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中国朝代顺序口诀是我们学习中国历史时常常用来记忆各个朝代顺序的口诀歌谣。
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口诀,我们能够迅速记忆并掌握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的顺序。
下面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楚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然后宋元明清中共国民共和国这个口诀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排列,并通过谐音或者特殊的诗意来帮助我们记忆。
接下来,我将对这个口诀中的每个朝代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是由大禹建立的,但是由于夏朝的历史记载较少,有争议。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传说是由汤建立的,商朝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制度和文字。
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由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建立,西周时期出现了分封制度,分封制为后世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朝代,由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建立,东周时期国力衰退,诸侯争霸。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国互相争霸,孔子的学说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
战国时期,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楚汉三国:楚、汉、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
楚汉时期,刘邦建立了汉朝,结束了秦朝的独裁统治,开启了汉朝的辉煌时代。
三国时期,东汉政权瓦解,三国鼎立,最终被曹魏取代。
西晋: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的朝代,由司马炎建立,主要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佛教的兴起。
东晋: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分为东晋和西晋。
东晋时期,政权南迁,经历了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的时期。
南北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南北分裂成多个王朝。
隋朝:隋朝是由隋文帝杨坚建立,统一了北方,恢复了中国的统一。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李渊建立,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等重要事件。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轴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轴尧舜禹德才具,禅让制,原始部落社会。
夏商周(约前2070~前221)大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启家天下时代,进入奴隶社会。
夏桀无道,商汤取而代之。
商纣王武道,武王伐之,建立周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所灭。
周平王开启东周(诸侯国扶持),迁都周洛邑(河南洛阳)。
东周时期诸侯国林立(史称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弱,诸侯国强势。
春秋五霸:齐桓公(公子小白和管仲),晋文公(重耳),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吴越两国也很强大)。
随着三家分晋,转入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秦楚燕齐韩赵魏。
秦朝(前221~前207)秦王嬴政一统中原,称秦始皇。
秦二世胡亥无能,陈胜吴广起义。
汉朝(前206~220)刘邦参与农民起义,最后灭了项羽,建汉朝。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新朝不稳,不久灭亡。
刘秀诛杀刘玄,登基称帝,为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581)魏蜀吴争霸,详情见三国演义。
司马炎改魏为晋,灭吴国,史称西晋。
外族入侵,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后期处于大分裂,有十六国。
南北朝:南朝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隋唐(581~907)杨坚开国,统一天下。
杨广昏庸,劳民伤财,各地农民起义(著名瓦岗寨)。
李渊走到了最后,建唐朝。
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五代中后梁)。
五代十国(907~979)唐宋过渡时期。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
宋朝(960~1276)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位,建宋朝(北宋)。
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史称“南宋”。
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中华上下五千年》

——《史记· 五帝本纪》
3、拒天下许由洗耳 仰高名帝尧访贤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 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 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 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史记· 五帝本纪》
1、开天地盘古挥斧 抟泥土女娲造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 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 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 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三五历纪》
2、融部落华夏立族
战蚩尤黄帝启元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国悠久的历史,涵盖从远古文明至今的一段漫长时期。
这段历史是华夏民族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文化繁荣的过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如下:在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这段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开始展示出独特的农耕文明和社会组织。
进入青铜时代,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夏、商、周三代。
周代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和魏、赵、秦、楚等强国的兴衰,都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重要历史内容。
秦汉时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大一统政权使中原地区初步形成了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
此后,刘邦建立起西汉王朝,并开创了一个辉煌的盛世。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科技进步,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
随后,中原地区的政权易手,三国时期出现了蜀、魏、吴三大国的割据局面,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后,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的统一。
隋唐时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又一重要时代。
隋朝首先实现了统一,而唐朝则建立起一个繁荣的政权。
唐代的开元盛世以及文人骚客杜甫、白居易等的诗词创作,都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贡献了奠基。
宋代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朝代之一。
北宋时期,伴随着辽金入侵和南宋的建立,这一时期以科技革新为特点,如出现了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蒙古帝国统治。
元代的文化交流,如蒙元三大藏等的译制、成书,带来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
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较长时间的封建王朝。
明代时期,文化艺术繁盛,世界知名的明瓷和明剧等都出现了。
清代时期,清朝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统治帝国。
20世纪以来,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摘要: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2.晋朝3.南北朝时期三、隋唐时期1.隋朝2.唐朝四、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2.元朝3.明朝4.清朝五、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文: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繁荣与衰亡- 周朝的封建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2.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争霸- 诸子百家-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六国3.秦汉时期- 秦朝的短暂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与衰落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 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 赤壁之战等重要战役2.晋朝- 西晋、东晋的更替- 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 五胡乱华与民族融合3.南北朝时期- 南朝:刘宋、萧魏、萧梁、陈朝-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宗教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三、隋唐时期1.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灭亡2.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的繁荣四、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 北宋、南宋的更替- 宋太祖、宋太宗等皇帝的统治- 辽、金、蒙古等民族的侵扰与民族融合2.元朝- 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皇帝的统治- 元的统一与灭亡-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3.明朝- 明太祖、明成祖等皇帝的统治- 永乐盛世、土木堡之变- 资本主义萌芽与民间文化的发展4.清朝- 清太祖、清太宗等皇帝的统治- 康乾盛世、鸦片战争- 近代史的开端与民族危机五、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时期- 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与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经过- 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 八路军的敌后抗战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展望。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简要概括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简要概括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未曾中断的文明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铸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五千年,既有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有深沉黑暗的时刻,但无论如何,中华文明始终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一、远古时期早在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就已经繁衍生息,三皇五帝的传说,揭示了中华民族早期的社会生活和文明曙光。
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的自称,象征着我们对祖先的尊重和自豪。
二、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国家形态的社会。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制度,并在青铜器制造、文字书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周时期,分封制、礼乐制度的实施,使社会秩序井然,中华文化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得以奠定。
三、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分裂但文化繁荣的时期。
诸子百家的思想争论,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老子、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的首个统一帝国。
他的一系列改革,如书同文、车同轨,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朝继承了秦的制度,并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丝绸之路的开通,更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五、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些时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
唐朝的盛世,宋明的理学,元朝的蒙古统治,明朝的海禁与郑和下西洋,清朝的闭关锁国与鸦片战争。
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华文明复杂而多彩的面貌。
六、近现代时期这是中华文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时期。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在危机中寻求变革,努力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史诗。
这其中有辉煌,有黯淡,有荣耀,也有耻辱。
但无论如何,中华文明始终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首过去,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1. 史前时代与神话传说:这个阶段包括了上古时期的创世神话、三皇五帝(如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传说中的部落领袖和他们的贡献。
2. 先秦时期:
夏朝:标志着国家形态的初步形成。
商朝:以甲骨文为重要标志的文化发展,商代晚期的迁都殷墟以及商汤灭夏等重大事件。
周朝:西周东周,分封诸侯,出现了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则经历了诸侯争霸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
3. 秦汉时期: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修筑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
汉朝:西汉建立后,经历“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儒家文化进一步确立正统地位。
4.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大融合,士族门阀兴起,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
隋唐时期实现大一统,开创科举制度,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显著。
5. 宋元明清:
宋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科学技术创新活跃,对外贸易繁荣,但
军事力量相对弱化。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帝国首次实现了对全国及周边地区的广泛
统治。
明朝朱元璋建立,有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同时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明末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建立清朝。
清朝历经康乾盛世,但也面临闭关锁国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压力,最终在晚清时期走向衰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6. 近现代中国:
19世纪中叶以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逐渐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并最终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中华五千年的朝代顺序

中华五千年的朝代顺序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朝代顺序是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一、概括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二、具体时期1.先秦时期: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公元前10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建都西安,国号定名为“周”。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秦朝、西楚、西汉、新朝、东汉。
秦的祖先大费因佐助禹治水有功,舜便赐其姓嬴氏。
大费的后人非子又因养马有功,周孝王封其秦邑,到了襄公时开始立国,遂取名曰“秦”。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咸阳,后来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为“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曹魏、蜀汉、东吴)、晋朝、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家归为晋国。
公元265年,独揽曹魏大权的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让位,自己当了皇帝,建都于洛阳,国名称“晋”。
4.隋唐时期:隋朝、唐朝。
公元581年,身为丞相又执掌兵权的杨坚,废掉北周静帝宇文阑,定都长安,国号为“隋”。
李渊在群雄逐鹿中扫平中原,以“唐”为国号。
5.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唐末社会动乱,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6.宋元时期:宋朝(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
公元960年,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而称帝,国号为“宋”。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族,建立了蒙古国。
传至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7.明清时期:明朝、清朝。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五千年1.《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
2.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朝代开始的。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5.《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6. 神农氏有一颗博爱的心。
为了救死扶伤,她亲自口尝百草,发现了五谷和草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
7.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8.在鸦片战争中,主持虎门销烟的爱国英雄是林则徐。
9.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
10.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有木棒和刀。
11.从殷墟发掘出的遗物中,有龟甲和兽骨十多万片,这些上面都刻着文字。
1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3.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
14.清朝六下江南的皇帝是乾隆。
15.“战国七雄”指的是: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大国。
16.姜太翁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周文王。
17.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18.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
19.中国古代十大上古传说有:20.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的始祖。
21.中国上古传说中的蚕神是(嫘祖)。
22.中国古代汉字创造者是仓颉jié,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使我国古代社会过渡到了文明时代。
23.中国古代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
24.中国最早的王朝是(夏朝),是(奴隶)制王朝,第一任国王是(夏启)。
25.中国古代商朝(妇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统帅,也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
26.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时期是周朝最为强盛的阶段,这个时期享有“成康之治”的美誉。
27.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造就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引发了思想界“诸子百家争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制社会。
28.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初期(齐)国的贤臣良将。
29.老马识途的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齐燕两国联军攻打山戎部族途中的故事,统帅是齐桓公。
30.春秋时期最后一个中原霸主是(越王勾践),他在吴国的历史典故是(卧薪尝胆)。
31.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耳冉),著有(《道德经》),被后世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道教)的始祖。
3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3.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是齐国人,是四诊法的奠基人,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的方法。
34.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他主张仁政,著书(《孟子》)。
35.“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另一说“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6.日本人尊徐福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他将秦代的文明传入了日本,促进了日本经济和文化的飞跃发展。
37.下面这些典故讲的主人公是:韩信受胯下之辱;赵高指鹿为马;张良孺子可教;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是刘邦与项羽之间一系列战役的开端。
38.西汉时期攻打匈奴的将军有:(李广)、(卫青)、(霍去病)。
东汉时期有(窦固)、(班超)。
39.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是(蔡伦),他是东汉(汉和)帝时皇宫里的宦官。
40.东汉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
41.华佗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外科的祖师,被曹操杀害。
42.三国指“(魏)、(蜀)、(吴)。
两晋指(西晋)和(东晋)。
43.三国时期“竹林七贤”有(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
其中以(阮籍)和(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们都崇尚虚无的道家哲学,轻蔑世俗的礼仪法度。
(司马睿)建立东晋,称(晋元帝)。
44.(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著有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中国(楷书)派的代表,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45.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期间。
面对谏官魏徵的去世,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他专门为她在逻些(今西藏拉萨)修建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1.《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林汉达)所著,从这本书我读到的历史故事:(草船借箭、指鹿为马)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大禹治水)2.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炎帝)。
4.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和(禹)。
5.从殷墟发掘出的遗物中,有龟甲和(兽骨)十多万片,这些上面都刻着文字。
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姜太翁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周文王)8.统一中国的是(秦始皇)9.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有木棒和(石头)。
10.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后,你对哪一个人物的印象最深刻,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认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货币等)1、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
2、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很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
3、原始人取火所用的工具是(木头和石块)。
4、中国古代的传说都非常推崇皇帝,后代的人都认为皇帝是(华夏族)族的始祖,自己是皇帝的子孙。
5、尧觉得舜品德好,又能干,把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做(禅让)。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
7、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8、少康的儿子帝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甲)。
9、是(伊尹)帮助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10、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将都城迁到了(殷)。
11、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12、(姜尚)是周文王的好帮手。
13、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了镐京,建立了(周王朝)。
14、(周公)辅助周成王执政七年,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还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
15、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16、周历王逃走后,朝廷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表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
17、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18、“囚车”里的人才指的是(管仲)。
19、齐桓公奉周釐王命令,通知各诸侯到齐国边境上北杏开会,大家推选(齐桓公)当盟主,订立了盟约。
20、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进攻鲁国,鲁庄公让(曹刿)一同作战,打败齐国。
21、公元前663年,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攻打山戎,却被敌人引进一个迷谷,管仲想出了一个主意,让几匹老马领路,结果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这个成语叫作(老马识途)。
22、齐桓公在位时,曾多次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历史上称作(九合诸侯)。
23、宋襄公临死前告诉太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是个霸主。
24、重耳依靠(楚国)回到晋国,成为晋国的国君。
25、“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哪两个诸侯国的事?晋国和楚国26、秦穆公派大将攻打郑国,结果在半路上上了一个牛贩子的当,请问这位聪明的牛贩子是谁?弦高27、秦国大将孟明视一连打了(2)个败仗,但不气馁,操练兵马,终于打败了中原霸主晋国。
28、孟明视带领秦军渡黄河的时候,做了一件鼓舞士气的事情,是什么事?烧船2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说的是(楚庄王)。
30、“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31、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32、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
34、公元前472年,(越王)灭了吴国,成为江淮一带的霸主。
35、我国封建社会是(战国时期)开始算起的。
36、战国时期著名工匠鲁班,他用了九套攻城的方法,但都被(墨子)一一破解。
37、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后来被( 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瓜分。
39、“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最强,于是其他六国“合纵”的方法联合抵抗秦国,但最终还是被(张仪)拆散了。
40、赵武灵王为了设法把国家改革一番,下达了(穿胡服,学胡人射击)的命令。
41、孟尝君让他的门客冯管驩到薛城收租,但他(烧毁债券),结果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
42、秦昭襄王得知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打算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拜他为(丞相)。
43、燕昭王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求贤若渴,拜(乐毅)为亚卿,整顿国政,训练兵马。
44、齐国的田单利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的军队,夺回了失去的城池。
45、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受到小人迫害,被放逐湘南,最后跳(汨罗江)而死。
47、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48、蔺相如将和氏璧带到秦国,看出秦国没有诚意拿城换璧,于是他又将璧带回赵国,这个故事叫完璧归赵。
49、“负荆请罪”讲的是(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故事。
50、秦昭襄王拜(范雎)为客卿,并且按照他的计划进行进攻。
51、范雎采用(近攻远交)的方法,打算帮助秦国统一中原。
52、赵孝成王派赵括和秦军交战,赵括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不会临阵应变,结果四十万大军被他断送,这样的人叫做(纸上谈兵)。
53、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可挑来挑去只挑选了十九个,结果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高奋勇推荐自己,这个成语叫作(毛遂自荐)。
54、(孟尝君)拿走了魏王的兵符,指挥八万精兵,去救邯郸,结果打败秦军。
55、秦国的范雎采用(反间计),使赵王换走了廉颇将军,换来了赵括。
56、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作(百家争鸣)。
57、秦王嬴政下了一道逐客令,(李斯)离开咸阳时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秦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恢复了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58、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结果失败了。
59、秦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王朝)。
60、绍兴“题扇桥”是来源于哪位诗人?( 王羲之)15.孟明视带领秦军渡黄河时,做了一件鼓舞士气的事情,是___▲___。
答案:烧掉所有船只,背水一战16.孔子在晚年整理的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篇总结。
答案:诗经18.鲁班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工匠,他用了九套攻城的方法,但都被墨子一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