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程附录
附录一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88
绝89
北京市屋面卷材防水推荐做法
93TJ2
90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DBJ/T01-38-98
91
北京市厕浴间防水摔推荐做法
91TJ1(1997)
92
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GBJ/T01-42-99
93
北京市地下室防水推荐做法
95TJ3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56-84
39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4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41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42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
43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
DBJ01-10-93
44
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90
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98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56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15-2000
57
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95
58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90
59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136-2001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资源之一,是国家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是确保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违法行为。
为了规范国土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以便查处和惩处违法行为。
1. 规程概要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台的一项重要法规文件,目的是规范国土资源利用行为,保护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该规程对违法行为的种类、查处程序、责任和处罚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具有较高的法律约束力。
2. 违法行为的种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主要包括非法占用耕地、滥用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违法建设等多种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3. 查处程序一旦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按照规程的相关规定,依法进行查处。
查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听证审理、行政处罚等环节,确保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有据可依,公正合法。
4. 责任和处罚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对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
责任主体包括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处罚包括罚款、停产停业、责令整改等多种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震慑。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的制定对于规范国土资源利用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实际执行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在违法行为的查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适用上的不确定性,需要更加严格的法律解释和操作指南。
对于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也需要得到加强,才能真正形成震慑效果。
6. 总结和回顾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程及附录a的出台,为规范国土资源的利用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持。
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执行力度,确保规程得到有效落实。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

附录A 建设单元施工现场安然打点资料表格建设单元施工现场安然打点资料文件目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资料移交单建设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资料移交单安然施工办法存案资料建设单元:工程名称:日期:施工许可证建设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安然防护、文明施工办法费用支付证明建设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安然防护、文明施工办法费用支付证明附录B 监理单元施工现场安然打点资料表格监理单元安然打点资料文件目录LJA-B-1专〔兼〕职监理安然打点人员授权书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LJA-B-1-1专〔兼〕职监理安然打点人员授权书工作联系单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单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监理通知单注:本表一式三份,工程监理机构、建设单元、施工单元各1份。
监理通知答复单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LJA-B-4-1监理通知答复单LJA-B-5工程暂停令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LJA-B-5-1工程暂停令LJA-B-6监理陈述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监理陈述理机构各1份。
工程复工报审表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工程复工报审表LJA-B-8安然日志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安然日志安然巡视记录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安然巡视记录工程名称:编号:安然例行查抄记录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安然例行查抄记录本月施工安然出产打点工作评析监理单元:工程名称:日期:LJA-B-11-1本月施工安然出产打点工作评析附录C 施工单元施工现场安然打点资料表格施工单元施工现场安然打点资料文件目录底子打点资料1、企业安然出产打点制度2、主管部分下发的有关文件3、法律、法规、规章和尺度性文件4、安然技术尺度5、收、发文件记录收、发文记录施工单元:工程名称:日期:专职安然出产打点人员〔章〕:收文记录表发文记录表安然出产打点机构、安然出产责任制及目标打点1、工程概况表2、工程工程安然出产打点机构〔1〕施工总承包单元安然出产打点机构〔2〕劳务分包单元安然出产打点机构〔3〕专业承包单元安然出产打点机构3、施工资质与安然出产许可证〔1〕施工总承包单元施工资质与安然出产许可证〔2〕劳务分包单元施工资质与安然出产许可证〔3〕专业承包单元施工资质与安然出产许可证4、安然出产查核合格证书〔1〕施工总承包单元打点人员安然出产查核合格证书〔2〕劳务分包单元打点人员安然出产查核合格证书〔3〕专业承包单元打点人员安然出产查核合格证书5、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6、安然出产、文明施工协议7、打点人员花名册及打点人员上岗证8、安然出产打点目标及责任分解9、安然出产责任制与责任目标查核记录工程概况表施工单元:工程名称:日期:专职安然出产打点人员〔章〕:工程概况表工程工程安然出产打点机构施工单元:工程名称:日期:专职安然出产打点人员〔章〕:施工总承包单元工程工程安然出产打点网络注:各岗位名称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试行)【范本模板】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2014新版(试行)1 总则1.1 为加强配电作业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配电作业实际,制定本规程.1.2 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方可恢复作业。
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1。
3 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1.4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1000V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1000V及以下者。
1.5 本规程的附录H、I、K、O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A~G、J、L、M、N和P为资料性附录。
1.6 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所管理的运用中的配电线路、设备和用户配电设备及相关场所。
变电站、发电厂内的配电设备执行Q/GDW1799。
1-201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配电线路系指20kV及以下配电网中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等.配电设备系指20kV及以下配电网中的配电站、开闭所(开关站,以下简称开闭所)、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柱上开关(包括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环网单元、电缆分支箱、低压配电箱、电表计量箱、充电桩等。
运用中的配电线路和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配电线路和设备.1.7 从事配电相关工作的所有人员应遵守并严格执行本规程。
2 配电作业基本条件2。
1 作业人员2。
1。
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2。
1。
2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2。
1.3 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掌握配电作业必备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并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DB383安全资料规程表格 - C施工单位

附录C 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用表(规范性附录)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填写此表;2、本表由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填写,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专职安全员各存一份。
2、签名栏不够时,应将签字表附后。
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汇总表)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安全管理)表AQ-C1-7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生活区、办公区)表AQ-C1-8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绿色施工)表AQ-C1-9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脚手架)表AQ-C1-10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模板支撑体系)表AQ-C1-11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安全防护)表AQ-C1-12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检查员签字:年月日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临时用电)表AQ-C1-1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塔式起重机、起重吊装)表AQ-C1-14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机械安全)表AQ-C1-15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消防保卫)表AQ-C1-16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注:本表一式两份,检查单位、被检查单位各存一份。
注:本表一式两份,检查单位、被检查单位各存一份。
注: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2、表后附操作证复印件及网上证书查询截图。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注:1、防护用品名称①安全帽、②安全带、③绝缘手套、④绝缘鞋、⑤防滑鞋、⑥耳罩、⑦防护面罩、⑧护目镜、⑨口罩。
2、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物资部门负责人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管理。
施工安全日志(年月—年月)(表AQ-C1-24)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班组班前讲话记录(年月—年月)(表AQ-C1-25)工程名称:总承包单位:作业单位:班组名称:注:1、班组班前讲话记录单独组卷,每本填写完后交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北京市标准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一分册)第五篇钢结构工程steel structure work目次第一部分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第1章钢结构制作工艺第2章屋架、立体拱桁架(包括预应力桁架)、门式刚架安装工艺第3章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安装(包括逆作法)工艺第4章压型金属板安装工艺第二部分钢结构焊接与紧固件连接工程第5章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第6章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第7章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第8章熔咀电渣焊焊接工艺第9章栓钉焊焊接工艺第10章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第三部分钢网架结构工程第11章拼装工艺第12章高空散装法安装工艺第13章分条或分块法安装工艺第14章高空滑移法安装工艺第15章整体吊装法安装工艺第16章整体提升法安装工艺第17章整体顶升法安装工艺第四部分涂装工程第18章防腐涂料涂装工艺第19章防火涂料涂装工艺第五部分附录附录1 参考标准及规范第五部分附录附录1 参考标准及规范第三部分钢网架结构工程1.适用范围:网架结构是指工业与民用建筑屋盖及楼层的空间铰接杆件体系如双层平板网架结构、三层平板网架结构,双层曲面网架结构,组合网架结构,这里不包括悬挂网架,斜拉网架,预应力网架及杂交结构等。
2.网架结构常用形式有:由平面桁架系组成的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单向折线形网架。
由四角锥体组成的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星形四角锥网架。
由三角锥体组成的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蜂窝形三角锥网架。
3.从节点而言,经常用的有焊接空心球节点,图 1螺栓球节点图 2 两种,还有焊接钢板节点图 3等。
图1图2图1.1.4—2图34.应根据网架受力和构造特点(如结构选型、网架刚度、外型特点、支撑形式、支座构造等),在满足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效果的要求下,结合当地的施工技术条件和设备资源配备等因素。
因地制宜综合确定,拼装及安装方法。
常用的工地安装方法有六种:高空散装法、分条或分块安装法、高空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和整体顶升法。
技术规程的格式

技术规程的格式技术规程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目的、适用范围、定义、符号表示、计量单位、规则原文、附录。
标题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的题目,它能够简洁明了地概括文章的主题。
例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技术规程”就是一篇标题。
目的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的主要目标,它能够准确地描述文章的写作意图。
例如,“本规程旨在规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技术,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就是一篇目的。
适用范围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的具体适用范围,它能够明确说明文章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方法适用于哪些行业或领域。
例如,“本规程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就是一篇适用范围。
定义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中需要明确定义的术语或概念,它能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本规程中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指的是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就是一篇定义。
符号表示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中需要使用符号表示的术语或概念,它能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本规程中电池温度达到120℃时,视为电池过热”就是一篇符号表示。
计量单位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中需要使用计量单位表示的术语或概念,它能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本规程中电池温度达到120℃时,电池电量损失为20%”就是一篇计量单位。
规则原文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的主要内容,它能够详细描述技术规程的具体规定。
例如,“本规程中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要求如下:A.电池温度不得超过120℃;B.电池温度达到120℃时,电池电量损失为20%;C.动力电池温度管理应采用温度控制技术,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就是一篇规则原文。
附录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的重要补充,它能够详细列举技术规程中的各种术语、定义、计量单位、规则原文等。
例如,“本规程附录A:动力电池温度划分;附录B:动力电池温度管理实施工艺”就是一篇附录。
结语是一篇技术规程文章的结束语,它能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2017附录a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2017附录a是根据国家对高速铁路施工进行管理和规范而制定的一部技术规范。
该规程旨在确保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并提供了详细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1. 背景高速铁路的建设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为了确保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国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程。
2. 安全施工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工程施工管理规定,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案,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技术要求该规程对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轨道线路的布置、道岔的安装、轨道的铺设、轨道基础的处理等。
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规程详细规定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工器具和设备的选用、验收标准等。
4. 质量控制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质量关乎铁路线路的安全和运行效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规程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方案,进行质量监督和检验,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5. 施工组织和协调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施工单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协调。
规程对施工组织和协调提出了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相关专业的配合等。
6. 设备管理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离不开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器具,因此规程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设备的选用、操作规程、检修和保养等。
7. 环境保护在进行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规程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施工噪音和扬尘的控制等。
该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2017附录a的实施,对于保障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促进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一接种率抽样调查方法1. 组群抽样法(适用于10万人口以上的县级单位进行接种率抽样调查)1.1 抽样方法1.1.1将全县各乡(镇、街道,下同)从县城所在地开始由里向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每个乡内的行政村(居委会,下同)也按同样方法依次排序并列出各村人口数。
人口不足1 000人的村可与邻近的村合并成1 000人以上的一个备选抽样单位。
1.1.2编制《村级抽样单位选定表》(表1),列出各备选抽样单位(村)的人口数和累积人口数。
1.1.3计算抽样组距(K)=全县累积人口数/30(如除不尽,取整数)K=1 000 000/30=33 3331.1.4确定随机数。
随机抽取1张人民币,取其与组距位数相等的后几位数为≤K的随机数(R)。
若R>K,则用R除以K,取其余数作为随机数。
此例K=33 333,若选定的人民币后5位数为10 724,这个数即为R;若后5位数为44 057,则44 057÷33 333,其余数10 724即为R。
1.1.5确定第1个被抽样单位。
R接近并小于累计人口数的被选抽样单位(村),即确定为第1个被抽样单位;本例10 724小于表1中的编号2组的累计人口数(22 000),因此编号为2的村即为第1个被调查单位。
1.1.6确定第2~30个被抽样单位。
用随机数(R)+ 抽样间距(K)⨯(i-1),可依次确定第2~30个被抽样单位。
i分别等于第2、3、4、……30个选定抽样单位的编号,1为常数。
例如:要选定第4个被抽样单位,随机数(10 724)+ 抽样间距(33 333)⨯(4-1)=110 723,此数接近并小于表1编号9组的累积人数(113 000)。
因此,编号9组为第4个被抽样的单位。
1.1.7确定调查的第1户。
以选定抽样单位(村)户口登记册中户号为序号,用人民币号码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的第1户。
在城镇可根据所辖街道的门牌号、楼栋和层次,随机确定第1户。
第2户的选择可在第1户确定后,按预先规定的同一方向逐户调查,直到找到7名适龄儿童,最后1户若有2名适龄儿童,则均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对象的月龄我国规定12月龄内完成四种疫苗(BCG、OPV、DPT、MV)的基础免疫。
因此,调查对象通常应为12月龄以上、24月龄以下已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
1.3 调查项目每名适龄儿童,按表2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1.3.1出生年、月、日;1.3.2是否建立预防接种证、卡;1.3.3各种疫苗各接种针(次)的年、月、日;1.3.4 12月龄内四种疫苗接种情况;1.4 判断标准1.4.1凡同时符合以下5项要求者,判断为合格接种:(1)有准确的出生、接种时间记录;(2)免疫起始月龄正确;(3)针次间隔时间正确(不少于28天);(4)12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5)家长承认或证、卡相符。
1.4.2不合格接种:(1)不具备或不同时具备以上5项要求者;(2)凡无接种证、卡或有卡无确切出生日期,或在接种日期栏内以”+”、” “等符号代替。
1.5 调查注意事项1.5.1在调查中遵循随机化原则,从确定调查的第1户开始,按预订顺序逐街串户询查,发现适龄儿童后,查阅接种证、卡,询问接种史,逐项填写调查登记表。
1.5.2对DPT 3针接种和OPV 3次服苗应分别登记,以便计算第1针(次)至第3针(次)的脱漏率。
1.6 资料过录与汇总将每名儿童的个案调查表(表2)过录成表3,再将30个抽样单位的一览表(表3),经审核后,汇总成表4,并分析建卡率、各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及四种疫苗全程接种率等。
也可将210名儿童的表1直接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
表2 儿童接种情况个案调查表儿童编号儿童姓名家长姓名住址儿童出生日期年月日性别 (男、女)调查人审核人调查日期年月日表3 儿童接种情况一览表(1)组号 (5)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乡(镇、街道)、村(居委会)(2)调查年龄组范围 (6)调查范围人口数(3)调查日期 (7)调查者(4)调查对象出生日期范围 (8)审核者注:“+”表示有接种证、免疫卡、卡疤或四苗全程接种;“-”相反。
5表4 接种率调查汇总表6781.7 统计指标1.7.1建证率:建证率(%) =(调查已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数)⨯1001.7.2建卡率:建卡率(%) =(调查已建立免疫接种卡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数)⨯ 1001.7.3各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合格接种率(%) =(调查儿童合格免疫接种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数)⨯1001.7.4四种疫苗全程种率:四种疫苗全程接种率(%) =(调查儿童四种疫苗均合格免疫接种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数)⨯1002.批质量保证抽样法(适用于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评价的抽样调查方法)收集本乡所辖各行政村、各户人口资料,为保证在地广人稀地区仍有足够数量的适龄儿童。
对于人口不足10 000人的乡,将其与本县的邻近乡(无论该乡人口数是否超过10 000人)合并,作为一个乡级单位。
2.1 第1种方法2.1.1以乡户口登记册为准,将乡内各调查户编号,列出每个村户数及户数秩次范围,制定乡内调查户选定表,用以确定29名儿童所在的调查户(表5)。
2.1.2 29个调查起始户的确定方法(1)确定抽样组距。
K=全乡总户数/29(若除不尽,则取整数)。
(2)用人民币的最后几位号码选取1个≤K的随机数R(所选人民币号码的位数等于K的位数),若人民币的号码大于K时,应用此数除以K,取余数R做为第1个调查起始户数的序号。
(3)第2~29名儿童所在的调查起始户的序号由下式确定:R+(i-1)×K (i=2~29)例:某乡内按各村户数列表如表5所示,该乡内总户数为3 251户,故抽样间距:K=3 251/29=112随机抽得人民币号码的最后3位数为103。
故A村中第103户为第1个调查起始户。
第2户序号为103+112=215,即按全乡排队的第215户,相当于B村中的第81户。
第3户序号为215+112=327,即按全乡排队的第327户,相当于C村中的第28户。
其余调查起始户依次类推。
2.1.3以抽取的29调查起始户为起点寻找适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2.1.4若抽中的调查起始户中没有适龄儿童,则选择与该户相距最近的户作为第2调查户(以前门之间的步行距离计,若有2户距离相等不能判断时,则出门向左转取第2户;若第2户中有适龄儿童则定为调查对象;若仍没有,则选第3调查户,选取原则同选取第2调查户;直至找到1名适龄儿童。
全乡总共需调查29名适龄儿童。
2.1.5若1户中遇有1名以上适龄儿童,则随机选取1名作为调查对象。
2.2 第2种方法2.2.1确定调查村及村内应调查儿童数(1)编制抽样选定表:在确定的调查乡,以乡户口册为准,列出每个村的户数及累计户数,制定乡内调查村选定表(表6),用以确定29名适龄儿童所在的村。
(2)确定抽样组距K:抽样间距指平均每多少户抽取1名儿童。
可用下式估计:K=全乡总户数/29 (若除不尽,则取整数)(3)确定调查村及村内应调查户数(儿童数):用人民币最后几位号码选取1个≤K的随机数R (所选人民币号码的位数应等于K的位数)。
若人民币号码>K时,则用此数除以K,取其余数作为R。
此时第1个调查户所在村应为其累计户数接近并包含该随机数R的村。
其余29个随机数字可由下式确定:R+(i-1)×K (i=2~29)例:某乡内按各村户数排列如表5所示。
该乡内总户数为3 251户,故:K=3 251/29=112 (已取整)随机抽取人民币号码最后3位为103,小于组距K(112),接近并小于A村的累计户数(134),故A村被确定为1个调查户(儿童数)所在的村。
在此基础上增加1个组距,得第2个随机数,即103+112=225。
该数小于并接近B村对应的累计户数(299)。
所以,B村被确定为第2个调查户所在的村。
按同样的方法确定其余的随机数并将它们分配到相应的村中。
可以看到,在一些村,将分配到2个甚至3个随机数,说明在该村要调查2个甚至3个适龄儿童。
所有确定的随机数均应标于表6的第5列以作核查用。
表6的第6列为抽取的29个调查的系列号。
从表6可以看出,在A村和B村,只需调查1名儿童。
而在C村,则应调查2名儿童,因为在该村,被分配到2个随机数。
2.2.2确定调查起始户及调查儿童:对于每1个选定的村,根据该村户口册及村内现有的户序号,可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如用抓阄或用人民币最后几位号码)来确定“第1个”调查起始户。
某村内“第1个”应调查户数由分配到该村的随机数的个数决定。
第1种方法中当调查起始户中没有适龄儿童时,如何寻找下1个调查户的方法也适用于此。
对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过确定29个调查户寻找适龄儿童确有困难的乡,可采用下述方法确定29名适龄儿童。
(1)制订表6乡内调查户选定表。
(2)用人民币最后几位号码(位数与乡内总户数相同)作为第1个调查起始户的序号。
若号码数大于乡内总户数,则应用此数除以总户数,用其余数作为第1个应调查户的序号。
(3)按照该序号确定第1个调查起始户,从该户起,按最近距离选择调查户并确定适龄儿童的原则,寻找29名适龄儿童。
表7. 抽样调查儿童接种情况汇总表(乡级用)乡名称地址年全乡人口数填表说明:1.本表是以乡为单位的儿童接种情况调查表(表5、6)的汇总。
2.“+”表示有接种证、免疫卡、卡疤、四苗全程接种等,“-”相反。
填写日期以证、卡为准,年、月、日之间用小数点分开。
3.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下面的1、2、3分别表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接种时间。
调查人审核人调查日期汇总日期附录二计划免疫工作综合考核评价1. 抽取考核评价单位的原则和方法1.1 考核评价应按照全封闭的原则,采取分级整群抽样法。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考核单位由考核组统一抽取,并在考核前临时通知。
1.2 近3年内发生脊灰病例和麻疹暴发或流行,以及免疫接种率不稳定、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原则上应作为被考核单位。
1.3 每个地区(市、州、盟,下同)级单位抽取2个县(市、区、旗,下同)级单位,在抽取的县级单位中再随机抽取3个乡级单位,每个乡级单位再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
考核的县级单位应由省、地区级单位统一抽取。
考核的乡级和村级单位的抽样方法是:1.3.1将待查的单位编号。
1.3.2随机抽取票证上的数字,确定被查单位。
2. 考核评价的内容2.1 计划免疫工作的全面考核评价(表8)2.1.1计划免疫工作的组织管理。
2.1.2计划免疫的社会动员和人员培训。
2.1.3冷链运转及管理。
2.1.4免疫接种实施。
2.1.5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的开展情况。
2.1.6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2.2 接种率考核评价2.2.1考核评价内容(1)接种率常规报告和监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