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中药处方
中药治支气管炎好的方子

中药治支气管炎好的方子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中药在治疗支气管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肺力咳合剂
肺力咳合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前胡、百部、梧桐叶等。
具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的作用,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2.十味龙胆花颗粒
十味龙胆花颗粒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龙胆花、川贝母、枇杷叶等。
对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气管炎丸
气管炎丸是一种具有散寒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苦杏仁、甘草、干姜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性咳嗽。
4.桂龙咳喘宁颗粒
桂龙咳喘宁颗粒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桂枝、龙骨、牡蛎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性咳嗽。
5.麻杏止咳糖浆
麻杏止咳糖浆是一种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麻黄、苦杏仁、甘草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6.贝桔止咳糖浆
贝桔止咳糖浆是一种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浙贝母、桔梗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中药处方(建议收藏)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热壅肺,脾肺两虚。
【治法】清肺,化痰,健脾。
【方名】清肺化痰健脾汤.
【组成】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国飓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肺肾亏损。
【治法】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补气化痰汤。
【组成】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
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绍南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温邪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出处】郭中元方
处方与用法:
陈皮12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人参5克(另炖,冲服),神曲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5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化痰行气,健脾扶正.主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痰多色白,短气不足以息,面色不华,难以平卧,舌淡,苔白或腻,脉细濡。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12c562bda38376bae1fae31.png)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配方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胡公英
申请号:CN200710114442.9
申请日:20071121
公开号:CN101181556A
公开日:
200805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配方,属中药领域。
该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配方,由鱼腥草30克,薏苡仁30克,川贝母10克,海浮石12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茯苓10克,桔梗6克,炙甘草3克配制而成。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连服十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药物在气管炎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临床验证,一般治疗一至三个疗程,症状就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二到三个月彻底康复。
申请人:胡公英
地址: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里洼南路10号6号楼3单元40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药治支气管炎偏方

中药治支气管炎偏方中药治支支气管炎的偏方支气管炎的治疗偏方一药方:白茯苓、川贝、杏仁、桑皮、甘草、五味子、京半夏、当归、陈皮各6克。
第一剂药于第一天下午5点熬,晚上9点服;第二剂药干第二天晚上9点熬,第三天早晨7点服;第三剂药于第四天早晨7点熬,中午11点服。
最后,3剂药渣合在一起,第五天下午5点熬,晚上9点服下。
每剂只熬一次,加冰糖一次服下。
无论病情轻重,3剂药服完后即除病。
禁服:烟、酒、茶。
盐、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
支气管炎的治疗偏方二取酸石榴两枚约500克,洗净去掉榴蒂,将石榴掰碎连皮带籽一同放入药锅,对100克蜂蜜瓶装蜂蜜即可,加水没过石榴,用文火炖,不可煎糊。
待水分蒸发于石榴熬成膏状起锅,将石榴盛人洁净的大口瓶中,每日服用数次,每次两小勺。
食后有酸涩之感,若嫌酸涩可适当增添蜂蜜。
年老体弱者慎服。
支气管炎的治疗偏方三其治疗方法是:成人每次50毫克,每日3次,连服6_7天。
其作用机理为:该药对所有小核糖核酸病毒,均能选择性地抑制其中药治支支气管炎NA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过程。
本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见效快,疗效好,很适合在基层部队及居民中推广应用。
但须注意的是,潘生丁对冠状动脉有窃血现象,冠心病患者不宜应用,以免加重病情。
中药治支支气管炎的症状1.咳嗽其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多在寒冷季节、气温骤变时发生,早晚咳嗽频繁,白昼减轻。
2.咳痰多为白色黏痰,或白色泡沫痰,早晚痰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为黏液脓性痰。
3.喘息部分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发作。
4.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或仅有呼吸音粗糙,随病情发展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急性发作期干湿啰音明显增多,咳嗽咳痰后啰音可减少。
喘息型慢性支支气管炎可闻及哮鸣音。
中药治支支气管炎的护理一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气道分泌物堆积有关。
2.体温升高与支支气管炎症有关。
二护理措施1.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减少活动,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中药配方颗粒

一消化内科1、反流性食管炎处方:处方:柴胡1 包白芍1 包枳壳1 包蒲公英1 包夏枯草 1 包厚朴 1 包代赭石 1 包海螵蛸 2 包煅瓦楞子 1 包甘草 1 包功效: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功效: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适应症:胸骨后灼痛,烧心感,反酸、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
适应症:胸骨后灼痛,烧心感,反酸、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
2、慢性胃炎处方:处方:醋延胡索1 包白芍 1 包炒川楝子 1 包海螵蛸 1 包蒲公英 1 包沉香 1 包乌药 1 包甘草 1 包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应症:上腹疼痛或上腹胀闷,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纳呆。
适应症:上腹疼痛或上腹胀闷,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纳呆。
3、消化性溃疡处方:处方:海螵蛸 1 包白芍 1 包白及 1 包醋延胡索 1 包党参 1 包三七 1 包甘草 1 包功效:健脾和胃,化瘀止痛。
功效:健脾和胃,化瘀止痛。
适应症:上腹痛有规律,或饭前、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或进食后上腹胀满,反酸,适应症:上腹痛有规律,或饭前、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或进食后上腹胀满,反酸,乏纳呆。
力,纳呆。
4、萎缩性胃炎处方:处方:黄芪1 包太子参1 包石斛1 包三七 1 包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1 包枳壳1 包厚朴1 包鸡内金1 包功效:健脾养阴,理气活血。
功效:健脾养阴,理气活血。
适应症:上腹胀满或隐痛,嗳气,纳呆,神疲乏力。
适应症:上腹胀满或隐痛,嗳气,纳呆,神疲乏力。
5、急性胃肠炎处方:处方:黄连1 包木香1 包广藿香1 包火炭母2 包凤尾草2 包薏苡仁2 包山药2 包葛根1 包功效:清热利湿,止呕止泻。
功效:清热利湿,止呕止泻。
适应症: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伴恶寒。
适应症: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伴恶寒。
6、肠易激综合症处方:处方:党参1 包白术1 包防风1 包炮姜1 包茯苓 1 包吴茱萸 1 包补骨脂 1 包柴胡 1 包木香 1 包白芍 1 包石榴皮 1 包延胡索 1 包炙甘草 1 包功效:温中健脾,疏肝祛风止痛。
中药内外合治慢性支气管炎39例

单纯采用 口服苠参止嗽汤治疗 , 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 。
l 临床资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3 疗 效分 析
3 1 疗 效 标 准 .
7 8例 均 为 我 院 门诊 患 者 , 随机 分 为 两组 。 治 疗 组 中 , 】 男 8 例 , 2 例 ; 龄最小 3 女 1 年 8岁 , 大 7 最 8岁 ; 程 3a~1 。对 照 病 2a 组 中, l , 2 男 6例 女 3例 ; 年龄 最 小 3 5岁 , 大 7 最 3岁 ; 程 2a 病 ~ 1 。全 部 患 者 均 为 单 纯 型 患 者 , 并 发 肺 气 肿 和 肺 心 病 患 者 。 0a 无 两组 一 般 资 料 经 统 计 学处 理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0 0 ) 具 有 可 P .5 , 比性 。 12 临床 表 现 .
・
2 2・
o n Ju r
— —
a
— —
lo tr a e ay f C p 2 1 1 ( fExe n lTh r M A r 00, 2 p oT 9
—
中 药 内外 合 治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3 9例
付 玉玲
( 山西 省 晋 城 市 城 区 中 医 院 , 西 山
参照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颁 布 的《 中医病 证诊 断疗效标 准》 中“ 咳嗽 ” 的疗效评 定标 准判定 。治愈 : 咳嗽及临床 体征消失 , 内伤咳嗽在 2周 以上未发作 ; 转 : 好 咳嗽减轻 , 痰量 减少 ; 未愈 :
症 状 无 明显 改 变 。 3 2 治 疗 结 果 .
肺 底 部 有 干 湿 性 罗 音 。 胸 部 x线 示 : 肺 下 部 纹 理 增 粗 。 中 医 两 诊断 : 咳嗽 ; 医 诊 断 : 性 支 气 管 炎 。 采用 上 述 综 合 疗 法 治疗 。 西 慢
中药二陈汤与慢性支气管炎知多少

中药二陈汤与慢性支气管炎知多少?发布时间:2021-07-01T11:15:41.7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刘红林[导读]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呼吸系统多见慢性疾病,刘红林四川省西充县古楼镇卫生院,637200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呼吸系统多见慢性疾病,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时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中药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之一,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较佳,不良反应较少,存在比较好的治疗安全性。
中药二陈汤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用的一种中药汤剂,下面针对中药二陈汤和慢性支气管炎实施详述。
一、什么是中药二陈汤?中药二陈汤是一种祛痰中药汤剂,存在化痰和燥湿、和中并理气作用。
常采取中药二陈汤治疗湿痰证,可选择中药二陈汤对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湿痰证患者实施治疗。
中药二陈汤基本药方是,半夏15g、橘红15g、白茯苓9g、甘草4.5g。
中药二陈汤的现代使用方法是,将以上剂量的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增加7片生姜及1枚乌梅,实施水煎之后服用。
中药二陈汤药方中所含半夏可化痰与燥湿、降逆并和胃,属于君药;橘红,能够行滞和理气、化痰及燥湿,属于臣药;白茯苓可渗湿且健脾、化痰和渗湿、除痰并健脾;生姜可抵抗半夏毒性,并促使半夏实行降逆和化痰、止呕且和胃功效,属于佐药;乌梅存在收敛肺气作用,和半夏、橘红实行配伍,兼收且散中,避免燥散而伤及正气,属于佐药;甘草,能够和中及健脾,调和上述诸药,属于佐使药。
针对中药二陈汤予以实际使用时,常常予以药方加减化裁处理,进而达到中医药辨证施治目的。
比如,针对存在热痰的患者,建议在中药二陈汤基本方中加入瓜蒌、胆星起到化痰和清热作用;针对存在湿痰的患者,建议加入苍术、厚朴得到化痰和燥湿效果;针对存在寒痰的患者,建议加入细辛、干姜能够寒痰与温化功效;针对存在郁痰的患者,建议加入香附、郁金、青皮起到化痰及解郁效果;针对存在眩晕和风痰的患者,建议加入僵蚕、天麻存在熄风和化痰作用;针对存在食痰的患者,建议加入麦芽、莱菔子实行化痰与消食等。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0002]目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很多,但多是成本高,药源不够丰富,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成本低,疗效显著、药源丰富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配方。
[0004]本发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炙麻黄8克、杏仁7克、炙甘草5克、紫苏子12克、橘红5克、炙附子12克、党参5克、陈皮12克、炙冬花15克。
[0005]炙麻黄:味辛、微苦,性温。
归肺、膀胱经。
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
入肺、大肠经。
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止咳平喘,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炙甘草:味甘,性平。
归心、肺、脾、胃经。
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0006]紫苏子:味辛,性温。
归肺、脾经。
能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0007]橘红:味辛、苦,性温。
归肺、脾经。
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的功效。
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0008]炙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009]党参:味甘,性平。
入手、足太阴经。
能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0010]陈皮:性温,味辛、味苦。
入脾经、胃经、肺经。
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热壅肺,脾肺两虚。
【治法】清肺,化痰,健脾。
【方名】清肺化痰健脾汤。
【组成】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苓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I / _ ----------------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国飓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肺肾亏损。
【治法】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补气化痰汤。
【组成】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i 严 b [ I ■ I
\ \ 么 I r j
【出处】李绍南方。
\ \ I \
苏、二—二 2
中药处方(三)
I
I ■* I
【辨证】温邪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苓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 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出处】郭中元方
精心整理
处方与用法:
陈皮12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人参5克(另炖,冲服),神曲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5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化痰行气,健脾扶正。
主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痰多色白,短气不足以息,面色不华,难以平卧,舌淡,苔白或腻,脉细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