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教育教案.pdf

合集下载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五篇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五篇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五篇防震平安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关心幼儿把握〔平安学问〕,从小树立爱护自我的平安意识。

2、设计平安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学问,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急力量。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育幼儿把握正确的逃命要领,沉着应对地震灾难。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幼儿沉着应对地震灾难的冷静心态和逃命要领。

活动预备1、幼儿老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平安宣扬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命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活动过程一、课前热身老师带着小伴侣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老师观看小伴侣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2、小伴侣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可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开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商量问题)二、幼儿依据商量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老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看记录。

三、老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解并描述观看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平安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爱护自己?(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看并找出班级在紧急状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平安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看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商量:怎么走到达平安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解并描述撤离方法和留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挨次,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

若在演练过程中消失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准时订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把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地震主题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

地震主题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

地震主题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地震主题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学会逃生和自救的一些方法。

二、活动准备有关地震知识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图片是关于什么的1、老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图片是关于什么的2、你知道什么叫做地震。

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的幅度是有等级评定的,七级以上的地震就可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二)请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或看法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前段时间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关于地震的新闻。

2、咱们国家哪些地方发生了地震,地震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如: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

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地表裂痕图、楼房倒塌图。

(三)讨论:地震来了,你怎么办?1、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2、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3、万一你被压住了,你怎么办?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四)教师总结:发生地震时小朋友应该怎么办?1、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2、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3、短时间要赶快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安全三角区内;厕所,洗手间墙角处。

一手护头,一手固定。

不要靠近窗户。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五)游戏《地震来了》玩法:老师制造地震场景,幼儿一听到地震来了的`声音时,迅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躲到桌子旁,有的躲到墙角,有的顺着楼梯逃到一楼大操场。

地震主题安全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通用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通用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第一节“地震安全”,内容详细涵盖了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防护措施、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方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震减灾器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遇到地震时的冷静应对能力,提高生命安全意识。

3. 增进学生对防震减灾器材的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防震减灾器材的使用。

难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冷静应对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模拟演示仪、防震减灾器材(如安全帽、防震包、手电筒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书包,内装学习用品、一瓶水和一包压缩饼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威力,引发他们对地震安全防护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如地震波的传播、震级和烈度等。

(2)讲解地震发生时的防护措施,如躲避原则、保护头部等。

(3)介绍防震减灾器材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方法,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防护措施3. 防震减灾器材的使用4. 地震紧急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的基本概念。

(2)列举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如何正确使用防震减灾器材?2. 答案:(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2)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安全地带,保护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

(3)防震减灾器材如安全帽、防震包等,应在地震发生时正确佩戴,以减轻伤害。

关于地震安全教育教案(优秀8篇)

关于地震安全教育教案(优秀8篇)

关于地震安全教育教案(优秀8篇)关于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三、活动过程(一)地震的危害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视频)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

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

(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

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小结幼儿躲的情况。

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

)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知识。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帮助幼儿克服恐慌的心情。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的新闻录像资料、影像,地震前后的照片,江西地图,地动仪的图片。

活动过程:1.观看电视新闻: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目前,因灾死亡2220人人,多人受伤。

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2.观看电视新闻:2005年11月27日江西省九江县发生了5.7级地震,目前,因灾死亡12人,正在医院救治51人,其中重伤4人。

全省受灾人口564万,倒塌房屋1.8万间,因灾损失10亿元。

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的感受,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爸爸妈妈对幼儿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3.出示江西地图,让幼儿寻找发生5.7级地震震中的具体位置(北纬29.7度,东经1壹伍.8度),用红笔做一个标记,以及这次地震波及到的省份。

6.地震知识的介绍(1)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可以预报吗?动物界自然界鱼浮水面向上跃,冰天雪地蛇出动;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鸡飞上树猪外窜,老鼠搬家往外逃;水位升降大,有的变味道;狗在静夜狂奔叫,兔子竖耳蹦又跳;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家鹅展翅高处飞,鸭不下水岸上闹;建立预报网,总结,表扬反应迅速、正确躲避的防护方法,如个别孩子躲到卫生间的角落后,我提醒他们还可以把枕头包住头部来保护自己,对幼儿躲避拥挤的地方给予指导,疏导他们躲到不同的角落,如靠近水源的墙角,楼梯承重墙角落等。

现场模拟演练有效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意识。

8、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知识,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小朋友们,记得把我们今天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好吗?”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学生在地震的状况下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幼儿园大班《发生地震的时候》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发生地震的时候》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发生地震的时候》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震的基本知识,理解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通过教学,使幼儿懂得在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正确逃生和自救方法。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定义和原因。

–地震常见的危害和破坏。

2.地震前的预警和安全隐患的排查。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做?–安全避险的地方。

–保护头部的姿势。

–疏散逃生的方法。

4.地震后的自我救护和等待救援。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真实地震案例的视频素材。

3.模拟地震疏散演练的道具。

4.儿童文学读物和图画书。

5.医疗急救包。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地震1.讲解地震的概念和危害。

2.展示地震的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展示地震破坏的场景。

3.让孩子们谈谈对地震的认识和印象。

第二课时:地震的安全知识1.教授地震早期的预警信号和地震发生时的疏散方法。

2.利用地震疏散演练,让孩子们模拟地震逃生的场景。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安全避险方法。

第三课时:地震后的自我救护1.演示地震后的急救方法,包括止血、包扎等简单救护。

2.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地震,让他们学会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大部分孩子掌握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方法。

2.部分孩子对地震的危害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所提高。

3.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地震知识的温故知新,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六、家长配合建议1.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地震知识视频,增强家庭自救意识。

2.家长定期与孩子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3.提醒家长定期检查家中的紧急逃生工具,确保家庭的安全度。

以上是本次幼儿园大班《发生地震的时候》安全教育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幼儿们面对地震时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地震的安全教育教案3篇

地震的安全教育教案3篇

地震的安全教育教案地震的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篇:地震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概念、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分类和震级等。

2. 掌握识别地震预兆的方法,例如动物惊恐、地面裂缝等。

3. 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了解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概念和原因2. 地震的分类和震级3. 识别地震预兆4. 地震时的应急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演示识别地震预兆的方法。

3. 实践教学法:模拟地震场景,让学生体验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吗?地震是怎么回事呢?”2. 讲授(1)地震的概念和原因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引起地球表面震动的现象。

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另一种是外部因素的作用,例如人类活动、天气变化等。

(2)地震的分类和震级地震按照地震波传播的方式可以分为地表地震、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按照震级可以分为微震、轻震、中震、强震和特大震等级。

(3)识别地震预兆地震前会出现一些预兆,例如动物惊恐、地面裂缝等。

学习和掌握这些预兆,可以提前预知地震的到来。

(4)地震时的应急措施地震时,应立即采取避震措施,例如躲到桌子下、躲到防震墙后等。

3. 实践模拟地震场景,让学生体验地震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识别地震预兆的方法,以及了解了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第二篇:地震灾害的影响与防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可能带来的各种灾害,包括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水电断裂等。

2. 掌握地震防范的基本方法,例如规划建筑设计、参与防震演习等。

3. 学习地震灾害中的紧急救援措施,了解地震应急救援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灾害的影响2. 地震防范的基本方法3. 地震灾害中的紧急救援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可能带来的各种灾害和防范的基本方法。

地震安全教案6篇

地震安全教案6篇

地震安全教案6篇地震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当如何应变,掌控好逃命的技巧。

2、掌控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育幼儿相互关怀的情感,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一、谈话:1、小伙伴,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状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缘由。

3、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当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技能。

四、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开展争论: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伙伴是怎么逃命的?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命方法吗?3、老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惶,要冷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假如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能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假如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六、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命演习。

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2、引导孩子们要留意别惊惶,要留意掌控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相互关怀同伴是否脱离危急,相互扶持。

家长们要留意引导援助孩子们掌控好逃命技能。

活动评价: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特别新颖、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激烈。

2、幼儿对发生地震时应当如何应变,毫无阅历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命,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控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命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动画和图的启发下,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学准备:
ppt图片、记分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
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

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Flash 课件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

(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

使学生初步了解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基本知识。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后)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同学们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3、.知识竞赛。

规则: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其他组补答正确可以加分,每答对一题加十分。

答题分为判断题和问答题。

同学举手,教师叫到的小组才能回答,抽到同学回答正确才能加分,齐答题不加分。

希望同学注意答题的规则。

六、全课总结
1、地震的形成。

地震灾害的预防。

2、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
要保持冷静,
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七、作业:
地震在重庆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