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2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PPT课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自由读《回乡偶书》,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 读通诗句。 2、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新词语的 意思,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 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 备提问。
ǒu
yīn hé 衰老 客人 何处
偶然 乡音 鬓 毛 衰老 客人 何 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2日星期五2022/4/222022/4/222022/4/22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22022/4/222022/4/224/22/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22022/4/22April 22,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自由读《回乡偶书》,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 读通诗句。 2、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新词语的 意思,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 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 备提问。
ǒu
yīn hé 衰老 客人 何处
偶然 乡音 鬓 毛 衰老 客人 何 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2日星期五2022/4/222022/4/222022/4/22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22022/4/222022/4/224/22/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22022/4/22April 22,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回乡偶书PPT课件

七、作品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是,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 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概系之。首句用 “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 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 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 我吗”之意,从而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五、语句注释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cui):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五、语句注释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cui):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八、主要看点
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 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 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 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 时,无疑已变得愈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PPT课件

回乡偶书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是第一首。
ǒu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bì n shuāi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kè hé 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乡。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耳边的头发 么改变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
小孩
认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群( )的孩子,( ) 地跑过来,笑呵呵地问道:“ ?”
ǒu 偶然
shuāi 衰老
yīn 乡音
kè 客人
bì n 鬓 毛
hé 何处
偶然 衰老
乡音 客人
鬓 毛 何 处
回 乡 偶 书
唐-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yīn)音(声音)(音乐)(拼音)
(kè) 客(客人)(做客)(客气) (hé) 何(何处)(姓何)(何时)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回乡偶书(二) 离 近 惟 春 别 来 有 风 家 人 门 不 乡 事 前 改 岁 半 镜 旧 月 消 湖 时 多, 磨。 水, 波。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是第一首。
ǒu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bì n shuāi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kè hé 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乡。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耳边的头发 么改变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
小孩
认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群( )的孩子,( ) 地跑过来,笑呵呵地问道:“ ?”
ǒu 偶然
shuāi 衰老
yīn 乡音
kè 客人
bì n 鬓 毛
hé 何处
偶然 衰老
乡音 客人
鬓 毛 何 处
回 乡 偶 书
唐-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yīn)音(声音)(音乐)(拼音)
(kè) 客(客人)(做客)(客气) (hé) 何(何处)(姓何)(何时)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回乡偶书(二) 离 近 惟 春 别 来 有 风 家 人 门 不 乡 事 前 改 岁 半 镜 旧 月 消 湖 时 多, 磨。 水, 波。
回乡偶书课件2

我会认
ǒu yīn bìn
偶 然 乡音 鬓 毛
shuāi kè hé
衰 老 客人 何处
偶 然 乡音 鬓 毛 衰 老 客人 何处
我会读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我会解
叶
成柳
谁
一
裁
树贺
出
高知
章
二
万
月条Biblioteka 春垂风下
似
绿
剪
丝
刀
绦
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自号“四明狂客”。浙 江萧山人。年轻的时候就以诗文闻名, 书法也很好。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 乡偶书》、《咏柳》等都是人们喜欢的 名篇。他三十六岁时中进士,真是“少 小离”。直到他八十五岁时才回到久别 的家乡,可谓“老大回”。久别归来,激 动万分,他写下了这首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二年级语文
回 乡偶书
新村小学 李淑芳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fú dī zuì yān 拂 堤杨柳 醉春烟。
tóng sàn 儿 童 散学归来早,
máng
yuān
忙 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不
碧
知
玉
细
妆咏
少小(
),
乡音(
)。
儿童(
),
笑问(
)。
回 乡 偶 书(二)
贺知章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shì mó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回乡偶书》ppt课件

乡音无改鬓毛衰。
离家→ 回家
回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 乡 偶 书 (二)
贺知章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mó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wéi jì ng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鬓 毛
客人 何处
形声字。从髟( biāo),宾声。 “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 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脸颊两旁 近耳的头发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 乡 偶 书
唐代人-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客人 旅客 游客 不速之客 客居他乡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上一张
( )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上一张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贺知章写这首诗时是多少岁呢?
30岁
40岁
86岁
贺知章
(约 659 年—约 744 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 自号“四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 长草书和隶书,性情爽直,豁达而健谈。武则天 证圣元年中进士,时年36岁,后官至秘书监。 直到天宝三年才回到久别的家乡,此时已是84 岁的老人了。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偶书》 《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 篇。
《回乡偶书》PPT教学课件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 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概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 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 感概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 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 “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 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六、译文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少又不小免离发家出老人大事回无常,的乡概音叹无来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 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孩一幼首的,续篇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
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
惟鬓有毛门 :前额镜角湖边水靠,近问春耳客风朵不的从改头旧发何时。处波。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胶胎者,宜参之。近 近离时别严 家坦乡叔岁《月还多家,时诗近严》来亦人坦有事半“叔旧消时《磨巷。还陌浑家忘诗记,》却问亦新有移来“住旧人”,时颇巷得知陌章浑之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cui):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 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概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 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 感概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 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 “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 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六、译文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少又不小免离发家出老人大事回无常,的乡概音叹无来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 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孩一幼首的,续篇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
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
惟鬓有毛门 :前额镜角湖边水靠,近问春耳客风朵不的从改头旧发何时。处波。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胶胎者,宜参之。近 近离时别严 家坦乡叔岁《月还多家,时诗近严》来亦人坦有事半“叔旧消时《磨巷。还陌浑家忘诗记,》却问亦新有移来“住旧人”,时颇巷得知陌章浑之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cui):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回乡偶书语文古诗PPT课件

《回乡偶书》
二年级二班语文课件
主目录
1
课前导读
3
课文赏析
2
认字识词
4
随堂练习
第一部分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贺知章(659-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 永兴(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第三部分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hui xiang
回乡
ou shu
偶书
认字识词
xiang yin
乡音
bin shuai
鬓衰
认字识词
xiao mo
消磨
jing hu
镜湖
认字识词
释义:额角边靠近 耳朵的头发
释义:衰落 此处为减少的意思
释义:偶然所写 随便写的诗
认字识词
释义:家乡的口音
释义:幼儿童稚 指村里的小孩子
释义:相互认识
认字识词
偶然 乡音 相识
少小 无改 客人
老大 鬓毛衰 何处
第三部分 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
)
随堂练习
从自己的角度说明离家时间很长的诗句: 少小 离 家 老 大 回 , 乡音 难 改 鬓 毛 衰 。
同学们下课
二年级二班语文课件
课文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渐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课文赏析
主要看点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 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 虽为写已,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 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 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二年级二班语文课件
主目录
1
课前导读
3
课文赏析
2
认字识词
4
随堂练习
第一部分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贺知章(659-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 永兴(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第三部分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hui xiang
回乡
ou shu
偶书
认字识词
xiang yin
乡音
bin shuai
鬓衰
认字识词
xiao mo
消磨
jing hu
镜湖
认字识词
释义:额角边靠近 耳朵的头发
释义:衰落 此处为减少的意思
释义:偶然所写 随便写的诗
认字识词
释义:家乡的口音
释义:幼儿童稚 指村里的小孩子
释义:相互认识
认字识词
偶然 乡音 相识
少小 无改 客人
老大 鬓毛衰 何处
第三部分 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
)
随堂练习
从自己的角度说明离家时间很长的诗句: 少小 离 家 老 大 回 , 乡音 难 改 鬓 毛 衰 。
同学们下课
二年级二班语文课件
课文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渐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课文赏析
主要看点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 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 虽为写已,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 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 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回乡偶书》PPT课件2 (共24张PPT)

赠汪伦诗意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 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 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 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 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句? 请背一背。
黄鹤(hè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lí ng) 李白 故人西辞(cí )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wé i)见长江天际流。
hé 偶 鬓 衰 客 何 Zè ng wāng lú n zhōu yù 赠 汪 伦 舟 欲
Ǒu
bì n shuāi kè
hū
tà
tán
忽
踏
潭
偶 赠 忽
鬓 汪 踏
衰 伦 潭
客 舟
何 欲
思 乡 之 情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假如你离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己的家乡几十年之 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
你还知道贺知章的 其他诗歌吗?
拓展阅读
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拓展阅读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离:离开
乡音:家乡话
老大:年纪很大
无改:没有改变
鬓毛衰:头发花白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 老了才回到家乡。说话的口音 没有什么改变,可是两鬓头发 已经花白稀疏了。小孩见了我 都不认识。笑着问我,是从哪 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