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

《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

作为一名刚踏入小学校园未满两年的新教师,我有太多事物需要学习,改教予学生些什么,怎么教,应该运用到怎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都有太多空间需要自己不断补给,按照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成长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新课标》,对新课程和新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以后的教学确立了目标,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在新课标中,其中一条让我颇有感触,提到,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标》要求教师,要以“能做某事”的目标来要求学生,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回想之前经理或目睹的小学英语教育,无非就是讲必要的英语对话或者语法重点精炼之后复制到课本上,让学生周而复始地反复练习,达到考试不失分,但问题却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了,学生只会做考卷上的题目,却不会处理实际生活上的英语对话,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外教来学校授课,明明在试卷课本上运用自如的对话,在现场实际却无法完成,真正变成“哑巴英语”。

《课标》中提到,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比如教授食物和就餐礼仪的课程安排当中,不是简单地反复练习单词,抑或重复操练”May I have a … please”取而代之的,如果可以先设定一个实际就餐的场景,利用PPT或其他教学设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一个餐厅当中,就地取材利用模拟菜单或其他来进行单词教学,利用食客和服务生的对话,来操练课本要求的生活对话,反而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讲这一课程的学习当做一次生活任务,利用学生实际生活总会遇到的生活场景,学生会觉得又有趣又相当实用,会自主地反复操练,甚至会再课余的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到课堂所学的知识。

“任务型”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是快乐的主人,教师是激情的导演,教室是生命的殿堂,路漫漫其修远,教师的职责就是利用最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无限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