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监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标准

13、整理物品:清洁电极板,归位,连接电源,补充用物。
14、记录:除颤时间、模式、能量、效果、局部皮肤及有无并发症等。
4
2
6
6
4
6
5
2
6
2
8
6
4
5
未评估-4
未解释-2
5、在病人胸壁上放置8层渗湿的NS纱布(不滴水为宜)或将导电糊以“C”字涂于电极板,均匀涂抹在除颤部位。
6、选择模式: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用于心室颤动或扑动;直流电同步电复律用于除心室颤动与扑动以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7、选择能量:成人单项波360J,双相波200J;小儿年龄在8岁以上,体重≥25kg,首次能量2J/kg,后续能量级别至少为4J/kg,不超过10J/kg或成人最大能量。
15
少一步-1
电除颤使用
1、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波形。
2、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瞩其离开病室。
3、病人准备:平卧于绝缘的硬板床上,去除假牙、饰品及导电物,暴露局部皮肤(除颤仪到位前持续CPR)。
4、确定心律:打开除颤仪电源开关,选择PADDLES导联,快速确认异常心律(心电监护者从监护中查看心律)。
9、选择非同步键(即关闭SYNC),分别按压单侧电极板放电键,不放电,同时按压双侧电极板放电键,放电。
10、除颤仪自动打印检测结果:test2Jpassed。
(二)每月自动检测
1、按条图键,同时开机。
2、断开交流电源。
3、根据仪器提示充电,
4、根据仪器提示放电。
5、除颤仪自动打印检测结果,检查检测结果。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一、患者准备
1.患者处于丧失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的状况下,应考虑进行心脏电除颤。
2.心脏电除颤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确保操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准备
1.心脏除颤仪的选择: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心脏除颤仪,确保设备完好,电极粘贴良好。
2.心电监护仪:准备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心电图情况。
3.一次性电极:确认电极的类型和规格,根据患者年龄和体表面积选择合适的电极。
三、操作步骤
1.执行无创心肺复苏(CPR):在进行心脏电除颤前,应先进行30:2的无创心肺复苏操作,确保患者的血氧供给和循环。
2.心律评估:将心电监护仪连入患者,评估心律,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
3.电极贴附: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贴附位置,将电极剥离背面的薄膜,贴附在患者胸部。
4.电击操作:确认无人触碰患者或与患者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清楚告知其他人保持远离患者,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5.CPR操作:在电除颤后立即继续进行CPR操作,每次电击后应继续进行CPR操作2分钟。
6.心律监测:电除颤后,立即继续监测患者心律,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电除颤。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警示。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操作时间、除颤能量和患者反应,以便后续病历记录和医学评估。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连接电源和导联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连接电源和导联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电击复苏的救护设备,它可以在心脏骤停时通过电击恢复正常的心律。
正确连接电源和导联是操作除颤仪的首要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一、操作流程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除颤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确保除颤仪处于关闭状态,并放置在平坦的工作表面上。
2. 检查电源线,确保连接牢固且无损坏。
3. 确认电源插座的供电情况,确保正常供电。
4. 检查导联线,确保连接完好。
5. 拿起两块电极贴片,确保电极表面干净、无损坏。
步骤2:连接电源正确连接电源是操作除颤仪的第一步,确保其正常工作。
1. 将除颤仪的电源线插入墙上的电源插座。
2. 确保电源线连接稳固,没有松动或脱落。
3.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指示灯,确认其亮起,表示已正确连接电源。
步骤3:连接导联连接导联是操作除颤仪的下一步,它是将除颤仪与患者身上的电极贴片相连,以便进行电击复苏。
1. 将导联线连接至除颤仪的导联插孔。
2. 将电极贴片的连接线接触导联线上的插头。
3. 确保电极贴片与导联线连接牢固,没有松动或脱落。
4. 将电极贴片贴于患者的胸部,确保贴紧且牢固。
根据需要,可以贴在胸骨右侧或左侧。
步骤4:确认导联连接确认导联连接的正确性是操作除颤仪的最后一步,它可以确保电流正常传输到患者身上。
1. 仔细检查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的接触情况,确保贴片没有脱落或移位。
2. 观察除颤仪屏幕上的导联指示,确保所有导联都显示正常。
3. 确认除颤仪上的电流指示灯,确保电流正常输出。
4. 确认屏幕上的心律监测图像,确保心脏信号正常显示。
二、考核标准除颤仪操作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进行考核。
1. 电源连接:操作者能够正确地连接除颤仪的电源线,并确认电源指示灯亮起。
2. 导联连接:操作者能够正确地连接除颤仪与电极贴片的导联线,并贴合正确的位置。
3. 导联确认:操作者能够仔细检查导联连接的准确性,并确认导联指示及电流输出正常。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 以一适当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胸 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 使75%~100%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 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造成心律失常 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 性最高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到达重建窦 性心律方法。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12页
适应症
电除颤适合用于 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
• 整理用物。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29页
• 操作步骤总结
打开开关--选好能量、同时方式--涂导电 糊--放好电极板--充电--并提醒周围人--放 电。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30页
并发症
• 局部皮肤灼伤 • 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 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 • 心包填塞 • 乳头肌功效断裂、心脏破裂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21页
儿童:首次2J/Kg,后续电击能量为4J/Kg。成人 为3-5J/kg(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 7、同时电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 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50J~100J, 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150J。
• 8、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任何人、金属等导电物质均不可接触病人。操 作者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1页
序言
在急症医学中,各种原因造成心搏骤停,心电 图表现形式:
• 室扑或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 • 心脏电机械分离:即使有心脏电活动,但不
能产生有效心脏机械收缩,无心音及血压。 • 心跳停顿:既无心脏电活动,也无心脏收缩,
心电图呈直线。
除颤监护常规仪操作规程

除颤监护仪常规操作规程1、旋转能量选择键至开机处,开启除颤监护仪。
2、连接心电导联,连接血氧探头,观察病人心电图,根据病情按“SYNC”选择同步或非同步模式。
3、将除颤仪电极板取出,均匀涂抹导电膏。
4、根据病情选择所需能量,充电。
5、将电极板正确安放:APEX,心尖部[左乳头左侧,中心点在左腋中线上]; STERNUM,心底部[右锁骨下靠近右肩。
6、再次确认病人需要除颤,高声呼叫所有人员与病人和床保持一定距离。
7、同时按下电极板两个放电按钮,放电。
8、确认除颤效果,打印心电图。
9、做好消毒、维护、检查处理。
10、应每月对仪器的电池进行一次完全充放电,使电池保持在正常状态,确保抢救病人时仪器能够正常使用。
除颤监护仪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安全事项应定期对监护仪进行清洁、消毒,在清洁或消毒之前,需断开监护仪的电源线。
1、仪器外表面:可用不脱毛的湿布进行清洁,选择稀释温和的肥皂水,后用干布抹净,不能直接将水泼洒或喷射到设备上。
2、显示屏:用干净的软布蘸专用清洁剂擦拭,决不可直接喷射,也不要用酒精或医用消毒剂。
3、电缆和导线:可以用温暖、潮湿的布和温和的肥皂水进行清洁,或用异丙醇擦拭,不要用丙酮或甲醛进行清洁,不要使用高压灭菌或蒸汽清洗机。
4、仪器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必须验证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和运转条件。
5、仪器使用之前,应检查电缆线路连接是否有损坏的迹象,如有损坏必须立即更换。
6、电源必须与带有接地保护并正确安装的电源插座连接。
7、将监护仪放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不要阻塞监护仪的通风口,放置在便于查看屏幕和进行操作控制的位置。
8、各科室根据具体情况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平稳放置、防止磕碰。
9、每6个月联系资装办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全面保养、检测10、做好仪器使用及保养的记录,以便核查。
心脏电除颤操作流程

心脏电除颤操作流程心脏电除颤操作流程1.简介心脏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紧急医疗技术,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在心脏骤停或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下,心脏电除颤可以通过施加电击,使心脏重新恢复有序的跳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电除颤的操作流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2.术前准备在进行心脏电除颤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药物:-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并提供除颤能量。
- 除颤电极:贴附在患者胸部,用来传送除颤电流。
- 除颤药物:一般会配备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3.确认患者状态在进行心脏电除颤之前,要首先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除颤,具体操作如下:- 检查意识状态:呼唤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 检查呼吸: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 检查颈动脉搏动:用手指触摸颈动脉,检查是否有脉搏。
4.准备除颤设备在确认患者需要进行除颤后,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打开心电监护仪: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并接好电源。
- 将除颤电极连接至心电监护仪:将电极贴附在患者胸部,确保贴附牢固。
- 调整除颤能量:根据患者情况和指导方针,调整除颤能量。
5.确认安全环境在进行心脏电除颤之前,必须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以防止有人触碰患者或电除颤设备。
具体操作如下:- 告知所有人远离患者:确保周围人员离开患者。
- 确保患者安全: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避免电击的影响。
6.进行电除颤当准备工作完成、环境安全后,可以进行心脏电除颤了。
操作流程如下:- 确定电击时机:根据心电图判断,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电击。
- 充电:将心电监护仪设置为除颤模式,按照指示充电。
- 准备电极:确保除颤电极与患者的皮肤贴附良好。
- 充能确认:确认心电监护仪已充好电,并且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释放电击。
- 电击:按下按钮释放电击,确保除颤电流传送到患者心脏。
7.评估效果完成一次电除颤后,需要评估其效果,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 注意监测:继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观察心率和心律变化。
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

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成年人)一、概述心脏电除颤是用电能来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电除颤是心脏骤停抢救中必要的、有效的重要抢救措施。
二、适应症非同步电除颤的适应症主要是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三、基本设备目前常用的为直流电心脏除颤仪,由电极板、同步触发、心电示波、电源等几部分组成,电功率可达200~360J。
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于儿童。
使用前检查除颤仪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
除颤仪作为抢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
四、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一)操作者准备: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弯盘、纱布、快速手消液、护理记录单。
操作步骤:(一)除颤前:1、患者出现室颤,记录时间,迅速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2、确定心电情况:排除干扰因素,监测、分析患者心律,确定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要电除颤。
3、将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软床的)胸下垫按压板。
松解衣裤,左臂外展,充分暴露除颤部位。
4、迅速评估除颤部位皮肤状况,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观察局部有无多毛及汗渍,如有潮湿用纱布擦干。
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应避开除颤部位。
5、开启除颤仪:连接除颤仪的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机器设置默认“非同步”状态。
再次观察心电示波,如仍为室颤,遵医嘱给予体外非同步单相波360J电除颤或双相波200J电除颤。
(二)除颤中:6、放置电极板:将两个电极板环形涂满导电糊,分别放置于心尖部(APEX为正极,左腋前线平第5肋间)和心底部(STERNUM为负极,右锁骨中线平第2肋间),使电极板与胸壁皮肤接触紧密。
7、电极板充电:右手按下充电键,在充电提示灯亮起后,表示电极板充电完成。
8、放电:放电前应注意查看电极板是否与皮肤接触良好,放电时电极板应紧贴皮肤并施以一定压力(大约为7-11KG),但不要因为判断皮肤接触情况而影响快速除颤。
电除颤操作流程83826全套资料

电除颤操作流程83826全套资料(全套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电除颤操作流程(一)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二)操作前准备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
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三)操作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
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
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
“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
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
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
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
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
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
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