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考研专业课149分(初试第一名)经验谈-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考研数学149分经验谈 方法才是硬道理.doc

考研数学149分经验谈 方法才是硬道理.doc

先做历年真题,再做市场上的模拟题。

我记得我是在11月份报名之前做了三套考研真题,平均分数在120分左右,就下决心报了复旦:)我始终认为,真题才是最好的模拟题,所以我开始先做真题(当然还得留几套到最后冲刺阶段来做),做完每一套题都要仔细分析,主要是分析错误的地方,检查自己到底是属于以上所说的哪一类错误,以期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做题的频率也不必太高,一般2-3天做一套就可以了。

千万要记住:做题是为了找出你的弱点,所以不要因为犯错误而沮丧!
12月下旬- 1月初,冲刺阶段:
这时每一门都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全面巩固,所以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建议大家不要频繁做题,每周1-2套真题就够了。

这时主要是巩固记忆阶段,你可以用几张小纸,记下你经常会忘记的一些公式和定理,放在身边,可以随时拿出来温习温习。

这个办法确保你不会忘记一些很常用的公式:)
夜已深,今天先写到这里,希望能对后来者有帮助:)祝大家好运!。

2019考研前人逆袭清华五道口的经验谈

2019考研前人逆袭清华五道口的经验谈

2019考研前人逆袭清华五道口的经验谈主持人:诸位同学诸位家长,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凯程的网站。

我们今天继续邀请凯程的成功学员来讲述他们的考研故事。

今天坐在我旁边的是凯程的集训营VIP学员陈rp同学,刚刚接到清华五道口的录取通知书。

想必大家心里都特别羡慕,那么首先请rp做个自我介绍,让大家先了解一下你。

陈rp: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们陈rp。

本科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今年刚刚考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我的总成绩是398分。

数学141分,政治69分,英语79分,专业课109分。

以上就是我的基本情况。

主持人:好,刚才rp没有说你是北交大的什么专业,给大家补充一下。

陈rp:我在北交学的是会计专业。

主持人:好,从会计到金融,可以说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也有一个跨度。

那么今天讲的时候就着重说一下跨专业考试的感受吧。

我想对你来讲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的学习。

那么你刚开始学专业课是怎样一个情况,后来是怎样顺利过渡的?陈rp:专业课一共4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以看书为主,但是后来发现看书存在一定的问题,比较吃力,也是因为我个人总结能力比较差。

之后7月份来到了凯程。

武玄宇老师、彭科老师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因为他们总结能力非常强,尤其是货银国金,武玄宇老师讲的非常好。

我仔仔细细做了一遍笔记,后来其实就没有看书了,一直拿着武玄宇老师的笔记来看。

看了大概两三遍,今年的专业课考的还相对可以,彭科老师讲另外两门,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对题量、对计算要求比较高。

彭科老师也给我们总结了好多计算题,我们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做了一遍,考试过程中也遇到了好多彭科老师总结的真题,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那么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着重就是要攻克专业课的难题。

那么通过你的分享,还是给大家很多信心的。

刚开始入门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多学几遍,效果慢慢就明显了。

不仅是你,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凯程跨专业考研成功。

可见金融专业课不是跨专业的同学看不懂、学不懂,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数学150,满分416分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考研心得

数学150,满分416分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考研心得

416分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数学:150 英语:77 政治:73 专业课:116 )因为我要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感觉压力比较大,因此我准备的比较早。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把数学的课本及后面的习题做完的,英语考研大纲上的单词也在这个时候已经背了两遍,专业和政治都没有动!真正的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这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7.1--9.1第一轮复习:打基础,这段时间我把一天的时间分为三部分。

上午下午晚上整块整块的复习,千万不能一会儿看这儿,一会儿看那儿!英语复习的内容包括:做了王长喜《考研复习指导》,只做其中的听力(主要用来熟悉考研听力的格式,将其与六级区别开)和阅读理解(只用来学习他的方法,用来找感觉和信心);听力开始听最新版本的《Step by Step》的第二册,这本书很有活力,很有水平,能够激发你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每天都得看,早晨6:30---7:30肯定是属于英语的,包括背诵和听力。

数学复习:看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认真的看,标出其中你没有见过的,或者你不会做的,力图将其后面的每一道题都做,不会的做标记,以后再做,最后不会的再问高手!第一遍会很费劲,因为工作量好大的,几乎得做每道题,例题也得自己先做的,不能光看别人做,所以我的进度很慢,几乎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但是,后面会轻松很多。

专业复习:《电路》看第一遍,要很细很细的看,要注意你要考学校的大纲,因为我们学的太少了!要搞懂每一个问题,不轻易放掉任何一个疑难点!!!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错误你怎么怎么来的,一定要再做一遍,直到对了为止,这样你会发现很多你另你吃惊的结论,事情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的!政治复习: 是从8.1号开始的,太早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浪费时间。

开始用的是那本高等教育司出的《研究入学考试政治复习指导》,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红皮书,(我的政治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的,当时很担心,本来报了个强化班,因为觉得它太浪费时间,就给退了,所以心里一直没有底儿,但是通过自己看,后来的成绩也不错:73分!超出我的想象。

清华考研第一仁兄考研经验谈

清华考研第一仁兄考研经验谈

哥这是清华考研第一名写的一篇文章回顾了他整个从准备到结束的历程写得比较详细和具体你有空可以好好看看虽然他考得科目和你不一样但应该能给你多些动力和启发~ 不过个人觉得文字确实比较多在涉及具体专业备考方面你可以跳过总之祝顺哈加油!P:文中用粉红色批的文字是我写的一些感触哈一、考生档案姓名:胡杭所在院校: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报考院校:清华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水利系河川枢纽研究所考研成绩:政治76 英语69 数学140 专业课146 总分431排名:初试第一、复试第一二、综述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咨询了很多学长,想从他们那里学习些经验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

几位学长下来,尽管我也听得很认真,但稍加整理还是觉得空荡荡的,零零碎碎不完整,收获十分有限。

后来在网上搜到一篇华中科技大学戴震宇(2008年考研447分)的一篇关于考研的较为详细的博文,我如获至宝。

这篇文章对我的考研起了很大的指导和鼓舞作用。

整个考研过程中,在我消沉和迷茫的时候我都会仔细阅读这篇博文,看看前辈是怎么渡过难关的,看看自己的一些情况是不是正常。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文章记录的不是很详细,不健全,对于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是有很多盲区。

于是,我萌生了自己写书的想法。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书的计划没有能如愿。

如是,谨以此博文,供后来者参考。

我在这篇文章中极为详细的记录了自己在整个考研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心路历程,认认真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

文中的每一笔我都写得十分慎重,每一句都十分用心、反复修改,力求真切、务实地表达当时的情况和感受。

读者如能反反复复阅读,我想定能少走很多弯路,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考进理想的学校。

三、决定考研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打算读研究生。

很意外的一次竞选失利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人生的规划。

我开始摸索将来的道路,这个过程用了一年。

直到大三寒假快要来临之际,我才有了考研的打算。

跟大家一样,我同样也会思考为什么要考研?特别是当一些看起来很好的单位来招聘,动辄年薪十几万时,我动心了,我更是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思考,一次现实与理想的较量。

高分考取清华经验谈

高分考取清华经验谈

高分考取清华经验谈北分政治教研室王海燕我叫安婷,是2014届考研的学生,也是万学海文的钻石卡学员。

我报考的是清华,初试成绩出来了,我很高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34的高分,为什么我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高兴之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考研成功的秘诀,也希望给小师弟和小师妹在考研复习的路上一些经验。

下面我主要给大家讲讲我的政治课的复习经验。

我的政治今年考了86分,不是我吹牛,这个分数在14届的考生中属于翘楚,因为今年的政治的多选题难度较大。

我为什么能在这么多的学员中脱颖而出的呢?除了我勤奋,拥有超强的自制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万学海文政治老师的帮助。

我政治复习启动的比较早,虽然有师姐告诉我,政治的复习不要早,到时突击背背就可以了,但是我认为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复习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圆我当年高考没能实现的这一梦想。

我心里也知道要想考上清华大学,我的政治必须得考到80分以上,而要想取得这个分值,我要踏踏实实的复习才能实现。

妈妈经常给我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所以我的政治复习是从13年的2月份开始的。

下面分阶段说下我是怎么复习政治的。

第一阶段复习:2月——6月首先我先预习马原理,因为马原理这门课程是最难的,很抽象。

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软肋所在,当年在大学公共课考试中,我的马原理就挂了。

我按照海文政治老师给我的复习建议以及告诉我的学习方法开始了马原理的预习。

拿着海文发给我的讲义,我并不是从第一字一字不落的看到最后一个字,按照老师告诉我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逻辑框架学习法。

我先看目录,知道这门学科共八章,分为三个大板块,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接着看每章的具体内容,还是先梳理框架,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又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唯物论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五大观点: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实践观。

唯物辩证法包括两大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是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可能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清华大学电气专业考研经验谈

清华大学电气专业考研经验谈

清华大学电气专业考研经验谈考研有风险,择校需谨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有五个方向,所有方向统一招生,每年总名额大概20人左右,其中学术型8人左右,专业型12人左右。

若想报考清华工科的,数学一定要好,最好能保证135+,在数学上不能被拉分。

专业课一向出的很变态,最好别指望能考多高,我这次考了149,做梦都没想到。

英语政治拉分不大,不要因单科被拦着就好。

目标,多搜集信息(利用各种渠道),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其实,名校并不是多难考,看似高高在上,其实都是浮云。

只要你肯去拼,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关键在于你的努力。

大学平时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除了高数成绩还行(99/98),线代(70)和概率(73)都不咋的,电路也就八十多分。

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一般,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毕竟当初都没怎么用心学习,具体情况大家都懂的。

既然准备考研了,就不能再马马虎虎,吊儿郎当了,踏踏实实的复习才是正道。

复习方法与技巧,可以多向学长或老师打听,网上的信息没用的居多、有价值的太少,自己要学会掂量取舍;至于各大考研辅导机构,都是卖狗皮膏药的,没一个是好的,不过每年上当的人总是很多,就跟最近抢盐事件似的。

我当时论坛上搞了一些,又找了几个考的不错的学长聊了几次,感觉得到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可以少走好多弯路。

当然了,他人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合自己,要结合个人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有计划的复习。

对整个复习过程要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对于在每个阶段要复习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清楚。

在每个阶段也都要做细小的计划,我当时对每一周要完成的任务都做了计划,不过由于本人太懒了,从来没有一次是完成的,于是就一直顺延,延到最后,不少东西都没来得及看就去考试了。

辅导班,再次申明,最好不要报。

数学、英语辅导班上课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自己的复习时间被严重压缩,课上的效率又低,所以没有多少用,还会干扰自己的复习思路。

政治辅导班,那几个破人就会吹牛,好像自己是哲学泰斗、马恩传人似的,脸皮厚得都能防核辐射。

师兄分享清华第一复习经验超级总结

师兄分享清华第一复习经验超级总结

清华第一复习经验超级总结1.无论哪一科,千万不要过分沉迷于看视频!看视频容易上瘾,因为会比你自己思考轻松很多,还会给人一种学到很多东西的错觉。

事实上,真正需要看视频的内容并不多。

什么单词课啊、阅读课啊,真的没必要看视频,会浪费很多时间。

靠自己独立思考所收获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

2.单词别偷懒,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天都要复习,别搞突击。

英语很多题目的关键点就在于对一个单词的理解,深有体会!英语阅读注意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有时候即使你通篇读下来都不知道文章在说什么,但仍然可以把题目全做对!4.错题是你的宝贝!不管哪一科,做错了题,千万不要扔到一边,急匆匆地往下进行。

要思考自己为什么错,在错误中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上的漏洞,然后进行弥补。

尤其是那些第二遍做还做错的,重点复习!5.一定要做方案,大体上每个阶段该做什么,自己要清楚。

任务要定量不定时,且要量力而行。

6.一定要注意复习效率!最忌讳的是看似每天都很努力,实际上坐在自习室里愣神。

学习要过脑子啊!7.政治不要死记硬背,应该注重理解,尤其是马原。

见过真题你就会知道,题目都很灵活,考死记硬背的题并不多。

另外,别太轻视政治,内容太多,想用两周的时间去突击是万万不可的。

8.下定决心开始考研了,就要学会逃课!别惦记什么奖学金之类的,考研最大!越到后面你的时间会越紧。

当然,如果是对你的专业特别重要的课,就不要逃了。

9.抵抗诱惑!逛街看电影旅游LOL....尽量算了吧,考研面前一切靠边站。

10.如果宿舍里太吵,就出去租房住吧。

跟舍友关系搞僵了就不好了,也会极大影响你的心情以及复习效率。

11.多跟大家沟通交流,信息也是很重要的。

跟学长学姐们打探一下报考院校的一些情况,跟周围的同学们交流一下考研的最新情况、复习心得等。

12.关于研友。

如果你认为你需要一个研友,一定要找考研意志坚决的,不然他的情绪很容易影响你;也不要找考研工作两手准备的,等他找工作的时候,你也可能会摇摆不定;最好找那种没有竞争关系的研友,这样才能推心置腹。

清华大学刑法学专业考研经验谈

清华大学刑法学专业考研经验谈

外语,80分,跟我预期差不多。

我外语考的是英语(一),去年学长跟我聊起过,说我如果学的是日语或者德语,考上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些,因为清华刑法学基本上是引进最先进的德日刑法理论来的。

我一时也深引以为恨。

可是在我14号去明理楼交复试材料的时候,却听到了另一套说法。

“去年一个家伙面试一上来就用德语做自我介绍,于是导师决定全程用德语面试,于是这家伙悲剧了,最终复试被刷了。

”所以福祸相依,优势什么的往往也是死穴所在。

个人以为自己英语功底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决定不能太不把英语当回事。

我单词用的是新东方的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这本书我是这样用的,首先我花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将50个list的词汇都看了一遍,将完全认得的单词划去,注意力放在不认得的单词和旧词新意上,我喜欢用红笔做标记,这样显得很醒目。

然后,听从一位考研成功的学姐的建议,我将随书配套的词汇录音拷到mp3里,每天晚上听若干list(学姐的建议是每晚都把所有单词听一遍,每天循环地听,就记住了。

我毅力和注意力颇为有限,每晚只听10个list,每10个list听一个星期),这样我大概花了一个月将考研词汇过了一遍,然后又花了一个月复习了一遍,到五月初,我把所有的考研词汇基本上都记个差不多了。

记得有一阵子听得疯了,我吃饭也听,上课走在路上也听,坐公交也听,现在想来,也确实疯狂得可以。

考研江湖有云:得阅读者得天下。

考研英语中,阅读的是十分重要,四十分。

就阅读而言,我先是买了新东方的阅读理解(提高篇),结果被虐的差点没放弃考研。

后来经同学介绍,用的张剑的考研英语基础阅读150篇,果然提高效果显著。

因此就训练题集而言,我推荐后者。

当然就阅读的训练,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千万不能一天就只练习一篇,做了一篇,感觉刚上来,就不做了,这样很不好。

我前期一天一篇地练习(用张剑的书的前期),每天该错多少还是多少,根本没有提高。

偶尔一天做的全对了,又没能马上把这种感觉用下一篇巩固一下,这样的练习还不如不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电气考研备考经验2011-7-19 9:53 箫阳子 前记:考研有风险,择校需谨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报考院校:清华大学电机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初试成绩:政治78,英语57,数学140,电路149。

总分424。

清华大学电机系有五个方向,所有方向统一招生,每年总名额大概20人左右,其中学术型8人左右,专业型12人左右。

若想报考清华工科的,数学一定要好,最好能保证135+,在数学上不能被拉分。

专业课一向出的很变态,最好别指望能考多高,我这次考了149,做梦都没想到。

英语政治拉分不大,不要因单科被拦着就好。

关于目标,多搜集信息(利用各种渠道),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其实,名校并不是多难考,看似高高在上,其实都是浮云。

只要你肯去拼,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关键在于你的努力。

大学平时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除了高数成绩还行(99/98),线代(70)和概率(73)都不咋的,电路也就八十多分。

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一般,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毕竟当初都没怎么用心学习,具体情况大家都懂的。

既然准备考研了,就不能再马马虎虎,吊儿郎当了,踏踏实实的复习才是正道。

关于复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多向学长或老师打听,网上的信息没用的居多、有价值的太少,自己要学会掂量取舍;至于各大考研辅导机构,都是卖狗皮膏药的,没一个是好的,不过每年上当的人总是很多,就跟最近“抢盐事件”似的。

我当时论坛上搞了一些,又找了几个考的不错的学长聊了几次,感觉得到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可以少走好多弯路。

当然了,他人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合自己,要结合个人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有计划的复习。

对整个复习过程要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对于在每个阶段要复习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清楚。

在每个阶段也都要做细小的计划,我当时对每一周要完成的任务都做了计划,不过由于本人太懒了,从来没有一次是完成的,于是就一直顺延,延到最后,不少东西都没来得及看就去考试了。

关于住宿,到时大四的宿舍会很乱,过的是美国时间,干扰太大。

复习期间要保证良好的休息,好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住到一起,有条件的可以在外面租房住。

复习期间最好能有一个固定的环境,和一些固定的研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好不要一天一个地方打游击,抱着那么多书太累,而且万一找不到座,会严重影响情绪,当天就别再想怎么看书了。

几个人一起复习,互相有个照应,最好不要一个人,太孤单。

介于本人较懒,就找了几个比较勤奋的哥们一起,对自己有个督促,感觉效果甚好。

关于辅导班,再次申明,最好不要报。

数学、英语辅导班上课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自己的复习时间被严重压缩,课上的效率又低,所以没有多少用,还会干扰自己的复习思路。

政治辅导班,那几个破人就会吹牛,好像自己是哲学泰斗、马恩传人似的,脸皮厚得都能防核辐射。

关于情感问题,在复习期间最好淡定点,静下心去复习。

也别想着一箭双雕啥的。

复习大概分三个阶段, 3—6月、基础:本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能马虎,对复试还是用得着的,最好在大三下将选修必修课修完,大四上不用再去上课。

利用这学期的空闲时间复习数学和英语的基础部分,电路和政治暂时不看。

7—9月、强化:这一阶段最重要。

数学看全书,电路看课本。

政治不看。

10—12中旬、提高:多做多练。

数学做400题、真题,两遍以上。

电路做红宝书、试题选编、真题,两遍以上。

政治看书、做选择题。

12中旬—考前:复习个人笔记。

适当做题,保持状态。

数学一 推荐资料: (必备)李永乐复习全书+真题+400题 (选备)高等数学(没必要用最新版的),同济大学出版社 线性代数,我用的是清华版,感觉题目有点难度,不建议使用 概率与统计(第三或第四版都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陈文灯复习全书 冲刺135分(李永乐编) 最后冲刺5+3(李永乐编) 3、4、5、6月。

利用空闲时间,将三门的基础教材都看了一遍,课后习题选做了一些,巩固知识点。

此阶段,没必要做太多题目,只要基本掌握知识点即可,不要挖的太深,把精力留在后头再用。

高数、线代、概率三个部分加起来内容太多,复习完后面,前面的基本上忘光,这很正常。

每个部分复习完后,梳理一下知识点,把公式定理之类的简单整理出来,第一次笔记做的简单一点即可,以后慢慢补充。

虽然市面上有卖数学公式手册,没必要买,自己写的才有感觉。

7、8、9、10月。

李的书写的比较简单,不过有的地方太简单了反而显得幼稚;陈的书比李的难,有点偏怪,搞数学竞赛可以参考,用来考研的话不太合适。

个人感觉,数学底子一般的,专看李的书足矣,陈的书会让你头大;底子好的可以两者兼看,以李为主、陈为辅,比较一下,自然会有新的收获。

李的不足可由陈的得到弥补,陈的微积分、中值定理部分写的很好,线代很烂,而李的线代不错。

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将李的全书看一遍,例题仔细看,各章习题简单做一下。

争取掌握每个知识点,不会的查看课本,太难的地方做个标记,留着以后再搞。

每个部分复习完,做个小结,补充整理笔记,再看下一部分。

看完李的全书后,对所有知识点基本有了点印象,可以考虑把整理出的知识点简单复习一遍,加深印象,或者直接下一步。

接着针对性的复习,看陈的全书,重点看高数部分,此时没必要买全书,只买陈的高数讲义部分即可,看旧的也可,差别不大。

李还有一本线代讲义,感觉还不错,比他全书的讲得要好些。

概率部分,把李或陈的全书部分再看一遍即可。

还是那句话,每个部分复习完,做个小结,补充整理笔记,再看下一部分。

此部分在10月底能否完成无所谓,没必要太在意时间出入,自己把握。

10、11、12月。

此阶段需要大量的做题来巩固知识点。

10月底开始做十年真题,最好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来完成,忘记的知识点不要再看书,做题时标记下、回头多注意。

做往年试卷一般都感觉很简单,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不过不要高兴太早,后面有的是打击。

每做完一套对一下参考答案,仔细分析答案的解题过程,题目评析,清楚每个题所考察的知识点。

此过程重点是评阅试卷,而不是简单的做一遍,因为这些题目不会再次同样出现在你的考卷上。

真题由近年的开始,往前做。

最近两年的不要做,留着以后当模拟卷用。

真题做完一遍后,认真总结,结合前面标记的题目查漏补缺。

然后开始做400题。

此十套题目比真题难度略大,三小时内难以完成,没必要像真题那样认真对待。

个人感觉,400题虽然号称模拟卷,但它只是模仿上一年的考题思路及难度去出题的,所以对于下一年的考卷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的预测能力。

当时做完400题,备受打击,信心全无,有种撞墙的冲动。

有不少不会的题目,自己一定要认真琢磨,实在不会找人讨论。

400题每道题考察的知识点都很多,并且不再仅是考察知识点的堆积而是注重它们间的联系,所以必须得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本质,才能将其串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融会贯通。

把真题、400题再做一遍,差不多就到12下旬了。

冲刺135分,还有较老的真题,可做可不做。

数学需要大量的做题,但是不需要题海战术。

把经典的题目多做几遍收获将更多。

12、1月 最后几周,没必要再大量做题了,每天适当做一些,练练手感不要太生疏即可。

可以考虑买一下李永乐的最后冲刺5+3,随便做做。

我当时买了,不过由于时间原因,一题未做。

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大体翻一番全书,差不多就可以考试了。

英语 我花在英语复习上的时间算是最多的,本以为复习的还行,呵,最后才考了57分,我就不多谈了,伤感情。

有些时候,付出了未必就有收获。

政治 没怎么太重视,没报辅导班,没背大题,最后买了那么多的模拟卷都没做几套。

选择题是大头,50分,一定要多做多练,考好了总分就上来了。

后面的大题在于平时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背出来的,平时多关注国家大事,多学点官腔套话。

电路 电路考的还不错,我就多说几句废话。

推荐资料: 电路原理.第二版.江缉光.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徐福媛.清华大学出版社.(传说中的红宝书) 电路原理试题选编.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红黄皮) 历年真题 卡西欧fx-991ES PLUS.可以算矩阵、复数、解高次方程。

清华电路的题目一般比较正规,不会太偏太怪。

不过题目很多,课本上的知识点基本上一个不漏,十多道大题,计算量特大,3小时内不怎么深入思考,一直很顺利的做,勉强完成。

所以必须对各种题型熟练掌握,读两遍题后基本上就该能反映出该如何解答。

而且吧,题目中的参数往往故意给的很挫,算出的结果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建议买个好点的计算器,虽然贵点,但可以省去不少功夫。

个人感觉当年试题与近两年的试题有不少相似之处,或者是考察的知识点相同。

由于3年内的真题一向不外漏,多是回忆版的,有能力的就多活动、多打听。

7、8月 复习清华的主教材,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由于大二时学的电路内容太少,连清华的一半都不到,好多地方都是预习而不是复习。

课后习题选择性做一些,巩固知识点。

不会的就标记下,由于没有详细答案,就没必要在那里太纠结,以后再来解决。

书本看完后,将各章内容梳理一下,整理笔记。

9、10、11月 看课本主要是熟悉一下基本概念。

接下来看红宝书,要学会解题方法及技巧。

红宝书的例题很经典,每个题都值得仔细分析。

后面的习题太多了,又没有详细的答案,选做吧,做奇数的或偶数的即可。

感觉不错的题目,有必要多回味的就标记下,以后多看几遍。

红宝书看完后整理一下知识点,补充笔记。

接着做试题选编。

书中的题目都是从历年考卷中抽取的,值得仔细研究一下,尤其是作者的分析过程,有的题目给出了多种解答思路,务必都掌握。

把所有题目都做一遍,感觉好的题目也要标记一下。

做完后整理知识点,补充笔记。

接下来可以做一下往年真题。

较老的试卷用处不大,做一下近几年的就好,尤其是最近的年份价值最大,如果你有本事能搞到的话。

试题选编第一版后附了99、00、01三年的真题,第二版后附了05、06、07三年的真题。

网上可以买到20年内的试卷和答案。

感觉没必要买,有不少题目印刷错误,至于答案,更是错了一半以上,易题计算错、难题不会做。

07年以后的试题,难度明显大增,08年的我做了4个多小时,做完后压力巨大。

做真题时,仿照考试要求,定好时间,在白纸上答题,草稿纸上演算。

要注意训练解题速度,慢慢练、逐渐加快。

我大概做了10份,然后从试题选编中一题一题的找到标准答案。

11、12月 接下来,做第二遍红宝书,做例题,把习题中第一遍未做的给做了,若之前做完了的可以考虑选做一些。

之前标记的题目重点看。

试题选编也要再做第二遍。

之前标记的题目重点看。

此时再把感觉很简单的题目划去,以后不须再看了。

做完后整理一下笔记。

看第三遍试题选编,把未划去的题目再看一遍,若能熟练掌握的就划去,否则留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