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生物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监测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植物从土壤中摄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A. 叶片– B. 茎– C. 根– D. 花答案:C. 根2.植物细胞的特点是()– A. 只有细胞核– B. 只有细胞壁– C. 只有叶绿体– D. 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答案:D. 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3.下列哪种生物在水中生活,且通过鳃呼吸()– A. 鱼类– B. 昆虫– C. 鸟类– D. 哺乳动物答案:A. 鱼类4.哺乳动物的胎生特点是()– A. 卵胎生– B. 卵生– C. 胚生– D. 腹生答案:C. 胚生5.下列哪个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 A. 肝脏– B. 脾脏– C. 胰脏– D. 肺部答案:B. 脾脏第二部分:填空题1.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中,氧气来自于()答案:水2.生物体内主要有两种核酸,分别是DNA和()答案:RNA3.动物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答案:细胞4.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种物质,能够给细胞提供能量,它是()答案:葡萄糖5.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答案:肝脏第三部分:简答题1.生物监测是什么?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答:生物监测是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生物体对环境的响应,来评估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及时监测并评估环境的状况,了解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请简要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它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光能,提供植物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

3.请简要说明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答: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部入侵物质和抵御疾病的重要系统。

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识别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维持正常组织和细胞的稳定性、调节和协调免疫应答等。

生物化学检验试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试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物化学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基于分子杂交原理?A. 放射免疫法B. 酶联免疫吸附法C. 酶免疫法D. 免疫荧光法2.在 Western blot 实验中,用于转移蛋白质的电泳胶的缓冲液是?A. Tris-HClB. SDS-PAGEC. Tris-甘氨酸D. Tris-EDTA3.下列哪种酶催化糖原分解为葡萄糖?A. 磷酸化酶B. 脱氢酶C. 转移酶D. 水解酶4.在血糖测定中,常用的方法是?A. 酶联免疫吸附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氧化还原法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核酸C. 多糖D. 脂肪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主要用于分析_________的分子量分布。

2.PCR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_。

3.生物化学检验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4._________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5._________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 ELISA 实验的基本步骤。

2.请列举三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3.请解释一下 SDS-PAGE 的原理及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 PCR 技术在基因检测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论述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D5. D二、填空题1.高分子化合物2.聚合酶链式反应3.紫外分光光度法4.酶联免疫吸附法5.生物化学三、简答题1.ELISA实验的基本步骤:(1)包被: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微孔板上。

(2)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3)加样:加入待测样品。

(4)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5)加酶标抗体:加入酶标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微生物检验试题与答案

微生物检验试题与答案

微生物检验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微生物检验主要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医学B. 环境科学C. 农业D. 所有以上领域答案:D. 所有以上领域2. 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大肠杆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放线菌答案:B. 葡萄球菌3. 微生物培养基的选择主要基于下列哪些因素?A. 微生物特性B. 检测目的C. 检测方法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 所有以上因素4. PCR技术是用来检测微生物的什么特征?A. 蛋白质组成B. 基因序列C. 细胞壁结构D. 菌落形态答案:B. 基因序列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污染?A. 蒸馏B. 过滤C. 灭菌D. 高温烘烤答案:C. 灭菌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步骤。

答案:革兰氏染色是一种用来区分细菌形态的染色技术。

其原理是根据细菌细胞壁的不同结构,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包括:将细菌样品涂抹在玻片上,用火焰加热使其固定,然后依次涂抹紫色革兰氏染色液、碘溶液、酒精洗涤剂和红色颜料染液,最后用水洗净并晾干。

革兰氏阳性细菌会呈现紫色或暗紫色,而革兰氏阴性细菌则呈现红色。

2. 请简述PCR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答案: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用来扩增DNA片段的方法,在微生物检验中应用广泛。

通过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微生物DNA,从而进行基因测序、基因型分析、致病菌的检测等。

PCR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检测微生物,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科学和农业领域。

三、应用题1. 针对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设计一个微生物检验流程。

答案:步骤一:样品制备- 收集食品样品,如肉类、乳制品等。

- 在无菌条件下,将样品置于培养基中,制备待测样品。

步骤二:细菌培养- 将待测样品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箱进行恒温培养。

- 根据不同致病菌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

微生物检验技术测试题含答案

微生物检验技术测试题含答案

微生物检验技术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无微不至、无孔不入说明微生物具有()的特点A、生长旺、繁殖快B、体积小、分布广C、适应强、易变异D、吸收多、转化快正确答案:B2、细菌对糖的分解,是将多糖分解成丙酮酸,厌氧菌将丙酮酸进一步分解成各种有机酸,H2和CO2,此过程称为A、三羧酸循环B、氧化C、发酵D、还原正确答案:C3、采集的样品如果是冷冻食品应该()A、进行解冻B、于高温下C、加热后D、保持在冷冻状态正确答案:D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发酵液被噬菌体污染A、发酵液染色涂片法B、噬菌斑法C、发酵液离心法D、这些都是正确答案:D5、以下不是还原糖的是()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果糖正确答案:B6、对于靛基质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不用含有丰富的色氨酸B、培养基的PH值应为7.0~7.2C、培养基中要含有丰富的色氨酸D、加试剂后呈现玫瑰红色,为阴性反应正确答案:A7、沙门氏菌属A、不发酵甘露醇B、不发酵麦芽糖C、不发酵乳糖或蔗糖D、不发酵葡萄糖正确答案:C8、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A、布赫纳B、柯赫C、列文虎克D、巴斯德正确答案:D9、血清培养基用流通蒸汽加热灭菌,通常温度不超过100℃,应每日()灭菌A、4次B、2次C、3次D、1次正确答案:D10、溶血性链球菌是()球菌A、革兰氏阴性B、革兰氏阳性C、嗜中性D、嗜碱性正确答案:B11、革兰氏染色中结晶紫染色的时间是()A、1-2sB、20-30 minC、1-2 minD、20-30 s正确答案:C12、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A、微量元素B、氨基酸和碱基C、维生素D、B.C二者正确答案:D13、建立微生物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技术的著名科学家为()A、柯赫B、巴斯德C、詹纳尔D、列文虎克正确答案:A14、对微生物影响的外界因素中与食品工业关系密切的是()因素A、干燥、渗透压B、渗透压、辐射C、温度、干燥D、温度、辐射正确答案:C15、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实验程序,正确的是A、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油镜—高倍镜—擦镜—复原B、安置—调光源—调物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C、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高倍镜—低倍镜—油镜—擦镜—复原D、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正确答案:D16、糖发酵实验中加入杜氏发酵管的作用为()A、指示糖的减少B、指示气体的产生C、指示微生物数量D、指示酸碱度的变化正确答案:B17、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赖氨酸脱羧()A、变形杆菌B、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阴性杆菌D、沙门氏菌正确答案:D18、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A、副溶血弧菌B、福氏志贺氏菌C、肉毒杆菌D、葡萄球菌正确答案:C19、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利用免疫血清学技术,测定细菌的()A、化学B、结构C、形态D、结构抗原正确答案:D20、以下哪种方法适于衰退菌种的复壮A、低温冷藏B、无菌操作C、采用有效的保藏方法D、纯种分离正确答案:D21、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年A、10年B、2年C、3年D、5 年正确答案:D22、以下最不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血清B、营养琼脂培养基C、试管D、接种环正确答案:A23、最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致病性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产毒霉菌D、沙门氏菌正确答案:D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两类A、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C、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D、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正确答案:A25、MPN是指A、1g样品中大肠菌群近似数B、100g样品中大肠菌群近似数C、1g 样品中样品中大肠菌群确切数D、100g样品中大肠菌群确切数正确答案:B26、革兰氏阳性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是:()A、紫色B、绿色C、红色D、褐色正确答案:A27、细菌生长繁殖中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胨等属于哪一类物质A、维生素类B、碳源C、氮源D、无机盐类正确答案:C28、含血清培养基应采用下面的()法灭菌。

历年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历年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历年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什么?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革兰氏染色C. 巴氏染色D. 阿利新蓝染色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基?A. 营养琼脂B. 血琼脂C. 麦康凯琼脂D. 伊红美蓝琼脂答案:D3. 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细胞壁成分的不同B. 细胞膜的通透性C. 核酸的分布D. 蛋白质的含量答案:A4. 微生物检验中,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A. 酵母菌B. 细菌C. 病毒D. 真菌答案:B5. 以下哪种微生物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大肠杆菌?A.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二、填空题6.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用来检测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答案:平板计数法7.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检测致病菌的重要手段。

答案:生化试验8.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判断微生物是否致病的重要指标。

答案:毒力因子9.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用于检测微生物生长的仪器。

答案:菌落计数器10. 微生物检验中,______是用于检测微生物的遗传特性的方法。

答案:分子生物学方法三、简答题11. 简述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哪些?答案: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培养方法包括平板培养、液体培养、微量培养等。

平板培养适用于分离和计数微生物;液体培养适用于大量培养微生物;微量培养适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12. 微生物检验中,如何进行革兰氏染色?答案:革兰氏染色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涂片制备;2) 固定;3) 初染;4) 脱色;5) 复染。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区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四、论述题13. 论述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还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

生物质量检测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质量检测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质量检测考试题及答案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1.下列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A.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能开出黄色的花B.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C.阳光下小麦健康生长D.海豚能够捕食大马哈鱼2.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光B.温度C.水D.昆虫3.下列现象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C.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D.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4.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这说明生物A.能适应环境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5.一片草原可以看作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C.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也是消费者D.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7.下列几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草→兔→狐B.阳光→植物→虫子→麻雀C.水稻→青蛙→昆虫→蛇D.草←昆虫←鸟←鹰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不断变化着,但同时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C.如果草场上放养的牲畜过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D.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兔子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9.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10.下列生物中,不能进入大气圈的是A.鸽子B.秃鹫C.深海狮子鱼 D.细菌11.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12.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q”,看到的物像是A.qB.pC.bD.d13.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应选择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1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高倍镜后会看到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15.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1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物质C.将细胞内、外环境隔开D.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实现能量转换17.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实现的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 D.细胞分离18.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直接参与这种变化调节的是A.运动系统B.神经系统C.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19.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 D.疏导组织20.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变形虫B.草履虫C.水绵D.酵母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20分)1. 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生物质量检测试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生物质量检测试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春暖花开B.冰雪融化C.病毒传染D.螳螂捕蝉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完校园生物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

他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寿命长短B. 生物用途C.形态结构D.个体大小3.下列属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A.能取食B.能运动C.能繁殖D.具有细胞结构4.下列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桐山溪中的所有鲤鱼B.太湖一整个湖泊C.太姥山上的所有植物D.草原上所有生物5.生物圈的范围不包括A.岩石圈的表面B.大气圈的底部C.大气圈的顶部D.水圈的大部6.在冬天蛇要冬眠,杨树要落叶,而松树仍然郁郁葱葱,这体现的是A.生物逃避敌害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7.人类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劳动者D.分解者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斗争C.捕食D.共生9.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鼠→鹰B.鼠→蛇→鹰C.鹰←蛇←鼠←草D.草→兔→鹰10.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D.环境不影响生物11.有“地球之肾”美称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2.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 B C D13.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受到主要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是选项生命现象主要影响因素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水C鸟类经常在不同的季节飞往不同的地方温度D 海洋水域的不同水层,分布不同的藻类植物含盐量1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桐山溪上游溪边上的农田B.福鼎的桐山溪C.磻溪镇仙蒲村的原始森林D.福鼎双桂公园15.图1A.此生态系统共存在着4条食物链B.其中有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不断循环D.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16.如图2 a b c dA.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为a →b →c →dB.如图2也可以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C.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有新细胞壁的形成17.生物绘图时,对较暗部分的绘制方法是A.点上较多细点B.用直线条涂黑C.用横线条涂黑D.随意涂黑表示18.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时,转用高倍物镜后,显微镜的视野会A.变暗B.变亮C.变大D.不变图2图119.在人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载体是A.淀粉B.脂肪C.染色体 D.蛋白质20.花草树木能直立且保持一定的姿态,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1.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

生物技术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生物技术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生物技术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不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是( )A、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C、自由水分D、平衡水分正确答案:D2、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A、C 源B、N 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正确答案:D3、细菌的芽胞是()A、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B、一种运动器官C、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D、一种繁殖方式正确答案:A4、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A、麦芽汁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高氏一号培养基正确答案:D5、血液NPN增高,其中最主要的物质是A、肌酸B、尿酸C、胆红素D、尿素正确答案:D6、5-羟色胺是由哪种氨基酸转变生成A、脯氨酸B、酪氨酸C、组氨酸D、色氨酸正确答案:D7、测定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2.0g,该样品中约含蛋白质A、11gB、13gC、14gD、12.5g正确答案:D8、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A、牛磺胆酸B、鹅脱氧胆酸C、石胆酸D、甘氨胆酸正确答案:C9、细菌的基本形态是()A、杆状B、球状C、螺旋状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0、关于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脂酸在肝中大量分解产生的异常中间产物,可造成酮症酸中毒B、各组织细胞均可利用乙酰CoA合成酮体,但以肝为主C、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利用D、酮体氧化的关键酶是乙酰乙酸转硫酶正确答案:C11、细胞质内生成乳酸的代谢途径是A、脂肪酸合成B、脂肪酸β氧化C、糖酵解D、磷酸戊糖途径正确答案:C12、cDNA是指A、在体外经逆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B、在体外经逆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DNAC、在体外经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RNAD、在体内经逆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正确答案:A13、实验室中含糖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121℃/50minB、115℃/10minC、140℃/30minD、115℃/30min正确答案:D14、以下哪种方法保藏菌种最好()A、斜面低温保藏B、砂土管保藏法C、冷冻真空干燥法D、石蜡油封法正确答案:C15、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A、黄色B、紫色C、无色D、红色正确答案:B16、过滤和培养的耦合是把一定浓度发酵液通过( )进行过滤,使培养液中的培养基成分和溶解的胞外产物随滤液排出,而菌体则循环回反应器继续进行发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渠县第二中学高2019级总复习(21)1. 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 ASUR”。

下列有关说法比较合理的有()①“ ASUR”是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在核糖体中合成的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内一般不合成“ ASUR”③缺少“ ASUR”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④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变化可能与“ ASUR”的变化密切相关⑤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变化可能与“ASUR”的变化无关2. 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的细胞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许多动物细胞的分裂。

下图是科学家新研发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 经酶A处理后的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C. 若供体DNA提供了prG基因,则该过程中的H是已免疫的B细胞D. 通过检测和筛选得到的川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3. 在含乳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某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测得其生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d均为对数期,此时大肠杆菌的增殖方式为出芽生殖B. 该培养基是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C. c时期细胞内正在合成利用乳糖的酶,该调节方式为酶活性的调节D. 如果在只含乳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为缩短调整期,最好以菌种4. 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净光和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CO浓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a曲线对应CO浓度为 1.22%, b曲线对应CO浓度为0.03%。

正确的说法是()A、环境温度为30 C,最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B、从10:C升至20记曲线上升原因是呼吸速率不断下降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环境中CQ的浓度有关D、随着净光合速率为0,光合作用的速率为降为05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在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妇,已生育了一个完全正常的儿子,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A. 1/4 B . 1/2 C . 2/3 D. 3/4塔养提取单克隆抗体A.①②③B.②④⑤C. ①③⑤D.②③⑤6.现有两个水稻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上述育种方法依据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B. 由杂种细胞发育至性成熟植株过程中,均需在无菌环境下培养。

C. 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可产生9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D. 除去花粉细胞壁的方法常用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7 •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223mg/dL60 〜110甘油三酯217mg/dL50 〜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促甲状腺激素(TSH 5.9ulU/mL 1.4 〜4.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 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C.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不宜多吃油腻食物,可多吃糖类食物D. 该男子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恒定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8.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B. 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C. 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形成对照D. 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9、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是A. S;培养时间过长B. P;培养时间过长C. P;搅拌不够充分 D . S;搅拌不够充分10. 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及其中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图可知核糖体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基质①中B. 图中②扩大了线粒体内膜的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C. 完成过程③需要ATP、脱氧核糖核苷酸进入线粒体D. 完成④过程需要的RNA不止一种---------------------------------- 1: 高2019级总复习练习(21)II丨答题卷二.非选择题11. I: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 C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试回答:(2 )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3)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请分析影响这一结果的外界因素是:(4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n.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2 )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25C和30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1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C,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

T细胞是通过上述「激素神f触前%加激察的受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实现的。

(4 )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有关免疫机理存在着两种学说:诱导学说和克隆选择学说。

克隆选择学说认为,人体 内存在着各种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表面带有与某种抗原互补的受体, 当某种抗原侵入后, 少数淋巴细胞能与抗原选择性地结合, 并恢复分裂能力,产生大量带有相同抗体的淋巴细胞 群。

按照克隆选择学说,如果体内的某淋巴细胞消失或丧失其功能, 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 并发生免疫反应。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克隆选择学说。

实验材料:1只健康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射线杀死细胞)标记的甲种抗原,非放射 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乙种抗原等。

实验步骤:① 给小白鼠以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观察现象;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

预期结果: ① 不发生免疫反应;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问题:右图是科学家对某女性患者一对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

请据图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图I 相比,图2发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据图分析,基因 C 、c 和基因D 、d 两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果蝇的 X 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这种眼色基因可能 会因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丢失(X 0)。

若雌、雄果蝇体内的 X 染色体上都没有眼色基因,则它们均无法存活,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V )与一只白眼雌果蝇( XX w )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

现欲利用一次杂交来判断这只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 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可以用这只白眼雌果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眼、红眼、两种眼色均可)的雄果蝇交配,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是 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A b C D图1A c d高2010级总复习练习(21)答案BABCD BBDBC8.D【解析】本题为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试题。

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故D错误。

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

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

6. 解析:杂种细胞发育至幼苗过程中是在无菌操作室内进行的,此过程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而幼苗发育至性成熟植株过程中不需要在无菌环境下;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可产生YYRR、YYrr 、yyrr 、yyRR、YyRR、YYRr、YyRr、Yyrr 、yyRr 共9 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

10. C【解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图中①为线粒体基质,能合成蛋白质,说明核糖体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基质①中;过程③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11. 1:( 1 )上左(2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3 [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Q减少②水中CO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Q减少(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11( 1)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识别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 2)释放神经递质(3)激素、神经递质通过细胞间的接触( 4)过敏反应(5) 步骤2 再给小白鼠以等剂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3 给小白鼠以等剂量乙种抗原结果: 2 不发生免疫反应 3 发生免疫反应12. ( 1 )染色体缺失(或填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不遵循因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两种眼色均可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1 : 1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2 : 1高2010 级总复习练习 ( 21)答案BABCD BBDBC11. 1:( 1 )上左(2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3 [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Q减少②水中CO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Q减少(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 1)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识别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 2)释放神经递质(3)激素、神经递质通过细胞间的接触( 4)过敏反应(5) 步骤2 再给小白鼠以等剂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3 给小白鼠以等剂量乙种抗原结果: 2 不发生免疫反应 3 发生免疫反应12. ( 1 )染色体缺失(或填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不遵循因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两种眼色均可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1 : 1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2 : 1高2010 级总复习练习 ( 21)答案BABCD BBDBC 11. 1:( 1) 上左(2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3 [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Q减少②水中CO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Q减少(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11( 1)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识别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 2)释放神经递质(3)激素、神经递质通过细胞间的接触( 4)过敏反应(5) 步骤2 再给小白鼠以等剂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3 给小白鼠以等剂量乙种抗原结果: 2 不发生免疫反应 3 发生免疫反应12. ( 1 )染色体缺失(或填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不遵循因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两种眼色均可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1 : 1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2 : 1高2010 级总复习练习 ( 21)答案BABCD BBDBC 11. 1:( 1) 上左(2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3 [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02减少②水中CQ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02减少(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1)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识别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 2)释放神经递质(3)激素、神经递质通过细胞间的接触( 4)过敏反应(5) 步骤2 再给小白鼠以等剂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3 给小白鼠以等剂量乙种抗原结果: 2 不发生免疫反应 3 发生免疫反应12. ( 1 )染色体缺失(或填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不遵循因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两种眼色均可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1 : 1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2 : 1高2010 级总复习练习 ( 21)答案BABCD BBDBC 11. 1:( 1) 上左(2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3 [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02减少②水中CQ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02减少 (4)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1)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识别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 2)释放神经递质(3)激素、神经递质通过细胞间的接触( 4)过敏反应(5) 步骤2 再给小白鼠以等剂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3 给小白鼠以等剂量乙种抗原结果: 2 不发生免疫反应 3 发生免疫反应12. ( 1 )染色体缺失(或填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不遵循因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两种眼色均可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1 : 1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 2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