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4 明天不封阳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 苏教版
语文: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

24《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掌握字词。
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明白文章表述的主要意思。
3.结合文章内容,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揣摩语言,体会情感,让他们提高意识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大家喜欢吗?为什么课件展示一组动物图片(麻雀、喜鹊、黄鹂、燕子、鸽子)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
现在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呢?生:1、善待它,不关阳台的窗户,让小鸟来去自由2、善待它,把它关起来养着3、虐待它,甚至吃了它现在,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同体验他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
阅读形式:默读设问1:文中的“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封阳台吗?——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设问2:在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议论?——(1)看到了“鳞次栉比……霓虹灯”。
议论“都市原来……土中的老酒……”(2)一只受伤切怀有“身孕”的鸽子落在阳台上。
设问3:在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不能确定时,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议论?——看到了受伤的鸽子及儿子对待鸽子的行为。
(文中找具体语句)——想到了(1)让鸽子在我家多留些时日;(2)冯至的诗句;(3)我去内蒙古参加笔会的情景;(4)人们对待动物的一些行为;(5)楼前草坪变成滑梯,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的情景。
议论:(1)这故乡……情感的归属罢。
(2)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了一种失落感。
(3)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4)我们太习惯……一声声哭诉。
设问4:我决定不封阳台是为了什么?——为了……,为了……,也为了……三、本文有很多议论的语句,它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但作者的议论可不是凭空产生的。
《明天不封阳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仔细阅读课文,适当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线索。
二、体会简洁传神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议论,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小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
教学重点:一、体会简洁传神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议论,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小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
教学难点:一、体会简洁传神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议论,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她,就是徐秀娟。
今天同样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闯到了一户人家,遇到了一对父子,那么这只鸽子的命运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明天不封阳台》去看一看吧!二、鸽子的命运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这一对父子面对受伤的鸽子,他们的情感或态度变化。
明确:儿子:惊喜--忧虑--高兴“我”:坚决--动摇--改变决定(设计意图:能从关注鸽子命运的角度去了解人物的情感思想,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三、鸽子的自述过渡语:到底是怎样的一只鸽子改变了“我”的决定?再读课文,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以鸽子的口吻述说自己的经历。
友情提醒:1、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揣摩鸽子受伤的经过。
2、抓住鸽子的眼神揣摩它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能精读课文,体会简洁而又传神的描写作用,并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再加工能力)四、鸽子的启示过渡语(这样一只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它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
故乡是一种情感归宿,)请你有感情地朗读9,10,12小节,体会鸽子引示“我”期盼一种什么情感归宿,并说说这几小节在文中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生动性议论的表达效果。
) 总结:看来大自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为了人类的私利而大肆破坏自然,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报复。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word文档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10岁的法国小女孩蒂皮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来,她与当野生动物摄影家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整整十年,在神秘而充满乐趣的非洲大草原上,蒂皮与大象作兄妹,与豹子作朋友,与斑马、蜥蜴、羚羊、鸵鸟相亲相爱,她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着(幻灯片放映图片)蒂皮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与大自然作亲密的接触,但没有这样的机会。
那么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的城市人应该对大自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将给我们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天不封阳台》,作者(二)检查预习,疏通生字词障碍多媒体课件显示生字词(三)整体感知课文1、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叙述了我家由于一只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2、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明确:明天是否封阳台3、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快速阅读课文,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情况:明确: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4、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①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②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明天还封阳台吗?原因:①对鸽子的同情、忧虑;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③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明确: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总之,明天不封阳台主要原因就是能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5、小结:儿子--儿童对小动物单纯地同情、喜爱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的思考明确:是否封阳台是表面现象,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本文的本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 5.24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苏教版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揣摩语言,体会情感,让他们提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难点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同体验他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亮标:1.了解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的写法。
2.领悟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3.认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三、查一查,读一读。
生字词检查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速读课文,找一找: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与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你能整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吗?板书:要封阳台——封阳台吗?——不封阳台叙事的线索:封不封阳台(二)、细读课文,想一想: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2、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是因为一只受伤而又在孵蛋的鸽子的到来)鸽子的到来,使儿子产生了哪些想法?父亲又抱着怎样的态度?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儿子:惊喜、忧虑、怜爱。
父亲因为一只受伤的鸽子也动了恻隐之心,希望给鸽子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3、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提示:父亲仅仅在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吗?仅仅为儿子有个“玩伴”考虑吗?父亲还有怎样深远的思考?(三)、精读课文,品一品:本文用语形象,无论记叙、描写或议论都具有图画美。
请在文中作圈画并批注如:在对鸽子的描写中什么最令你怦然心动?“我”会怎么想?请大家发挥想象,与鸽子来一段心灵的交流好不好?同桌先模拟交流一下。
然后指名表演。
如:1)亲爱的主人啊,我已经受伤了,你还会像那个粗鲁的人吗,求求你,放过我吧。
语文: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教案5(苏教版八年级上)

24明天不封阳台【教学步骤】一. 导入:请问大家,你们家的阳台是封着的吗?(是)为什么要封着呢?也就是说阳台封着能带来什么好处呢?——阻隔声音,多出一块地方等等。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封了阳台后会失去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明天不封阳台》中去找答案。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
阅读形式:默读设问1:文中的“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封阳台吗?——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设问2:在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议论?明确:(1)第2节:看到了“鳞次栉比……霓虹灯”。
议论“都市原来……土中的老酒……”(2)第3节:一只受伤且怀有“身孕”的鸽子落在阳台上。
设问3:在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不能确定时,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议论?——看到了受伤的鸽子及儿子对待鸽子的行为。
(文中找具体语句)——想到了(1)让鸽子在我家多留些时日;(2)冯至的诗句;(3)我去内蒙古参加笔会的情景;(4)人们对待动物的一些行为;(5)楼前草坪变成滑梯,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的情景。
议论:(1)第8节最后一句:“这故乡……情感的归属罢?”(2)第9节开头第一句:“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了一种失落感。
”(3)第10节最后一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4)第12节第二、三句:“我们太习惯……一声声哭诉。
”设问4:我决定不封阳台是为了什么?明确:结尾:“为了……,为了……,也为了……”治水必躬亲钱泳【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和停顿,通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2.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3. 学习本文通过事实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4. 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一. 导入: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水害的国家,也正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治水的佳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治服。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海瑞。
《明天不封阳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
八年级)
单元概览
单元标题人与环境
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一只鸽子使作者封阳台的决定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单元问题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
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内容问题怎样围绕“阳台”写的?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为什么要封阳台?(其实,这家人丛10年前搬到这
个地方,就一直没有封阳台,为什么10年后的今天要封阳
台呢?)
(2)为什么又决定先不封阳台?
(3)是什么使他们动摇?
单元概述人与环境这一单元既可以欣赏和谐的自然组合,又可以倾听大自然的呼声,透过自然界来解读人类,从而作
出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明智抉择,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材中安排这样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为
了反映这一重大主题,而本文正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作为居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的都市人对“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思考和展现,这里有作者一段心灵历程的叙说,
有对受伤而“身孕”的鸽子的简洁传神的描摹,表达了一个
现代都市人朴素美好的愿望。
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初二学生完全可以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通过一
课时披文入情,但更重要的是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
者的思维活动,体会朴实传神语言中传递的信息,进而自然
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关键词封阳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
马少林。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1、细心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效果的了解与想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效果的了解与想象。
三、课时布置:一课时四、教学手腕: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进程〔一〕引入课文10岁的法国小女孩蒂皮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来,她与当野生植物摄影家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整整十年,在奥秘而充溢乐趣的非洲大草原上,蒂皮与大象作兄妹,与豹子作冤家,与斑马、蜥蜴、羚羊、鸵鸟相亲相爱,她与自然谐和地相处着〔幻灯片放映图片〕蒂皮说其实我们每团体都盼望与大自然作亲密的接触,但没有这样的时机。
那么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的城市人应该对大自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将给我们协助,明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天不封阳台»,作者〔二〕反省预习,疏浚生字词阻碍多媒体课件显示生字词〔三〕全体感知课文1、请先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本文表达了我家由于一只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议不封阳台的事情,提醒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谐和相处,共同开展的思想。
2、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明白:明天能否封阳台3、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阅历了变化,快速阅读课文,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状况:明白: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4、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作了很大的变化,缘由是什么呢?①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拓出一块活动的空间②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发生了疑心?明天还封阳台吗?缘由:①对鸽子的同情、忧虑;②人与自然应该谐和相处③最后决议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明白:为了心爱的鸽子不遭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冤家,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谐和的思绪。
总之,明天不封阳台主要缘由就是能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谐和相处。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八上《24明天不封阳台》word教案 (1).doc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目1·知识与技能:抓住关键句拎出线索理清思路;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并学会赏析;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分类筛选汇集语句阅读文章;师生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要让他们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学生: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课堂教学流程预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一组鸟儿图片(二检查预习,强调积累(投影显示)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带着黑板上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动笔墨边读书)1.本文围绕封不封“阳台”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原因又是什么,请你划出这样的句子.要封阳台——封阳台吗?——不封阳台2、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3、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4、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叙事的线索:封不封阳台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明天是否封阳台”呢?作者感情的变化源于一只——画出描写鸽子的语句2.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呢?尝试用一个词来概括。
从不同角度不断叠加丰富这只鸽子的形象(长相、作者情感倾向······)3.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一处句子4幸运的鸽子,仁爱的父子,幸运在那里?五反思行为关爱自然1画出文中的议论句2这些议论句都是围绕什么话题来发表议论的?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3这些议论句之间存随着记叙的发展逐层递进这种写法叫做夹叙夹议(提示笔记,学习习惯的培养)(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对叙述的升华深入.叙议并进揭示了”人应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给人深刻的启迪和感悟)六拓展训练面向未来仿写: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明天不封阳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苏教版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学目标】
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和习惯。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理解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认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细节描写,领悟文章主旨。
【学习时间】( 1学时)
【学习手段】多媒体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预习作业】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沐()浴倏()然稚()嫩脸颊()
蜷()缩喧嚣()温馨()恬()淡
自给自足()悖论()翘望()龟裂()
2.认真阅读课文两遍,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所写的事。
(抓住文中主要的人和事,做到重
点突出,简洁明了。
提示: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过程】
(一)互阅预习作业
(二)感情调节
(三)自学
自学内容一:整体感知,领悟课文主旨。
方法指导:
1.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的“我的决定”经历了一番变化,请结合文中语句说明原因;
(提示:速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然后组织语言作答)
2.作者想通过“明天不封阳台”来传达他怎样的心声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段落来说说吗?
(回答提示:我们组从第自然段句话中<一句或几句>,读出作者的心声(愿望)是)
自学内容二:欣赏片段,体会情感
方法指导:课文对鸽子的描写中什么最令你怦然心动?如果你就是这只鸽子,你在想什么呢?请大家发挥想象,来一段鸽子的心灵独白。
(四)拓展延伸
(五)当堂训练
1.仿写句子: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
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2.鸽子来到我家阳台,是为了疗伤、育儿。
那么伤愈后,鸽子该不该重新回归大自然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鸽子回归大自然的情形。
(六)课后适度作业:鸽子飞走了,“我”站在阳台上,会有怎样的情感呢?请以《在阳台上》为题,记录下自己的独特感受。
(七)知者加速题
文章最后写道:我决定明天不封阳台……这似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读到这里,你的心情完全轻松了吗?你还想到些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一段话。
一、画眼法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总会从眼神里流露出来,所以刻画好
人的眼睛,对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许多作者都把人物的眼睛作为写作重点,为自己的写作服务。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如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如初到鲁镇“……又只是顺眼”,二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三到鲁镇:“……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三次描写都反映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把人物的遭遇、内心展示给读者。
二是要通过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象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邃。
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要根据人物的不同运用合理的描写方法。
眼睛可以写满渴望与期待,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眼神;眼睛可以写满兴奋与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以写满绝望,吸毒者无助的眼睛;……
总之,通过人物眼睛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25900 652C 攬33128 8168 腨 29194 720A 爊X31873 7C81 粁se36616 8F08 輈36169 8D49 赉32151 7D97 綗Q28748 704C 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