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回乡偶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共17张PPT)

朗读提示:按音节可划分为“××/××/×××”的节奏。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这之 前就离开了家乡,直到八十六岁告老还乡, 写下《回乡偶书》。从诗题中的“偶”可 以知道,这是诗人偶然书写下的。
六年级上册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认识诗人
贺知章,字季真,唐代诗人、书法家,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 文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合称“吴 中四士”。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善谈 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无闲田”与“犹饿死”产生强烈对比,揭露出 尖离家”与“老大回” 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
“乡音无改”与“鬓毛衰”
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易 老的感叹和对故乡的依恋
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
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少时离开家乡,年老时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没有改变, 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减少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家乡的儿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学习提示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 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 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这之 前就离开了家乡,直到八十六岁告老还乡, 写下《回乡偶书》。从诗题中的“偶”可 以知道,这是诗人偶然书写下的。
六年级上册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认识诗人
贺知章,字季真,唐代诗人、书法家,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 文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合称“吴 中四士”。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善谈 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无闲田”与“犹饿死”产生强烈对比,揭露出 尖离家”与“老大回” 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
“乡音无改”与“鬓毛衰”
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易 老的感叹和对故乡的依恋
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
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少时离开家乡,年老时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没有改变, 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减少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家乡的儿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学习提示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 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 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共38张PPT)

一、看拼音写词语。
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要重点理解的词 自作自受: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 后果,自己承担。
跌跌撞撞:状态词,形容走路不稳。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汹涌澎湃: 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4 )
1.汹涌澎湃的浪花不断地拍打着海岸。 2.成长就是即使跌跌撞撞,也依旧向前出发的勇气。 3.他整天玩电脑,最后考试不及格,这是自作自受。 4.在困难面前,他镇定自若,感到心惊肉跳。
基础知识
第一关:作者关★
《桥》的作者是 谈歌 。 《穷人》是 俄 (国家)列_夫__·_托__尔_斯__泰写的。
第二关:主要内容关。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小说
语文要素:读小说, 关注情节、环境,感 受人物形象。
13 《桥》 14 《穷人》 15 《金色的鱼钩》
字词
写
词
字
语
表
表
生字
易读错的字
zāo
糟
“掀”字是左右结构, 易错读成“xīn”。
xiān sháo sǎnɡ
掀 勺嗓
páo
zhòu shēn
咆 皱呻
巩固练习
一、用“√”标出红色字的正确读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留意人物 人物形象。
的
语言
、动
作、
心理
活
动,
可以 (
帮√助)我
们深
入地
理解
2.关注描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
夫的惧怕,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 )
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要重点理解的词 自作自受: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 后果,自己承担。
跌跌撞撞:状态词,形容走路不稳。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汹涌澎湃: 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4 )
1.汹涌澎湃的浪花不断地拍打着海岸。 2.成长就是即使跌跌撞撞,也依旧向前出发的勇气。 3.他整天玩电脑,最后考试不及格,这是自作自受。 4.在困难面前,他镇定自若,感到心惊肉跳。
基础知识
第一关:作者关★
《桥》的作者是 谈歌 。 《穷人》是 俄 (国家)列_夫__·_托__尔_斯__泰写的。
第二关:主要内容关。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小说
语文要素:读小说, 关注情节、环境,感 受人物形象。
13 《桥》 14 《穷人》 15 《金色的鱼钩》
字词
写
词
字
语
表
表
生字
易读错的字
zāo
糟
“掀”字是左右结构, 易错读成“xīn”。
xiān sháo sǎnɡ
掀 勺嗓
páo
zhòu shēn
咆 皱呻
巩固练习
一、用“√”标出红色字的正确读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留意人物 人物形象。
的
语言
、动
作、
心理
活
动,
可以 (
帮√助)我
们深
入地
理解
2.关注描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
夫的惧怕,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 )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 语文园地四 第二课时课件

归,乡音依然很重而头发已经雪白。
再读古诗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时作业
一、背诵并默写古诗。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春春去去春春又又回回,,新新桃桃换换旧旧符符。。在在那那桃桃花花盛盛开开的的地地方方,, 54、勿海不以内要恶存为小知它而已的为,结之天束,涯而勿若哭以比,善邻应小。当而为Tu不它es为的da。开y,始TJuu而elys笑d1a4。y,,72J.01u24ly0.2J10u42l,y022700.21T04uJ.2eu0slyd2a02y20,0TJ:u2ue8lys2d01a:42y,,822J0u02l:y20871:/431,0422/20002:20087:/3104/2020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65、莫天愁生生前命我路的才无成必知长有已,用,需。天要下吃8时谁饭2人,8分不还8识需时君要28。吃分苦81时4,-2J吃8u分l亏-280。时7T.21u84e分.s2d01a24y0-J, uJlu-2ly0174.1,42.022002J0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 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 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 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品味诗情 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诗人阔别故乡已有很多年,年少离乡,年老而
420、:2千敏87淘而.1万好4.浪学20虽,20辛不20苦耻:2,下87吹问.1尽。4.黄。20沙72.01始240.到2:02金2802。70.7:12.418.4:23.0220702.120407.:.2210842.220002:2008:22807:2.1842:3.020:0228002:208:2:380:3020:28:30
再读古诗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时作业
一、背诵并默写古诗。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春春去去春春又又回回,,新新桃桃换换旧旧符符。。在在那那桃桃花花盛盛开开的的地地方方,, 54、勿海不以内要恶存为小知它而已的为,结之天束,涯而勿若哭以比,善邻应小。当而为Tu不它es为的da。开y,始TJuu而elys笑d1a4。y,,72J.01u24ly0.2J10u42l,y022700.21T04uJ.2eu0slyd2a02y20,0TJ:u2ue8lys2d01a:42y,,822J0u02l:y20871:/431,0422/20002:20087:/3104/2020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65、莫天愁生生前命我路的才无成必知长有已,用,需。天要下吃8时谁饭2人,8分不还8识需时君要28。吃分苦81时4,-2J吃8u分l亏-280。时7T.21u84e分.s2d01a24y0-J, uJlu-2ly0174.1,42.022002J0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 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 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 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品味诗情 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诗人阔别故乡已有很多年,年少离乡,年老而
420、:2千敏87淘而.1万好4.浪学20虽,20辛不20苦耻:2,下87吹问.1尽。4.黄。20沙72.01始240.到2:02金2802。70.7:12.418.4:23.0220702.120407.:.2210842.220002:2008:22807:2.1842:3.020:0228002:208:2:380:3020:28:30
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全单元课件

语文园地
回顾导入
《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交流讨论 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交流讨论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 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 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重点讲解
讨论: 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
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 怎样的结果?
重点讲解 在老汉的指挥下,慌乱的村民们又是怎样过桥的?
村民──党员──老汉
重点讲解
它连接着生与死、奉献与 索取、党员与群众……
探究: 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你认为
这座桥把什么与什么连接起来了?
题目中的“桥”不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 桥。这位深爱着自己儿子的父亲,这位忠于职 责、舍己为人的老汉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桥, 一座救了群众的生命桥呀!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
在柏林
分组探究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 ”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 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古诗大意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 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说 话的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 却早已斑白。儿童们看见我, 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 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呀?
《回乡偶书》课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看插图
shuāi
读出节奏
资料卡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 杭州市萧山区)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以文词 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性放旷,好 饮酒,善谈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 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 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其作 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有什么变化。 [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
题目的注释: 偶,偶然。 书,写诗。
很小时候离开家乡,到老才回来, 乡音没有改变,但两鬓头发已白了。
偶书,偶然遇到一件事, 小朋友们见到了都不认识,
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 写下来。
笑着问:客人从哪里来啊?
反复朗读,感知诗意、诗情,讨论以下问题 ①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直到86岁才回到家乡,哪句诗向我们介绍 了这个内容?找出关键词。 ②诗人离家太久太久,等他回到家乡时,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下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年级上册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③想象画面:孩子看到这么一位陌生的老人,会说些什么?老人 看到孩子,又会说些什么? ④体会情感:诗人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心情是怎样的?
看插图
shuāi
读出节奏
资料卡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 杭州市萧山区)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以文词 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性放旷,好 饮酒,善谈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 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 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其作 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有什么变化。 [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
题目的注释: 偶,偶然。 书,写诗。
很小时候离开家乡,到老才回来, 乡音没有改变,但两鬓头发已白了。
偶书,偶然遇到一件事, 小朋友们见到了都不认识,
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 写下来。
笑着问:客人从哪里来啊?
反复朗读,感知诗意、诗情,讨论以下问题 ①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直到86岁才回到家乡,哪句诗向我们介绍 了这个内容?找出关键词。 ②诗人离家太久太久,等他回到家乡时,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下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年级上册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③想象画面:孩子看到这么一位陌生的老人,会说些什么?老人 看到孩子,又会说些什么? ④体会情感:诗人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心情是怎样的?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二、阅读理解
课文理解:学生需要复习每篇课文的内容和主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阅读能力:学生需要进行阅读训练,包括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理解中心思想等。
三、写作训练
作文训练:学生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作文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语言表达:学生需要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如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一、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B
chān
níng
chā
一、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狞笑:是一种可怕的笑容,让人觉得害怕,也是类似于冷笑的一种笑 嗤笑:有讽刺之意
一、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D
指手画脚: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一、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C F A E D
二、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在的柏打林“》☓”一文。以二战为背景, 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 为故事材料,并未直接描写战争场面。
X
√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X √
《三国演义》
X
三、根据提示,把名句补充完整。
桥
老支书
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淳朴善良、乐于助人
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
五、阅读文字,完成练习
唐
C
物是人非的感慨。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
A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的亲切感和对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方法与技巧: 制定复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可以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复习进度、 复习内容、复习时间等,以便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分阶段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可以将语文知识分为生字表里所有的生字组词、多音 字组词、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分阶段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 和理解知识点。 知识归类复习,做到融会贯通。学生可以将语文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将词语按照词 性分类、将句子按照句型分类等,以便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将知识 点进行融会贯通。 重点难点突破,做到各个击破。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重要性,确定 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重点突破和难点攻克,以便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练习册和试卷复习,做到查漏补缺。学生可以认真复习平时的练习册和试卷,找出自己 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以便更好地查漏补缺,提高语文成绩 。
最新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质课件

我的发现
①典型的情节离不开典型的人物描写。 ②理解典型的情节描写,同样也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去体会。
我的收获
练习朗读
①读关云长的语言,语气要沉着、果敢,要读出关公的胸有成竹。 ②读战斗场面,语调要稍高,语速要稍快,读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③读关云长的动作,语气要坚决、坚定,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①加点的词语都是贬义词,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②加点的词语都含有批评、否定、厌恶、憎恨、贬斥、轻蔑的感情色彩。
我的收获
我会写:分别写出三个含有贬义色彩的二字词语和四字词语。 二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①第一句话中,“狞笑”的意思是凶狠恶毒的笑。它是一个贬义词,句子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洪水的来势凶猛,把洪水疯狂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洪水令人厌恶、令人恐惧的情形。
练习运用
阳奉阴违 恩将仇报 诡计多端
凶恶 可耻 阴险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接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①片段中描写关公语言的句子虽然只有一处,但表现了关公的胸有成竹。②片段中描写关公动作的句子有两处,第一处表现了关公雄赳赳,气昂昂的英雄气概以及身手的敏捷,第二句表现了关公傲视群雄的大无畏精神和武艺的高强。③片段中有一处战斗场面的描写是侧面描写,不见其人,只闻其声,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烘托了关云长的神勇。
①典型的情节离不开典型的人物描写。 ②理解典型的情节描写,同样也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去体会。
我的收获
练习朗读
①读关云长的语言,语气要沉着、果敢,要读出关公的胸有成竹。 ②读战斗场面,语调要稍高,语速要稍快,读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③读关云长的动作,语气要坚决、坚定,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①加点的词语都是贬义词,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②加点的词语都含有批评、否定、厌恶、憎恨、贬斥、轻蔑的感情色彩。
我的收获
我会写:分别写出三个含有贬义色彩的二字词语和四字词语。 二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①第一句话中,“狞笑”的意思是凶狠恶毒的笑。它是一个贬义词,句子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洪水的来势凶猛,把洪水疯狂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洪水令人厌恶、令人恐惧的情形。
练习运用
阳奉阴违 恩将仇报 诡计多端
凶恶 可耻 阴险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接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①片段中描写关公语言的句子虽然只有一处,但表现了关公的胸有成竹。②片段中描写关公动作的句子有两处,第一处表现了关公雄赳赳,气昂昂的英雄气概以及身手的敏捷,第二句表现了关公傲视群雄的大无畏精神和武艺的高强。③片段中有一处战斗场面的描写是侧面描写,不见其人,只闻其声,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烘托了关云长的神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PPT

请同学们在《桥》和《在柏林》中任选一 篇,照样子填写示意图,从这几个方面交 流如何理解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 语言、动作、心理
小说情节
环境描写
浏览小说《一个走运的人》,简单地填写 理解人物形象示意图,并组内交流自己的 人物形象示意图。
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 写刻画了女店主的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形象。
从这些描写桑娜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对 丈夫的___担__忧____和对邻居的___关__心____。
(2)关注小说情节。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她__宁__可__自__己__受__苦__也__要__照__顾__孤__儿____的 善良。
(3)“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 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 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两句话是__环__境____ 描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利于表 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___善__良____以及 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 第1课时
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 象为中心。请你说说读了这三篇小说,哪些人物在 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桥》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沉着冷静、不 徇私情的老支书;《穷人》这一课,让我们认识了 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桑娜和渔夫;《在柏 林》这一课,刻画了老兵和他妻子的可怜形象。
语言、动作描写
环境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写“其酒尚温”?
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斩华雄的时 间短,更突显了关羽的神勇之气。
朗读片段,要求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抓住人物的语言读出果敢豪迈之气;抓住动作 “飞身上马、掷于地上”读出干脆利落;读环境描 写时语气要重,抑扬顿挫,让人感觉心惊胆战;结 尾“其酒尚温”略停顿,读出敬佩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
(约 659 年—约 744 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 自号“四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 长草书和隶书,性情爽直,豁达而健谈。武则天 证圣元年中进士,后官至秘书监。他写的诗清 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 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小孩
认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是第一首。
自由读《回乡偶书》,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 读通诗句。 2、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意 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备 提问。
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 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欣赏第二首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贺音
改客
偶然 乡音 鬓 毛 衰老 客人 何 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你会填吗? ‗(‗谁‗)‗ (‗‗什‗么‗年‗‗纪‗)‗的时候到了(‗哪‗‗里‗)。 他(‗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他遇到了(‗‗谁‗)‗,可是他们 ‗‗‗‗‗‗‗‗‗‗‗‗。
理解诗意
偶然
回乡偶书
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 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 的感触。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少小离家老大回,
(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 才回到家乡。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么改变
耳边的头发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
(约 659 年—约 744 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 自号“四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 长草书和隶书,性情爽直,豁达而健谈。武则天 证圣元年中进士,后官至秘书监。他写的诗清 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 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小孩
认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是第一首。
自由读《回乡偶书》,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 读通诗句。 2、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意 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备 提问。
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 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欣赏第二首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贺音
改客
偶然 乡音 鬓 毛 衰老 客人 何 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你会填吗? ‗(‗谁‗)‗ (‗‗什‗么‗年‗‗纪‗)‗的时候到了(‗哪‗‗里‗)。 他(‗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他遇到了(‗‗谁‗)‗,可是他们 ‗‗‗‗‗‗‗‗‗‗‗‗。
理解诗意
偶然
回乡偶书
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 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 的感触。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少小离家老大回,
(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 才回到家乡。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么改变
耳边的头发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