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
保护环境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案由:环境污染案情简介:张某,某市一家化工企业的负责人。
2018年,张某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直接倾倒至郊外的一处废弃矿坑内。
这一行为严重污染了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案件经过:1. 初步调查: 2018年6月,当地居民发现废弃矿坑内出现大量不明液体,并伴有恶臭。
居民怀疑该矿坑被非法倾倒危险废物,遂向环保部门举报。
2. 现场勘查: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废弃矿坑进行现场勘查。
经检测,该矿坑内存在大量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的液体,严重超标。
3. 证据收集:环保部门调取了废弃矿坑周边的视频监控,发现张某的企业车辆多次进出该矿坑。
同时,通过调查取证,确认张某的企业是唯一产生此类危险废物的企业。
4. 立案侦查:环保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张某的企业进行了立案侦查。
5. 调查取证:在调查过程中,张某承认了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
他还表示,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他明知危险废物不能随意倾倒,但为了追求利益,还是选择了铤而走险。
6. 案件审理: 2018年9月,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
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构成环境污染罪。
根据张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社会危害程度,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张某作为企业负责人,有义务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其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禁止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沈桂芳(1)1、江苏仪征固废污染事件2011年春节以来,在仪征市的古井、谢集、大仪等乡镇,接连发生了倾倒化工危险废渣的污染事件。
一些不法之徒,乘借夜幕掩护和旷野人烟稀少之际,动用机动车辆将绿豆里面的粒状、黑色焦油状的化工危险废渣,倾倒在乡村的公路两侧和荒坡上,引起了当地群众极大的恐慌。
一堆堆的化工危险废渣,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造成周围土壤严重污染,农作物和草木纷纷被灼烧死亡。
先后有6棵10多米高的杨树,被废渣散发的强烈气体蒸死,而行人或耕作的农民接近废渣后,立刻会感到头昏眼花,皮肤上则有一种强烈的刺痛感。
2、上海市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固废污染1991年8月30日,在上海市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内,发生了一起因运输船舶投放含氰化钠废渣,严重污染水域致使水生生物死亡的特大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余万元。
因水域污染,当地自来水厂停止供水,造成部分企业停产的利润损失20余万元。
此起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向阳化工承包厂长曹保章,为牟取暴利,明知本厂没有处理含氰废渣的能力,仍于1989年1月伙同陆恒福与上海钢锯厂签订了处理含氰废渣的协议,并于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指使陈祥兴等,租用张氏父子的机轮船,到上海宝山云岭东路码头装运含氰废渣(含氰化钠13.3%),共25次,计294吨,后因无法处理,将含氰废渣直接抛入途经的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
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8月17日,以投毒罪判处主犯曹保章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兰州饮用水源污染事件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在1987年物理爆破事故以及2002年车间泵管线开裂着火导致产生的未经处置的渣油,在地下埋了23年和12年后,在地下缓慢渗出,导致污染物扩散,最终入侵管网从而污染饮用水,造成兰州全城断水,市民恐慌,引发公众危机事件,省长出面协调,兰州市市长向社会道歉。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沈桂芳(1、江苏仪征固废污染事件2011年春节以来,在仪征市的古井、谢集、大仪等乡镇,接连发生了倾倒化工危险废渣的污染事件。
一些不法之徒,乘借夜幕掩护和旷野人烟稀少之际,动用机动车辆将绿豆里面的粒状、黑色焦油状的化工危险废渣,倾倒在乡村的公路两侧和荒坡上,引起了当地群众极大的恐慌。
一堆堆的化工危险废渣,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造成周围土壤严重污染,农作物和草木纷纷被灼烧死亡。
先后有6棵10多米高的杨树,被废渣散发的强烈气体蒸死,而行人或耕作的农民接近废渣后,立刻会感到头昏眼花,皮肤上则有一种强烈的刺痛感。
2、上海市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固废污染1991年8月30日,在上海市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内,发生了一起因运输船舶投放含氰化钠废渣,严重污染水域致使水生生物死亡的特大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余万元。
因水域污染,当地自来水厂停止供水,造成部分企业停产的利润损失20余万元。
此起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向阳化工承包厂长曹保章,为牟取暴利,明知本厂没有处理含氰废渣的能力,仍于1989年1月伙同陆恒福与上海钢锯厂签订了处理含氰废渣的协议,并于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指使陈祥兴等,租用张氏父子的机轮船,到上海宝山云岭东路码头装运含氰废渣(含氰化钠13.3%),共25次,计294吨,后因无法处理,将含氰废渣直接抛入途经的嘉定县盐铁河和江苏省太仓县浏河。
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8月17日,以投毒罪判处主犯曹保章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兰州饮用水源污染事件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在1987年物理爆破事故以及2002年车间泵管线开裂着火导致产生的未经处置的渣油,在地下埋了23年和12年后,在地下缓慢渗出,导致污染物扩散,最终入侵管网从而污染饮用水,造成兰州全城断水,市民恐慌,引发公众危机事件,省长出面协调,兰州市市长向社会道歉。
4、北京宋家庄固体废物污染治理2004年,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探井时,由于地处农药厂污染地段,未处理的土壤中的废气导致工人中毒。
专门环境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化工厂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及产品的制造、销售。
该厂位于我国某省某市,占地面积约50亩,职工人数约200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厂的产值逐年攀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案件经过1. 案件发现2019年3月,某市生态环境局在例行环境监测中发现,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涉嫌环境污染。
经进一步调查,某市生态环境局认为该化工厂存在环境污染违法行为,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2.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对该化工厂进行立案侦查。
经调查,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按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监测设备,也未按规定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
同时,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 法院审理案件移送至某市人民法院后,法院依法受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
4. 一审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某化工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按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监测设备,也未按规定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行为已构成环境污染犯罪。
据此,法院依法判决某化工厂犯环境污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同时,判决某化工厂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人民币五十万元。
三、案件分析1. 环境法律责任概述环境法律责任是指因环境污染行为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污染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2. 案例分析本案中,某化工厂因环境污染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主要原因如下:(1)某化工厂未按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监测设备,也未按规定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分析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分析一、引言固体废物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二、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一:塑料废物污染塑料废物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特别是海洋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例如,浮游生物会将微小的塑料颗粒误食,进而威胁整个食物链。
应对此问题,需要加强塑料回收和循环利用,同时推动塑料替代品的研发和使用。
2. 案例二:电子废物污染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电子废物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
电子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铅、汞等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解决电子废物污染的途径之一是加强电子废物的回收和处理,确保其中有害物质得到安全处理。
3. 案例三:建筑废弃物污染建筑废弃物是城市固体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建筑活动的增加,建筑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
然而,这些废弃物通常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解决建筑废弃物污染的关键在于推动建筑垃圾的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固体废物污染的影响1. 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当处理会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温室气体和臭氧破坏物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
同时,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释放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威胁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安全。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或接触污染地表水、土壤而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生育问题等疾病。
因此,有效处理固体废物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四、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途径1. 加强废物分类和回收废物分类是固体废物管理的基础,通过分类回收可减少废物量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浙江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浙江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8.06.05•【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浙江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1、被告人张某二、张某生、罗某明、任某芳、任某刚、张某污染环境案【基本案情】张某二经罗某明介绍,与浙江鑫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设的污泥处理中心负责人任某芳签订协议,约定将该污泥处理中心的污泥有偿交由张某二制砖处置利用。
此后,任某芳与任某刚在明知污泥未经有效处理的情况下,运送给张某二。
张某二、罗某明与张某生谈妥由张某生提供给长兴县泗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制砖使用。
张某二安排张某与罗某明一同前往高速路口接收运输污泥的货车以及污泥利用处置转移联单,张某生负责接收污泥并在现场指挥倾倒。
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间,张某二、张某生、罗某明在长兴县泗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无法继续接收污泥的情况下,将从鑫晟污泥处理中心运输出的污泥倾倒在该厂外的土坑中,共计32619.76吨。
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鉴定,倾倒污泥行为导致倾倒点附近水体、土壤的监测指标远高于基线值,造成环境污染,每吨污染物清理费用为223.52409元,上述污泥的清理费用共为729.13万元。
案发后,由省环保厅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后续处理问题会议并形成纪要,要求绍兴市环保局和柯桥区分局负责对涉案的印染污泥进行清运处理,清运工作自9月8日开始,至10月25日完成。
最终在2016年10月31日前由鑫晟公司基本完成了基坑倾倒污泥的清理处置工作,总计清理污泥31864.06吨。
【裁判结果】长兴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二、张某生、罗某明、任某芳、任某刚、张某违反国家规定,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根据各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案发后的自首、立功等情节,判决:被告人张某二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被告人张某生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被告人罗某明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被告人任某芳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被告人任某刚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被告人张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分析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分析固体废物污染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固体废物污染案例,探讨其成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案例一:xx市垃圾填埋场泄漏事件xx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其垃圾填埋场位于市区边缘。
由于填埋场管理不善,垃圾中毒害物质渗漏至地下水,污染了周边农田的地下水资源,导致农作物生长受损,居民生活饮用水受到威胁。
分析:该事件主要起因是填埋场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导致废物中毒害物质未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是市政府对填埋场进行监管不到位,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问题。
影响:地下水受到污染,长期饮用可能导致居民健康问题,农作物受到污染影响,产量下降,造成农民经济损失。
解决方法:加强填埋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期巡查和监测,加强废物分类处理工作,提高废物处理效率,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完善的监测和处置机制。
案例二:xx工业园区化学废物泄露事件xx工业园区是一个化工集聚区,大量企业将化学废物直接排放至工业园区周边水源,导致附近农田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无法直接饮用。
分析:工业园区企业自主意识不强,对废物排放管理松懈,缺乏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导致化学废物泄漏事件频发。
影响:农田土壤受污染,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居民饮用水受到威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解决方法:加强工业园区企业排放管理,建立废物处理站和监测点,规范化学废物处理流程,推进企业绿色生产,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制意识。
总结:固体废物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起更多人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的关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向前发展。
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典型案例

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典型案例近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正式实施一周年。
在这一年中,各地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新《固废法》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国内一些典型的案例。
1. 福建龙岩市:全面铲除“黑恶势力”控制的垃圾填埋场福建龙岩市是全国最早实施新《固废法》的城市之一。
由于此前存在“黑恶势力”控制的垃圾填埋场,对于新《固废法》的实施和推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当地政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全面铲除这些“黑恶势力”,推进了新《固废法》的实施。
同时,当地政府还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 安徽阜阳市:大幅度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安徽阜阳市是新《固废法》实施以来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较为出色的城市之一。
该市不断加大对垃圾分类、分类收集、分类转运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据统计,2019年,该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4.9%。
3. 重庆市:严格规范垃圾分类行为重庆市是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较早、较出色的城市之一。
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严格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如在社区设置垃圾分类提示牌、派发垃圾袋等。
同时,该市还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全面提升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4. 上海市:全方位加强垃圾分类上海市是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工作最出色的城市之一。
自2019年7月起,上海市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新规,全方位加强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工作。
据统计,2020年1-8月,上海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已经实现了100%的分类收集,同时,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逐步提升。
以上就是在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国内一些典型的案例。
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在新《固废法》实施过程中,都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希望未来各地政府能够继续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新《固废法》的实施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污染典型案例
—桂芳(129044251)1、仪征固废污染事件
2011年春节以来,在仪征市的古井、集、大仪等乡镇,接连发生了倾倒化工危险废渣的污染事件。
一些不法之徒,乘借夜幕掩护和旷野人烟稀少之际,动用机动车辆将绿豆里面的粒状、黑色焦油状的化工危险废渣,倾倒在乡村的公路两侧和荒坡上,引起了当地群众极大的恐慌。
一堆堆的化工危险废渣,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造成周围土壤严重污染,农作物和草木纷纷被灼烧死亡。
先后有6棵10多米高的树,被废渣散发的强烈气体蒸死,而行人或耕作的农民接近废渣后,立刻会感到头昏眼花,皮肤上则有一种强烈的刺痛感。
2、市嘉定县盐铁河和省太仓县浏河固废污染
1991年8月30日,在市嘉定县盐铁河和省太仓县浏河,发生
了一起因运输船舶投放含氰化钠废渣,严重污染水域致使水生生物死亡的特大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余万元。
因水域污染,当地自来水厂停止供水,造成部分企业停产的利润损失20余万元。
此起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省家港市港口向阳化工承包厂长保章,为牟取暴利,明知本厂没有处理含氰废渣的能力,仍于1989年1月伙同陆恒福与钢锯厂签订了处理含氰废渣的协议,并于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指使祥兴等,租用氏父子的机轮船,到宝山云岭东路码头装运含氰废渣(含氰化钠13.3%),共25次,计294吨,后因无法处理,将含氰废渣直接抛入途经的嘉定县盐铁河和省太仓县浏河。
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8月17日,以投毒罪判处主犯保章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饮用水源污染事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石化分公司在1987年物理爆破事故以及2002年车间泵管线开裂着火导致产生的未经处置的渣油,在地下埋了23年和12年后,在地下缓慢渗出,导致污染物扩散,最终入侵管网从而污染饮用水,造成全城断水,市民恐慌,引发公众危机事件,省长出面协调,市市长向社会道歉。
4、宋家庄固体废物污染治理
2004年,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探井时,由于地处农药厂污染地段,未处理的土壤中的废气导致工人中毒。
此事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着手治理修复4000多m2污染场地,先将“毒
地”全部挖出,运到飞机场远郊,再进行化学焚烧,最后再运新土填补,前后历时10年,耗资1亿多元。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估算,市农药厂,生产几十年给社会创造的价值是个负数。
5、美国的腊芙运河污染事件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利用腊芙运河停挖废弃的河谷,来填埋生产有机氯农药、塑料等残余有害废物2万吨。
掩埋10余年后在该地区陆续发生了一些如井水变臭、婴儿畸形、人患怪病等现象。
经化验分析研究当地空气、用作水源的地下水和土壤中都含有六六六、三氯苯、三氯乙烯、二氯苯酚等82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列在美国环保局优先污染清单上的就有27种,被怀疑是人类致癌物质的多达11种。
许多住宅的地下室和周围庭院里渗进了有毒化学浸出液,于是迫使总统在1978年8月宣布该地区处于“卫生紧急状态”,先后两次近千户被迫搬迁,成了无人区。
6、一化工厂堆放剧毒铬渣20余年致牲畜莫名死亡
2011年4月,当地就有村民发现,数十头放养的山羊莫名其妙死亡。
经有关部门调查,造成牲畜死亡是来自陆良和平化工的铬渣。
这些剧毒废料本应送往一家专业处理厂,但两名承运人为节省运费,将其丢弃在麒麟区多个地点,总量达5000多吨。
据介绍,截至8月15日,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中,两户受损养羊户共死亡牲畜77只,目前已收到足额赔偿金9.5万元,
以及中毒山羊治疗费0.4万元、死亡牲畜无害化处理费用1.2万元。
有关间接损失正在抓紧评估。
为切实解决好铬渣非法倾倒致污后续问题,市决定对铬渣非法倾倒点进行认真排查、检测,对有可能存在受污染的残留物彻底清理回收,作无害化处理;对南盘江水质实行日监测制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对陆良化工实业现存的14.8万吨铬渣,按国家环保要求重新选址搬迁并作无害化处理;督促和支持正在实施的陆良化工实业铬渣无害化处理二期工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