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活动介绍传声筒是一种可以把声音放大的工具,本次活动旨在让大班幼儿了解传声筒的原理,亲手制作传声筒,并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幼儿在亲身动手过程中学习知识。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美工纸•彩笔、剪刀、手工刀•透明胶带、胶水•一根塑料软管•一个塑料杯子或塑料瓶子活动流程•第一步:介绍传声筒原理•第二步:制作传声筒•第三步:实验一:传声筒放大效果实验•第四步:实验二:传声筒的声音方向实验活动流程第一步:介绍传声筒原理要制作传声筒,首先需要了解传声筒的原理。
传声筒是利用了空气振动的原理,把声音放大到我们的耳朵中。
具体来说,传声筒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拾音部分:拾音部分用来接收声音。
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声波,而传声筒的拾音部分能把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
2.过渡部分:过渡部分用来把机械振动转化为压缩波动,即空气振动。
3.放音部分:放音部分把空气振动再转化为机械振动,最终形成声波第二步:制作传声筒1.准备一张美工纸,用剪刀剪出一个长方形,并将其卷成一根筒状。
2.在美工纸筒的一个端面,切割出一个直径稍小的圆形。
要注意切割的位置要尽量靠近边缘。
3.在切割好的圆形上方粘上透明胶带,这样就能成为传声筒的拾音部分。
4.在美工纸筒的另一个端面,也切割一个圆形,并用胶水粘上塑料软管的一端。
5.接下来,把塑料杯子或者塑料瓶子的口割掉,这个塑料杯子或瓶子就是传声筒的放音部分。
6.最后,把塑料软管的另一端插进塑料杯子或者瓶子的口中,制作完成。
第三步:实验一:传声筒放大效果实验1.让幼儿们把自己的耳朵贴近传声筒的拾音部分,听一下自己的声音。
2.然后让幼儿们把传声筒的放音部分对着自己的耳朵,再次说话。
3.让幼儿们对比一下两边的声音,可以发现通过传声筒声音变得更大了。
第四步:实验二:传声筒的声音方向实验1.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圆圈,每个幼儿手里拿着一个传声筒。
2.让幼儿们分别说出一个单词,并用传声筒对着圆圈中的其他幼儿,看听到声音的幼儿会不会被传声筒放大的声音吸引过来。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而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实验——传声筒。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有趣的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其中。
二、传声筒的原理1.1 声音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这些振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比如空气、水或者固体等。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
1.2 传声筒的结构传声筒是一种简单的声学仪器,它由一个空心的管子和一个紧贴管子的膜组成。
当我们说话或者唱歌时,声音会通过管子传播,然后到达膜上。
由于膜是紧贴在管子上的,所以声音会被反射回来,然后再次通过管子传播。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听到回声了。
三、如何设计有趣的传声筒实验2.1 准备材料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传声筒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
我们需要一根塑料管子,长度大约为10厘米。
我们需要一块厚纸板,大小要能覆盖住管子的直径。
我们需要一些胶带和剪刀,以便于制作膜。
2.2 制作膜制作膜的方法很简单。
我们只需要将厚纸板剪成一个圆形,然后用胶带粘在管子的一端。
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还可以在膜上画上一些图案或者写上一些文字。
2.3 实验步骤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传声筒实验了。
让孩子们站在管子的一端,对着膜说话或者唱歌。
当他们说话或者唱歌时,声音会通过管子传播,然后到达膜上。
由于膜是紧贴在管子上的,所以声音会被反射回来,然后再次通过管子传播。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听到回声了。
为了让实验更加有趣,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尝试改变管子的形状或者位置。
例如,他们可以将管子弯成一个U形,或者将管子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这样一来,回声的声音会有所不同,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来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含反思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好玩的传声筒》。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探索传声筒的制作与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知道传声筒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思考、表达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传声筒的制作。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声筒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空纸杯,棉线,小木棒,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传声筒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邀请幼儿参与传声筒游戏,感受声音的传播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引导幼儿探讨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3. 制作传声筒(10分钟)教师分发学具,讲解制作步骤。
幼儿动手制作传声筒,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使用自己制作的传声筒进行交流。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传播原理2. 传声筒制作步骤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声筒,并与家人、朋友分享声音传播的乐趣。
2. 答案:根据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完成传声筒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声音传播的原理,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其他传声工具的原理和作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制作传声筒4. 随堂练习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传声筒模型,确保模型能直观地展示声音传播过程。
幼儿园大班《好玩的传声筒》科学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好玩传声筒》科学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好玩传声筒》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世界》第三节《声音传播》。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声音传播原理展开,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解传声筒工作原理,感受声音传递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传声筒工作原理,知道声音是通过振动传递。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传声筒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递这一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图片、教学课件。
学具:空纸杯、棉线、铅笔、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悄悄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声音传递。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传声筒模型,讲解传声筒工作原理,引导幼儿观察传声筒结构。
3. 制作传声筒(15分钟)指导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传声筒。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制传声筒进行对话,感受声音传递。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传声筒》2. 板书内容:(1)声音传播原理(2)传声筒制作步骤(3)声音传递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传声筒,并与家人分享声音传递乐趣。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能正确制作出传声筒,并描述声音传递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传声筒制作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在理解声音传递原理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利用声音传递原理进行制作,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声音传递,我设计“悄悄话”游戏。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重点关注幼儿参与度和游戏过程中互动。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受到声音传递,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传声筒》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传声筒》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八章“声音的世界”第一节“好玩的传声筒”。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奥秘,了解传声筒的制作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声筒的制作和原理。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传声筒模型、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学具:剪刀、胶带、纸杯、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一个说悄悄话,另一个用传声筒接收,观察其他幼儿的反应。
(2)提问:“为什么传声筒能让我们听到悄悄话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结合教材,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展示传声筒模型,讲解其制作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两人一组,尝试制作传声筒。
(2)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传声筒,进行声音传播实验。
4.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传声筒的制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2. 传声筒的制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传声筒和家人进行沟通,记录下你们的对话。
(2)思考:为什么传声筒能传播声音?2. 答案:(1)对话内容自拟。
(2)传声筒能传播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传声筒将声音放大,使我们能够听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奥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传声筒,确保实验安全。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探索其他传播声音的物品,如鼓、铃铛等。
(2)开展“声音的传播”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和原理。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传声筒》含反思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传声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
具体内容为第四章“声音的奥秘”中的第三节“好玩的传声筒”。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探索传声筒的制作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知道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传声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声筒的制作和优化。
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原理,传声筒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声筒模型,演示用传声筒,音响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传声筒制作材料(纸杯、绳子、铅笔、剪刀等),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传声筒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传声筒能传播声音?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传声筒的制作方法,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讲解和示范制作传声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组展示制作的传声筒,进行传播效果测试。
5. 优化与拓展(5分钟)学生思考如何优化传声筒的传播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如何利用传声筒进行远距离通信?六、板书设计1. 声音传播原理2. 传声筒制作方法3. 传声筒优化与拓展七、作业设计2. 作业题目:思考如何利用传声筒进行远距离通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制作传声筒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优化传声筒传播效果方面,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声音传播的例子,如电话、广播、电视等,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其他有趣的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
大班科学好玩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传声筒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物理现象》第四章第一节“声音的传播”,详细内容围绕“传声筒”的原理与实践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探索传声筒的制作与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掌握传声筒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声筒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传声筒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声筒模型、演示用传声筒、教材、黑板、粉笔。
2. 学具:每组一份传声筒制作材料(纸杯、棉线、小木棍、图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用传声筒,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传声筒的原理。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2)介绍传声筒的原理与制作方法。
3. 课堂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教材要求制作传声筒。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用自制的传声筒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传声筒2. 内容:(1)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2)传声筒的原理与制作方法(3)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传声筒,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 答案:参照教材步骤,完成传声筒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传声筒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合作不够默契,导致制作过程较长,今后需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他物理现象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传声筒原理与制作方法3. 课堂实践中的学生分组合作4. 作业设计中的传声筒制作与交流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趣味性和神秘感的传声筒模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好玩的传声筒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好玩的传声筒教案3篇含反思《幼儿园大班好玩的传声筒教案3篇含反思》这是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好玩的传声筒教案3篇含反思教案文章,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好玩的传声筒教案3篇含反思!(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传声筒》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活动目标: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传声筒》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1、提出疑问: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
活动目标:
1.探索传声筒的传声现象,知道空心的管子传出的声音清楚。
2.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空心、实心的纸管子(在管子里塞上可以抽出的布条)若干,听诊器一副。
2.粗细长短不同的竹管、铁管、塑料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悄悄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播放的歌曲是什么?是谁在说悄悄话呢?你们也学一学小青蛙们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悄悄话吧!
师:你和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你怎么和她说悄悄话的呢?
师:为了不让别人听到你们的悄悄话,说的时候贴近小朋友的耳朵,现在,董老师站在这么远的地方想跟小朋友们将悄悄话,你们听得到吗?但是董老师不用嘴巴贴近朋友的耳朵,也能说悄悄话,你们看,我用了什么?(出示空心纸管和个别幼儿说悄悄话,激发其他幼儿说悄悄话的欲望)。
师:你们想试一试吗?讲的时候要注意,要用手遮住管子的一段,嘴巴要贴近一点,讲的时候要轻轻的,现在请两人做好朋友,合玩一个管子。
二、玩传声筒,比较实心和空心不同之处。
师:小朋友们,你们讲完了吗?你听到好朋友的话的吗?听得清楚吗?为什么有的听清楚了,有的听不清楚呢?
师:没听清楚的小朋友你们再来讲一次,这一次讲的重一点吧!(组织幼儿讨论,观察两种传声筒的不同。
)
师:这次听清楚了吗?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根管子和其他的管子有什么区别!(幼儿尝试,说说自己的发现,请小朋友上来看看这根管子和其他管子的区别。
提醒幼儿观察管子。
师和幼儿一起比较两种管子,一种空的,一种里面塞满了布条)那我们把里面的东西抽出来试试。
(幼儿尝试比较)师:原来这些管子是不一样的,一种是空心的,一种是实心的,空心传出的声音清楚,这些管子真神奇,能够传出声音,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三、出示竹管、塑料管、铁管等长短、粗细不同的管子让幼儿探索,知道他们的声音传出来都很清楚。
师:刚才的传声筒是什么东西做的呢?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其他的管子,你们看看是什么管子?(幼儿观察讨论)
师:这些管子都不同,但是他们传出来的声音怎么样?你们去试试吧,试完一种和其他小朋友换一下再试试,把这几种都试一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幼儿探索不同材料的管子传出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所以空心管子传出的声音都是清楚的。
四、游戏“悄悄话接龙”,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玩的游戏。
董老师要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悄悄话接龙“,我们共有7组小朋友,请每组小朋友排好队,老师把悄悄话告诉第一位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就把这句悄悄话传给下一个小朋友,如果下一位小朋友听清楚了就点点头,没有听清楚的话就摇摇头,前面的小朋友就再说一遍,等全部讲完之后,请最后一位小朋友将这句悄悄话大声的说出来,记得再讲的时候要用手遮住嘴巴,听得小朋友管子要贴近自己的耳朵。
看看哪组能完整的将这句悄悄话说出来。
五、延伸活动:知道传声筒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其实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发明了传声筒的秘密,利用它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出示听诊器)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其实这个就是根据传声筒的原理发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是根据传声筒的秘密发明的,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找一找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