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刹车片的一些知识
刹车片小知识

刹车片小知识一、刹车片的作用和类型刹车片是汽车刹车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通过与刹车盘的摩擦来产生阻力,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刹车片一般分为有机刹车片、半金属刹车片和全金属刹车片三种类型。
有机刹车片是由有机纤维材料和树脂粘合剂制成的,具有刹车灵敏、噪音低、磨损小等特点,适用于普通家用车辆。
半金属刹车片是由有机纤维材料和金属颗粒混合而成,具有刹车性能好、热稳定性强等特点,适用于高速行驶和重载车辆。
全金属刹车片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刹车效果好、耐高温等特点,适用于赛车和高性能车辆。
二、刹车片的材料刹车片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金属颗粒、树脂粘合剂等。
不同材料的刹车片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根据车辆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刹车片材料。
有机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刹车灵敏性、噪音低和磨损小的特点,适用于一般家用车辆。
金属颗粒的加入可以提高刹车片的刹车性能和热稳定性,适用于高速行驶和重载车辆。
树脂粘合剂的作用是将刹车片的材料粘合在一起,确保刹车片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刹车片的更换和维护刹车片是消耗品,需要定期更换。
一般来说,刹车片的磨损厚度应小于2mm时就需要更换。
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可以通过观察刹车片的厚度或者使用电子刹车片磨损检测仪来确定。
在更换刹车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适合车型的刹车片,选择合适的刹车片材料;2. 清洁刹车系统,确保刹车片的安装位置干净无尘;3. 检查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修整或更换;4. 安装新刹车片时,注意安装方向和位置;5. 安装好新刹车片后,进行刹车片的磨合,避免急刹车或长时间连续刹车。
刹车片的维护也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1. 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和频繁急刹车;2. 注意刹车片的正常工作温度,避免过热;3. 定期检查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4. 注意刹车系统的清洁和保养,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刹车片。
四、刹车片的故障和注意事项刹车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故障:1. 刹车片磨损过度,导致刹车效果下降;2. 刹车片变形或断裂,导致刹车失灵;3. 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出现异响,可能是因为杂物或腐蚀导致。
刹车片基本常识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基础知识n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俗称“刹车片”,刹车片作为安全件,国内实行生产许可证准入制度。
1.刹车片作用n刹车片是机动车辆必需的制动装置,一般采用液压,机械等传动于刹车钳的活动塞,推动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毂接触摩擦,利用摩擦来吸收或传递动能从而达到减速制动的目的。
n刹车片和离合器一同都作为摩阻材料,是利用相互摩擦来吸收或传递动能,并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刹车片和离合器片在工作时都会导致明显的温度上升。
2.刹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刹车系统的作用刹车系统的对任何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你和他人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作为现代汽车具体要求:安全、舒适、快速、环保等,都与刹车系统直接相关。
刹车系统是机动车辆必需的制动装置,其作用是确保车辆或机器有效安全可靠的刹车制动或减速或保持不动的目的。
2.刹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刹车系统的组成Ø刹车系统由刹车片、刹车盘、刹车泵、制动钳、刹车管、刹车油等组成Ø只有这些部件良好组合在一起共同作用,才能起到刹车制动的目的。
Ø刹车片作为刹车系统系统的重要零件,对刹车效果的好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刹车的好坏还与其他结构相关。
因此对某一具体现象,具体分析。
3. 汽车用刹车片的基本分类n1)汽车用刹车片从类型上分有:n(a)盘式制动器的刹车片 ;n(b)鼓式制动器的刹车蹄。
2)依据国家强制标准GB5763-2008,按用途分为四类: n类别用途n1类驻车制动器(手刹)用n3类中、重型车鼓式制动器用n2类微、轻型车鼓式制动器用n4类盘式制动器用4.汽车用刹车片结构组成n基体(基板)----钢背或蹄铁;n摩擦(材料)层-----盘片:摩擦块;鼓片:摩擦衬片n附件----盘片:弹簧卡、减震片、报警器等;鼓片:铆钉、开口销、拉杆、支撑等。
5.刹车片强制控制质量指标n根据GB5763-2008规定,刹车片摩擦系数和磨耗为强制控制质量指标,这两种指标是利用定速摩擦实验机试验检测出实验数据。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刹车的学问》教学设计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四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刹车现象非常熟悉,但是并不了解刹车系统的具体结构。因此在学习方面有一定难度,而且刹车过程中涉及到的杠杆原理和动摩擦对学生来说也不是很清楚。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与猜测。“行驶中的自行车为什么能被刹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第二部分探究与实践。由两部分组成:1.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哪几个部分,得出结论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制动部分组成了自行车的刹车系统。2.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让同学们观察自行车在按动手刹之后车轮的变化,发现车轮转起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个问题:刹车系统的制动部分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刹车片在哪些位置、刹车片选用的是什么材料以及控制部分和制动部分是怎样连接的。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自行车的刹车原理。第三部分拓展与创新。学生在了解汽车的刹车系统的基础上,推测汽车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自行车的制动部分,丰富学生的知识。
学生进行猜测假设与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
环节三:
三、科学与生活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释更多相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并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刹车的学问》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1)掌握自行车的刹车原理。
(2)认识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各部分以及功能。
刹车片的一些知识

刹车片的一些知识汽车制动系统刹车片(蹄)的性能和过程控制知识乘用车辆时,若有发生紧急情况时,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车有AB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保证及时制动的控制装置。
目的让车的行进可以任由人进行可靠的控制,甚至可以自动控制;杜绝事故产生人员、财物损伤。
当今新车型开发更注重安全、节能、高效、快速、舒适等性能。
作为汽车安全件的刹车片就为适应汽车的发展,趋向更小、薄方向发展,同时要求刹车片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要环保、舒适、适用,而很多车普遍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快,因此对制动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块刹车片,从摩擦材料的选择到生产、测试,过程并不简单,要求供应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刹车片(蹄)摩擦材料的讲究材料讲究环保、无污染。
汽车工业内对摩擦材料构成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比如,在1986年以前,石棉还是摩擦材料中的常用添加品;之后,因为发现它可能导致肺癌而被其它安全材料永久替代。
最新环境研究显示,重金属对环境构成极大的危害。
欧盟已采取措施禁止或严格限制在汽车部件中使用重金属。
摩擦材料是铜污染最大的祸首之一。
尽管制动片与其它汽车部件相比所含的铜质量较低,却产生了环境中30%的铜污染。
汽车厂商及摩擦材料供货商正在寻找替代品,在环保技术上不断创新,在无重金属制动片领域深入的研究,需要开发了矿物与陶瓷纤维的混合材料,不使用非环保材料,如紫铜、黄铜、锑、铅等。
中国对机动车造成的环保问题日益重视,这些环保制动产品将会逐步为市场所接纳。
摩擦系数有要求。
摩擦系数等级:刹车片的等级用两个英文字母表示,第一个是在0~600华氏度间取4个点测量摩擦系数,如果都能在0.35~0.45之间那么片的低温等级就是F,然后在600~1112华氏度[华度转换为摄氏度:(华度-32)/1.8=摄氏度;(1112℉-32)/1.8=600℃]间取10个的点测摩擦系数,如果也能0.35~0.45之间高温等级也是F,那么这个片就是FF级别的片。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一、刹车原理刹车是通过利用动能转换为热能来实现汽车减速和停车的过程。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压力传递、摩擦和热量消耗三个方面。
1.液压力传递: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驱动主缸活塞压缩刹车油,将液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器(一般是四个车轮的制动器),使制动器内的活塞向外膨胀,从而使制动器施加制动力。
2.摩擦:刹车盘和刹车片之间的摩擦产生了阻力,使车轮减速甚至停车。
3.热量消耗:由于以上摩擦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刹车系统中通常会设置散热器来散发热量,以免温度过高造成刹车系统失灵。
二、刹车系统结构刹车系统主要包括了刹车踏板、主缸、真空助力器、制动液、制动盘和刹车片、制动器和刹车线等组成。
1.刹车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来使液压力传递到制动器从而减速或停车。
2.主缸: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驱动主缸活塞压缩刹车油,将液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器。
3.真空助力器:帮助驾驶员增加了踩踏刹车踏板的力量,同时减少了踩下刹车时所需的时间。
4.制动液:刹车踏板传递的液压力最终转化为制动液的压力,通过制动液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器。
5.制动盘和刹车片:制动盘是安装在车轮直接的圆盘,而刹车片则是安装在制动器内的摩擦元件,由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来实现汽车减速过程。
6.制动器和刹车线:制动器通常包括制动活塞、制动钳和制动盘等,通过制动线将制动力传递到刹车片,从而实现制动目的。
三、刹车故障原因刹车故障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到驾驶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刹车故障原因:1.刹车片磨损严重:由于刹车片磨损导致刹车片厚度变薄,使刹车效果变差。
2.制动盘变形:长时间过度刹车或者频繁急刹车会引起制动盘变形,严重时导致车轮抖动。
3.制动液泄漏:制动液泄漏后,制动力传递效率降低,会导致刹车踏板踩下去没有反应或者制动距离拉长。
4.制动器失灵:制动器内活塞卡住或者制动盘被污染会导致制动器失灵,严重时会造成刹车失效。
5.制动系统故障:主缸、真空助力器等刹车系统部件出现故障也会造成刹车失效。
6.23刹车的学问(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学生可以尝试了解刹车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如提高车辆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等。
-学生可以尝试了解刹车系统在智能化发展中的趋势,如无人驾驶汽车中的刹车系统。
重点题型整理
七、重点题型整理
1.刹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摩擦力与动力学》
-《交通安全的科学与实践》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深入研究刹车的不同类型及其优缺点,尝试总结出刹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可以尝试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等途径,了解更多关于刹车安全性和效率提升的研究成果。
-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实验或模拟软件,探究不同速度下刹车距离与刹车方式的关系。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刹车的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生在生活中也一定接触过各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等,对刹车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学生可能对不同类型的刹车有所了解,如盘式刹车、鼓式刹车等,但可能不清楚它们的具体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已有的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对交通工具使用的安全意识。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刹车的原理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引入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刹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刹车片小知识

刹车片小知识一、什么是刹车片?刹车片是汽车刹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刹车垫或刹车鞋。
它通常由摩擦材料制成,安装在刹车卡钳中,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接触,通过摩擦产生阻力,实现汽车的刹车功能。
二、刹车片的材料刹车片的材料通常分为有机刹车片、半金属刹车片和金属刹车片三种。
1. 有机刹车片:有机刹车片是使用有机纤维材料,如纤维素、酚醛树脂等,与金属纤维材料,如铜丝、钢丝等混合制成。
这种刹车片具有制动力平稳、噪音小、对刹车盘磨损小等特点,适用于普通城市驾驶。
2. 半金属刹车片:半金属刹车片是使用有机纤维材料与金属纤维材料混合,并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金属粉末。
这种刹车片具有制动力强、散热性能好、耐磨损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长途驾驶。
3. 金属刹车片:金属刹车片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合金、铸铁等。
它具有制动力强、耐高温、耐磨损等特点,适用于高性能车辆或竞技赛车。
三、刹车片的磨损与更换刹车片是汽车刹车系统中易损耗的部件之一,长时间使用后会磨损。
一般来说,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可通过裸眼观察或借助专用工具进行检测。
1. 磨损指示器:许多刹车片上都有磨损指示器,当刹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指示器会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接触,发出尖锐的摩擦声音,提醒驾驶员需要更换刹车片。
2. 观察外观:通过裸眼观察刹车片的外观,如果刹车片厚度明显减少,已经接近最小厚度限制,或存在严重的裂纹、变形等情况,就需要及时更换刹车片。
3. 刹车距离增加:当刹车片磨损严重时,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无法及时停车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及时更换刹车片,以保证行车安全。
四、刹车片的更换时间刹车片的更换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建议在刹车片厚度已经磨损到刹车盘或刹车鼓的最小厚度限制时进行更换。
不同车辆和使用情况下,刹车片的寿命会有所不同,一般在2万至5万公里左右。
五、刹车片的保养与注意事项为了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保证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一些保养和注意事项。
1. 避免急刹车:急刹车会给刹车片带来较大的冲击和磨损,应尽量避免急刹车,保持稳定的驾驶习惯。
自行车刹车分类知知识

自行车刹车由鼓式、轮圈式到碟刹式,与时俱进。
碟刹的使用愈来愈普及,而刹车这种安全、保命装置,没有失败的权利。
我们意在认识碟刹,不在论断、区别好坏。
选择及采用何种系统,应是使用者依据自己的骑乘方式、需求、预算等的衡量,各取所需,各有所用。
机械式或油压式Mechanic or Hydraulic (Actuated)依刹车作动的方式区分,或说以作动刹车片夹持碟盘的介质来分,一是刹车线,一是油。
机械式碟刹,靠刹车线的拉力让卡钳内的刹车片磨擦并夹住碟盘,产生刹车效果。
油压式,以油液为介质,拉刹车把乃作动里面的活塞压缩油液,压力从油管直通卡钳,从而推动卡钳内的活塞,带动刹车片夹持碟盘。
机械式碟刹有其兼容上的便利性,一般的V型刹车把就可以通用。
油压碟刹的刹车把、油管及卡钳是完整配合的一组产品,自然和传统缆线作动的刹车没有共通的交集。
有些碟刹厂商设计了半机械、半油压碟刹(semi-hydraulic),这个中间路线产品维持油压卡钳,依旧靠缆线拉力,但作动的是在卡钳部位的压缩活塞。
油压碟刹好处在于刹车输出力道是人手部施力的好几倍,属于四两拨千斤型的敏锐的刹车力道。
密封属性,低保养度。
油压碟刹在汽机车上的运用十分成熟,到了吹毛求疵的自行车,却牵涉许多技术难题,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其实不好搞定。
不过,油压碟刹的刹车把上有储油壶(reservoir),所以体积比较大,在许多零件寸土必争的车把手上争地盘,要注意和STI类的变速拉柄,及Grip shifting旋转式变速手把的兼容性问题。
传统的轮圈刹车也有油压式的,猜猜看?Magura HS11、33、66就是。
而靠缆线拉动机械原理的碟刹,可能会因线本身的长度、弹性,和外壳磨擦等种种因素,而流失了刹车力道。
遇上潮湿、下雨天,刹车常常伴随着尖叫声,有些车友的背脊会痒起来。
TIPS:有些人习惯把车子两轮朝天倒放,若是装油压碟刹,油壶内的空气、瓦斯可能跑到油管里去,影响刹车力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刹车片的一些知识汽车制动系统刹车片(蹄)的性能和过程控制知识乘用车辆时,若有发生紧急情况时,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车有AB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保证及时制动的控制装置。
目的让车的行进可以任由人进行可靠的控制,甚至可以自动控制;杜绝事故产生人员、财物损伤。
当今新车型开发更注重安全、节能、高效、快速、舒适等性能。
作为汽车安全件的刹车片就为适应汽车的发展,趋向更小、薄方向发展,同时要求刹车片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要环保、舒适、适用,而很多车普遍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快,因此对制动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块刹车片,从摩擦材料的选择到生产、测试,过程并不简单,要求供应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刹车片(蹄)摩擦材料的讲究材料讲究环保、无污染。
汽车工业内对摩擦材料构成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比如,在1986年以前,石棉还是摩擦材料中的常用添加品;之后,因为发现它可能导致肺癌而被其它安全材料永久替代。
最新环境研究显示,重金属对环境构成极大的危害。
欧盟已采取措施禁止或严格限制在汽车部件中使用重金属。
摩擦材料是铜污染最大的祸首之一。
尽管制动片与其它汽车部件相比所含的铜质量较低,却产生了环境中30%的铜污染。
汽车厂商及摩擦材料供货商正在寻找替代品,在环保技术上不断创新,在无重金属制动片领域深入的研究,需要开发了矿物与陶瓷纤维的混合材料,不使用非环保材料,如紫铜、黄铜、锑、铅等。
中国对机动车造成的环保问题日益重视,这些环保制动产品将会逐步为市场所接纳。
摩擦系数有要求。
摩擦系数等级:刹车片的等级用两个英文字母表示,第一个是在0~600华氏度间取4个点测量摩擦系数,如果都能在0.35~0.45之间那么片的低温等级就是F,然后在600~1112华氏度[华度转换为摄氏度:(华度-32)/1.8=摄氏度;(1112℉-32)/1.8=600℃]间取10个的点测摩擦系数,如果也能0.35~0.45之间高温等级也是F,那么这个片就是FF级别的片。
常说的陶瓷刹车片的摩擦系数级别就是这种FF级的。
常见的E表示摩擦系数是0.25~0.35,F上面说了,G表示在0.45~0.55之间。
C表示0.15~0.25之间。
高温片允许在更高温度下保持原来的摩擦系数,所以高温片并不一定就灵敏,只是很多高温片也通过增加摩擦系数来帮助达到更高温度。
我们常说的普通半金属的刹车片就是这种EF或EE级的。
卧车刹车片大部分都做到FF,再高的摩擦系数片的金属含量会大,踩刹车会响,舒适度下降。
轴重大的车会通过用大直径刹车盘、用通风盘、用划线盘等方法来提高制动力和减缓热衰减摩擦系数在行业里主要进行效能试验时进行同步评定,或用CHASE 试验进行检测。
国内常用定速试验机进行检测(不推荐使用)。
效能试验规范有:SAE J2522、ECE R90、JASO C406等。
效能概念有:制动效能:针对试验车型的既有参数,按标准规范设计的不同速度和不同制动压力等条件下的制动力的变化规律。
衰退和恢复性能:制动过程中成制动器温升,制动力衰减程度,以及当温度下降后制动力恢复的情况。
高温状态下的制动效能:制动器在高温状态下的制动效能与正常状态的差异。
高速状态下的制动效能:汽车行驶速度接近最高车速时的制动效能的变化。
低速/低压条件下的制动性能:低速低压状态下的制动,是城市中行车时经常采用的制动模式。
低温状态下的制动效能:低温环境下起步时的制动力输出。
主要是冬季或早晨起步时,一般来说此时制动效果是要降低的,因此要与正常状态相比较。
涉水衰退与必恢复特性:制动器涉水后制动力的减退和恢复特性。
Ramp 特性:制动压力(踏板力)缓慢爬升时的制动力输出特性。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动方式。
初始制动效能:汽车下线时的制动力,以及左右制动力的偏差。
摩擦材料使用寿命有要求。
行业中对摩擦材料的磨损进行试验。
在进行效能试验时或CHASE试验可以测定。
国内仍有多数厂家使用定速摩擦试验机在测量摩擦系数时同时测量。
又分为:重量磨损和体积磨损(厚度磨损)。
该规范中有明确要求。
不得高压规定的数值。
摩擦材料其它物理性能要求,如硬度、密度、PH值等刹车片固有频率的要求即车辆的噪声、振动及平顺性(NVH)要求。
现该性能也越来越受重视,使摩擦材料进入一种艰难的境遇,噪音产生与摩擦片的硬度、密度、尺寸、形状、对偶件的特性等有密切关系,而这些性能有直接关系到摩擦片的摩擦系数、磨损的性能,而且多数情况下,摩擦系数和磨损性能提高就会降低HVH的性能。
试验NVH 既要在特殊的噪声舱内完成;其程序规范为:SAE J2521等;模拟试验后也需进行路面测试,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人的耳朵。
试验后确定音频矩阵图,根据噪音的分布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消除制动噪声;常用的方法是加用弹簧及垫片等配件。
垫片是摩擦件与底盘间的一个缓冲,以消除制动噪声。
甚至更改摩擦材料配方、改变产品尺寸以求彻底消除噪音。
另外:刹车片在清洁性、冲击强度、摩擦材料的耐介质,抗锈蚀性、尺寸形位精度、附件的可靠性、产品表面的抗腐蚀及抗热性、热传导性能、刹车片(蹄)粘接或铆接的剪切强度、压缩特性、热膨胀性能、气孔率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其中关系到安全特性的,如:刹车片(蹄)粘接或铆接的剪切强度、各种效能、磨损性能、热传导性能、尺寸形位精度都是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
生产工艺的重要影响既然刹车片(蹄)的摩擦材料有若干严格的物理化学性能要求。
故而,研究人员从使用原料的改进同时还进行生产工艺参数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希望提高制动摩擦材料的性能。
原料选用有讲究。
大多摩擦材料技术人员都明白,不同材料规格对摩擦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如材料的粒度、化学成分含量、纤维材料的长度、静电性能等。
其中树脂选用、增强纤维选用是关键。
各类填料的应用是提高摩擦才综合性能的研究重点。
如锑、钼、锡等低温金属提高摩擦材料磨损及摩擦系数的作用的研究等。
混料讲究不一般。
摩擦材料产品的最终性能和材料的均匀程度有密切关系,所以摩擦材料生产中的混料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力求混合均以一致,且保证混合后的原料不发生偏析的现象。
需要考虑混料的数量、混料的方式、混料的时间、混料的温度、混料后的物理存放方式等。
过程通过显微镜、振实密度等方法进行混合均匀性监控。
现在常用的混料设备为犁耙混料机。
混料方式基本为干法混料。
少数企业生产的高端产品使用湿法混料。
湿法混料可以实现较好的轻质纤维或易产生电离子的纤维的均匀分布。
产品性能要优于同类配方的干法混料产品。
但设备控制机构较为复杂。
且在生产过程中除需要考虑干法混的一些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控制湿法混料压制过程填料随水流失的问题、衬片干燥原料偏析的问题、定量控制的问题、压制坯料时加料过程物料状态保证问题等。
制动摩擦材料传统的成型技术是热压法,热压工艺技术成熟、适用面广,但制备出的材料致密、硬度大、孔隙率低,并且如果不使用特殊材料或工艺步骤,高温条件下摩擦系数会出现衰退现象。
之前研究者采用冷压、辊压等工艺手段,现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而今,温压加工工艺制备摩擦材料的技术已被应用。
该工艺热压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0℃——130℃之间,在热处理时对产品加压热处理,其压力一般为4MPa左右,该工艺一般和配方开发同时进行,因该工艺配方的树脂的黏度一般是热压工艺使用的树脂黏度的3—10倍;国外一些制动摩擦材料厂家,已将温压法部分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如霍尼韦尔、TRW等。
该工艺方法制造的产品的优点:120℃左右树脂会和固化剂发生明显较快的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氨气。
根据流变学的基本理论,流体的私度高,气体从流体中逸出的阻力就会增高,即气体不易从流体中排出;反之,流体的豁度低,则气体从流体中逸出的阻力就会降低,即气体易于从流体中排出。
因此,在温压压制过程中树脂黏度高,产生的氨气不易排出,易在材料内部形成较均匀的较高孔隙率;若树脂黏度低,则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易于排出,从而使材料孔隙率偏低。
选择适合的压力、温度(100℃——130℃)、保温保压时间可以制备具有较高孔隙率、摩擦系数稳定、磨损小、热衰退小以及噪音低等特点的高性能摩擦材料。
不论是热压、温压、冷压或辊压。
在该工序中基本是使刹车片(蹄)的摩擦材料初步成型,且具有一定的摩擦材料特性。
该工序一般需要控制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尺寸。
过程中需要控制压力、放气次数和放气时间、温度、压制时间、压力波动误差、温度波动误差等生产工艺参数,此外要根据不同配方还需要控制物料存放时间、环境温度、湿度、加料方式。
否则会有起泡、开裂、粘接不良等质量问题。
摩擦材料压制成型后,为了将摩擦材料内部进行充分的交连反应,使产品性能最终稳定,还需要进行热处理工艺,一般情况下摩擦材料的热处理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充分保温一定的时间来实现该工艺作用的。
一般条件,该温度在160℃——200℃保温3——6小时。
但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要求。
实际上,因材料的特性、摩擦材料混合均匀性、设备温度均匀性等一些过程参数的不同,仍需要严格控制加热升温段的温升速率(升文曲线),必要的时候,需要多段保温逐步将温度升到需要的最高温度。
在保温阶段需要做好排气和恒温及温度均匀。
降温阶段一般要求不高,若热处理温度较高(200℃以上或更高)需要比较摩擦材料和钢背的热膨胀性能差异,该差异较大时会影响粘接产品的粘接强度和粘接面积比率。
最高温度和保温时间根据选用的树脂和橡胶的特性、纤维材料的特性等要素确定。
另外为保证产品具有一致的压缩特性,有在热处理是进行加压热处理。
如某温压工艺产品,将温压后的产品进行装夹加压,而后装入热处理炉按:90℃开始,采用阶梯升温,每h升温10℃,直到温度升至220℃,在最高温度200℃——220℃下保温2——4h,随炉冷却。
如此可以保证摩擦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
热处理后的产品的有机物含量符合要求(丙酮抽提试验),保证热处理充分,防止衰退!大家知道车主适应新车讲究一个"磨合期",制动片与装载它的制动盘之间,同样有相互适应的过程。
高温烧蚀工艺可以减少磨合所需的时间,通过对制动片表面进行高温烧蚀改善其与制动盘接触面的吻合。
少数欧洲企业采用一种高压高温烧蚀方法,即将制动片置于1吨的压力下并均匀地将摩擦材料的表面加热至600~700℃,它能够使常规制动片的性能得到更快的改善。
现代有些配方的产品加入一些低温金属硫化物,利用刹车时产生的高温对产品进行二次固化,形成较好的显微结构状态,以期达到较好的产品性能。
从而不用烧蚀工序。
有些企业在利用该工序进行摩擦材料工作面处理,使之更好的和刹车片对偶件(刹车盘或刹车鼓)配合,减少因初期配合不好造成的效能低下、噪音及振动的问题。
一般是将表面硬度降低,易于磨合配套刹车盘(鼓)。
后道尺寸加工及附件安装主要有磨削、倒角、开槽。
使产品达到规定的厚度和平面度、平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