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三年级小学知识点大全总结

三年级小学知识点大全总结

三年级小学知识点大全总结一、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在数的认识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了解自然数的概念,并能够使用自然数表示物品的数量。

他们需要学习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例如认识并写出1至100的数字。

2. 算术加减法在加法和减法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进行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计算47+35、76-28等。

他们需要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3. 乘法初步在乘法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初步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他们需要学习乘法口诀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例如计算7×6等。

4. 除法初步在除法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初步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他们需要学会进行两位数以内的除法运算,例如计算54÷6等。

他们还需要能够进行简单的余数判断。

5. 数量单位在数量单位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单位,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换算,例如将1米换算为100厘米、1升换算为100毫升等。

二、语文知识点1. 字音字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区分字音,并能够正确书写常用字。

他们需要学会识别部分复杂字的结构,并能够按规定的笔画顺序正确书写字。

2. 词语理解在词语理解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词典查找生字和理解词条的解释。

3. 句子构成在句子构成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句子的基本要素,例如主语、谓语和宾语,并能够正确地构建简单的句子。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和句号等标点符号。

4.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独立阅读简单的课文,并能够理解其中的基本内容。

他们需要学会根据问题回答相关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三、科学知识点1. 植物的生长在植物的生长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并能够理解植物对水、光线和营养的需求。

他们需要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并记录相关的变化。

2. 动物的特征在动物的特征方面,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部特征,并能够认识到动物的适应环境和功能。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1.千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事物或画图形,能够感受到数的意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数的意义。

(2)学会运用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会用数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3)认识数位,知道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

2.数的比较:
(1)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出两个数的多少。

(2)能够正确地读、写大数。

第二单元:加减法
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运算。

2.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2)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3)计算加减法时,可利用数的组成、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进行记忆和计算。

第三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或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或1分钟。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1第一单元混合计算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连减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第1页共29页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乘与除2.月:小月:4、6、9、11月平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4.公式:1时=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 30 分=半时第八单元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2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口算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

2. 连加连减:通过连加或连减的方式求和或求差。

3. 集合运算:学习集合运算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操作。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习乘法与加法的运算规律。

2. 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口诀的实际运用。

3. 除法:学习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除法口诀。

三、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等。

2. 位数与大小比较:学习数字的位数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3. 数轴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数轴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实际问题运算: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数的计算和运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分数的大小关系。

3. 分数的运算: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运算。

4. 分数与整数的转化:学习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转化方法。

五、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认识:学习长度的概念和常用的长度单位。

2. 面积的认识:学习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3. 体积的认识:学习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4.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换算: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图形的认识与运用1. 点、线、面的认识:学习点、线、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常见图形的认识:学习熟悉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属性。

3. 图形的分类和比较:通过图形的形状和属性进行分类和比较。

4. 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习图形在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如在左侧、右侧、上方、下方等。

七、时间和日期1. 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懂时钟上的时间、操作时钟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时间的计算:学习时间的加减法运算,计算时间的差值。

3. 日历的使用:认识日历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理解日期的表示方式。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方式收集数据。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一、加法和减法1.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加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数值加在一起所得到的结果。

减法是指两个数之差的运算。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把同类项的数值相加,然后把结果相加。

例如:5 + 6 + 7 = 18。

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单位对齐,然后把减数从被减数中减去,得到的差就是答案。

例如:12 - 6 = 6。

3.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加法和减法是基本的算术运算,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册或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二、数的大小比较1. 数的大小比较的定义数的大小比较是指比较两个或多个数值的大小关系。

2. 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数的大小比较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大小关系符号表示大小关系,例如“>”、“<”、“=”。

(2)用把数排列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关系。

(3)用数的大小进行比较,例如比较 5 和 10 的大小。

3. 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需要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册或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三、数的分解和组合1.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定义数的分解是指将一个数值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数值的和。

数的组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组合成一个数值的和。

2.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方法数的分解和组合有以下几种方法:(1)分解和组合的数值必须符合数学运算规律。

(2)分解和组合的数值必须满足运算顺序。

(3)分解和组合可用于数的大小比较。

3.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练习数的分解和组合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册或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四、乘法和除法1. 乘法和除法的定义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所得到的结果。

除法是指把一个数值分成几个部分的运算。

2. 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乘法的计算方法:先将两个数值的各位数字逐一相乘,然后得出结果的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

例如:25 × 2 = 50。

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个小数除数去试除被除数,然后用一个余数去试除下一个被试数,直到被试数小于除数为止。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如下:1. 数字与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理解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概念。

- 数的顺序:通过数线、数列等形式来理解数的顺序关系。

- 数字的认读与写写:认读并正确写出各类数字。

2. 加减法:- 加法:掌握加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加法运算。

- 减法:掌握减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减法运算。

- 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器等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单位与长度:- 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并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

- 长度的比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换算:通过计算和解题,掌握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 钱币与购物:- 认识常见的人民币面值,并能正确读写。

- 认识常见的货币符号,如¥。

- 进行购物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找零的概念。

5. 二位数与三位数:- 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二位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三位数。

- 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6. 分数的认识:- 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平均分的计算。

- 半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半分之一。

- 分数的比较: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一、整数概念和运算
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零、负整数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绝对值的比较和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二、分数与小数
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
2. 分数的化简和扩展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通分后相加、相减
4. 小数的概念: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三、简便计算
1.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应用
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3. 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图形与推理
1. 几何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射线、平行线、直角、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图形
五、面积和体积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时间与日期
1. 时、分和秒的概念
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
3. 日、周、月、年的关系和计算
七、应用题
1. 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2. 简单的物理量的计算和换算
八、数学思维与逻辑
1. 数学推理和证明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数学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加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数的认识与实际应用:了解数的读法、书写和认识数的大小,学会运用数来计数、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等。

2. 加法与减法:学习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包括口算、竖式计算和解决相关问题。

3. 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与符号,学习乘法口诀表,掌握简单的乘法计算和应用。

4. 分数的认识: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部分,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等基本操作。

5. 时间和日历的认识:了解钟表的读法,学习掌握常见的时间单位和时间转换,学习使用日历等。

6. 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常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并学习使用简单的几何性质进行分类和比较。

7. 数据和图表的处理:学习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来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有关分数的各类计算,例如: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的计算。

这些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
(西-+-东);
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
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times;除数=被除数
(B)有余数的除法:商times;除数+余数=被除数
速算绝招:
(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
(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
第三单元:统计
(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times;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
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为平年;
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
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只需注意在估算时,要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使其变成整十整百数后,再估算。

2、再书写估算结果时,不要忘了“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写几个0”.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速算绝招:
(A)60times;20=『』,把60times;20看作60乘2,得120,20是2的10倍,再将得数扩大10倍得1200,心算过程是60times;2=120,2的后面有一个0,积120后面加一个0,得1200.
(B)估算时,把一个两位数看成是整十数进行估算,如39times;40,把39看成40,40times;40=1600,
39times;40~1600.51times;30=『』,估算过程是
50times;30=1500,51times;30~1500.
(C)35times;11+『』,把35乘10得350,再用
35times;1=35,350+35=385,心算过程是:
35times;11=350+35=385,又如43times;11=430+43=473.
(D)23times;19=『』,把19看作20来乘,多乘龙1
个23,再减去23,心算过程是:23times;20-23=460-23=437,如45times;21=『』,把21看作20来乘,少乘1个45,再加上45,45times;20+45=900+45=945.
(E)34times;15=『』,把34times;10后再加34times;5,因为34times;5=34times;10 / 2=340 / 2=170,所以
34times;15的心算过程是:340+340 / 2=340+170=510.
第六单元:面积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正方形:(A)周长=边长times;4--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边长times;边长--使用面积单位
2、长方形:(A)周长=(长+宽)times;2--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长times;宽--使用面积单位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
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
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

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

(四)各图形的特点:长
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小数:分母为1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一位小数,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两位小数,
(二)小数大小的比较:在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数或整数进行比较;(三)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分数才能相加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四)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同整数加、减法相同的是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不要忘了在结果上点上小数点。

上文是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