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塔吊设计方案

塔吊设计方案

塔吊设计方案一、介绍塔吊作为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等场所。

它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塔吊的设计方案,从不同角度考虑如何优化其性能和使用效果。

二、基本参数设计塔吊的基本参数设计是其设计方案的起点。

包括高度、臂长和起重力矩等参数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的是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高度和臂长,使其能够覆盖到需要起重的区域。

同时,起重力矩的选择要满足工地的需求,既要能够承载重物,又要保证稳定性。

三、材料选用和强度计算塔吊的设计方案中,材料的选用和强度计算是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塔吊的主梁和臂杆要选择高强度钢材,以确保其承载能力。

同时,对于关键部件的强度计算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变形。

四、结构设计塔吊的结构设计包括塔身和回转系统的设计。

在塔身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其高度和稳定性。

高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地情况、设备需求和安全性,确保塔身能够垂直升起且不会倾斜。

回转系统的设计要保证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塔吊能够360度旋转并承载起重物。

五、电气控制系统塔吊的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是塔吊正常运行的关键。

它包括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部分,需要确保塔吊能够准确、灵活地控制起重操作。

此外,还要考虑安全控制装置的设计,如过载保护、限位保护等,确保操作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六、智能化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成为塔吊设计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应用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塔吊的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

例如,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预警;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塔吊的运行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七、优化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塔吊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可以考虑优化方案。

例如,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计算,优化塔吊的结构和参数,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高效和稳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传动系统和降低能耗等手段,提高塔吊的能源利用效率。

塔吊结构的模型设计与制作

塔吊结构的模型设计与制作

塔吊结构的模型设计与制作
队长:范玉良
队员:章小伟施红勃吴亮
牟金蒙谷凤涛
摘要: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人口超饱和, 导致我国的高层建筑几乎成几何级数递增。

从发展趋势看, 我国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越来越高,所以这将必然会提高对塔吊安全与性能的要求。

我小组设计的塔吊旨在在提高塔吊承重性能的基础上,又要对当前高发生率的塔吊安全事故进行思考,努力找到可以切实减少该发生率的有效方案。

因此我小组设计的塔吊融合了我小组成员对当今正在大规模使用的塔吊的思考,并通过理论分析与精确计算,在充分吸取当今塔吊承重性能优势的同时,又加入我们对现有塔吊存在不足的革新,既保证了塔吊承重性能在原有塔吊基础上的提高,又能保证塔吊事故发生率的减少,提高了塔吊的安全性。

方案图:
计算书:。

塔吊设计方案

塔吊设计方案

机自113班一队塔吊模型设计方案成员:蔡苗、齐依蕾、王杨、黄林考、李冠男设计说明:塔吊(tower crane)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

自升塔顶有截锥柱式、前倾或后倾截锥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撑架式。

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

除平衡重外,还常在其尾部装设起升机构。

起升机构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则可发挥部分配重作用,二则增大绳卷筒与塔尖导轮间的距离,以利钢丝绳的排绕并避免发生乱绳现象。

平衡重的用量与平衡臂的长度成反比关系,而平衡臂长度与起重臂长度之间又存在一定比例关系。

平衡重量相当可观,轻型塔机一般至少要3~4t,重型的要近30t。

方案构思:从塔吊使用时本身的结构出发,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进行设计一个塔吊模型,采用材料最大限度使用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塔吊。

设计制作要求:主要材料由本学院学生委员会提供,主体是一个塔吊模型,底部是一个220cmx220cm的方形,从底座竖直起来到横杆的部分是高30cm的塔身,塔身把横梁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承载物体的,长为30cm,后部分横梁长为15cm。

设计要求是在前半承载重物部分要留下一个可固定施载装置的地方,以便于加载砝码。

方案简介:本结构模型整体是塔吊的模型结构,但是后半部分不加载重物,依据三角形的稳固性进行设计,其结构大部分由三角形构成,总体用细铁丝从横梁前部到底座连起来,以承受更大的载重,并且有合理的受力形式。

特色说明:塔吊模型结构设计合理,主要受力为横梁前部分和塔身,底座起到稳固的作用。

为了更好承受砝码的重量,在底座与塔身之间连接上四根筷子,防止失稳现象发生。

制作材料精简,只用33对筷子和20米西铁线来完成,具有很大的资源有效利用率。

不同连接点间弄上划痕,以便铁丝能够跟好地连接各部分。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1. 背景介绍塔吊作为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塔吊的安全、可靠运行,塔吊基础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塔吊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案。

2. 塔吊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塔吊基础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一般原则:•承载能力:塔吊的基础设计需要满足塔吊的整体重量和运行时的各种力的荷载要求,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稳定性:塔吊基础需要保证塔吊在运行时的稳定性,避免倾斜或震动,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基础类型:根据工程条件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3.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3.1 浅基础设计方案3.1.1 壤土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壤土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如下:•地基处理:根据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在地基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夯实和加厚地基、填充土方处理等。

•基础类型:钢筋混凝土承台加脚手架设计,承台尺寸根据塔吊的尺寸和要求确定,脚手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基础的施工,包括钢筋的焊接和混凝土的浇筑。

3.1.2 淤泥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淤泥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如下:•地基处理:对淤泥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包括挖掘坑槽、填充加固土方等。

•基础类型:选择合适的承台和脚手架设计,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基础的施工,包括钢筋的焊接和混凝土的浇筑。

3.2 深基础设计方案深基础是在地表以下进行的基础工程,适用于地下土壤条件较差或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情况。

塔吊深基础设计方案如下:•螺旋桩基础:选择合适的螺旋桩材料和尺寸,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桩基础:选择合适的桩材料和尺寸,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这可以确保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总结塔吊基础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塔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对于壤土地基,选择合适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包括承台加脚手架设计和地基加固处理等。

塔吊设计方案

塔吊设计方案

塔吊设计方案塔吊设计方案摘要本文档介绍了一种塔吊的设计方案。

塔吊是一种用于在建筑工地上提升和移动重物的设备。

该设计方案包括塔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安全措施。

引言塔吊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机械设备,在现代建筑工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能够高效地提升和移动重物,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介绍了一种塔吊的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靠、安全且高效的设备。

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该塔吊设计采用了以下结构元素:塔身、回转机构、起升机构、配重、臂架和操作室。

1.1 塔身塔身是塔吊的主要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臂架连接。

塔身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工作载荷。

1.2 回转机构回转机构使塔吊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360度,以便在工地上灵活移动。

回转机构通常由电动机、齿轮和轴承组成,并安装在塔身的顶部。

1.3 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使塔吊能够垂直提升和下降重物。

起升机构通常由电动机、滚筒和钢丝绳组成,安装在臂架上。

1.4 配重配重用于平衡塔吊的重心,以确保塔吊的稳定性。

配重通常由混凝土块、钢板等材料制成,并安装在塔身底部。

1.5 臂架臂架是连接塔身和起升机构的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和承载能力。

臂架通常由钢材制成,能够在承受工作载荷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1.6 操作室操作室是塔吊操作员进行操作和监控的地方。

操作室通常位于塔身的顶部,具有良好的视野和操作控制台。

2. 工作原理塔吊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动机驱动各个部件的运动,实现提升和移动重物的功能。

当操作员通过控制台操作起升机构时,电动机会启动并带动滚筒旋转,从而使钢丝绳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提升或下降重物的功能。

当操作员通过控制台操作回转机构时,电动机会启动并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塔吊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实现移动重物的功能。

3.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塔吊的安全运行,设计中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3.1 重量和平衡控制设计中考虑了塔吊的重量和重心平衡,通过合理布置配重和控制重物的重量,保证塔吊的稳定性。

结构设计参赛作品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结构设计参赛作品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结构设计参赛作品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一晃就是十年,我一直在和各种方案打交道,今天要写的这个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说实话,心里有点小激动。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是设计理念。

塔吊,作为建筑工地的灵魂,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设计理念就是“简约而不简单”,力求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1.结构设计(1)整体结构(2)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采用两组三角形支撑,分别位于塔身两侧,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

三角形支撑可以有效分散风力,提高塔吊的稳定性。

2.功能设计(1)起升机构起升机构采用先进的电动葫芦,具有起升速度快、稳定性好、噪音低等优点。

同时,配备紧急制动装置,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

(2)回转机构回转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实现360°无死角旋转,满足各种施工需求。

(3)变幅机构变幅机构采用液压驱动,实现吊臂伸缩自如,满足不同高度和距离的施工需求。

(4)行走机构行走机构采用四轮驱动,实现塔吊在工地内的自由移动,提高施工效率。

3.安全设计(1)防倾覆装置在塔吊底部设置防倾覆装置,当塔吊受到不均匀力时,能够自动调整重心,防止倾覆。

(2)限位装置在塔吊的关键部位设置限位装置,确保塔吊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超出安全范围。

(3)紧急停止按钮在操作平台上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一旦发生危险情况,操作人员可以立即按下按钮,停止塔吊运行。

4.美观设计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我对塔吊的外观进行了美化设计。

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颜色采用银灰色,低调而不失高贵。

5.施工方案(1)现场勘察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为塔吊的安装和运行提供准确数据。

(2)安装调试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确保塔吊安装到位。

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各部分正常运行。

(3)施工过程(4)拆卸回收施工完成后,对塔吊进行拆卸,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十年磨一剑,我相信这个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塔吊吊臂结构设计方案

塔吊吊臂结构设计方案

塔吊吊臂结构设计方案
在塔吊吊臂结构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材料选择:吊臂主要承受跨度和荷载,因此需要选择强度高、耐腐蚀的材料,如钢材或铝合金。

2. 结构形式:吊臂可以采用单根或多根构件的组合形式,具体取决于所需的承载能力和使用环境。

为了增加强度和稳定性,可以考虑使用加强板或桁架结构。

3. 连接方式:吊臂的连接方式需要保证稳固可靠,并能承受全负荷条件下的工作要求。

可以使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强度、刚度和易于维修等因素。

4. 加强措施:在塔吊的工作过程中,吊臂会受到不断变化的载荷和动力冲击,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可以在吊臂的关键节点处使用加强筋或加固板。

5. 安全保护: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吊臂的安全性,如设置防倾覆保护装置、限制器和安全锁等,并保证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操作。

6. 维护和检修:为了方便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吊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拆卸和组装的便捷性,并且相应的检修平台和防护设施需要提前预留。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为吊臂结构设计方案的一些主要考虑因素,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理论方案参赛学院:参赛队名:参赛组员:参赛组长: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目录目录 (2)1.设计说明书 (3)1.1方案构思 (3)1.2结构选型 (3)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 (4)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2.2 制作经验 (4)3.计算书 (5)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 (5)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5)计算假定 (5)3.3 构件截面尺寸 (5)3. 3 结构计算简 (6)4. 结语 (10)1.设计说明书本塔吊以纸和线为材料,充分利用线的弹性作用。

而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同时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打破传统塔吊的结构型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以创新为支点,撑起未来的希望。

1.1方案构思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

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

我们的结构采用上面一个三三角形,作为一个支撑单元,撑起整体。

塔身共有4根主承重杆件,塔顶有3根主选柱子作为首要支撑,整个结构外观简洁、新颖,赋予塔吊以生气。

1.2结构选型初步设计时仔细的考虑了传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用量,得出初步的方案采用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辅以截面较小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

整体是一个近似实体塔吊的结构,本着大赛的宗旨,创新,我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一个支点撑起整个吊臂,两个部分相互承载,将杆件的能力发挥的最大,主杆件连接多用三角形,三角形稳定,连接时保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防止加载时偏心。

拉力大的地方用纸带。

我们的连接点都是刚结点,超静定模型比较稳固。

下面支座主杆件之间用撑杆件连接,整体连接有几个优点:(1)杆作为支撑杆可以有效增加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水平位移。

(2)外形简洁大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理论方案参赛学院:参赛队名:参赛组员:参赛组长: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目录目录 (2)1.设计说明书 (3)1.1方案构思 (3)1.2结构选型 (3)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 (4)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2.2 制作经验 (4)3.计算书 (5)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 (5)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5)计算假定 (5)3.3 构件截面尺寸 (6)3. 3 结构计算简 (6)4. 结语 (10)1.设计说明书本塔吊以纸和线为材料,充分利用线的弹性作用。

而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同时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打破传统塔吊的结构型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以创新为支点,撑起未来的希望。

1.1方案构思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

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

我们的结构采用上面一个三三角形,作为一个支撑单元,撑起整体。

塔身共有4根主承重杆件,塔顶有3根主选柱子作为首要支撑,整个结构外观简洁、新颖,赋予塔吊以生气。

1.2结构选型初步设计时仔细的考虑了传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用量,得出初步的方案采用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辅以截面较小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

整体是一个近似实体塔吊的结构,本着大赛的宗旨,创新,我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一个支点撑起整个吊臂,两个部分相互承载,将杆件的能力发挥的最大,主杆件连接多用三角形,三角形稳定,连接时保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防止加载时偏心。

拉力大的地方用纸带。

我们的连接点都是刚结点,超静定模型比较稳固。

下面支座主杆件之间用撑杆件连接,整体连接有几个优点:(1)杆作为支撑杆可以有效增加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水平位移。

(2)外形简洁大方。

(3)杆件的数量明显减少,节点加工方便。

(4)从整体看结构比较对称,简单稳定。

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查资料结合实际知道1、230g白卡纸弹性模量与拉应力.压应力弹性模量(MPa)拉应力(MPa)压应力(MPa)56.9 22.2 7.02、蜡线极限拉力股数 1 2 3 4 5 6极限力(N)48 110 168 207 225 2322.2 制作经验经过我们多次的制作尝试,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经验:(1)模具的选择。

我们的结构杆件均是空心圆柱体,所以我们找到了直径12mm的钢管、直径8mm的钢管来卷各杆件。

(2)白卡纸纹线的合理。

刚开始我们由于追求速度而随意量取规格进行卷纸,卷的过程我们发现当平行与纸张条纹卷的时候卷得顺且易,成品的刚度也相对较大;反之,当垂直与条纹卷时容易使纸张褶皱且成品刚度低。

(3)胶水的使用很有讲究。

胶水必须有一定的流动度,以便很好地涂抹,但不能太稀,否则很难控制粘贴。

胶合的时候最好用工具对粘贴面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可以保存粘贴良好,外表也美观。

使用胶水时避免对胶水的揉搓,否则会使胶水发黄变黑影响美观。

(4)对于杆件和蜡线的预应力的施加,锚固也有讲究,可以使结构更加稳定,在受外力荷载时变形不会过大。

3.计算书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计算假定(1)因为杆件下部用大量胶水灌注,并用纸片固定,因而底部支座可以近似认为刚接。

(2)各杆件的连接节点,由于采取了加强措施,所以也应该视为刚接。

(3)我们的结构要受横向荷载作用,所以计算时主杆和支撑均采用空间杆件单元。

(4)计算时所有的荷载均等效为作用在节点上的集中荷载3.3 构件截面尺寸(1)主杆采用圆环截面截面外直径(D)16mm 截面内直径(d):12mm(2)支撑采用圆环截面截面1外直径(D)10mm 截面1内直径(d):8mm3.4 结构计算简图为计算简单,现将其简化为如下模型:(一)荷载分析位移计算图位移计算表杆端位移值( 乘子= 1)----------------------------------------------------------------------------------------杆端1 杆端2--------------------------------- --------------------------------------单元码u -水平位移v -竖直位移 -转角u -水平位移v -竖直位移 -转角-------------------------------------------------------------------------------------------1 -0.00000000 -0.00000034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150.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100.000000003 -0.00000001 -0.00000010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50.000000004 -0.00000001 -0.00000005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0.000000005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0 0.000000006 -0.00000002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7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3 0.000000008 -0.00000002 0.00000003 0.00000000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9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34 0.0000000110 -0.00000000 -0.00000034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11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0 0.0000000012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13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14 -0.00000001 -0.00000010 0.00000000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15 -0.00000001 -0.00000005 0.00000000 -0.00000004 -0.00000005 0.0000000016 -0.00000004 -0.00000005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17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18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9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20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1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22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3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二)内力分析内力计算表杆端内力值( 乘子= 1)-----------------------------------------------------------------------------------------杆端1杆端 2------------------------------------ ----------------------------------------单元码轴力剪力弯矩轴力剪力弯矩-------------------------------------------------------------------------------------------1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3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4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5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6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7 -4.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4.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8 5.65685425 0.00000000 0.00000000 5.65685425 0.00000000 0.000000009 24.7386337 0.00000000 0.00000000 24.7386337 0.00000000 0.0000000010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1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2 19.1183812 0.00000000 0.00000000 19.1183812 0.00000000 0.0000000013 -31.4167550 0.00000000 0.00000000 -31.4167550 0.00000000 0.0000000014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5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7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8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9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0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2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3 2.78567766 0.00000000 0.00000000 2.78567766 0.00000000 0.00000000-------------------------------------------------------------------------------------------(三)弯矩分析图(四)剪力分析图4. 结语感谢陈老师给我们参赛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