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理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简述科学认识对乙酰氨基酚论文.doc

简述科学认识对乙酰氨基酚论文.doc

简述科学认识对乙酰氨基酚论文科学认识对乙酰氨基酚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科学认识对乙酰氨基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乙酰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之间建立了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常规工作体系和信息传输渠道。

截至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发布了5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尚无针对对乙酰氨基酚的通报。

人们对药品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随着药品应用范围和应用人群的扩大,临床对于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对有效近日,一些X站发布相关消息称“康泰克、日夜百服咛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超标54%或引肝损伤”,一时间,引发公众广泛讨论,甚至产生恐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日常服用的感冒药真的会造成肝损伤吗?事件回顾: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自2011年起开始,要求制药企业要将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处方药的单剂量制约在325毫克以内,但截至2014年1月14日,市场上仍有部分含对乙酰氨基酚单剂量超过325毫克的药物在流通销售。

2014年1月1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布报告,目前没有数据表明每单位剂量(片剂、胶囊及其他剂量单位)超过325毫克的对乙酰氨基酚药物会为患者带来更佳的疗效,反而会增加肝损科学认识对乙酰氨基酚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伤的风险。

并警告,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将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并将于近期启动相关法律程序,禁止开具每剂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超过325毫克的药物处方。

解热镇痛,却有副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有泰诺、必理通、泰诺林、日夜百服咛等,常作为复方组分用于抗感冒西药中。

针对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有中、轻度的镇痛作用,可缓解头痛、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咽痛、牙痛及痛经等。

由于该药对血小板凝血机制、出血时间和尿酸排泄均无影响,尤适用于不宜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缓控释制剂必须整粒吞服,不得掰开或溶解后服用;作为对症治疗药,自我用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如症状不缓解,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开发与研究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开发与研究

主要技术路线
LOGO
OH O CH3 OH C Cat NH2
OH
H2O NHCOCH3
1、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进行探索实验,考察催化 剂的活性,确定合适的催化剂; 2、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 酚的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感谢您的关注
LOGO
国内外发展现状简介LOGO来自•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研究,国外常用的合成 方法有12种,其每种方法都是以不同物质为原料。而在国 内广泛采用铁粉还原法生产,该法是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 经水解、酸化、还原制得对氨基酚,再经酰化得到乙酰氨 基酚。铁粉还原法虽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但产品收率低、 质量较差、毒性大、成本高,更严重的是,生产过程中会产 生大量含酚、含胺的铁泥和污水,污染严重。因此,急需进 行技术改进。本课题主要进行以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 采用分子筛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此方法中 ,分子筛催化剂具有环境污染小,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如能 实现此法的工业化,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减少 化工厂三废污染都有积极的意义。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开发与研究对乙酰氨基苯酚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乙酰氨基酚栓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开发与研究
选题意义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 镇痛药,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与阿司匹 林相比,具有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等 优点。此外,它还可用于药物扑炎痛的合成、 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照相用化学药品和 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等。目前,对乙酰氨基酚 已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是国 际医药市场上头号解热镇痛药,同时也是我 国原料药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近年来, 随着APAP的新用途的开发, 其需求量相应 的增加, 原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已经 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开发新的工艺 提高其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 问题。这次主要研究开发以对苯二酚、乙 酰胺为原料直接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技术 路线,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开辟新的方 法从而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对乙酰氨基酚,作为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且历史悠久。

它是许多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物,也是医疗领域中处理发热、疼痛等症状的常用选择。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也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

一、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挥解热和镇痛的作用。

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比,它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小,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弱。

在解热方面,当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致热原的影响时,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能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感染、炎症、免疫性疾病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镇痛方面,它对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严重的疼痛,如创伤性剧痛、癌性疼痛等,其效果可能有限。

二、临床应用范围1、发热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儿童和成人发热的常用药物之一。

尤其对于儿童发热,由于其安全性较高,是首选的退热药物之一。

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

2、疼痛常用于缓解各种轻至中度的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以及关节炎、痛经等引起的疼痛。

此外,在术后疼痛的管理中,对乙酰氨基酚也常与其他镇痛药联合使用,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3、特殊人群的应用(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但在妊娠晚期应谨慎使用,以免影响胎儿的心血管系统。

(2)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三、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1、剂量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 500 1000 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4000 毫克。

儿童的剂量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计算。

2、注意事项(1)用药时间:一般不宜连续使用超过 3 天用于解热,超过 5 天用于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说明书

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说明书

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说明书生活中谁还不遇到个疾病阿?患病以后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及时就医,选择最好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因此,目前我们推出了一种叫做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解热镇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您不妨试试。

该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您可以放心接受治疗。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商品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英文名称:Paracetamol and Vitamin C Effervescent Tablets 拼音全码:DuiYiXianAnJiFenWeiShengSuCPaoTengPian(AoJiNa)【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

其组份为: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

辅料为:甘氨酸、甘露醇、枸橼酸、碳酸氢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解热镇痛药。

适用于成人及25kg以上儿童解热及镇痛,如感冒、流感、头痛、牙痛、痛经等。

【规格型号】9s【用法用量】本品为泡腾片,完全溶解于水后,口服。

成人及50Kg以上的儿童(15岁以上):一次1-2片,4小时后再次服用,每日最大剂量为6片。

儿童:每日最大量为60mg/Kg,一般剂量为25-30Kg(约8-10岁)儿童每次1片,6小时后可再次服用,每日最多5片;30-35Kg(约10-12岁)儿童,每次1-2片,6小时后可再次服用,每日最多5片;35-50Kg(约12-15岁)儿童,每次1-2片,6小时后可再次服用,每日最多6片,必要时请遵医嘱。

25KG以下儿童用药,必须有医师指导。

【不良反应】像所有化学药品一样,本品对某些人或轻或重地造成一些不良反应;极特殊时,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此时应立即停药咨询医生;极个别出现血小板降低,鼻、牙龈出血;大量服用维生素C(1g以上),可能会导致某些人肾结石,也可能对一些缺G6PD的患者增加溶血作用(红细胞被破坏)。

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及造血机能损害。

科研实训——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概况

科研实训——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概况

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概况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制药的发展情况,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用途,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合成工艺,以及设备的研究。

扑热息痛对亚硝基苯酚合成工艺1 国内外制药发展概况制药业是一个独特的行业,它具有保护生产力的功能,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相对垄断性的特征,被喻为“朝阳产业”。

21世纪,制药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潜力巨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药业发展速度很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药品监管的加强,我国制药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药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

因此制定我国制药业的发展对策极其重要。

我们要从制药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入手,明确了我国制药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

根据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弥补劣势,克服威胁的原则,提出了我国制药业的发展对策,并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

中药业是我国最具独特优势并面临较好发展机遇的产业,也最有可能迅速国际化,所以对中药业的环境评估,作了重点分析,提出了加速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对策。

2.对乙醯氨基酚的概况2.1 对乙酰氨基酚简介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

由对硝基酚钠经还原成对氨基酚,再酰化制得。

中文名称:对乙酰氨基酚2.2 物理性质2.3 化学性质2.4作用与用途3.1 以硝基苯为原料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

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3.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

对乙酰氨基酚调研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调研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调研报告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退烧。

本调研报告旨在评估对乙酰氨基酚的市场需求、安全性和疗效,并提供相关建议。

市场需求方面,对乙酰氨基酚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

它是一种常见的退烧药,特别适用于儿童和成人的退烧治疗。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也可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

由于其使用方便且较为安全,对乙酰氨基酚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安全性方面,对乙酰氨基酚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药物,并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研究表明,正常剂量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

因此,对于肝功能不良或长期饮酒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时长来使用。

疗效方面,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有效的退烧药和镇痛剂。

在退烧方面,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降低体温,并在30分钟至1小时内产生明显的退烧效果。

在镇痛方面,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与其他非处方药物相比,对乙酰氨基酚的疗效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当的。

根据市场需求、安全性和疗效的评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的宣传,特别是在儿科领域,以增加人们对其退烧作用的认知;2. 加强对乙酰氨基酚的宣传中对剂量和使用时长的强调,以减少患者的过量使用或滥用;3. 鼓励患者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之前咨询医生,特别是对于存在潜在肝脏疾病的患者或长期饮酒者;4. 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质量和监管标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对乙酰氨基酚市场需求、安全性和疗效的评估以及提出的相关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药的应用前景,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报告只是基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表面调研,对于具体疾病和个体情况的使用仍需医生的具体指导。

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含量

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含量

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含量【摘要】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对羟基乙酰苯胺、醋氨酚或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退热和止痛药物。

本实验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方法:采用安捷伦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磷酸盐缓冲液(pH4.5)-甲醇-乙腈(85:5:1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

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含量;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对羟基乙酰苯胺、醋氨酚或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退热和止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生,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弱。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进行了含量测定。

1.仪器与试药1.1仪器FL2200-2高效液相色谱仪(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CO-1000型色谱柱温箱(上海子期实验设备有限公司);R-215旋转蒸发仪(瑞士步琦有限公司);HQ-50高端试剂级超纯水机(郑州华新电气公司);ABS220-4分析天平(德祥科技有限公司);AP-01P无油隔膜真空泵(杭州格图科技有限公司);JL_720DTH 超声波清洗器(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色谱柱安捷伦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

1.3对照品对乙酰氨基酚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试剂甲醇(上海谱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钠(抚顺市新光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溴化四丁基铵(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乙腈(上海谱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冰醋酸(武汉宏信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三乙胺(郑州皇朝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四丁基硫酸氢铵(上海谱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庚烷磺酸钠(沈阳试三生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氢呋喃(武汉宏信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No.10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No.10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质量研究工作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目录一、药品仪器二、性状三、鉴别四、检查五、含量测定六、参考文献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质量研究工作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1. 药品仪器1.1药品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18-200408;对氨基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802-200501;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自制。

规格分别为0.1g/片、0.3 g/片、0.5 g/片(批号:061101,061102,061103)的九批样品。

其他试剂均为色谱纯,或药用辅料。

1.2仪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型紫外检测器、LC-10ATvp型泵),N2000色谱工作站。

2. 性状:三批样品均为白色或淡黄色片,片面可有散在的小黄点。

与市售品性状相同。

3. 鉴别:⑴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5g),用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取残渣约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⑵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九批样品鉴别结果见下表:表1a 三批(0.1规格)样品鉴别结果批号(0.1规格)061101 061102 061103鉴别(1)+ + +鉴别(2)+ + +表1b 三批(0.3规格)样品鉴别结果批号(0.3规格)061101 061102 061103鉴别(1)+ + +鉴别(2)+ + +表1c 三批(0.5规格)样品鉴别结果批号(0.5规格)061101 061102 061103鉴别(1)+ + +鉴别(2)+ + +另取相应空白辅料,进行鉴别试验⑴、⑵,结果不显色和对照品主峰保留时间处无色谱峰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目录一、前言二、药理毒理研究综述三、参考文献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一、前言对乙酰氨基酚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1878年由Morse首次合成,1893年由VonMering首先用于临床。

在美国1955年就成为非处方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生产。

本品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本品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使用时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

4~6岁儿童,一次0.5片;7~12岁儿童,一次1片,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2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较强,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持久,几乎没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可用于对阿司匹林产生变态反应、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某些出血性病例;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胃肠道刺激小,对凝血机制无影响,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是较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

而且老年人和儿童宜服,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成人也普遍应用。

目前我国对乙酰氨基酚单、复方制剂产品年产量超过200亿片(粒),在全国l4个大城市医院用药普及率>95%,是抗感冒药物的组分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内外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有超过50年的历史,对于药物和制剂的作用机制、药理毒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中毒机制和解救原则都有详细的研究和明确的方案,国内外均有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上市品种,且已被各国药典收载,是安全、高效、成熟的制剂。

泡腾片自身也具有许多其他制剂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易于携带、起效迅速、高效安全、口感优良、方便服用,尤其适用于服药有困难的老人和儿童。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由于该品种属于国内外均已上市,且有国家标准的品种,因此属于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六类。

二、药理毒理研究总结1 药效学作用机制: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等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明显区别。

虽然它们都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对乙酰氨基酚的抗炎作用较弱,胃肠道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小。

尽管对乙酰氨基酚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以往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1和COX-2,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发挥作用;也有人认为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COX-3发挥作用;但上述说法均缺乏可靠的依据。

当炎症反应时,组织细胞膜磷脂在磷脂酶的作用下合成花生四烯酸,后者在环氧酶(COX)作用下转变成前列腺素前体一前列腺素H2(PGH2),PGH2是PGHE2、PGF2α、PGI2、TXA2的前体。

在炎症局部产生的PGE能使疼痛神经元敏感,并增加血液流动,增加痛感受、使组织肿胀、充血、发热并导致局部组织红、肿、热的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合成前列腺素(PG)所需要的环氧酶(COX)而起到调节体温和镇痛的作用,因其对炎性介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部位不同于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它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部位,而对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弱。

所以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而抗炎作用较弱[1]。

近年来,Zygmunt等对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并提供了有力证据。

他们研究认为对乙酰氨基酚的镇痛作用是通过COX以外的分子靶点调节的。

对乙酰氨基酚与N-酰基酚妥拉明AM404在结构上非常相似,而AM404是TRPV1离子通道的强效激动剂和大麻受体CB1的配体。

TRPV1离子通道和CB1受体都与疼痛和体温调节有关,且被看作是治疗疼痛和炎症的潜在靶标。

构效关系分析认为对乙酰氨基酚通过去乙酰基作用生成对-氨基苯酚,可与花生四烯酸结合生成AM404。

实验中也证实给大鼠注射镇痛剂量的氘标记的对乙酰氨基酚,可在大脑检测到氘标记的AM404和对-氨基苯酚。

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或对-氨基苯酚后,在其脊髓部位也能检测到AM404。

此外,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可在体外利用对氨基苯酚和花生四烯酸合成AM404。

但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如果没有FAAH,在小鼠脑组织均不能检测到AM404。

Zygmunt还发现,AM404能抑制纯化的COX-1、COX-2和脂多糖激活的吞噬细胞中前列腺素的合成。

因此,AM404可能是对乙酰氨基酚在神经系统中的新型代谢产物,能对疼痛和体温调节通路中的分子靶标产生作用[2]。

这一发现对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说。

文献[3]报道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的一般药效学研究,其总结数据如表1所示:表1: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氨酚伪麻)的药效学研究研究项目试验系统剂型或溶媒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给药期限和频率主要研究结果镇痛试验小鼠醋酸扭体试验/甲醛致痛试验氨酚伪麻片50、100mg/kg灌胃单次给药与空白组比较显著抑制醋酸和甲醛所致的疼痛反应(p<0.05和0.01)解热作用对家兔解热作用氨酚伪麻片82.5、55mg/kg灌胃单次给药静脉注射伤寒疫苗后,与空白对照组比有显著解热作用(p<0.05)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对家兔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氨酚伪麻片,1%淀粉液82.5、56mg/kg灌胃单次给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抗炎作用对小鼠足跖交叉菜胶肿的影响(抗炎作用)氨酚伪麻片50、100mg/kg灌胃单次给药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抗炎作用,低剂量组仅在一小时有显著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对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的影响(抗炎作用)氨酚伪麻片50、100mg/kg灌胃单次给药高剂量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而低剂量组与空白无显著差异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氨酚伪麻片0.2ml/10g 口服低比稀释法给药LD50=1.31g/kg,可信限=(1.31±0.22)g/kg根据国内外临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治疗量(成人一次不超过1g,24小时内不得多于4g,连续用药不得超过10天)时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的解热镇痛药,一直被广泛使用。

2 药代动力学⑴对乙酰氨基酚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

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

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

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

本品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4]。

⑵对乙酰氨基酚不同剂型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实验动物:健康家兔,体重为1.7~2.15kg给药方案与剂量:注射液肌注,栓剂直肠塞入,片剂和胶囊剂口服给药,给药剂量均按0.2g/kg。

血药浓度测定:给药前由耳静脉取空白血3ml作对照,给药后按0.5、1、2、3、4、5、6、7h取血,测定样品药物浓度。

显色法测定生物样品药物浓度:生物样品加显色剂(取0.2mol/L NaOH 80ml,加1%酚溶液10ml,混匀,加2NNa2CO3-溴试剂10ml,混匀即得),于620nm处测吸收度。

线性范围和回收率:线性范围在100-600μg/ml,直线方程为:Y= 0.00546+ 0.00112x,r= 0.9998,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

实验结果:四种剂型中对乙酰氨基酚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如表2所示:表2:四种剂型中对乙酰氨基酚在家兔体内的参数剂型Cmax(µg/ml) Tmax(h) AUC(µg·h/ml) Frel(%)0-∞注射剂150.30 0.96 349.87 100.0胶囊剂96.45 1.53 262.80 105.0片剂70.14 1.75 166.40 87.0栓剂48.40 1.40 128.60 52.0 结果表明:①注射剂吸收快,Cmax高,Tmax早,但消除也快,消除相几乎呈直线下降;②胶囊剂吸收较好,经统计学处理,与注射剂的AUC0-∞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栓剂给药后吸收较快,但生物利用度低,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注射剂的52%,片剂的80%左右。

但是栓剂的直肠吸收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如基质,药物本身的固有性质、粘度和溶解度,直肠部位的pH值等均影响吸收,只有在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条件下,栓剂的生物利用度才能与其它剂型相比较。

但由于直肠给药约50%~75%的药物可通过直肠粘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因此适合于小儿使用;④片剂与注射剂的AUC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本方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血浆浓度,不受其它药物的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9.1%,CV<5%。

⑶药动学试验计算药物在乳汁中的分布: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哺乳期妇女用本品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本品或本品代谢产物排出。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使用。

3岁以下儿童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McNamara PJ[5]等通过测定哺乳期家兔及其未断奶幼崽的血清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计算乳汁中药物所占的比例(M/S),结果药物在成年家兔和幼崽血清中的药物清除率(Cls)分别为16.1和13.7ml/min/kg,平均半衰期分别为25.5和33.3min,M/S约为0.580,且药物在血清和乳汁中的药时曲线平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布属于被动扩散。

⑷药物相互作用:①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抗惊厥药的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的危险。

②本品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③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强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④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有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⑤本品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3 药理毒理学⑴药理毒理: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