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采风报告
湘西采风调研报告

湘西采风调研报告1. 引言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
湘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文学艺术家和探险家前来采风调研。
本报告将对湘西地区进行综合调查研究,以探索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自然景观湘西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其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湘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石峰、溶洞和岩石画而闻名世界。
此外,花垣河、石牛河等风景河流及橘子洲、乌蒙山等山岳景观也深受游客喜爱。
3. 民族文化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
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服饰、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如土家锦鸡舞、苗族踩街和侗族木楼等。
此外,湘西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土家酸菜鱼、苗家腊肉以及侗族腊鸡等都值得一尝。
4. 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旅游业成为湘西地区的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同时,当地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也在稳步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饮食、服饰、民间工艺品等民族文化产业也日益兴旺。
5. 存在问题然而,湘西地区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其次,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完善,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
6.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湘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优化旅游资源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 注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和文化活动。
- 引进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7. 结论通过本次湘西采风调研,我们对湘西地区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湘西地区在旅游业、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采风报告(精选14篇)

采风报告(精选14篇)采风报告什么是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报告,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司法、军队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中,都规定了这个文种。
采风报告(精选14篇)风古指搜集民歌,现在是演员或作家等下到基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的意思。
采风的本意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中的“风”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采风报告(精选14篇),一起来看看吧!采风报告1采风时间: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7号采风地点:杭州考察对象:西湖,乌镇正文:20xx年10月13日——21日经历拉火车一夜的颠簸,我最终踏上这片如诗如画的江南土地——杭州,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
清新的空气,精致的城市布局,星罗棋布的街心公园,人们安逸闲适的神情,铅华淡去,浮躁尽无,这些无一不让我为之心动。
坐车的劳累抑郁之情一扫而空,带着清爽的心境,我游览这座夕年“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美丽城市,经过细心的体味,感悟,比较以前学过的知识和资料,我有拉一些自我新的见识,现经过几个角度,对西湖境貌总结如下:一、从自然地理气候角度看西湖环艺旧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古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而今,西湖水域面积扩展为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构成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从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构成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
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
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
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
湖区附近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建筑与自然气韵相互渗透,色彩调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围环境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采风实习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大庸的回眸记张家界采风实习姚倩芸0712082722011年5月8日-5月14日学校组织了我们进行艺术采风,目的地:张家界。
一个星期的采风时间让我们收获颇多,体会颇多。
游览了许多景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黄石寨、凤凰城、芙蓉镇等等,行程满满,也感受到了苗族傣族的民俗风情。
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境内多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桑植县境西北的斗蓬山海拔1890米为市境最高处。
主要河流有澧水、溇水。
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5.1℃,7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400毫米。
枝柳铁路纵贯境内,干线公路纵横过境,有张家界机场。
旅游景点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桑植县九天洞、八大公山,永定区茅岩河漂流、天门山,慈利县五雷山,永定区玉皇洞石窟、普光禅寺等。
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纪念地有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故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旧址等。
美国好莱坞曾到张家界来拍照取景,这些照片被卡梅隆导演看上,用在了电影《阿凡达》上了。
此次我的宣传册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张家界的大自然风光,整体以绿色和白色为基调,这样的简单色调搭配可以体现出山的雄伟以及风景的秀丽,同时还放置了许多这次采风拍摄的照片,其中有闻名遐迩的武陵源,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代佳丽,秀丽景色,决非“山青水秀”就能概括得了。
其山川秀色,全无人工雕凿与粉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全靠天造地设,风雨切割。
无论高山、洼地、深涧、幽谷,还是洞壑、石潭、奇花、异葩,都是自然成型,自然成趣,自然成景,自然成名。
它藏而不露,若不身临其境,无论如何都见不到她“庐山真目”。
好似长在山里的土家族姑娘,笑逐颜开而骄健。
泛舟于宝峰湖上,可见到胜于西湖的美景;而漫步在空中田园,似置身于一幅泼墨的山水画之间;若游览于紫草潭,一定会被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
采风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根据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要求,我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
本次采风活动旨在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为今后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提供参考。
现将本次采风活动总结如下:二、采风活动基本情况1.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2.地点:XX省XX市3.参加人员:我单位全体成员4.活动内容:(1)参观当地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了解地方历史底蕴;(2)采访当地文化传承人,了解地方民俗风情;(3)考察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产品;(4)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等交流合作事宜。
三、采风活动成果1.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本次采风活动,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如XX寺、XX古城等,了解了地方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这些古迹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是我们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2.挖掘优秀民俗风情:在采访当地文化传承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优秀的民俗风情,如XX舞、XX曲等。
这些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我们推广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源。
3.考察文化旅游资源:本次采风活动,我们深入考察了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为我们今后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加强交流合作:在座谈会上,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
这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存在问题:(1)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2)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特色;(3)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建议:(1)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力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2)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3)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服务水平;(4)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桑植民歌采风报告

桑植民歌采风报告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是一个山水秀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近日,我前往该县进行了一次民歌采风,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也深入了解了桑植民歌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一、民歌采风的背景桑植县是湖南省土家族自治县,是全国著名的土家族聚居区之一。
截至2019年,全县总人口为86.8万,其中土家族人口近60%。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桑植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中民歌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形式。
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交流中,桑植的土家族民歌吸取了汉族、苗族、瑶族等许多民族音乐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同时,传唱着许多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形式。
我此次前往桑植县,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桑植民歌的特色和传承情况,促进地方民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采风实践过程在桑植县,我首先去了土家族聚居区。
走在街头巷尾,你可以随时听到土家族民歌传唱的声音。
整个聚居区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唱一些民歌,那些朴实而真挚的声音也是我此行中最令人难忘的一部分。
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土家族民歌的主题涵盖了生活、婚姻、爱情、劳动等方方面面。
比如黎族儿女的《媳妇值千金》、张继的《送青春去》,都是描写女性爱情故事的脍炙人口之作;而《打鱼歌》、《开垦山岗》、《黑烟斗》则是关于生活、劳动的歌曲,反映了当地土家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和生产力水平。
采风过程中,我发现桑植民歌的演唱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般而言,桑植民歌以“三部分”式为主,即:开场部分、间奏部分和尾声部分。
演唱时,通常由主唱带领,其他人则在间奏部分合唱。
整个过程十分节奏感十足,让人听后感到很有力量。
三、桑植民歌的特点1、风格独具,旋律婉转动听桑植民歌风格独具,旋律婉转动听。
相比于其他地区的民歌声音沉稳、磅礴,桑植民歌显得更为轻盈和柔美。
这与桑植的山水环境、人文气息有着极大的联系。
同时,桑植民歌还保留了大量传统歌曲的元素,以及一些当地土著文化的内容,因此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采风报告

广西工学院湖南凤凰采风报告专业:工业设计班级:092 班姓名:赵聪时间:2010年10月25日织在身上的苗家古歌“服饰,是指人们天天穿在身上的东西,即衣、裤、鞋、帽、袜、头巾、手套等饰物和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饰品”。
○1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发展的。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正是由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组成。
其中,服饰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由于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而显得格外绚丽多彩,而且因其在世界服饰史上有悠久的历史而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中国服饰,反映着民俗风情和社会制度,记录着历史和社会生活,承载着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是一部形象的、鲜明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而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苗族就是一个有着丰富民族文化的一个民族。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
”○2说的就是苗族。
苗族,恐怕是世界上最喜欢迁徙的民族之一了。
然而,要查苗族的历史,古籍上却很难找到多少材料可供考据。
大多数则是以神话的方式世代相传下来。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黄帝“遏绝苗民”的政策,使苗族自古以来便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二是,苗族先民在远古那场著名的战争中,逐鹿中原败走他乡后,四处漂流,没有安稳的环境来修史立传,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苗寨,要想“查阅”苗族的“根古”,不用找书(也找不到书),只要“读”懂那穿在苗家阿妹身上的花衣,便会知晓。
苗族神话中的“格蚩爷老”,指的就是上古神话中与黄帝逐鹿战争的九黎首领蚩尤。
而要真正了解苗族的文化和历史,就不得不对苗族服饰做深入的了解。
苗族服装中最具特色的是被称为“戳苏”的加花披肩,形制为两块织的很厚的毛织物,缝连一角而分披两肩,形如锁甲(传说它即为苗族首领的锁甲)。
搭缝在两块披肩之后的方块巾称为“劳搓”,上绣方形图案,象征首领的练兵场或令旗。
披肩的两头部分叫“搞”,“搞”上的花纹叫“鲁老”,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中间部分叫“苏”,上面的花纹叫“凿苏”。
采风实习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
实习地点,某地文化艺术中心。
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负责采访和报道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各
类活动。
我先是进行了一些基础的采访技巧培训,学习了如何提问、如何引导被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等技巧。
随后,我开始参与实际
的采访工作。
我采访了一些艺术家、表演者和观众,他们对于文化
艺术中心的活动和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通过这些采访,我不仅学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还了解了文化
艺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地拍摄和录音。
我用
相机拍摄了一些艺术中心的活动现场,也用录音笔记录了一些采访
的内容。
这些素材不仅可以用于我的报道,也可以作为文化艺术中
心的宣传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里的活动。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采风实习,我不仅学到了采访和报道的技巧,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影响。
我意识到文化艺术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和推广艺术作品的地方,更是一个促进人们交流和思考的平台。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文化艺术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文化艺术,让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同时,我也会继续提升自己的采访和报道能力,为文化艺术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采风实习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2021年夏季,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采风实习活动。
本次采风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采风的过程,提高我们对于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感悟能力。
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还体验到了不同地域的独特风貌。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采风实习的详细报告。
实习地点:西南某个古镇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一个位于西南某个古镇,这个古镇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后,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习俗。
我对于这个古镇一下子就被它美丽的风景所吸引。
整个古镇十分幽静,巍峨的古建筑和古老的街道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我立刻拿出相机开始拍摄周围的景色。
实习活动一:参观古镇文化景点在古镇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当地的文化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庙宇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
在庙内,我们看到了许多拜神的香客和信徒,他们虔诚地跪拜神像,祈祷。
这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底蕴和信仰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一座古老的民居,这座民居保存着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在民居内,我见到了很多古老的家具和摆设,这些都是历经岁月洗刷后仍能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
实习活动二: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在古镇的第二天,我们有幸参与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
首先我们参加了一场水龙船比赛,水上的战斗让人兴奋不已。
我和我的队友们紧紧握住船桨,用尽全力划动着船只。
尽管最后我们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除了水龙船比赛,我们还参与了一场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
在舞蹈中,我仿佛化身为一个古代的舞者,随着动感的节奏扭动着身体。
舞蹈的感觉让我忘记了一切烦恼,只顾着享受音乐和舞蹈的美妙。
实习活动三:采风和写作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的任务是进行采风和写作。
我选择了在古镇的街道上散步,欣赏街道两旁的特色建筑和商铺。
我专注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这些照片将会成为我后来写作的素材。
回到实习的基地,我开始动笔写作。
我以古镇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尽情地展开了想象力的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十月份,我们系有一项课程就是外出采风,我们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学校组织的两周的外出采风的征程,在这次的采风中,我们走过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名胜古迹,如湖南省博物馆、简牍博物馆,去了我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以及张家界的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最后怀着意犹未尽的心境,结束了为期两周的采风之旅。
凤凰古城、苗寨
从三明出发,我们踏上了去湖南凤凰古城的路上,在经历了20个小时路途的颠簸后,我们总算到了目
的地:凤凰古城。
由于到了那已经是晚
上凌晨了,再加上坐了一天一夜的火
车,大家早已经是累得话都不想说了,
就直接安排入住了,老师给我们足够的
睡眠时间,我们睡到了隔天快中午了,隔天下午老师给我们自由的时间去看看,逛逛,熟悉环境。
到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后,老师通知我
们去凤凰醉美九景,并有一个导游罗导
带,先去沈从文故居、再去了杨家祠堂(右
图是我们同学)、古城博物馆、嵩德堂、
万寿宫、东城门楼、熊希龄故居、沱江泛舟、还有一个算苗寨又不是苗寨的地方,走了好远的路,经历了一
些比较可怕的路,(附照片)在这途中
我同学相机掉了。
到达的地方就是一个
很美的瀑布,就这样没了。
下来的时候
正中午,去体验了一次所谓苗家的饭菜。
下午回到客栈,晚上安排了去看篝火晚会,晚会表演了他们那的赶尸、上刀山下火海烧身都没事的、娶亲等等的风土人情。
看完之后我不仅看到了苗族的风土人情,也体验了苗族的风土人情,也略懂一些。
在凤凰我们总共待了三天,一天自由,两天去九景和苗寨,还看了篝火晚会。
这算是几乎凤凰古城的街街巷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凤凰古城很小瞌睡很耐看,短暂的时间里,我想抓住她的一切来感受。
晴天的凤凰、清晨的凤凰、夜晚的凤凰,不同的时间之窗看到古城、沱江的秀丽、精巧、古朴、实在让人留恋着迷,着迷之后又让人回味和深思,回味和深思之后又让人感动与震撼!清澈的水,碧蓝的天,纯洁的笑脸,一切似曾相识,又如同梦里,我又怎能不抒。
于是,挥动着我用相机记录下这最原始的美丽。
我想我不反对。
也没有人来反对。
别了凤凰,我带着对你爱恋离开,是为了期待下一次重逢的到来。
凤凰古城正面,有好看的、有好吃的,随手拈来,都是景色,我们悠闲自在地行走在凤凰古城的人群中,倘佯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尤如置身于一幅民族风情画,处处可见的是凤凰民俗、苗家风情,眼睛目不暇接收集特色特产,相机镜头更是不停地记录街头的景致,下面
就是我收集的一些素材:
凤凰的时间久这样结束了,我们来到了张家界的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刚到的时候是4点,我们还利用了剩余的一点点时间去了十里画廊光看了奇特的景象,慢慢的就起雾了,朦朦胧胧的感觉更美,看完十里画廊后,有一位导游带我们,从这一座山道另一座山的必经之路就是坐索道,很可惜的是,我们坐的时候已经天黑了,什么都看不到,好可惜啊!!!!到了另一座山的时候,我们还要经过这不仅18弯的山路(附照片),这
仅是一段。
我们在这里待了3天第
二天我们就去了好多好多的地方
比如:天下第一桥、阿凡达取景的
地方等等。
她长得各式各样有的像
一个军人、三姐妹、妇女抱孩子等等。
给照片吧!因为太多东西用话语很难形容出来的,下面是我拍的张家界:
短短的3天时间也这样的结束了,好难忘这美丽而变化莫测的景,她很大但是各个角度都是一个景,实在赞。
接着我们到了长沙,哇!湖南省会哦!老师带我们去了长沙博物馆,还有毛泽东故居,古玩城,还在了毛泽东像下留了纪念(附照片)。
在长沙我们不仅去博物馆还去了大学
城,学生街,岳麓书院,简牍博物馆等
等。
让我们懂了一些历史,等得了古代
人用的,还有他们的生活和编制。
看完
了这些,懂得了这一写后我也结束这几
天的行程。
最后一站株洲,在株洲就待一个晚
上,隔天我们就要回三明了,在株洲没干么就是逛街,因为她是有一
个服装批发市场,我们就去逛逛了,就这样结束了为期两周时间的外出采风结束了,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
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作友。
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
仍然难忘藏区的那一草一木、一房一瓦,这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厚道,感觉一下子从车来人往、拥挤喧闹的城市,回归到了宁静、安详、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种心情无以言表。
同学们依依难舍,一句话:“这儿的景色好美,那儿的人好纯朴。
”这里独特的居民堪称一景,它非常自然、和谐地融进了自己缔造的山水民居之中,令游客们赞叹不已。
外出的采风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我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
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我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
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
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十几天我们先后到过的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方,用心去体会山里人的热情、好客,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外出采风实践教学对培养我们的创造型艺术才能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使自己努力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
更培养自己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
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