隔爆措施43 第二节瓦斯灾害防治44 第三节防灭火44 一、煤的自燃预防措施44 二、外因火灾防治44 第四节矿井防治水45 第五节井下其它灾害预防45 一、顶板灾害防治45 二、机电运输事故防治45 前言 矿井通风是一个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输送、调度空气在井下流动,维护矿井正常生产和劳动安全的动态过程。在生产期间其任务是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质优量足的新鲜空气,保证工作人员

的呼吸,稀释并排除瓦斯、粉尘等各种有害物质,降低热害,给井下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剖析历次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及扩大的原因,无不与矿井通风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一个既能满足日常生产需风,保证风向稳定、风质合格,在灾害时期又能保持通风设备运行可靠、稳定、能快速实现风流控制的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设计基于郑兴义兴(新密)煤矿的现状,本着为矿井的长期发展,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进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总设计技术方案:维修扩大矿井东回风巷的断面,回收矿井西回风巷,对皮带巷进行扩修增大通风断面减小阻力,并经过矿井通风设施改造。通过风量、风阻等计算,选择出主要通风机以及配套的电机型号。通过各种论证,本设计可靠可行,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提高了矿井的经济效益。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内蒙古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呼和乌素煤矿煤矿 4101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单位:机电科 编制:张东东 日期: 2012年8月1日 呼和乌素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一、原始资料: 1、井田设计能力120万吨/年。 2、井田内布置方式:采区式,运输大巷底板岩巷。 3、矿井瓦斯等级:低等级。 4、采区煤层倾角:0°─5° 设计煤层:4#。 2 / 24 二、设计要求: 1、设计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设计规程、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 2、设计遵循煤炭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最佳方案。 3、设备选型时,应采用定型的成套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电能损耗,节约能源。 4、设计质量要确保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适应性。

目录

第一节、采区移动变电站位置的确定 一、采区供电对电能的要求 1、电压允许偏差 电压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电压偏差=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 —实际电压×10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为: (1)35KV 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 (2)10KV 及以上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用户额定电压的+7%—-7%; (3)低压照明用户为+5%—-10%。 2、三相电压不平衡 根据《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间不得超过4%。在采区变电所供电情况下,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由于负序分量而引起的pcc 点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能满足规定要求。 3、电网频率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543—1995)中规定:电力系统频率偏差允许值为,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值可放宽

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与施工说明

设计与施工说明(一) 一.工程概况: 1、本项目位于三亚海棠湾B位10号地,建筑面积108279.15平方米。主要分为主体酒店、酒店别墅区及可售别墅区。 2、本设计内容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本次设计范围为酒店地下室后勤区及主楼部分后勤区。 二、主要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2006)。 5、建筑条件图 6,甲方对设计提出的有关文件。 三、室外空调设计参数: 1、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5.1°C,湿球温度:28.1°C。 2、夏季风速为.2.6m/s。 3、夏季大气压力:100.34KPa。 4、冬季不采暖。 四、室内通风空调设计参数: 1、室内空调系统设计参数见附表一。 2、通风换气次数 3、冷源系统: a) 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注:(改为6~12℃。) b) 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 4.排烟量:房间和走道机械排烟量按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立方米计算。 五、空调冷源设计: 1.本项目空调计算总冷负荷为6988KW后 2.冷冻站设在后勤区负二层,选用3台600RT的水冷式离心机组及1台200RT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7~12管冷冻水。机组采用环保型冷媒,如R134a。冷水机组采用定频式,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采用变频式。 3.冷却塔放置在室外地坪上。提供32~37°C冷却水。 4.酒店别墅区及可售别墅区采用一拖多联式小型中央空调空调机组。室外机放置于室外地坪上。详见别墅部分设计图纸。 六、空调水管系统设计: 1.本工程采用一次泵变频供水系统;整个项目供水分为二个回路:主楼回路及后勤区回路; 每个区集水器回路供水干管上安装热量表,计量各回路的冷量消耗。每个回路的管道敷设形式和管径大小详见对应的平面图和系统图。 2.本工程的水系统采用膨胀罐定压补水 3,冷冻水系统采用两管制。采用同程式布置。局部为异程式。 七,空调、通风系统设计: (一)空调系统 1,风机盘管系统: 客房、办公类等较小房间采用风机盘管系统提供空调。送风方式根据室内装修情况具体确定。2,全空气单风道空调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框

生产管理系统是针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运营而开发的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 统主要包括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库 * 希燮孜测 设计中心 <产品、工艺) 生产计划 贬会管逵 * 采嗚计划 〔采购 计划 资金菁求 计划 能力需求 计划 牝源零求 计対 主产线 {隨工 生产作业 计划 更量管逢 亘定资A 人员工资 圭龙成本 寿户誉至

存管理、付款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绩效等核心管理系统,实施生产管理系统能 够提高了各组织部分管理的准确性,指导原材料定购,及时掌控各方数据信息, 优化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节省生产成本。 、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需求分析 社会的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企业都在加快建设特信息网络平台的步伐。 企业在处理 采购、生产、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重要环节方面,正在逐步加强对 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和计算机的利用。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对可视化信息的需求 十分迫切。比如,在安全防卫方面,企业需要再厂区、厂房、仓库以及各交界处 实施全天候视频监控及预警、录像系统;监管人员需要及时掌握各厂房车间的流 水线的生产情况;领导层也有了解各生产环节实时生产情况, 现场语音交流指导 和处理突发状况的需求。 此外,制造行业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而且人工处理缓慢,出错率高, 因此企业对于 生产管理 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通过实施生产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不仅促进企业生产社会化自动化要求, 也是企业发展、减少成本需要。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道路上, 利用生产管 订单管理 作业指示 车间離 储区管理 设备管理 8$订单昨 xan 制HI 际 WKSttSSB AVI 壕冲删齟 iSfigffVESS? 的删整 工作胴般 柞1?标单豹8 自榊£1$ ma 砸时计 <4-HA l-W JW MB] gsat^H 脚T 草酣 低业计鵬产 SETH aas^it#) 作业拒示 生产 设备管 车间监控

暖通设计说明

1 主要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11) 《河北省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和标准 2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2.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廊坊) 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8.3℃ 冬季通风室外干球温度-4.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6℃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1%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2 m/s C SW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1 m/s C NE 最大冻土深度67 cm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6.4hPa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1004.4hPa 2.2 主要房间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2.3 主要房间的通风换气次数 3供暖、空调系统设计 3.1. 冷热源 3.1.1 住宅、公寓、底商、办公及幼儿园:

矿山供电系统设计

9矿山生产系统设计 9.4 供电系统设计 9.4.1 概述 一供电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电力是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对企业应做到可靠、安全全和生产的需要,企业对供电提出以下基本要求:供电安全、供电可靠、供电优质、供电经济。 1.供电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对于煤矿生产来说,由于主要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特殊,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易受损坏,可能造成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和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供电,确保安全生产。 2.供电可靠 供电可靠就是要求供电具有连续可靠性。供电中断时不仅影响企业生产,而且可能损坏设备,产生废品,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而煤矿一旦断电,不仅影响产量,还有可能引发瓦斯集聚、淹井、人身伤广和设备损坏,严重时将造成矿井的破坏。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双电源。双电源可来自不同变电所或发电厂或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上。对于煤矿,在一个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另一电源应能满足对主要个产设备的供电,以保证通风、排水以及生产的正常进行。 3.供电优质 在保证安全和可靠供电的前提下,还要保证供电的质量,用电设备在额定值下运行性能最好。因此要求供电质量方面有稳定的电压和频率,电压和频率足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具体有以下4项指标: (1)电压:额定电压电压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值,电动机±5%,白炽灯+3%~-2.5。 (2)频率:额定频率50Hz,频率偏差不得大于±0.4%~±1%。 (3)波形:正弦波形,波形上不得有高次谐波产生的毛刺,以防造成电力污染。 (4)平衡度:三相电网电压平衡。 4.供电经济 一般考虑下列3个方面; (1)尽量降低企业变电所与电网的基本建设投资。 (2)尽量降低设备材料及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3)注意降低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及维护费用。 此外,企业还要求有足够的电能。这不仅要求电力系统或发电厂能提供充裕的电能而且要求企业供电系统的各项供电设施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 二电力负荷分类 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即停电所造成的影响不同.同时又考虑到供电的经济件,根据用电设备在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方便在不同情况下区别对待,通常将电力负荷分为3类。 1.一类负荷(一级负荷) 凡因突然小断供电,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重要设备损坏事故,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或在政治上产生不良影响的负荷,均属于一类负荷。如钢厂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