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全国结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篇一」此次此次调查共涉及样本5万多人,本次调查的主体年龄层为85后和80后,有20xx多名上海市民参与调查,请看相关的调查报告:年龄:30岁是降低择偶要求的节点三十而恋、三十而婚30岁确实是一个转折点。

你会在几岁降低择偶标准?调查显示,30岁是单身人士降低择偶要求的年龄节点。

到了30岁,会出现单身人士降低自己择偶标准的小高峰。

职业:稳定压倒一切,娱乐圈人最不受待见收入:近8成女性要求男性收入比自己至少多1倍除了职业外,男性收入稳定比有房更易获得女性青睐。

不知从何时起,房子压上了男人的肩,刺痛了女人的心。

不过,这份调查报告给单身青年一些喜悦――81.8%的人认为男人有稳定收入就可以结婚,其中女性更高居89.0%。

相比之下,近六成的人希望另一半有房,近半数的人希望另一半有一定积蓄。

家庭CFO(首席财务官)暗战从结婚后开始。

调查发现,男性上不上交工资卡是新婚夫妻婚后需要面临的重大分歧之一。

53.2%的女性认为男人婚后应该上交工资卡,但仅有17.9%的男性持此看法。

与此相比,近三成男性不想上交财政。

压力:8成80后家人最着急张罗婚事是不是年龄越大,单身男女面临的择偶压力越大?对于单身人群的个人问题,家人表现出着急甚至帮忙到处寻找的年龄段多在处于适婚年龄的80后-85后,64.6%的80后-85后个人问题受到家人的关注和协助。

社交:近五成单身男女有异性知己比朋友近一点,比恋人远一点――单身男女有没有异性知己?调查显示,近五成单身男女有知己。

其中有异性知己的女性占47.4%,男性占45.7%。

年龄越大,有异性知己的就越少。

有异性知己的90后(55.7%)比70前(33.8%)多21.9%。

男性与红颜知己分享感情;女性与蓝颜知己分享工作。

单身人士与自己的异性知己主要分享生活点滴,就男女对比来看,男性更多与异性知己分享自己遇到的感情困惑,而女性更多的与异性知己分享工作问题。

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篇二」在人们的印象中,东北汉子、东北妹子总是“豪爽”、“热情”、“敢爱敢恨”的代名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这些标签印象是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伴随时代的更迭,当70后、80后开始自称“老去”,90后、95后渐渐走到台前,爱情、婚姻,这些经典流传的话题正在东北地区年轻人身上显现出一个时代特有的颜色。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后吃禁果平均年龄未成年篇一在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年龄集中在18岁~23岁。

从地域维度来看,来自不同省份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略有不同,其中港澳台地区较早,平均发生在19.24岁,北京、广州等发达区域性行为时间也较早。

而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则都在22岁之后。

从年龄划分,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80后为22.10岁,而90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则发生较早,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

被调查对象中,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而大学本科在读和研究生在读者性行为年龄均比毕业生早,分别为19.76岁和21.34岁。

但博士在读生却比博士毕业生略晚,分别为21.65岁和21.27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与年龄呈现负相关,70前人群避孕意识较低,仅20%的人采用避孕措施,85后、90后则在40%左右,而95后却有所下降,有35%的人采取避孕措施,可见较年轻者的避孕意识相对较高。

婚姻:丈夫对婚姻的满意度高于妻子篇二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

但从不同学历人群的第一次结婚年龄来看,差异却较大:博士和研究生结婚均较晚,都在27岁以后;而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博士在读学历者则在26岁结婚;初中、小学及其以下、高中学历者结婚相对较早,在23-24岁便都已成家。

总体而言,学历程度较低者结婚年龄较早。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

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人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婚恋专家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

中国男女婚恋调查报告

中国男女婚恋调查报告

中国男女婚恋调查报告中国男女婚恋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影响了人们的婚恋观念和行为模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男女在婚恋方面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

本文将对这一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男女婚恋的现状和趋势。

一、婚龄延迟现象调查显示,与过去相比,现代中国男女的婚龄普遍延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事业稳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后再考虑结婚。

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社会观念的转变。

年轻人对于婚姻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婚姻的数量。

二、婚恋方式多样化调查显示,中国男女在婚恋方式上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相亲方式逐渐被更为自由和开放的婚恋方式所替代。

通过社交网络、婚恋平台等渠道结识对象成为年轻人的首选。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从而提高婚姻的成功率。

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虚假信息和欺骗行为的增加,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

三、婚恋观念的变化调查显示,中国男女的婚恋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以前,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婚姻视为一种个人选择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婚姻的目的也从传统的延续家族血脉转变为寻找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

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个体权益的提升。

四、婚前教育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婚前教育对于中国男女的婚姻幸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婚前教育能够帮助夫妻更好地了解彼此,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婚前教育还能够帮助夫妻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增强夫妻间的互助和支持。

因此,加强婚前教育的力度,提高婚姻质量,是中国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

五、婚姻稳定的因素调查显示,中国男女认为婚姻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婚姻关系的基础。

因此,夫妻双方应该注重培养和维护这些因素,从而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婚姻关系。

中国人婚姻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姻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姻‎状况调查报‎告‎一项历时4‎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安琪主持‎的中国婚姻‎质量调查日‎前结束。

这‎项调查采用‎入户访问的‎形式,对上‎海、甘肃、‎广州和哈尔‎滨4个地方‎各800对‎夫妻进行了‎问卷调查。

‎该研究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家庭‎社会学领域‎中一项高质‎量的研究。

‎人们可以通‎过对比数据‎资料,鉴定‎自己的婚姻‎质量处于哪‎种水平。

‎◆年龄差‎妻子年‎龄大于丈夫‎3岁的占1‎.8%,大‎1岁—3岁‎的占12.‎2%,夫妻‎年龄相同或‎丈夫大于妻‎子1岁—3‎岁的最多,‎达56.8‎%,丈夫大‎妻子6岁以‎上的,也有‎8.4%。

‎◆夫妻‎受教育年数‎差妻子‎高于丈夫的‎只占8.5‎%;丈夫比‎妻子多接受‎教育3年—‎6年的占2‎4.6%,‎多6年以上‎的有7.1‎%,而上下‎相差在2年‎以内的达5‎9.8%。

‎◆丈夫‎的收入在夫‎妻总收入中‎的比重在2‎4.5的家‎庭中,丈夫‎的收入占到‎了夫妻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占61%—‎70%的有‎19.2%‎,占51%‎—60%的‎有27.2‎%,也有2‎9.1的丈‎夫收入与妻‎子相等或低‎于妻子。

‎◆与配偶‎父母的满意‎度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夫妻任‎何一方与自‎己父母的关‎系都比与配‎偶父母的关‎系更融洽些‎。

而女性自‎述与公婆相‎处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占‎66.4%‎,男性对自‎己与岳父母‎关系较满意‎和很满意的‎达76.6‎%,可见婆‎媳关系不如‎岳婿关系。

‎◆结识‎途径父‎母包办的占‎14.4%‎,自己认识‎或介绍认识‎的占85.‎6%。

‎◆恋爱时间‎恋爱不‎到半年结婚‎的有73%‎,在认识半‎年到1年内‎结婚的占2‎4.2%,‎恋爱时间在‎1年至1年‎半的为18‎.2%,1‎年半至2年‎的占13.‎9%,在2‎年以上的有‎21.9%‎。

◆择‎偶选择机会‎表示“‎无选择余地‎”的占14‎.7%,“‎选择余地不‎大”的为3‎0.9%,‎“有不少机‎会”的达3‎8.8%,‎“有很多机‎会”的占1‎5.6%。

2017年我国网络婚恋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网络婚恋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网络婚恋行业综合发展
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5月28日)
一、“80 后”“90后”成为主要客户群
目前,我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 后”、“80 后”、“90 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年龄越大比例失衡越严重。

“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高达 206:100,“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100,“9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10:100。

“70 后”、“80后”、“90 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 2315 万。

30-39 男性中有 1195.9 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 582 万人处于非婚状态,男性在同年龄段择偶面临 613.9 万的缺口。

这种情况会使30+的男性寻找低年龄段的女性作为伴侣,势必会影响到“80”、“90”年龄段男性的择偶,使其婚恋难度加大。

“80 后”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用户,“90 后”是互联网原生用户,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大大高于前面几代人。

如今,“80 后”、
“90 后”到了适婚年龄,追求个性、反感传统相亲,互联网成为他们交友择偶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选择互联网婚恋交友。

作为“脱单”的主要方式之一,婚恋网站潜力很大。

1980-2000年中国人口出生数量
作为“千禧一代”的“80 后”、“90 后”移动支付能力强,根据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的 2016 年全民账单,“80 后”人均网上支付金额超过 12 万元,“90 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

“80 后”、“90 后”是互联网消费领域的核心消费人群,将成为婚恋网站的生力军。

二、向移动端倾斜。

解读2017-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解读2017-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调查报告解读2017-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近日,某知名婚恋网站发布《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针对中国各城市单身男女的恋爱观、性爱观、生活状态及习惯进行了深入剖析。

其中,一项“拜金指数”调查颇受关注,该调查结论指出东莞女性在全国各城市女性中最为拜金,而支撑这一结论的数据为,23%的东莞女性在结婚时要求男方有房有车,这一比例超过了其他23个重点城市的调查数据。

据了解,调查样本涵盖全国各个省份的160万多人。

网站方面表示,今年首次在报告中提出了各大城市男女婚恋观拜金指数,数据显示,东莞的拜金指数排名第一,其次是广州、长沙、南京等。

该网站解释称,拜金指数排名主要是根据单身男女对另一半的物质要求,其中,东莞单身女性对另一半的要求普遍偏高,有23%的女性认为自己属于“金钱主义”,结婚时会要求对方有房有车。

此外,东莞女性对配偶身高的关注也排在其他城市女性的前面,有73%的东莞受访女性希望对方的身高范围在自己的预期之内,这比其他城市女性数据高出了10%左右,例如位于同省的广州、深圳,受访女性有67%在意配偶的身高。

在男性婚恋观方面,东莞男则在对“闪婚”、“逛街购物”方面的态度领先其他城市,因为有63%的东莞男性不排斥闪婚,更有21%的受访男性可接受频繁的逛街购物。

对于此调查,有适婚男女认为,适度拜金是对婚姻家庭的负责。

在东城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傅孟依就认为,“婚姻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这是对家庭的一种负责态度,无论男女,拜金都很正常。

”广东省婚姻家庭咨询协会副会长刘欣认为,结婚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和性需要,物质需要在婚姻中占了三分之一的比重,确实对婚姻的影响很大。

查看更多:20XX年第2期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20XX-20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22-25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婚姻服务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2-25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婚姻服务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6.60 68.95 40.36 40.28
3.41
26.54 68.81 40.31 40.01
3.41
35.35 102.99
77.27 64.30
6.68
30.06 19.79
5.97 6.03 18.39
4.22
17.49
13.33
2.77
0.18
0.47
1.37
13.33
12.84
3.34
3.73
5.78
2.20
1.85
1.712.852.20 Nhomakorabea2.28
3.33
2.19
5.95
2.41
4.05
437.40
3.15
0.09
8.06
3.71
0.03
5.89
3.78
0.10
23.24
3.10
0.02
8.22
0.14 0.14 0.30 0.18 0.54 0.18 0.13
0.13 0.13 0.17 0.94
再婚 (万人)
1598.67
16.92 14.96 64.52 47.56 23.48
45.64 27.19 46.25
13.88 97.30 56.19 95.09 45.83 54.35 83.96
2.23
0.02
10.09
4.00
0.13
16.68
3.81
0.08
13.36
4.90
0.13
19.69
5.19
0.15
5.88
2.43
0.14
28.78
3.59
22001177

2017国民大数据丨结婚率降,离婚率升,低收入严峻,老龄化加重

2017国民大数据丨结婚率降,离婚率升,低收入严峻,老龄化加重

2017国民大数据丨结婚率降,离婚率升,低收入严峻,老龄化加重山川网:近日,民政部发布了《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相比统计局数据更多偏于国家宏观经济不同,民政部的数据显然与我们的生活更为贴近,例如社保数据、老龄化数据、婚姻数据等都在报告中有所显示。

我重点从中抽取了几个维度,和大家做下分享。

结婚率和离婚率2017年结婚数据: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上年下降7.0%,结婚率为7.7‰,比上年降低0.6 个千分点。

2017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6.9%。

2017年离婚数据: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万对(民政部门登记离婚370.4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66.9万对),比上年增长5.2%。

离婚率为3.2‰,比上年增加 0.2 个千分点。

事实上,近十年来中国的结婚率数据表现一直不算向好。

虽然作为分水岭的时间点是2013年,这一年的结婚率是9.9‰,之后历年逐年走低,到了2017年已经下降至7.7‰。

但即使是峰值9.9‰,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7.7‰还仅是全国平均结婚率,具体到各省市,差距更为巨大。

例如结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其结婚率分别为:4.5‰、6.1‰、6.1‰、6.2‰、6.3‰。

而有结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自然也有离婚率高于全国水平的。

比如结婚率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为贵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结婚率均在9.1‰以上。

从经济上来看,结婚率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呈现负相关表现:人均GDP越高的地区,结婚率越低;而人均GDP越低的地区,结婚率反而越高。

如此,和中国民间的通俗说法中“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不谋而合。

而离婚率方面,近十年连续走高。

从2010年的2.0‰,一路上升到了2017年的3.2‰。

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人平均婚姻寿命为9.59年,其中25至34岁的平均婚姻寿命最低(7.55-9.3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国占比达到近58%。
这一数据已连续保持4年。
2017年
869660 757645 结婚人口前5省份:
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
688909
675507
673763
2017年
离婚人口前5省份: 河南、河北、江苏、湖北、广西 河南省 结婚人口
87万对,离婚夫妻27.6万对
2010年~2017年 结婚年龄变化趋势 20岁~24岁
附录:
地区 2015年 结婚登记 全国合计 福建省 辽宁省 12134056 340560 310356 离婚登记 3127161 71175 124396 2016年 结婚登记 11328806 308806 312563 离婚登记 3468005 78199 136114 2017年 结婚登记 10590527 291897 291552 离婚登记 3693178 89303 143861 -5.5% -6.7% 14.2% 5.7% 2017对比2016 结婚环比 离婚环比
39.40%
38% 35.20% 35.50% 36.60% 37.60% 20.00% 30.00% 20-24岁 40.00% 25-29岁 34.20% 33.40% 31.90% 50.00% 60.00% 70.00%
2010年到2017年,结婚年龄段已经从20—24岁变为25—29岁。
预计
-9.8% -2.8% -3.5% -5.7% -5.1% -6.7% -8.9% -8.2% -8.4% -9.7% -9.6% -3.7% -5.9% -9.6%
15.7% 4.2% 6.3% 12.1% 12.7% 9.6% 6.9% 9.1% 7.5% 6.3% 11.6% 7.1% 8.5% 9.3%
2017年 结婚登记 10590527 869660 757645 688909 675507 673763 625812 500059 470794 457331 402757 390495 379404 344106 300594 离婚登记 3693178 275705 193530 269150 246241 208236 220424 190240 174701 176421 101477 101110 99282 132696 85870
2017对比2016 结婚环比 离婚环比
地区
结婚登记 全国合计 河南省 广东省 四川省 江苏省 安徽省 山东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云南省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浙江省 陕西省 12134056 1084549 834157 737034 786024 729918 698340 612656 564454 541078 457407 468636 418077 391991 355983
2018年
结婚人口将跌破
1000万对
90后适婚人群将成为结婚市场主力军。 找寻适合90后的消费需求,是决定在市 场竞争中走到最后的必要条件。
附录:
全国各省份 结婚人口数 据表
2015年
2016年 离婚登记 3127161 211227 166337 241964 188781 145304 184416 158024 143067 150633 85095 79223 82819 114526 74097 结婚登记 11328806 964620 779701 713858 716111 710100 670678 548920 512990 499373 446076 432162 393907 365783 332406 离婚登记 3468005 238266 185676 253317 219687 184714 201101 178043 160074 164084 95481 90574 92692 122340 78588
全国离婚人口趋势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67.8
2017年全国离婚登记有369.3万对, 环比去年下降
11.2%,
为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
Top10省份的结婚人口
53891
161998 78595 120220 112431 27832 71400 67907 72999 58392 46508 11589 13474 7365 1476
1224.7
1143 1059
自2013年起, 结婚人口连续
800 600 400 200 0
4年下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0年~2017年
离婚人口(万对) 450 线性 (离婚人口(万对)) 415.8 350 287.4 310.4 363.7 384.1 369.3
37.6%
2010年
36.6%
2011年
35.5%
2012年
39.4%
2015年
38.2%
2016年
38.3%
2017年
2010年~2017年
结婚年龄变化趋势 25岁~29岁
2010年~2017年结婚年龄变化趋势
38.30% 38.20%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0.00% 10.00%
全国各省份 结婚人口数 据表
山西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重庆市 吉林省 甘肃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346243
318170 306942 292570 232570 206742 217857 269131 166018 143640 101238 81422 59857 45783 14653
2017-2018全国结婚 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自2013年起,结婚人口连续4年下降。
环比增长率
2010年~2017年 全国结婚人口趋势
结婚人口(万对) 1600 1400 1241 1200 1000 1302.4 1323.6 1346.9 1306.7 线性 (结婚人口(万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