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基础1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_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_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制作原型时需要用到人体数据,测量人体尺寸时,被测者应该。
参考答案:
穿着贴身紧身衣
2.腰围的测量方式为
参考答案:
通过从正面看人体腰部最细处水平测量
3.本次课程中讲解的实用原型绘制需要用到的尺寸有:
参考答案:
胸高_腰围_胸围_背长
4.测量时,被测者一般采用这样的姿势:
参考答案:
头端正,双眼正视前方_两脚成60度分开_两臂自然下垂
5.服装结构制图常用的代号有B、W、H和N等,他们各自代表、腰围、臀
围和颈围。
参考答案:
胸围
6.袖子袖山弧线长度会比袖窿弧线的长度长,两者差量称为“吃势量”,吃势量
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为了满足人体手臂的形状,使袖子有立体感
7.做袖子原型时,如果袖山吃势量不足,可以沿袖中线剪至袖肥线,再沿袖肥
线剪到袖下缝线,然后在袖山顶点交叠一些量。
【图片】
参考答案:
错误
8.贴体原型相对于齐腰原型上的肩省和腰省,添加了
参考答案:
乳间省_领口省_袖笼省_胸下省
9.直身原型相对于齐腰合体原型,可以更方便地用于
参考答案:
休闲衬衫_宽松外套
10.直身原型相对于齐腰原型,后片的胸围比前片大,因为放入了肩胛骨下的松
量
参考答案:
正确
11.胸度法构成需要测量和胸围尺寸
参考答案:
背长
12.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构成方法为
参考答案:
胸度法
13.人体的基本组成是以骨骼为支柱,由肌肉、()和皮肤组成。
参考答案:
脂肪。
服装结构设计的知识点总结

服装结构设计的知识点总结一、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1. 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服装结构设计是指在保持服装某些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构造和布料的处理,使服装在形式、线条、比例和空间感上能够达到设计者所期望的效果。
2. 服装结构设计的目的:服装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在穿着时能够具有合理的结构强度和舒适性,同时在美观性和时尚感上也能够符合潮流和个性化的需求。
3. 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性、美观性、功能性和时尚性,其中合理性是指服装的结构设计应该适合服装的使用目的和穿着条件,美观性是指服装在结构上应该呈现出美观的外观,功能性是指服装的结构应该能够满足穿着者的功能需求,时尚性是指服装的结构设计应该符合时尚潮流和个性化需求。
4. 服装结构设计的要素:服装结构设计的要素包括标准身体尺寸、结构布置、缝合工艺、裥布处理、合身设计和挺度处理。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1. 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手工制作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和信息化设计阶段,其中传统手工制作阶段主要是以手工技术和经验为主,工业化生产阶段主要是以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为主,信息化设计阶段主要是以CAD/CAM技术和数字化设计为主。
2. 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数字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数字化是指服装结构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个性化是指服装结构设计的个性化定制和个性化定位,智能化是指服装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工艺和智能化材料。
3. 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身体结构原理、材料结构原理和力学结构原理,其中身体结构原理是指服装结构设计应该根据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来进行设计,材料结构原理是指服装结构设计应该根据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来进行设计,力学结构原理是指服装结构设计应该根据力学原理和工程原理来进行设计。
三、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包括人体测量法、模特试穿法、立体剪裁法、平面剪裁法和CAD/CAM技术,其中人体测量法是指通过人体测量来获取身体尺寸和身体曲线的数据,模特试穿法是指通过模特试穿来获取服装的合身效果和舒适性效果,立体剪裁法是指通过三维空间的剪裁来实现服装的立体形态,平面剪裁法是指通过平面的剪裁来实现服装的平面形态,CAD/CAM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来实现服装的数字化设计和虚拟化制造。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_OK

侧摆处起翘3cm修正完成侧缝
保留裙子基本纸样的四个省道
30
裙裤结构设计
(1)A型裙裤制图、 (2)斜裙裤制图
思考:
31
裙裤结构设计
整圆裙裤、半圆裙裤
W
32
裙裤结构设计
高腰裙裤
33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男西裤
34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男西裤
35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男西裤制图
用料计算
面布幅宽150cm,用量115cm;面布幅宽110cm,用量180cm; 里料幅宽100cm,用量50cm; 粘合衬幅宽90cm,用量20cm;
38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常规男女西裤的差异
1加放松量差异
男裤加放10-16cm,女裤加放8-10cm. 因此男裤前片常设褶裥解决腰臀差,且褶裥量大于女裤设置。
2 后裤身腰省和袋的结构差异
男后裤身通常是后挖袋和两个省的设置,先确定袋位,再 设省道。 女裤的后裤身常见是两个省道无后挖袋设置,但也有追求男 性化的裤款。
39
40
1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1.5 1
男西裤缝份
41
男西裤 侧袋(坯布)
(面)门襟贴1×1 (面)里襟贴1×2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男西裤零部件图
袋位线: 袋口尺寸为0.15H,距腰3 标经纬向
21
5.2 常规裤装结构设计
制图步骤
3、后裤片辅助线
(1)基本线: 沿经向作直线(边缘留2cm) (2)下平线: 垂直于基本线的横线(预留贴边4cm) (3)上平线: (2)~(3)为裤片长 (4)直裆线: (3)~(4)为裤片直裆长 (5)臀围线: 按裤片直裆的1/3,由(4)线往上量 (6)中裆线: 取(2)~(5)的1/2 (7)后臀围宽线: (1)~(7)为后臀围宽 (8)后裆宽: 在(4)线上,量0.105H为后裆宽 (9)后烫迹线:(1)~(8)的中点处 (10)落裆线: 距(4)线0.5~1,平行于(4)线 (11)后脚口: 脚口/2+1.5 (12)后中裆: 后脚口+2 (13)后立裆斜线:15:2比例作斜线,外取2~2.5(后腰翘) (14)后腰围线:取长度为W/4+1+省 (17)省位线: 后腰取三等份。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第一章女装原型第一节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构成原理一、原型的制图(上衣、裙子)二、原型的分类和分析三、原型的修正1、胖体2、瘦体3、挺胸体4、驼背体5、扁身体6、圆身体1:1纸样一份,要求针对自己的体型数据,制作一件原型。
(此原型要求裁剪、缝制、试穿、修正)1:5硬板纸样一份,预习。
1、女装原型是复合人体哪一体块的结构?为何将该体块作为原型结构?2、女装原型属于女装中哪一类服装的基本型?松量是怎样设计的?试析原型的使用范围。
3、为何女装原型的前摆缝较后片多出 2 cm?第二章原型的基本原理应用(一)第一节原型的三个基础原理及应用一、对位法则及省移原理1、省的概念及其作用(1)什么是省(2)省的作用2、乳凸量、预留胸省量、腰胸差量、前后差量间的关系3、对位方式与体型、服装造型的关系4、省道转移与造型设计(1)省道的形式(2)省道转移(3)省道变褶裥(4)省道变分割线第二节裙子基本纸样变化原理及应用1、腰省变摆量2、腰省变分割线3、腰省变褶裥裙子的工艺实践。
(用彩色卫生纸操作)1:5各练习二份1、省的类型有哪些?应如何应用?2、常用的省移方法有哪些?试述省移原理的规律。
3、试析全省量的构成及应用方式。
4、试析柔和胸省的设计方法。
5、乳凸量设定的依据及其应用。
第三章领型的结构变化设计第一节领子概念一、领围的测定方法1、测量要领2、测量方法二、领的分类1、立领2、翻领3、驳领4、变形领三、领成型原理—一领的立体构成四、配领松量的构成原理1、领面、领座、夹角、领外沿尺寸、前偏量的认识2、肩颈领面宽、领座高、二者夹角的关系与领的造型第二节立领的结构原理及变化设计一、立领的起翘量设计原理1、脖颈结构与立领的起翘量设计二、立领的舒适性1、立领舒适性的掌握原则三、立领的变化设计1、中式立领2、连身立领(领省的应用)第三节各类领型的结构原理1、无领1、翻领2、驳领3、变形领典型领型的1:1纸样绘制十款及工艺实践。
服装制版基础

需要适当加放松量后才是成品尺寸。特别是胸、腰、臀围的放松 量,要注意掌握分寸,它们将会影响到服装穿着的合体性和外形 的美观性。
三、裙分割、施褶原理及应用
腹凸的省移
标准裙基本纸样有两个腹 省,省尖分布在中腰线上,因 此,省位可以沿中腰线(腹围 线)排列,换句活说.作用腹 凸的省或结构线,可以沿中腰 线选择,同时选择的每一个省 又可以作省移,可见腹凸的省 设计范围极为广泛。最常用的 是把省变成横向断缝结构。这 就是腰腹育克的设计。育克线 设在中腰线以下1cm处最佳,这 样设计的内在作用是使腰腹之 差的两个竖省,可以通过转移 并入作用于腹凸的断缝里。表 面上看像是装饰线;实际它起
五、服装图线及画法
1、粗实线 2、细实线 3、虚线 4、点画线 5、双点画线 6、引出线 7、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8、等分线 9、剖面线
0.9mm(图线宽度)
0.3mm
0.3mm
0.9mm
0.3mm至0.9mm
0.3mm
0.3mm
、
0.3mm
0.3mm
☆注意要点:
1、同一图纸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2、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线段长短和间隔应各自相同,其首末两端
消费者选择和应用号型应注意,选购服装前,先要测量自己的身高、净胸围、腰围。
成人还需以胸腰落差来确定自己的体型,然后按实际尺寸在某个体型中选择相似的
号型服装。
1、每个人的个体实际尺寸,有时和服装号型档次并不吻合。 如:身高167cm,胸围90cm的人。 号是在165-170号之间;型是在88-92型之间,因此需要向上或向下靠档。一般来说,向 接近自己身高、胸围或腰围尺寸的号型靠档。 2、按身高数值选用号。例;身高163-167选用号165;身高168-172,选用号170。 3、按净体胸围数值选用上衣型。例:净体胸围82-85,选用型84,净体胸围86-89,选用 型88。 4、按净体腰围数值选用裤子型。例:净体腰围65-66,选用型66;净体腰围67-68,选用 型68。 4、号型系列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等。 10.塔克:将衣料折成连口后缉成细缝,起装饰作用,取自于英语tuck的译音。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三、部件术语
1.衣身:覆合于人体躯干部位的服装部件,是上装的主要部件。 2.衣领:围于人体颈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部件。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四、结构制图术语 (一)基础线 1.衣身基础线 :前后衣身基础线共有17条, 如图1-5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5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2.衣袖基础线 袖片基础线共有11条,如图1-6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6
缝合线的总称。如止口线、领窝线等。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6.各种图示 (1)效果图:也称时装画,是设计师为表达服装的设计构思以及体现最终穿着效果的一种
绘图形式(图1-2)。 (2)设计图:也称款式结构图,为表达款式造型及各部位加工要求而绘制的造型图,一般
领上口、领下口、领外口、领座、翻领、领串口、领豁口 3.衣袖:覆合于人体手臂的服装部件,广义包括与袖山相连的衣身部分。 袖山、袖缝、大袖、小袖、袖口、袖克夫。 4.口袋:插手和盛装物品的部件,按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5.袢:起扣紧、牵吊等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部件,由布料或缝线制成。 6.腰头:与裤身、裙身的腰部缝合的部件,起束腰和护腰作用。
服装结构基础 杆组

服装结构基础杆组一、介绍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结构基础是指服装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是服装设计和制作的重要基础。
其中,杆组是构成服装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决定了服装的外形和整体效果。
二、杆组的定义与作用1. 定义:杆组是指服装中用来支撑、塑形、增强和保持其形状的各种杆状物体。
2. 作用:(1)支撑:杆组能够支撑衣物的各个部位,使其不会因为自身重量而失去形状。
(2)塑形:通过对杆组进行调整,可以使衣物达到所需的外形效果,如削肩、挺胸等。
(3)增强:在一些需要加强衣物结构或某些特殊部位时,可以使用加固杆或者钢托等来增强其结构。
(4)保持形状: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使用杆组可以有效地保持衣物原有的形状和线条。
三、杆组种类及选择1. 板条类板条类杆组主要包括平板条、圆板条等。
平板条适合于直线型或简单曲线型设计;圆板条适合于弧线型或复杂曲线型设计。
2. 弹簧类弹簧类杆组主要包括螺旋弹簧、扭簧等。
这种杆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伸缩和调整,适合于一些需要变化的部位。
3. 加固类加固类杆组主要包括钢托、铝棒等。
这种杆组可以加强衣物的结构,使其更加牢固和耐用。
4. 选择在选择杆组时,需要根据衣物的设计和需要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平板条适合于直线型或简单曲线型设计;圆板条适合于弧线型或复杂曲线型设计;弹簧类适合于一些需要变化的部位;加固类适合于需要加强结构的部位。
四、杆组使用技巧1. 安装前检查:在安装之前,需要检查各个杆组是否完好无损,并且与衣物相匹配。
2. 安装顺序:安装时应该先安装较大的杆组,再安装较小的杆组。
这样可以避免较小的杆组被较大的杆组挤压变形。
3. 调整技巧:在调整杆组时,需要根据衣物的设计和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需要先将衣物拉直,然后再进行调整。
4. 储存方式:在储存杆组时,需要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高温。
五、结语杆组是服装结构基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选择和使用杆组可以使服装更加美观、实用和耐用。
服装结构基础 旋度

服装结构基础旋度1. 什么是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结构基础是指服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构造和技术要素。
它包括衣物的剪裁、缝制和整体造型等方面,是服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服装制作中,结构基础决定了服装的质量、舒适度和外观效果。
2. 旋度的概念2.1 旋度的定义旋度是指布料或服装在平面上旋转的程度。
它是服装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影响服装的形状、流线和穿着效果。
2.2 旋度的作用旋度可以赋予服装不同的形状和线条,使服装更加贴合人体曲线,增加服装的美感和舒适度。
同时,旋度还可以影响服装的流线,使服装在穿着时更加流畅自然。
3. 旋度的分类旋度可以分为正旋度和反旋度两种。
3.1 正旋度正旋度是指布料或服装在平面上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程度。
正旋度可以使服装在穿着时更紧贴人体曲线,增加服装的修身效果。
3.2 反旋度反旋度是指布料或服装在平面上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程度。
反旋度可以使服装在穿着时更加宽松、飘逸,增加服装的舒适度和自然感。
4. 旋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旋度在服装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旋度的程度来实现不同的服装效果。
4.1 正旋度的应用正旋度常用于修身款式的设计中,可以使服装更贴合身体曲线,突出身体的曲线美。
在女装设计中,常用于连衣裙、紧身裤等款式的设计。
4.2 反旋度的应用反旋度常用于宽松款式的设计中,可以使服装更加舒适、自然,有一定的飘逸感。
在男装设计中,常用于宽松长袖衬衫、风衣等款式的设计。
5. 旋度的影响因素旋度的程度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布料的弹性、厚度和纹理等。
5.1 布料的弹性布料的弹性会影响旋度的程度,弹性越大,旋度效果越明显。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布料的弹性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旋度程度。
5.2 布料的厚度布料的厚度也会影响旋度的程度,厚度越大,旋度效果越明显。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布料的厚度来调整旋度的程度,实现理想的效果。
5.3 布料的纹理布料的纹理会影响旋度的形状和效果,不同纹理的布料在旋度时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凯
院考课:平时40%+考试60% 《女装结构设计与应用》吴俊
整理:沈格格
内容大纲
1 绪论 制版常识,尺码与推版 2
3 女装原型(袖、上衣、裙子) 合体化(省、分隔线) 4
5 裙子 裤子 6
课程性质 ·研究内容
服装立体形态与平面展开图 之间的对应关系; 服装装饰性与功能性的优 化组合; 结构的分解与构成规律。
部、臀部尺寸过大,但仍有腰线。 偏瘦的人体:骨骼对外形影响大,
一般为扁平体。 肌肉发达的人体:肩、胸、上臂、
大腿的尺寸大,整体呈X型。 偏胖的人体:外形圆润,腰腹部、
臀部尺寸大,整体呈菱形。
§5 体型
女体:盆骨宽,肩窄,整体呈呈梯形。 肩胸合适,收紧腰部、突出臀围的设计较女性化。
2
FNP前颈点 SNP测颈点 BNP后颈点
NL领围线
§6.2 空间测定点·肩部
正常肩 溜肩 平肩
男性肩斜:20°-21° 女性肩斜:22°
肩头点与肩峰点不同,肩头点范围可视为上下2-3cm,前后1-2cm。
§6.3 空间测定点·上肢
手臂自然向前弯曲的形状是决定袖形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肩头点向下的垂线与手腕部中心点之间的平均值为6.8cm(光脚。
号 B* 衣长L 袖长SL 胸围B 肩宽S 领围N 背长H
女衬衣规格系列表(单位:cm)
SS
S
M
ML
L
150 155 160 165 170
76
80
84
88
92
60
62
64
66
68
50 51.5 53 54.5 56
86
90
94
98 102
服装外形与款式:分隔线、省的设计;口袋、 装饰附件的设计。
面料特性、加工要求:可塑性、弹性、悬垂性。
1
人体
Body
§1.1 人体区域划分
四大区域: ① 头部 ② 躯干:胸廓、腹臀 ③ 上肢:上臂、前臂、手 ④ 下肢:大腿、小腿、足
§1.2 人体区域划分
人体由九块组成,八个连接点。 颈部:头与胸廓的连接点 腰部:胸廓与腹臀的连接点 大转子:腹臀与下肢的连接点 膝关节:大腿与小腿的连接点 踝关节:小腿与足的连接点 肩关节:胸廓与上臂的连接点 肘关节:上臂与前臂的连接点 腕关节:前臂与手的连接点
②上装围度尺寸(肩宽、胸宽、背宽等)用胸围比例形 式;
③下装围度尺寸用腰围或臀围比例形式。
由于上述细部制图公式主要用胸围的回归式表达,股常 称为“胸度法”,常用的有十分法、四分法、三分法。
§3 进行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着装对象:体型、肤色等。
服装种类:礼服——合体,便装——适中,工 作服——宽松,方便活动。
男体:盆骨窄,肩宽,整体呈倒梯形。 夸张肩部、收紧臀围的T型设计较男性化。
§5.1.1 人体比例·亚洲人
亚洲女性一般7个头长,男性一 般7.5个头长。
肩宽为2个头长; 肩端点到中指尖长度2.5个头长; 人体直立,两臂平伸,两中指
间距离=身高; 两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在腰线
b) 基型:所欲设计的服装品种中最接近该款式造 型的服装纸样。
原型
日本原型
女装原型
男装原型
童装原型
基型(基版)
基型
男装
女装
童装
衬衣基型
春秋装基型
大衣基型
......
§2.2 平面结构设计·直接法
直接法:不通过任何媒介体,直接按服装的细部尺 寸或运用基本部位与细部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制图。
a) 比例分配法: ①知身高,可推算袖长、衣长等; ②知三围......)
D 收省 FL 前长 SL 裙长 TL 裤长
BR 上裆(直裆) SB 下裆 KL 膝线 SB 脚口 AH 袖窿弧长 ST 袖山
S 袖长 EL 袖肘线 CW 袖口
§2 测体
测体方法: ①直接测量(接触测量) ②间接测量(非接触测量) ③动态测量:由弯腰、伸臂的尺寸变化。
测体数据(常用): ①背长:测量BNP沿脊柱曲线至腰部所得距离。 ②前腰长:SNP经BP到腰部所得距离。 ③腰长:腰围到臀围。 ④腿外侧长:大腿围。
② 腰椎的第三块腰椎,测量和设计腰围线的依据。
§2.2 人体骨骼·胸部骨系
主要有锁骨、胸骨、肋骨、肩胛骨等。
① 锁骨内端的汇合处:形成颈窝,前颈点FNP。 ② 锁骨外端与肩胛骨、肱骨的汇合点:形成肩峰,
肩端点。 ③ 胸骨:人体中线从此通过,形成基本纸样的前
中心线。 ④ 肩胛骨:形成肩胛突,人体肩部和背部的转折
优点:直观、形象、简单、立体感强、便于设计思想 的充分发挥。
确定:操作条件(人台、材料消耗)要求高,对操作 者的技术素质和艺术修养要求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1.2 结构设计方法·平面结构设计
平面结构设计:即平面裁剪。将立体服装的三维关系 转换成服装纸样的二维关系,并通过定寸或公式绘制 出平面的图形(纸样、结构图、版)。
的依据。
§2.5 人体骨骼·下肢骨系
由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 踝骨组成。
① 髌骨:即膝盖,是长度设计 标志,如衣长、裙长。
a) 正装裙到膝盖 b) 长大衣要到膝盖,
到股骨的为短/中长大衣
② 腓骨头:腓骨与踝骨汇合处 的突起点,是设计裤长的标 准。
a) 西裤量腰到臀,臀以下用直尺自然下垂。 b) 紧身裤要量臀到膝、膝到踝。
体型分类代号
Y
A
B
C
胸围腰围差数 24-19
18-14
13-9
8-4
体型
瘦体
标准体 较胖体
胖体
§6.1 空间测定点·颈部
I. 正面看:上细下粗,呈圆柱状。 II. 侧面看:向前倾斜,造成前低后高的斜坡——衣领领窝弧线弯
曲程度的依据。
前中心倾斜角+后中心倾斜角
颈部倾斜角=
(范围[11°,25°],平均18°)
§3 肌肉
人体骨骼肌总数约500多 块,结构复杂。
直接影响服装设计主要 是浅层肌和少数有作用 的深层肌肉。
斜蛋形结构——胸凸、 腹凸、肩胛凸、臀凸。
§4 脂肪与皮肤
❖ 脂肪容易囤积的部位:腹臀部、大 腿部、胸部、背部和上臂等处。
① 男性:腰腹部,易腰围过大。 ② 女性:脐部以下和臀肌上端,易腹
2 女装结构设计 基础知识
§1 制图
制图顺序 ① 先衣身,后部件。 ② 先大衣片,后小衣片。 ③ 先前片,后后片。 ④ 先作基础线,再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⑤ 基础线:先横后纵(先定长度,再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
制图习惯 ① 上衣:女装右搭左,男装左搭右。 ② 女装打右半装,男装打左半装。
课程性质 ·涉及学科
该课程是具有艺术与 技术的相互融合,理 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 偏重实践的课程。
绪论
Introduction
§1.1 结构设计方法·立体结构设计
立体构成设计:即立体裁剪。将衣料覆合在人台或 人体上,将布料通过折叠、收省、聚集、提拉等手法 做成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主体形态,然后展平成二维 的布样。
胸围B:4cm
腰围W:3cm或2cm
号型系列表(单位:cm)
号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B* 76 80 74 88 92 96 10 型
W* 64 66 68 70 72 74 76
衣长L:2cm 袖长SL:1.5cm 领围N:0.8cm 肩宽S:1cm 背长BL:1.25cm 臀围HL:Y、A型3.6cm;B、C型3.2cm
穿>5cm高跟鞋时,此值<6.3cm)。
①肩头点 ②肘头点 ③茎凹点
§6.4 空间测定点·下肢
下摆幅度最小值:一个台阶抬腿高度。
动作
距离
两膝围度
一般步行
65(足距)
82-109
大步行走
73(足距)
90-112
一般登高
20(台阶高)
98-114
两台阶登高
40(台阶高)
126-128
作用点
裙摆松度 裙摆松度 裙摆松度 裙摆松度
① 号:净身高,长短依据。
② 型:净胸围或净腰围,胖瘦依据。
规格:服装的尺寸。
§3.2 号型系列与规格系列
号型系列:以中间体为中心向两边递减或递减。 规格系列:以号型系列为基础并加上放松量。 中间体:人体调查数据中的众数,而非平均数。
中间体上装 中间体下装
中间体尺寸表(单位:cm)
男 170/88Y 170/88A 170/92B
优点: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方便、理论性强、使 用广泛。
缺点:纸样和服装之间缺乏形象、具体的立体对应关 系。
克服缺点:假缝——立体检验——补正
§2.1 平面结构设计·间接法
间接法:采用原型或基型等基础纸样为过渡媒介, 对基础纸样进行剪切、折叠、拉展等手法制作所 需服装的结构图。
a) 原型:结构最简单,能充分表达人体最重要部 位的纸样。
§3 服装规格
胸围制:用于针织和编织服装中,如球衣、毛衣。 领围制:男正装常用。 代号制:童装一般用表示年龄的代号制。 号型制:普遍。
§3.1号型与规格
号型:人体的净尺寸。
号型的表示方法: 如 160/84 A(上衣,胸围84)
号 /型+体型分类代号 160/68(裙子,腰围68)
基本结构点
躯干
下肢
上肢
前颈点: 基本领口前中心 轨迹
后颈点: 基本领口后中心 轨迹
腰节: 腰线的标准
大转子: 臀线的标准
膝关节: 下身变化的基准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