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高程换算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系高程换算

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系高程换算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系之间的高程换算是非常重要的。
黄海高程系是中国海岸线洋与陆交界处的正高程基准面,它是根据中国海洋调查规划设计院于1979年至1999年期间完成的测深工作所制定的。
而1985国家高程系是国家测绘基准面,它是以北京天文台上推的地球引力系统为基础,采用水准网高程数据统一建立的高程基准面。
双方高程系的转换主要涉及到3个参数:正常高、抗拔高和大地水准面偏差。
在进行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系高程换算之前,需要明确要转换的区间范围。
一般情况下,以海拔高度不超过20米的区间为主要转换范围。
在转换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统一样式化处理,保证两个高程体系的表达方式一致。
正常高是指地球表面上每个点处的高度,它是相对于中国大陆上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度。
对于黄海高程系中的正常高与1985国家高程系中的正常高,它们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具体的转换方法如下:H(hh) = H(85) + 2.18其中,H(hh)表示黄海高程系中的正常高,H(85)表示国家高程系中的正常高,2.18表示两种高程系之间的偏移值。
抗拔高是指地表物体以上的高度,包括物体的本身高度和因重力的作用所造成的“抗拔”作用的高度差。
对于黄海高程系中的抗拔高和1985国家高程系中的抗拔高,在实际的高程换算中可以忽略不计。
大地水准面偏差是指不同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程差异,包括大地水准面的参考椭球面、水准面基准面和测量技术等因素造成的差异。
由于黄海高程系和1985国家高程系均基于不同的大地水准面建立,因此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具体的高程转换中,需要参考不同本地的水准面偏差进行修正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精度较高的高程换算需要选择正确的参考资料和方法,同时进行场地校正,并对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于非专业人士谨慎使用高程转换结果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用。
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换算公式

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换算公式在施工和工程建设中,知道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的概念以及相互转换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详细讲解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换算公式。
绝对标高是指某物理点(或地面)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通常用海拔高度来表示。
而相对标高则是指某物理点(或地面)到一个已知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因此,在建筑和工程测量中,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之间的转换。
绝对标高和水准高程之间的换算公式为:
绝对标高 = 水准高程 + 高程改正值
水准高程是由高程测量仪测得的高度,高程改正值是指因地球引力和曲率等影响所导致的误差修正值。
通常来说,高程改正值应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计算。
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之间的换算公式为:
相对标高 = 绝对标高 - 参考面标高
参考面标高是指已知水平面(通常是指地面)的高度,可以采用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测量,这个高度指定为零点。
当需要将一定高度的物体水平移动时,可以使用相对标高来计算新的高度。
例如,如果需要将一个建筑物的某个部分降低10厘米,可以确定参考面的高度,然后使用相对标高计算出降低后的高度。
在进行测量和建设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确定何种标高是最合适的。
同时,我们需要了解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的区别,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以便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便利。
海拔高程3001-3500的调整系数

海拔高程3001-3500的调整系数
海拔高程调整系数是指根据海拔高度变化而调整的数值系数,用于反映海拔高度对某些物理量(如材料强度、耐候性、摩擦系数等)的影响。
海拔高度越高,调整系数通常会随之增大,以反映环境因素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规律。
海拔高程3001-3500的调整系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具体数值取决于所研究的物理量和环境因素。
一般来说,这个范围内的海拔高度变化较小,但仍然会对某些物理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调整系数在这个范围内可能会有所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海拔高程调整系数可用于评估不同海拔地区的环境因素对特定工程项目的适用性。
例如,在山区施工时,需要考虑材料强度、耐候性等因素随海拔变化的影响,此时可以使用海拔高程调整系数来评估不同海拔地区的环境因素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
此外,海拔高程调整系数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海拔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可行性。
总之,海拔高程调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反映海拔高度对物理量的影响,并可用于评估不同海拔地区的环境因素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环境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调整系数。
海拔的单位

海拔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
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
扩展资料:
我国海拔基准点:
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
并推测得青岛观象山上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根据该高程起算面建立起来的高程系统,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均指由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
我国海拔零点:
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零点标志位于新疆吐鲁番亚尔乡巴村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89度11分。
北纬42度56分,“零点”西至交河故城13公里,东至高昌故城50公里,北至苏公塔2公里,南至艾丁湖最低点30公里。
“零点”属特殊地理位置。
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低的内陆盆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低于海平面的面积4050平方公里,由零点等高线圈定,最低点海拔-154.43米。
建立中国的内陆海拔零点富有科学意义,具有科普宣传作用,对于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业都有重大意义。
中国内陆海拔零点标志置于一圆形顶、多角形主体建筑之中,主体建筑约8米,外观典雅大方。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85高程转换2000高程

85高程转换2000高程
高程转换是指将一个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转换为另一个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
在这种情况下,85高程转换为2000高程可能涉及不同的测量单位或者不同的基准。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85高程和2000高程所使用的高程系统和单位。
如果它们使用的是相同的高程系统和单位,那么转换就会比较简单。
但如果它们使用的是不同的高程系统和单位,那么就需要进行详细的转换计算。
假设这里的高程是指海拔高度,以米为单位。
如果85高程和2000高程是基于不同的基准,比如85高程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基准点,而2000高程是基于另一个基准点,那么就需要进行基准转换。
这可能涉及到使用地球物理学模型和大地水准面理论来进行精确的转换计算。
另外,如果这里的高程是指的大气压力高度,那么85高程和2000高程可能需要考虑地球的气压变化和温度变化,这就需要考虑气象学的知识来进行转换计算。
总之,高程转换涉及到不同的测量系统和基准点,以及可能涉及到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的知识。
因此,确切的转换方法取决于具
体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详细研究和计算来得出准确的转换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
废黄河零点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763(米)[南海]
废黄河零点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161(米)
废黄河零点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0.19(米)
1956年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029(米)
1956年黄海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688(米)
1956年黄海高程”=珠江高程基准+0.586(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029(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1.717(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0.557(米)
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验潮资料确定的水准原点高程及其起算面。
目前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主要包括“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和“珠江高程基准”等四种。
1.“1956年黄海高程”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该高程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56年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029(米)
“1956年黄海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688(米)
“1956年黄海高程”=“珠江高程基准”+0.586(米)
2.“1985国家高程基准”
由于“1956年黄海高程”计算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用精密水准测量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
习惯说法是“新的比旧的低0.029m”,黄海平均海平面是“新的比旧的高”。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029(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1.717(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0.557(米)
3.“吴凇高程基准”
“吴凇高程基准”采用上海吴淞口验潮站1871~1900年实测的最低潮位所确定的海面作为基准面,该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一直为长江的
水位观测、防汛调度以及水利建设所采用。
在上海地区,“吴淞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1.6297(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6007(米),远离上海的地区,此值又有不同。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
“吴凇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1.688(米)
“吴凇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717(米)
“吴凇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2.274(米)
4.“珠江高程基准”
珠江高程基准是以珠江基面为基准的高程系,在广东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
“珠江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586(米)
“珠江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557(米)
“珠江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2.274(米)
以上四种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值为各地区精密水准网点之间的差值平均值,以上差值数据取自《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1989)。
除以上四种高程系统外,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曾采用过多个高程系统,如“广州高程基准”、“大沽零点高程”、“渤海高程”、“波罗的海高程”、“大连零点高程”、“废黄河零点高程”、“坎门零点高程”和“安庆高程系”等。
不同高程系间的差值因地区而异,以下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仅供参考,具体差值以当地测绘主管部门提供值为准。
5.“广州高程基准”
广州高程基准即广州城建高程系统,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
为:
“广州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系”+4.26/4.439(米)
“广州高程基准”=“1956黄海高程系”+4.41(米)
“广州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5.00(米)
6.“大沽零点高程”
“大沽零点高程”在天津地区应用广泛,目前采用的是“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3年高程”。
该高程系与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换算关系为:
“大沽零点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163(米)
7.“渤海高程”
“渤海高程”亦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高程系统,其与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换算关系为:
“渤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系”-3.048(米)
8.“波罗的海高程”
“波罗的海高程”为前苏联国家高程系统,我国新疆境内尚有部分水文站一直使用该高程系,其与1956年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
“波罗的海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74(米)
9.“大连零点高程”
“大连零点高程”的基点设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港原一号码头东转角处,该基点在大连零点高程系中的高程为3.765米。
该高程系在1959年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曾广泛使用,1959年中国东北地区精密水准网在山海关与中国东南部水准网连接平差后,改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大连基点高程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为3.790米。
其与1956年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
“大连零点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5(米)
10.“废黄河零点高程”
江淮水利测量局,以民国元年11月11日下午5时废黄河口的潮水位为零,作为起算高程,称“废黄河口零点”。
后该局又用多年潮位观测的平均潮水位确定新零点,其大多数高程测量均以新零点起算。
“废黄河口零点”高程系的原点,已湮没无存,原点处新旧零点的高差和换用时间尚无资料查考。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
“废黄河零点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763(米)[南海]
“废黄河零点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161(米)
“废黄河零点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0.19(米)
11.“坎门零点高程”
民国期间,军令部陆地测量局根据浙江玉环县坎门验潮站多年验潮资料,以该站高潮位的平均值为零起算,称“坎门零点”。
在坎门验潮站设有基点252号,其高程为6.959米。
该高程系曾接测到浙江杭州市、苏南、皖北等地,在军事测绘方面应用较广。
该高程系与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换算关系为:
“坎门零点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2566(米)
12.“安庆高程系”
“安庆高程系”原点设在安庆市民国时期的安徽省陆军测量局大门前,为独立系统,假定高程50 米。
建国后,经联测,推算出废黄河高程为23.805
米。
此外,香港目前采取的高程基准为1980年确定的HKPD,为“平均海面”之下约1.23米。
台湾高程基准以基隆港平均海水面为高程基准面。
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他包括一个水准基准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