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1)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模版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模版一、目的为确保食品进货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规范食品进货的查验流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食品进货查验工作。
三、职责1. 食品采购部门负责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食品进货,并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查验。
2. 食品质检部门负责对进货的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食品仓储部门负责对进货的食品进行入库管理和存放,并配合质检部门进行查验工作。
4.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食品进货查验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相关员工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进货查验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进货查验流程1. 收货验收:负责人在货物到达时,与供应商进行验货,检查货物是否与进货清单一致,是否存在破损、污染等问题。
2. 标签检查:检查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完整、清晰,并核对相关信息是否与进货清单一致。
3. 外观检查:检查食品外观是否正常,如有异样应进一步排查。
4. 包装检查: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异常气味。
5. 质量抽检:根据质检部门的要求,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抽样并送往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验。
6. 入库管理:负责人在验收合格后,将食品按照规定的存放标准进行入库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五、查验记录1. 进货清单:记录食品进货的详细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食品名称、数量、价格等。
2. 收货验收记录:记录食品收货验收的结果,包括验货人员、验货日期、验货结论等。
3. 标签检查记录:记录食品标签检查的结果,包括标签完整性、清晰度、信息是否准确等。
4. 外观检查记录:记录食品外观检查的结果,包括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等。
5. 包装检查记录:记录食品包装检查的结果,包括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异味等。
6. 质量抽检记录:记录食品质量抽检的结果,包括抽检样品、抽检日期、抽检结论等。
7. 入库管理记录:记录食品入库的详细信息,包括入库日期、货物存放位置、负责人等。
原辅料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表格表

表一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1)
第页
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2)
第页
1 / 25
备注:1.记录要真实、完整、规范;2.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供货商不能提供的,须由企业进行检验)、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3)
第页
2 / 25
备注:1.记录要真实、完整、规范;2.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供货商不能提供的,须由企业进行检验)、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二原辅料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1)
第页
3 / 25
备注:1.原辅料库房应专人管理,标示明显,卫生清洁,贮存条件符合相关要求;2.定期检查原辅料贮存状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过保质期的原辅料;3.领用出库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领用数量与生产投料数量相符。
食品添加剂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2)
第页
4 / 25
备注:1.食品添加剂应专门贮存、专人管理,标示明显,卫生清洁,贮存条件符合相关要求;2.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贮存状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3.领用出库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领用数量与生产投料数量相符。
食品相关产品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3)
第页
5 / 25。
07: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

食品原 格
物料批号
数 量
生产厂家
保 质 期
验收内容
随货资料(送货单、资质证明、合格证、检验报告单)情况
□票证齐全
□票证不齐全
外包装情况
□标识明确,外观无破损
□标识不明确或外观有破损
□外观无污染,无腐烂,无异味,无虫蛀等变质现象
□不符合要求
质量符合情况
□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毒无害
□不符合要求
物料存放后的状态标识
□状态标识正确
□未标识
仓库管理员/日期
QA/日期
验收结论
□接收
□拒收
拒收理由: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日期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原料进货查验的程序,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企业的需求。
适用于所有进货原料的查验记录。
二、制度内容1. 进货查验的基本要求1.1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进货原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2 进货原料的数量必须与发货单或合同一致。
1.3 进货原料必须经过及时的查验和记录,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进货查验的程序2.1 接收原料2.1.1 接收原料时,应核对发货单或合同,确保数量和品种与之匹配。
2.1.2 如果有质量验收要求的原料,应按验收标准进行查验。
2.2 进行外观查验2.2.1 按照外观要求检查原料的包装情况、标志、外观是否正常。
2.2.2 如发现包装破损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3 进行质量查验2.3.1 根据质量标准,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进行外观、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相关测试。
2.3.2 如果质量查验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协商解决方案处理。
2.4 记录查验结果2.4.1 查验人员应在查验完成后及时填写查验记录表,记录原料的名称、批次号、进货日期、查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2.4.2 查验记录应由查验人员和监督人员签字确认,并保存备查。
3. 查验结果处理3.1 如果原料的查验结果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仓储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存放。
3.2 如果原料的查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3.3 被退回或拒收的原料,应做好相应的退货手续,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4. 制度监督与整改4.1 督促执行人员严格按照查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查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定期对查验记录进行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3 查验记录的保存期限为一年,过期后应及时销毁。
三、附件1. 进货查验记录表2. 查验结果确认表3. 查验异常情况处理记录本制度经过公司XX部门审批,于20XX年XX月XX日生效。
11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

包装完整,无破包、漏包等现象。 包装完整,无破包、漏包等现象。
其他: 包装质量
其他:
是□ 否□
总结论
审核员:
时间:
年
月日
验员:
时间:
年
月日
查验结果
年
月日
是□ 否□ 其他:
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完整,不存在 “三无”产品状况,无过期食品添 加剂。 标签标识 其他:
食品添加剂颜色、形态呈现其本身 食品添加剂颜色、形态呈现其本身所属性
所属性质,无杂质,无潮湿,无发 质,无杂质,无潮湿,无发霉变质等异常
霉变质等异常现象。 原料外观 其他:
现象。 是□ 否□
其他:
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表
验收时间:
食品添加 剂名称
生产日期 /批号
供货商名 称(代 号)
生产厂家
年
月日
规格 进货数量
查验项目
要求
查验情况
(1)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文件齐全 (2)供货商资质材料齐全(营业 执照、许可证) 资质材料 (3)食品添加剂与购物凭证一致 其他:
(1)检验合格证明文件齐全 是□ 否□ (2)供货商资质材料齐全 是□ 否□ (3)食品添加剂与购物凭证一致
食品原料验收信息记录表

表1食品原料验收信息记录表编号:注:1.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2.供货者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企业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2食品添加剂验收信息记录表编号:注:1.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2.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3食品相关产品验收信息记录表编号:注:1.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2.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4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辅料□贮存(入、出库)记录表产品名称: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GB14881-2013》14.1记录管理(14.1.1);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3.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
表5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辅料□领用记录表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GB14881-2013》8.3化学污染的控制;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3.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
表6原(辅)料投料记录表生产车间(班次):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3.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
表7食品加工环境、人员、设备卫生监控记录表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GB14881-2013》6.1卫生管理制度;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3.企业应按照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确立内部监控的范围、对象和频率;填写表格原则上每班次不少于一次。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制度背景为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制度目的1. 确保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生产环节。
2. 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食品追溯体系。
3. 规范食品生产企业采购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制度内容1.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建立(1)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应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进货验收、记录保存、追溯管理等方面。
2. 供应商管理(1)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确保供应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供应商应提供相关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食品生产企业应进行审核并留存复印件。
(3)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食品生产企业应停止采购,并及时进行整改。
3. 进货验收(1)食品生产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进货验收部门,负责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验收。
(2)进货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标签核对、合格证明文件审核、样品检验等方面。
(3)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验收部门应拒绝接收,并做好记录。
4. 进货记录(1)食品生产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2)进货记录应采用电子或纸质形式保存,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可追溯。
(3)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5. 追溯管理(1)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来源可追溯。
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最新文档

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食品经营管理制度XXX目录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二、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 (2)三、索票索证制度 (3)四、进货查验制度 (5)五、召回制度 (6)六、食品停止经营制度 (8)七、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9)八、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0)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1)十、食品经营过程和控制制度 (12)十一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维修保养制度 (13)十二、食品储存管理制度 (14)十三、废弃物处置制度 (15)十四、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6)十五、销售记录管理制度 (18)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创造一个有利食品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们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3、内容3.1公司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2公司员工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参加工作。
3.3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
3.4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悬挂营业场所内,以备检查。
3.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晰无效。
二、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3、内容3.1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3.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做好登记,3.3,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公司员工负责每日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3.4,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3.5,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3.6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存储,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备设施,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3.7,对损坏的卫生设备设施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3.8,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三、索票索证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