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特色的重塑——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特色的重塑——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文化 素养 , 塑 造 城 市 独 特 风 格 , 高 城 市 竞 争 是 提 力 的重要 途 径 ,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州 也 应 该 为 从 徐
市 民群 落所 崇 尚 的节 俗 、 庆 和艺术形 式等 文化形 节 态中, 是隐性 的 、 间的 , 两种不 同的形 态共 同构 民 这
势 、 文底 蕴 和 精 神 指 向E3, 人 1 7 因而 也 无 法 根 本 凸 3
显 一个 城 市 的 特 色 。徐 州 城 市 的 建 设 是 在 中 国 城 市化 进 程 的大 潮 中进 行 的 , 何 寻 找 和 塑 造 徐 如 州城 市 特 色 , 现 城 市 的个 性 气 质 , 破 千 城 一 展 突 面 的发 展 困境 , 断 提 升 城 市 的 文 化 魅 力 , 目 不 是
中 国矿 业 大 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Z1 O 0年 第 3期
J un l f hn ies yo nn o ra iaUnvri f oC t Miig& T c n lg ( oil c ne) eh o0 y S c i cs aSe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 市特色 的重塑
为 例 ,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传 承 的 角度 出发 , 出延 续和 弘扬 城 市 文 脉 , 入 挖 掘 城 市 文 化 的 空 间 , 显 独 具 特 色 从 指 深 彰
的城市形象, 不断 提 升 市 民的 文 化 素 养 , 塑造 城 市独 特 风 格 , 高城 市 竞 争 力 的 重要 途 径 。 是 提
关 键 词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市特 色 ; 州 城 徐
中 图分 类号 : 2 ( 5 ) G1 7 2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1 5 2 1 )30 1一5 1 0 — 0 X( 0 0 0 — 1 5 O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有助于经济发展,在我国很多领域中,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研究。

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市文化品牌的设计与塑造中,不仅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风貌,也可以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因此,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展深入探究,使其能够在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类群体、组织或个人作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知识技能、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文化背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及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为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上述定义可知,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首先要让继承人能够通过主体的演进,对相关能力进行主观认识,并将其转换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文化觉醒的过程。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人们的普遍接受,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集体认同感,并增强凝聚力。

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和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发展城市文化品牌[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对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人文、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保护。

由此可知,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衡量准则是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上述四个角度的价值来自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工作角度,换句话说,这也是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根据。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文化古城,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杭州人民自豪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以下是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是杭州著名的名茶之一,产于西湖龙井村。

西湖龙井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一池碧绿,一园桃花,一山茶香”,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2. 巨浸书法:巨浸书法,又称“巨浸碑刻”,是杭州市著名的书法流派之一。

巨浸书法以书法的美学思想和技法为基础,取材于宋代碑刻,以浙江省文化为脉搏,形成了浙江地区的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体系。

3. 宋嫂戏:宋嫂戏是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宋嫂戏以宋代女性宋太祖的妃嫔灵秀为原型,表现出女性柔情似水、坚韧不拔的形象。

4. 竹编艺术:竹编是杭州市的传统工艺之一,是使用竹子制作的手工艺品。

竹编利用竹子的天然质感和可塑性,将其独特的纹理和形态发挥到极致,创造出各种美丽的竹编工艺品。

5. 艺妓文化:杭州艺妓文化是杭州城市风景之一,是中国传统的流行文化形式之一。

艺妓文化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在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 粉彩瓷器:粉彩瓷器是杭州市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浓厚的南方地区文化气息。

粉彩瓷器以精美的绘画和色彩为特点,是杭州古城的文化瑰宝之一。

7. 宋词文化: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杭州作为享有“江南水乡”的美誉地,自古以来就是宋词的发源地之一。

宋词以其优美的音韵、深层次的意境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9. 游艇文化:杭州作为文化古城,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也是江南水乡的代表。

游艇文化以江南水乡为基础,依托着杭州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成为了杭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10. 龙井虾仁:龙井虾仁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传统特色菜之一,以其新鲜、爽口、鲜美的味道和食用方式为特点。

城市建设应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3600字

城市建设应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3600字

城市建设应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3600字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规模空前。

然而在城市规化和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了矛盾,出现了诸多问题。

如何让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起来。

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面临的困境寻找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化遗产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C912. 81 文献标识码:A一、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价值每个城市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像北京的皇宫、胡同,上海的外滩和里弄、苏州的园林等。

这些空间的形象深刻地烙在公众的脑海中,唤起公众对过去的回忆和归属。

文化遗产诠释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城市个性,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个性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带有时代的烙印,通过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城市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最深的根源,隐寓着一个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城市特色的积聚,是城市灵魂的一部分。

历史文化遗产正是通过恢复人类过去的记忆服务于现在,我们都从自己的历史中走来,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亦不可能完全和自己的历史隔断,其发展需要在历史文化的土壤上吸取营养,需要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和更新。

此外,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连续性,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

事实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就越强烈。

因此,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要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保持历史脉络的一致性。

(二)文化遗产的个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中。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与建设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城市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能够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家园,对于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建设应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同时,城市规划与建设还应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非遗文创在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非遗文创在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非遗文创在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非遗文创作为一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非遗文创对城市品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独特标识和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资源。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产品,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更能够向外界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比如,某市拥有独特的剪纸技艺,利用这一传统技艺制作的剪纸艺术品不仅可以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该市的一张独特名片,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其次,非遗文创对城市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城市吸引外来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非遗文创作为一个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产品,也可以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

例如,以非遗技艺为基础的设计师品牌,通过将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时尚精美的产品,不仅能够吸引品牌粉丝的追捧,同时也为城市塑造了一个时尚、创新的形象。

再次,非遗文创能够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以非遗为基础的文创产品,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比如,某市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畅销,不仅带动了当地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一批来自外地和外国的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了该市的经济增长。

浅谈潍坊民俗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

浅谈潍坊民俗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

浅谈潍坊民俗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摘要:潍坊市是我国著名的风筝和木版年画的产地,有“鸢都”和“年画之乡”的美誉,而且,潍坊地区的剪纸艺术也享誉海内外,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与好评。

近年来,随着潍坊市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潍坊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也开始陆续开展,一大批具备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潍坊的城市形象,而且也弘扬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艺术。

本文从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以及公共设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潍坊民俗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形象塑造景观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不少城市都相继重视起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并大力开展了诸多塑造城市形象的景观设计,在此背景下,地域民俗文化的体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喜爱,城市的形象也开始逐渐呈现出文化性、生态性、地域性以及可持续性互相融合的趋势。

一、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简述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我国有名的“鸢都”。

潍坊地区的风筝、年画、剪纸、潍绣以及泥塑等传统民俗艺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非常高,特别是风筝和年画,更是已经成为潍坊的标志。

可以说,潍坊的城市形象有着明显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具体如下:1.潍坊风筝。

潍坊地区有着悠久的风筝制作历史,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潍坊风筝主要有硬翅类、软翅类、板子类、龙头串式类以及立体桶子类等几种类别,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变,潍坊风筝已经成为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齐名的民间艺术特色,有着造型优美、选材讲究、绘画艳丽、形象生动、扎糊精巧、起飞灵活的风格。

2.潍坊年画。

潍坊同时也是我国三大“年画之乡”之一,尤其是寒亭区的杨家埠年画,更是代表了我国木版年画的巅峰水平,杨家埠年画取材于当地的民间文化,其风格明快艳丽,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3.潍坊剪纸。

潍坊高密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其历史悠久,构思精巧。

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保护的

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保护的

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保护的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扬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堪称一绝。

雕版印刷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扬州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扬州雕版印刷以其精湛的技艺、精美的版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雕版印刷逐渐式微。

保护雕版印刷技艺,不仅仅是保存一种印刷方法,更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传播方式,保留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脉络。

我们应当通过建立专门的传承基地,培养新一代的雕版印刷艺人,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

扬州剪纸也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

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更是扬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的体现。

然而,如今剪纸艺术面临着市场需求减少、传承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了保护这一技艺,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扬州剪纸。

同时,可以将剪纸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扬州评话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扬州评话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社会百态。

表演者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和精彩的动作,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扬州评话的观众群体逐渐萎缩。

为了保护扬州评话,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传承这门艺术,提供更多的演出平台和机会。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扬州评话制作成音频、视频等形式,扩大其传播范围。

扬州清曲也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清曲曲调优美,旋律婉转,歌词典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曾经在扬州的大街小巷广为流传,但如今也面临着传承困境。

我们应当加强对扬州清曲的研究和整理,出版相关的曲谱和书籍,保存这一珍贵的音乐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城市形象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寻求城市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西岗区的调研分析,从历史街区的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商业业态以及西岗区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这对历史特色街区的振兴、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城区特色形象的传播、以及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一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俄罗斯风情街;市集;西岗区;大连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对提高城市形象的作用日益增加。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印象里总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但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大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大连是一个殖民文化的城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物质薄弱,虽然高楼大厦迭起,表面上看来日益繁荣,但是掩饰不住历史文化的空虚,甚至我们开始怀念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如今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关注,因此对历史街区文化的营造就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大连市西岗区位于大连市中心,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大连的行政中心。

通过不断的调研,发现西岗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形成一种街道格局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活动、不同宗教聚居的特点、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形象的聚焦点,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我们要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改善、强化和发扬。

西岗区有一条特别有特色的街区——俄罗斯风情街,这条街的建筑可追溯到1898年,2000年大连市政府为展现历史原貌,再现异国风情,决定在对街区进行了修缮和重建,街区原有建筑皆保持原貌,新建筑也一律按照俄罗斯风格建设。

翻修后的俄罗斯风情街全长430米,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由20栋俄式、欧式建筑组成,绿化率达34%,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它保留了38栋距今已百年历史的原远东白俄罗斯时的建筑,整个街区都是俄罗斯的洋葱头式的尖顶建筑、欧洲风格的小亭子、沙俄时期贵族马车的形状的商厅、街边伫立的铁艺路灯……无论是一个世纪前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还是大连市政府后来陆续兴建的新建筑,都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欧式风格的气息。

俄罗斯风情街以欧式风格建筑为主,经营俄罗斯餐厅、夜总会、酒吧、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店等,漫步街中,使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充分感受到古典欧洲的浪漫情怀。

但是,随着大连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其他旅游景区的不断建成,俄罗斯风情街的吸引力降低,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通过调研了解了它现存状况和各项功能的缺失后,对充分开发它的现有特色的产品的潜质,整合产品组合,完善整个街区的功能性服务;适度发挥基本功能,提高接待能力,重点突出俄罗斯风情和俄罗
斯文化;把西方市集的概念运用到其中,并把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与之相融合,使它成为高水准的风情街、商业街、文化街,让它活起来。

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提高大连市西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其他区域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俄罗斯风情街的的实地考察,结合景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划。

首先,除了旅游功能外,把“市集”的概念加入其中。

众所周知,大连以其地理位置而著称,海鲜是大连的特产,是外地游客必买馈赠朋友的佳品,也是我们本地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

市集是指在一个指定的地方,每隔一定的时间,购买者和卖者会聚集着一起进行商品交易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所以,如果在俄罗斯风情街每周办一次卖不同品种大连特产的市集,以优质的货品和低廉的价格,本着诚信至上的标准,我相信会吸引很多海内外的游客。

例如:这周的主题是海米,我们可以提前一周甚至更早的把广告打出去,首先吸引过来竞标的卖主,然后经过精挑细选,选出优质的几十家海米卖主。

指定这周的的某天为市集日,这天这里就以优质的海米和低廉的价格卖海米,从而吸引有购买海米欲望的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和对市集好奇的周边居民。

通过每周一次的市集活动,让俄罗斯风情街在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脑海中活起来。

其次,大连除了海产品之外,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平影戏、木偶戏、民间舞蹈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我们只是听过却没有看过。

它们流失于民间,没有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们、欣赏它们简直太可惜了!西岗区也有它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传统手工艺核雕和剪纸等等。

我们要利用俄罗斯风情街这块宝地,把大连西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结合,并用这片建筑群,把中外文化一并结合起来。

例如:我们每周指定一天为俄罗斯风情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活动,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用灯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皮影戏映射到俄罗斯风情街的建筑群上面,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费观看,这样既弘扬了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给市民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对城市形象的发展和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其根本研究是人与历史街区的内在关系,城市形象的建造不是简单的复制、重建和恢复历史,它要随着时代的潮流,构成理解我们现实生活的时代基础,因为城市形象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是并存的。

参考文献
【1】靳埭强,城市形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一版
【2】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马钦忠,公共艺术与历史街区的的振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