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析常用国标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离子色谱法-最新国标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离子色谱法警示——本文件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危害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离子色谱法的安全提示、一般规定、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和及精密度,描述了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离子色谱法的原理、试验步骤及试验数据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离子色谱仪测定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31197无机化工产品杂质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3术语和定义GB/T3119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试验溶液进入阴离子交换柱,经淋洗液洗脱,试验溶液中的氯离子在阴离子交换柱上发生离子交换,被淋洗液带到检测器中形成高斯分布型色谱峰。
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氯化物(以Cl计)的峰面积/峰高与组分浓度成正比,测定氯化物含量。
5试剂或材料5.1所用试剂:优级纯。
5.2氯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氯(Cl)0.01mg,移取10.00mL按GB/T602配制的氯化物(Cl)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或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制备。
该溶液现用现配。
5.3水:符合GB/T6682—2008中规定的二级水。
6仪器设备6.1离子色谱仪:配有阴离子色谱柱。
6.2电导检测器。
化工制图的基本规定

2、常用自控仪表的图形符号
3、常用自控代号
二、控制点设置
1、离心泵
2、往复泵
3、换热器
控制载热体流量
4、塔控制
5、反应器控制
化工设计大赛线宽的规定
图线名称 粗实线 细实线 波浪线 双折线 虚线 细点画线 粗点画线 双点画线
图线型式
图线应用
图线宽度
主要用途
A
b
可见轮廓线
B
约b/2
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 引出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C
约b/2
机件断裂处的外界线、视 图与局部剖视的分界线
D
约b/2
断裂处的边界线
F
约b/2
不可见轮廓线
5、手孔与人孔 设备直径超过900mm,有手孔也设人孔。
人孔位置
板式塔:典型人孔间距是20-30块塔盘。 另外,在进料板上方(此处塔盘的间距通常 是增大的)、最上层塔盘的上方和最底层塔 盘的下方。
填料塔:设置在所有填料段的上方和下方。 另外,在进料、变径段和传质部件变化的位 置上,或者是非常接近这些位置设置人孔。
159
219
273
325
337
426
2、封头
常见的封头形式有椭圆形、碟形、锥形、球冠形及 平板形。
椭圆形封头的结构
3、法兰
4、支座
支座用来支承和固定设备,有多种型式。支座 分为立式设备支座、卧式容器支座和球形容器支 座三大类。
裙式支座
裙式支座简称裙座,是塔设备的主要支承形式。
裙式支座有两种型式:圆筒形和圆锥形。圆筒形 裙座的内径与塔体封头内径相等,制造方便,应用 较为广泛;圆锥形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对于塔 高与塔径之比较大的塔特别适用。
化工实验室样品存放标准国标

化工实验室样品存放标准国标实验室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样品的管理要保证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质量不变和保管期间不损坏、不丢失、不混淆、不变质。
从如下9个方面我们来分析实验室的样品存放标准:1、样品的采集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以样品的结果说明总体的情况,对总体作出结论。
采样遵循如下原则:a)代表性:采时应特别注意克服和消除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样品最大限度地接近总体情况,保证样品对总体有充分的代表性。
b)可获性:某些情况下,样品可能不具备代表性,而是由其可获性所决定。
c)公证性:采样必须保证公正,由具有资格的人员(接受过采样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 ) 进行。
必要时在现场与受检单位陪同人员一起签封,并做好现场采样记录。
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双方签字确认。
2、样品的接收a)填写委托书无论抽检还是送检样品首先应由委托方填写“样品检验委托书,一般委托书一式二份,一份留检验机构存档,一份交委托方作为领取报告凭证。
b)审核委托书接收人员应审核样品检验委托书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空项,手续是否齐备,资料是否完整,标准引用是否正确、适宜。
c)核查样品样品应与“ 样品检验委托书”填写内容一致。
样品包装应完好,如不完好应有文字记录。
送检样品数量应符合检验、复验、仲裁的要求,如送检样品仅为检验样品应有文字说明。
d)正式受理样品接收人员在“ 样品检验委托书”上签字并承诺出具报告日期。
3、样品的编号为保证检验样品溯源,原则上一份样品给予一个性编号(CNAS的要求是避免混淆,并不是要性编号,当然性编号肯定也满足要求)。
对于同一事件的若干样品可视为一份样品给予一个编号。
样品编号可由年份、样品类别代码和样品序号组成(或者其他的适合实验室的编号)。
为保证样品编号的性,一般由样品接收部门负责统一编制,或者有LIMS的实验室可以由系统生成。
4、样品的识别样品的识别包括性编号 (样品受理编号 ) 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 (未检、在检、检毕、留样 ) 标识。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国标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也被称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氯丙基三甲氧基基硅氧烷。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可以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工业和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用作表面处理剂、玻璃涂层、密封剂、染料、橡胶添加剂等。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国标是GB/T 7210-2004《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该国家标准规定了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国标的发布对于规范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生产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技术要求是国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国标规定了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外观、氯丙基含量、三甲氧基硅烷含量、氯烷含量、挥发物含量、溶剂残留量等质量指标。
这些指标的严格要求保证了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用户选择优质的产品。
国标还规定了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属于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标志必须清晰明确,运输和储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以确保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国标的发布对于规范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生产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国家标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生产和应用贡献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又称氯丙二甲硅氧烷、氯丙基三甲氧硅烷或丙氧基八甲基硅烷等,是一种常见的硅烷类有机硅化合物。
它的化学式为C6H18ClOSi,结构式为Cl(CH3)2Si(OSi(CH3)3)。
在化工行业中,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被广泛用作硅橡胶的交联剂、表面活性剂、防水剂等。
它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适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乙二醇的检测国标

乙二醇的检测国标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塑料等领域。
然而,由于乙二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监测,以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制定了乙二醇的检测国标,以规范乙二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乙二醇的检测国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乙二醇的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仪器、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等。
乙二醇的检测方法是乙二醇检测国标的核心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乙二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
其中,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乙二醇在色谱柱上的分离特性,通过检测样品中乙二醇的峰面积或峰高来定量分析乙二醇的含量。
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乙二醇在一定波长下吸收或发射光线的强度来进行分析。
电化学法则是通过乙二醇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电流来定量测定乙二醇的含量。
乙二醇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也是乙二醇检测国标的重要内容。
在乙二醇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可以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并确保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乙二醇的检测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标准品的制备和使用、样品的处理和准备、仪器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等环节。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误差和偏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乙二醇的检测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乙二醇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乙二醇的检测国标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掌握乙二醇的质量状况,确保产品的合格和安全;另一方面,乙二醇的检测国标也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对乙二醇的使用和排放进行监督和管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乙二醇的检测国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对于乙二醇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定和实施乙二醇的检测国标,可以确保乙二醇的生产和使用安全可靠,为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硫酸钠国标

硫酸钠国标硫酸钠国标硫酸钠国标硫酸钠,白色或浅黄色固体,易潮解。
在空气中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发生碳化而成碳酸钠,它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肥皂、制革、医药、染料等工业。
硫酸钠国标性状1硫酸钠国标之纯度及杂质,依工业纯度的定义:分析纯:用途:精密称取适量,加液体二氧化碳和浓氨水使成饱和溶液,依法检查,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盐类:每次用二氧化碳吹干后,再用试剂滴定,合格者为合格。
2硫酸钠国标之粒度,以um为单位。
水分: 2%~6%(依标准)。
硫酸钠国标之透明度,一般为50%~100%。
颜色:产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小块,亦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其他颜色产品。
包装:塑料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袋。
(特殊规格可按客户需求生产)。
3硫酸钠国标之透明度,一般为50%~100%。
4硫酸钠国标之灼烧残渣及水不溶物硫酸钠国标产品常见的有结晶型与颗粒型。
硫酸钠国标实验方法5硫酸钠国标之灼烧残渣及水不溶物硫酸钠国标产品常见的有结晶型与颗粒型。
硫酸钠国标产品,含无水硫酸钠较多,杂质主要是CaSO4、 SO42-、 SO42-等。
硫酸钠国标产品,含无水硫酸钠较少,杂质主要是Na2SO4、 Na2O、 MgSO4、 MgO等。
硫酸钠国标产品的检测。
6硫酸钠国标之灼烧残渣及水不溶物硫酸钠国标产品,含无水硫酸钠较多,杂质主要是Na2SO4、 Na2O、 MgSO4、 MgO等。
硫酸钠国标产品的检测。
7硫酸钠国标之吸湿性,一般应小于2%。
8硫酸钠国标之包装,应避免结块和变形。
9硫酸钠国标之含水量,一般应小于2%。
10硫酸钠国标之相对密度,一般应大于1。
化工学分 国标

化工学分国标
根据国家标准,化工学分属于工学学科中的一门学科,按照国家教育部的分类体系,化工学分属于工程学类下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化工学分通常是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在工学院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中开设的。
该学科主要涉及化学原理、化工过程与工艺、化工设备与仪器、化工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养。
化工学分在国家标准中,通常涉及的内容包括化工基础课程(如: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流程学等)、化工工艺学和化工设备学课程(如:化工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过程等)、化工安全与环境课程(如:化工安全工程、化工环境保护等)、化工实验与工程实践等。
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计划与设置,化工学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都会涉及到以上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
在国家标准下,化工学分通常是工学院校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国标313氧化铁黄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国标313氧化铁黄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国标313氧化铁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它主要由含铁矿石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而成,具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和高温耐受性。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国标313氧化铁黄在建筑、涂料、塑料、橡胶等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国标313氧化铁黄的概况以及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第二部分详细解释了国标313氧化铁黄的定义与特点、生产过程与方法,以及其在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方面的表现。
第三部分对国标313氧化铁黄进行了概述,包括产品性质与规格要求、市场竞争情况分析,以及发展趋势与挑战。
第四部分给出了对国标313氧化铁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的总结,并展望并提出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最后,第五部分列出了参考文献和来源说明。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国标313氧化铁黄,包括其定义、特点、生产过程、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化工原料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旨在提供对相关行业从业者和研究人员了解国标313氧化铁黄的基础知识,并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与建议。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标313氧化铁黄及相关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创新。
2. 国标313氧化铁黄的解释说明:2.1 国标313氧化铁黄的定义与特点:国标313氧化铁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颜料材料,其化学式为Fe2O3·nH2O。
它主要由天然赤铁矿经过破碎、粉碎、湿法提取和干燥等工艺制得。
国标313氧化铁黄具有优异的遮盖性、色牢度和耐候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油漆、橡胶、塑料、纸张等行业中。
2.2 国标313氧化铁黄的生产过程与方法:国标313氧化铁黄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从天然赤铁矿中选取适合的原料;接着进行破碎、粉碎和筛分等预处理工序;然后使用湿法提取技术将赤铁矿转变成含水合物;最后通过高温干燥等措施将含水合物转变成最终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6144-1985 合成切削液GB/T 13287-1991 液化石油气挥发性测定方法GB/T 497-1977 标准正庚烷GB/T 8120-1987 高纯正庚烷和异辛烷纯度测定法 (毛细管色谱法) GB/T 3143-1982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 3723-198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 4470-1998 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术语GB/T 4472-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4650-1998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词汇GB/T 4946-1985 气相色谱法术语GB/T 5332-1985 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试验方法GB/T 6040-1985 化工产品用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通则GB/T 6041-1985 化工产品用质谱分析方法通则GB/T 6283-198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通用方法) GB/T 6284-198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GB/T 6488-1986 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GB/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79-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7686-1987 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GB/T 8322-1987 分子吸收光谱法术语GB/T 9008-1988 液相色谱法术语柱液相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GB/T 14666-1993 分析化学术语GB/T 15337-199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GB/T 16631-1996 柱液相色谱分析法通则GB/T 17519.1-1998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第一部分内容和项目顺序GB 4655-1984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GB 4962-19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13548-1992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T 3049-1986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GB/T 3050-1982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GB/T 3051-1982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T 6709-1986 黄血盐钠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6710-1986 黄血盐钠水不溶物的测定方法GB/T 6711-1986 黄血盐钠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12737-1991 化工产品中痕量硫酸盐测定的通用方法还原滴定法GB/T 17518-1998 化工产品中硅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 209-1993 工业用氢氧化钠GB 210-1992 工业碳酸钠GB 320-1993 工业用合成盐酸GB 337-1984 浓硝酸GB 534-1989 工业硫酸技术条件GB/T 538-1990 工业硼酸GB/T 1606-1998 工业碳酸氢钠GB/T 1919-1994 工业氢氧化钾GB/T 2091-1992 工业磷酸GB/T 4147.4-1984 浓硝酸中灼烧残渣含量的试验方法重量法GB/T 4147.1-1984 浓硝酸中硝酸含量的试验方法容量法GB/T 4147.2-1984 浓硝酸中亚硝酸含量的试验方法容量法GB/T 4147.3-1984 浓硝酸中硫酸含量的试验方法容量法GB/T 4348.1-1984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GB/T 4348.2-1984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GB/T 4348.3-1984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铁含量的测定邻菲啰啉光度法GB/T 7698-1987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 7744-1998 工业氢氟酸GB/T 11198.1-1989 工业硫酸硫酸含量的测定和发烟硫酸中游离三氧化硫含量的计算滴定法GB/T 11198.2-1989 工业硫酸灰分的测定重量法GB/T 11198.3-1989 工业硫酸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GB/T 11198.4-1989 工业硫酸铁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198.10-1989 工业硫酸汞含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198.11-1989 工业硫酸氮氧化物测定 2,4-二甲苯酚分光光度法GB/T 11198.12-1989 工业硫酸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碘量法GB/T 11198.13-1989 工业硫酸氯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T 11198.14-1989 工业硫酸透明度的测定GB/T 11198.15-1989 工业硫酸色度的测定GB/T 11198.5-1989 工业硫酸砷含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GB/T 11198.6-1989 工业硫酸砷含量的测定古蔡法GB/T 11198.7-1989 工业硫酸铅含量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GB/T 11198.8-1989 工业硫酸铅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198.9-1989 工业硫酸汞含量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GB/T 11199-1989 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GB/T 11200.1-1989 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中氯酸钠含量的测定邻 -联甲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1200.2-1989 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1200.3-1989 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中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GB/T 11212-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GB/T 11213.1-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甲法) GB/T 11213.2-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1213.3-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钙含量的测定 EDTA络合滴定法GB/T 11213.4-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硅含量的测定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11213.5-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甲法) GB/T 11213.6-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比浊法(乙法) GB/T 11213.7-1989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铜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2684.1-1990 工业硼酸硼酸含量的测定GB/T 12684.2-1990 工业硼酸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GB/T 12684.3-1990 工业硼酸硫酸盐含量的测定还原滴定法GB/T 12684.4-1990 工业硼酸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GB/T 12684.10-1990 工业硼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12684.11-1990 工业硼酸钴含量的测定GB/T 12684.5-1990 工业硼酸氯化物含量的测定GB/T 12684.6-1990 工业硼酸铁含量的测定GB/T 12684.7-1990 工业硼酸氨含量的测定GB/T 12684.8-1990 工业硼酸重金属含量的测定GB/T 12684.9-1990 工业硼酸锰含量的测定GB/T 13549-1992 工业氯磺酸GB/T 537-1997 工业十水合四硼酸二钠GB 752-1994 工业氯酸钾GB/T 1587-1992 工业碳酸钾GB/T 1608-1997 工业高锰酸钾GB/T 1611-1992 工业重铬酸钠GB/T 1613-1993 工业硝酸钡GB/T 1614-1989 工业碳酸钡GB/T 1617-1989 工业氯化钡GB/T 1618-1995 工业氯酸钠GB/T 1621-1993 工业氯化铁GB/T 1918-1998 工业硝酸钾GB 2367-1990 工业亚硝酸钠GB/T 2899-1996 工业沉淀硫酸钡GB/T 3151-1982 净水剂硫酸铝GB/T 3959-1994 工业无水氯化铝GB/T 4209-1996 工业硅酸钠GB/T 4553-1993 工业硝酸钠GB/T 6009-1992 工业无水硫酸钠GB/T 6274-1997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 6275-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GB/T 6276.1-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总碱度的测定容量法GB/T 6276.2-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T 6276.3-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硫化物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GB/T 6276.4-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GB/T 6276.5-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灰分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6276.6-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GB/T 6276.7-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砷含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6276.8-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砷含量的测定砷斑法GB/T 6276.9-1986 工业用碳酸氢铵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GB 6549-1996 氯化钾GB/T 7118-1986 氯化钾 (苦卤蒸发法) GB/T 9983-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GB/T 9984.1-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白度的测定GB/T 9984.2-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T 9984.3-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分离测定不同形式的磷酸盐GB/T 9984.4-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水不溶物的测定GB/T 9984.10-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包括食品工业用) 氮的氧化物含量的测定3,4-二甲苯酚分光光度法 GB/T 9984.11-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 I型含量的测定GB/T 9984.5-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灼烧损失的测定GB/T 9984.6-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铁含量的测定 2,2'-联吡啶分光光度法GB/T 9984.7-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 pH的测定电位计法GB/T 9984.8-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颗粒度的测定GB/T 9984.9-1988 工业三聚磷酸钠表观密度的测定给定体积称量法GB 10500-1989 工业硫化钠GB/T 10666-1995 次氯酸钙(漂粉精) GB/T 1610-1989 工业铬酸酐GB 1616-1988 工业过氧化氢GB/T 2449-1992 工业硫磺及其试验方法GB/T 3494-1996 直接法氧化锌GB/T 3637-1993 液体二氧化硫GB 4947-1990 工业赤磷GB/T 5138-1996 工业用液氯GB 7816-1998 工业黄磷GB/T 12495-1990 活性炭型号命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