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指数检测法新旧标准的比较
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和国标法对比研究

处理 效果 . 达不 到处 理要 求 。 随着人们 环境 意识 的加
分 析时均 使用符 合 国家标 准 的分 析纯试 剂 和实 验 室 自制 的去离子 水 。 实验试剂 有硫 酸银 ( 化学 纯 ) 、
浓 硫 酸 (= . gm ) 硫 酸银 一 酸 试 剂 (O / ) 重 p 1 4/ L 、 8 硫 1g 、 L 铬 酸钾 标 准 溶 液 (= .5 mo L 00 5 mo L 、 酸 C 0 0 l ,.2 0 l ) 硫 2 / / 亚铁 铵 标 准 溶 液 ( 01 m l 00 0 o L, 用 现 c . o L,.1 m l 现 O / / 标 ) 试亚铁 灵指 示剂 、 、 K试 剂 、 试剂 。 M
12 实 验 仪 器 与 试 剂 .
12 1 主 要 仪 器 ..
氧化 剂处 理水 样 时所消 耗 的强 氧化 剂 的量 ,折 算成 氧 的量 来表示 。它是反 映水 体受 有机物 等还 原性 物
质 污染 的综合 性指 标之 一 ,对于 工业废 水 的研究及
污水处 理效 果评 价来说 . 一个重 要 而易得 的参数 , 是
强及 长 庆油 田分公 司第一 采气 厂各 净化 厂污染 物排 放 总量控 制指 标 的确定 。有机 物污 染 的快 速测 定显
得 尤为 重要 。
1 实验部分
11 方 法 原 理 .
111 国 标 法 的 原 理 ..
实 验原 料 为 C D环 境 标 准 样 品 : S Z 0 0 — O G B 5 0 1 8 8化 学 需 氧 量 2 0 4 , 0 1 2 保证 值 为 5 .m / , 确 定 1 gL 不 9
的质量浓 度 。
取 2. m 00 L混 合 均匀 的 水样 ( 适 量 水 样稀 释 0 或
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常用标准方法的对比分析

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常用标准方法的对比分析摘要:化学需氧量(COD)衡量污水中还原性污染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是水质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本文简述了目前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常用标准方法,对重铬酸盐法及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对实际监测中测定方法的选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方法对比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它是衡量污水中还原性污染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目前,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常用标准方法有《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828-2017)(以下简称重铬酸盐法)、《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以下简称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70-2001)及《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T132-2003)。
而其中,氯气校正法及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主要适用于油气田、炼化企业、氯碱厂、废水深海排放等废水高氯废水的测定,日常监测中较少使用;而重铬酸盐法和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是日常监测和实验室中常用标准方法。
本文将对重铬酸盐法及快速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两种方法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1重铬酸盐法1.1方法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1.2主要测定步骤(1)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硝酸银为滴定液对水样进行氯离子含量的粗判。
(2)取10ml水样于锥形瓶中依次加入适量硫酸汞(根据粗判氯离子含量确定加入量)、5ml重铬酸钾溶液和几颗防爆沸玻璃珠,摇匀。
(3)将锥形瓶连接到回流装置冷凝管下端,加入15ml硫酸银-硫酸溶液,加热回流对水样进行消解2h。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研究进展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9-10T17:15:11.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赵伦侠[导读] 摘要: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是国标(GB11914-1989),此方法虽然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比较高,但测定所需时间长,试剂和水电消耗都较高。
河南省平顶山市环境监察支队摘要: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是国标(GB11914-1989),此方法虽然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比较高,但测定所需时间长,试剂和水电消耗都较高。
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准确地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数值,对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工艺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重点就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进展引言化学需氧量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对水中所含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氧化剂的消耗量,其主要反映水体中物质所受到的污染的严重程度。
在一般的情况下,水体中含有的还原物质主要有下面的内容,即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无机物和有机物,如果是普通的水和废水的话,受到污染的程度比较低,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所以使用化学需氧量进行水体污染情况综合评价的指标是比较合理的。
1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方法 1.1标准法原理高锰酸钾法基本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高锰酸钾和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得到样品中高锰酸盐指数;重铬酸钾法基本原理是利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对水中的还原性的耗氧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再利用光度计或滴定法等进行测定,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高。
1.2标准法缺点第一,标准法虽然测定结果可靠,但测定时间较长,每次分析耗时3h以上,不能进行批量分析;第二,测定需要药品量大,消除氯离子干扰必须使用银盐作催化剂和汞盐,增加检测费用,又带来新的环境污染,每年我国的COD分析废液向环境排放数以千吨计的汞,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使用的重铬酸钾为剧毒制癌物质;第三,标准方法操作繁琐,取样、分析都依赖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易引进人为误差,不能进行连续自动测定;第四,通常要将试样采集回到实验室后进行分析,运输过程中试样往往容易发生变化。
化学需氧量常用测定方法的比较

化学需氧量常用测定方法的比较高姗姗来贺菲韩佳真(北京市西城区环境监测站,北京100035)摘要:比较了国标法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快速测定法,风冷式消解法及库仑法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恰当的监测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COD,重铬酸钾,测定,氧化还原化学需氧量(CODcr)是我国实施总量排放控制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同时水样被有机物污染也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由于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在我国对污水的测定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如使用其他方法,必须与重铬酸钾法做对照实验,下面我就把实验室里常用的几种测定方法进行一下比较:1.1化学方法测定CODcr1.1.1重铬酸钾法GB/T11914-89重铬酸钾法是实验室经典的分析方法,也是国家标准方法,通常用来与其他方法作比对实验,重铬酸钾法采用在强酸性溶液中使水样充分氧化回流2小时的预处理操作,从而使水样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完全被氧化,具有测量范围广(5-700mg/L),重现性好,去干扰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但同时存在消解时间长,二次污染大,,在大批量进行样品测定时效率低,有一定的局限性。
1.1.2 HCA-100风冷式消解法此方法遵循了国际标准(ISO)和国家标准(GB)的基本原则,在加热消解时间,溶液酸度,氧化剂和催化剂的种类上都与重铬酸钾法相同,但试样及试剂取样量减半,减少2次污染,HCA-100标准CODcr消解器采用微机技术进行定时控制加热电炉,可同时对10个消解瓶回流装置进行加热,达到节能,提高效率的目的,该仪器最突出的优点是操作便捷,采用玻璃毛刺回流管代替球形回流管,并以风冷技术取代自来水冷却方式,达到节水目的,但该仪器仍存在回流时间长,有二次污染等缺陷。
化学需氧量新旧标准测定方法比对

化学需氧量新旧标准测定方法比对卢维煜【摘要】通过新旧标准方法测定实验室质控样品和各类样品中的COD的数据比较,得出使用两种标准方法,实验测定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且新标准较旧标准更科学,更严谨,减少了对实验本身对环境及化验人员造成的危害,且本人通过实验,发现新标准对低氯医疗废水也同样适用,但由于医疗废水成分复杂,此标准并未提出适用,但实际工作中仍用此方法进行医疗废水的监测.【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8(000)031【总页数】2页(P43-44)【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测定;新旧标准方法;比对【作者】卢维煜【作者单位】抚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抚顺 1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2化学需氧量是环境监测中的必测项目。
它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单位以mg/L表示。
1 新旧标准方法替代过程1989年12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了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并于1990年07月01日实施,但经过近20多年的使用,其方法的标准已经不能达标当前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环保部在2017年起开始实施HJ828-201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旧标准GB/T 16488-1996不再使用。
2 新旧标准比较2.1 样品采集保存与方法原理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上,要求采集的水样体积大于等于100ml。
水样应置于干净的玻璃瓶中,并且尽快分析。
如不能立即分析,则需要在水样中加入数滴浓硫酸至PH<2,放置在4℃以下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5天。
新旧标准在方法原理与样品采集保存上相同,其基本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酸性介质的条件下以银盐为催化剂,经过沸腾回流2个小时后,用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最终计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2.2 适用范围新标准中对样品的测定条件和测定范围均作了修改,修改内容见表1。
COD新(快速测定法)旧(重铬酸钾法)方法的比较

理 论 科 学
1 5 9
COD新 ( 快速测 定法 )旧 ( 重铬 酸钾 法 )方法 的比较
方小萍 ,姚琳琳
( 德清县 环境 保护监测 站 ,浙江湖州 3 3 0 1 0 0)
摘 耍 化学 需氧量( 0 ) 为水质污染 程度 的一 个重要 指标 ,对 其进行相 关研究具 有一定 的现实 意义 。本 文主要对 c D c D作 O 测定方 法中快速 测
12 注 意 事 项 .
CD O 是水质监测 中的常规监测项 目。随着测定水样 中还原性物质的 不 同,C 的测定值也 随之不同 ;并且随着氧化剂 的种类 、浓度及氧化 OD 条件 等之不同 ,C 对还原性 物质 ,特别 是有机物质 的氧化率也 不相 OD 同。因此 ,在排水 中存在 有机物 的情况 下 ,除非是在 同一条件下测 定 C D,否则不能把测得结果进行对 比。因为 ,在不 同条件下测得 的C D O O 的值不同 ,所 以 ,C D O 在测定时必须严格控制它的反应条件 。C D反映 O 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研 究C D的测试方法 ,对于监控和治 O 理工业废水 ,保护生态环境 ,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 。本文对快速测定法 和重铬酸钾法进行 了相关 的比较研究。 80 .8 2 .4 88 2 测 定 方法概 述
21 重铬 酸钾 法 .
温度, ℃
lO 3 10 4
10 5 1O 6 10 7
表2重铬酸钾法测定C D O
C OD测 定 值 / C D O 理论 值/ 绝 对 误 相 对 误 差
f mdL )
5 .7 07 5 .5 49
11 0D 定原 理 . C 测
至 1mi。赵钦 勋等加大硫 酸浓度 至2 . / ,提 高K,r 7 5 n 02 / mo L C1 的氧化电位, 0 加快 了反应速度’ 从而回流时间缩短至2r n 0 i,根据对含c 离子浓度高 、 a 卜 C 值较 低的水样进 行分析 ,快速测定 法的准确 度明显高于 重铬酸钾 OD 法。R cney oe kr等又做 了进一步研 究,样 品消化时间已缩短到5mn i,至今 该方法仍然在不断完善 。由于快速法省去 回流装置 , 操作简便 ,所以该 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采用 , 是该方法在测定高浓度的C D 但 O 水样时误 差 较 大 3 实验 比较 试验 试剂主要有重铬酸钾 、浓硫酸 、浓磷 酸、葡萄糖 、硫酸亚铁 、 硫酸银(R ,水为二次蒸馏水 。混酸溶液为30mI 硫酸和30mL A1 0 旅 0 浓磷 酸混合均匀的混合 液。C D O 标准溶 液 :1 g 葡萄糖的标 准C D 为1 6 m O值 .7 0 mg ,按 照这个 比例 ,称取不 同质量 且预先在5 ℃烘箱中干燥2 的葡 萄 O h 糖 ,加水稀释至10m 0 L,制得不同质量浓度C D O 的标准水样 。 下 面我们采 用重铬酸钾 标准法 和快速法对 金属业 的工业废水 中的 CD O 含量进行对 比试验 ,因为温度变化 ,对C D O 的测定有很大影响 , 我 们在相 同温度条件下 ,用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如表 1 、表2 所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 , 铬酸钾标 准法 和快速法都能准确测定 工 重 业废 水中C D的浓度 ,这两种测定方法没有本质性差异 。重铬酸钾标准 O 法测定 时间较长 ,回流过程 比较 繁琐 ,而快 速法测定 时间短 、简单方
新修订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之对比

三 峡 环 境 与 生 态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Vol.35 No.3(Sum.No.204) May.2013
新修订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之对比
龚 玲 ,胡 勇
特定工业区
强和提高,形成了较完善的采样分析体系(见 表 2), 使环境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新标准中还新增了 HJ 630 环 境 监 测 质 量 管 理 技术导则、HJ/T1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 范、HJ/T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等指 导日常监测工作,为 更 加 准 确 高 效 的 实 施 监 测 提 供
Abstract:The paper examines the new amended and current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The results show the new amended standard makes some adjustments and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zoning,contaminants limits setting and WHO PM2.5indicator inclusion and data validity.Particularly,the inclusion of the average annual value and 24hour average of PM2.5and 8hour average value of ozone are regarded as major breakthrough on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formulation,which will enhance air quality control and finally lead to public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Key words: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PM2.5;ozone;air quality control
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

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氧指数测试是指材料在规定条件下燃烧时,空气中的氧浓度达到能够维持材料燃烧所需的最低含量。
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是对材料燃烧性能的一项重要标准,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对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
该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氧指数测试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中包括了测试设备的要求、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测试条件、测试程序和结果判定等内容,为氧指数测试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
其次,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材料进行氧指数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燃烧性能,为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建筑、航空航天、电力等领域,对材料的阻燃性能要求较高,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材料的安全使用。
此外,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为产品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产品质量监督中,对材料进行氧指数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材料的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在质量检验中,对材料进行氧指数测试可以验证材料的阻燃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总的来说,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材料行业和产品质量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氧指数测试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材料的安全使用,为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氧指数测试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材料行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氧指数测试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为材料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指数检测法新旧标准的比较
氧指数法检测的方法标准是《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2406-93(以下称为旧标准),该标准在2008年进行了更新,被《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GB/T 2406.1-2008 代替。
GB/T2406.1-2008 是试验导则,仪器设备的要求、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则转移到了《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2406.2-2009 (以下称为新标准)。
1.设备要求的改变
在设备要求方面,新标准燃烧装置与旧标准有不同的要求,表1列出了新、旧标准对试验的要求区别。
从新旧标准对设备的要求变化可知,新标准对燃烧装置的尺寸要求放宽了,但强调了出口处的气流速度。
旧标准所使用的燃烧设备,只需要进行一些小改动,并对燃烧筒出口处的气流速度进行校准,仪器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2.试验环境要求的变更
旧标准对试验环境要求比较宽松,试验条件为10~35℃,相对湿度为 45%~75%。
新标准则对试验环境要求则比较严格,标准第7.4 节对状态调节作了如下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每个试样试验前应在温度23℃±2℃和湿度50%±5%条件下至少调节 88h。
”
另外,新标准在试验步骤中反复对试验环境进行要求,新标准对试验环境有要求的章节分别
摘录如下:
“8.1.1 试验装置应放置在23℃±2℃的环境中。
必须时将试样放置在23℃±2℃和湿度50%±5%的密闭容器中,当需要时从容器中取出。
8.1.5 调整气体混合器和流量计,使氧/氮气体在23℃±2℃下混合……
8.3.3 移出试样,清洁燃烧筒及点火器。
使燃烧筒温度回到23℃±2℃,或用另一个燃烧筒代替。
”
新旧标准对比可知,新标准对试验环境要求比较严格。
根据作者的试验经验,环境温度、湿度对氧指数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新标准提高了试验环境的要求,排除了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因此,氧指数检测实验应该根据新标准的要求进行调整,以提高试验的精度。
3.试验方法的变更
3.1增加了试样状态调节要求
新标准增加了试样状态调节要求,每个试验前应在温度23℃±2℃和湿度50%±5%条件下至少
调节 88h。
对于含有易挥发可燃物的泡沫材料试样,在温度23℃±2℃和湿度50%±5%状态调节前,应在鼓风烘箱内处理 168h,以除去这些物质。
3.2点燃方法的变更
新标准对顶面点燃法 (方法 A) 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连续施加火焰 30s,每隔 5s 移开火焰,检查试样的燃烧情况的要求。
新标准的这项变更,使方法 A 与方法 B (扩散点燃法) 的操作方法得到了统一,可操作性更强。
3.3与规定的最小氧指数值比较法 (方法 C)新标准为氧指数检测增加了方法C——与规定的最小氧指数值比较法(简捷方法。
此法比较适合建筑绝缘材料检测的需要,能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
表 1 新、旧标准对试验装置要求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