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的成功无法替代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形容父母教育子女失败的句子

形容父母教育子女失败的句子
1. 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缺乏方法和策略,没有把握好教育的重心和要领,导致子女教育失败。
2.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考虑孩子的能力和兴趣,对孩子造成了过度的压力,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动力。
3. 一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不愿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限制,导致孩子性格软弱、行为不端。
4. 父母长期放任孩子,不对其进行及时的约束和教育,导致孩子优柔寡断、缺乏责任感,舌灿莲花、口不择言。
5. 有些父母因为过于忙碌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了问心有愧的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6.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用了错误的方法,如过于武断、强制命令等,导致孩子反感、逆反,甚至产生对父母的不满和抵触。
7. 一些父母没有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孩子迷失在虚荣、浮躁的社会中,不知道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所在。
8. 父母不够耐心,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同情,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指责,让孩子产生了无助和厌倦的情绪。
9.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表现得过于苛刻和严厉,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满,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尊敬。
10.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够关注,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表面的形象,导致孩子的内心世界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不管事业多成功都不能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时下的家长,大多专注于自己事业,从早到晚,每天都是生意、工作,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很有可能就会被忽略掉,或者是重视不够。
以下为我们归结的亲子教育10大理由,您有什么看法吗:一不管事业多成功都不能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事业很成功,一直都专注在自己的事业或生活中;却忽略了孩子心灵、思想上的关注和教育,当孩子13、14岁,猛然间发现:孩子不成才、不努力、甚至还有很多坏习惯!不听话、与父母关系不好、厌学、逃学……他们以为那么努力工作,是为了孩子!赚那么多钱,是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物质无忧!当发现孩子不像自己预想那样的时候,他们整个精神、思想崩溃了!多少豪门家庭,父母死不瞑目!为什么?孩子丧心病狂的为争夺家产而弑父杀兄!那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惨剧?一句话,父母年轻时对孩子教育的不当!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孝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社会问题!还不都是小时候父母家庭教育的不当!二家庭、父母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因素现代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研究发现:家庭是影响孩子智力、性格以至整个人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把孩子的教育、成才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想法。
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更是家长的头等大事!三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可以说是越小越好教,如果你让他从小养成一些优良的习惯、性格,之后的教育、成才真是水到渠成;如果孩子养成了坏习惯,或者说对以后的学习、成才没有帮助的习惯,以后教起来事倍功半!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你给孩子的影响是什么,你知道吗?四孩子教育的成功捷径!做任何事都有成功捷径!就是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医生,有哪个是尝百草从零开始自己去研究的?烧菜做饭,又有多少人都是别人教的,特别是高手,几乎都是名师指点!再说驾车技术,有几个人是独自琢磨出来的?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其实做任何事都该是如此!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比起自己去慢慢探索,不仅能省去大量摸索的时间,更能快速获得成功!可惜在孩子的教育这个重大问题上,家长就没有这么想了。
家长培训讲座发言稿: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家长培训讲座发言稿: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家长培训讲座发言稿肖伟魁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家长怔住了,马上陷入了思考:孩子还是宝宝的时候,我是多么多么地爱他,恨不得每天捧在手心;随着孩子长大,我一天天不再那么爱他、不再那么关心他,甚至动不动就骂他、打他,恨不得把这个“大宝宝”塞回妈妈的肚子……家长们,孩子生下来,就不能退货!孩子生下来了,你给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可孩子的学习呢,却无时无刻不让你揪心: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完成,考试分数低,经常接到教师的投诉电话……问习题摆在眼前,你却无从下手。
家长们,我们的孩子,不光要“养”,你还要学会“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教给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等等,这些永远都比你给他吃、给他穿重要多了。
怎样让孩子优秀起来,怎样让孩子在如此剧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呢,就这个问习题,我谈一些感想:一、磨练孩子的意志,给足孩子成长的动力“十年寒窗,百炼成钢”,每个人才的成长,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们为了知识,为了将来,必须要去辛苦耕耘着他们的明天。
我经常跟孩子们讲“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不去付出,哪来的收获?”每个孩子成绩的背后一定有他巨大的付出,现在的付出是为了自己以后更好的幸福。
家长们要告诉孩子:1.读书其实不是苦难,而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你只有经历了成长,在矢志不渝地发奋学习后,生活才会为你打开幸福的大门。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孩子,必须努力出人头地,才能有资格享受果实!成长的道路必须自己走,没有人能替代你长大。
3.读书很苦,其实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要想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必须要努力的学习。
因为只有学习才能真正的可以改变自己,从古到今任何有大成就者,无不是努力学习、日夜奋战之人。
通过学习你可以强大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成为知识渊博之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10种教育骗局,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10种教育骗局,正在毁掉你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努力学习就是最重要的责任。
对于家长来说,教育好孩子,是终身责任,更是任何事业都比不上的成功。
然而,近年却屡屡出现教育失败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更无法撤回重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为人父母,我们不需要考试,但一定要坚持学习,经常反思,负起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人民日报》曾经总结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为自查表,请一一对照:1.给孩子特殊待遇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3.过分注意孩子4.轻易满足不合理要求5.允许孩子懒散6.对孩子央求7.包办替代8.大惊小怪9.剥夺独立10.害怕哭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当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作为源头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父母一定要及时自查,别让你错误的教育方式,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01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中了几把第1把刀:关爱太多, 导致孩子不知珍惜。
许多父母对着孩子总是小心翼翼,然而孩子不懂感恩,你的关心过度,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珍惜。
第2把刀:唠叨太多,导致孩子逆反对抗。
父母每一次“说教”都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指责他。
父母若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就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3把刀:干预太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
很多父母太疼爱孩子,恨不得给他们穿衣、喂饭、做作业。
若父母一直插手,包办代劳,就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第4把刀:期望太多,导致孩子难以承受。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孩子无法完成,就会自责,备受打击,严重者会失去信心。
第5把刀:责备太多,导致孩子失去动力。
一些父母遇到问题只会责怪孩子,不想办法解决,也不反思自己,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与父母有关。
第6把刀:迁就太多,导致孩子不知约束。
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许多毛病,养成许多坏习惯,若父母一再迁就、让步,一定会宠坏孩子。
我们从未反思过自己为何总是没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

我们从未反思过自己为何总是没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父母的陪伴, 是最好的亲子教育。
作为孩子的父母,你有多久没有好好陪过你的孩子了?“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这是一句很多孩子内在的心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才是成功的父母?有时间从容的陪伴孩子调查显示:中国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
幼儿时期父母愿意“投资”亲子关系,孩子一生都能获得正面回报。
01陪伴为何成为父母的难题?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亲子教育。
作为孩子的父母,你有多久没有好好陪过你的孩子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父母们面临着最复杂、最不知所措的难题。
他们是飘一代:和父母,和爱人,和孩子,时常演绎着双城甚至三呈事。
他们是在路上的一代:他们不是在去另一个城市的路上,就是在去另一个国家的路上,不是在去另一个大洲的路上,就是在去另一个星球的路上。
在路上,有无限可能,生活也因此而无限选择。
他们是“421”一代: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让教育方式充满了代际冲突。
二胎的开放,也许能缓解,但不能解决。
他们是巨婴一代: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在被宠爱、被呵护、被关注的环境里长不大,成为巨婴,在经济和精神上双重依赖父母。
这样的巨婴为人父母时,又该如何面对孩子?他们是手机一代:人人都有网络和手机依赖症,生活退化为网络社交生态,周围遍布点赞党。
世界越来越大,家庭越来越小。
网络社交越来越活跃,陪伴家人越来越稀缺。
信息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
牵着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大笑,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并不只是让孩子成长,而是飘一代父母们自身的成长:学会告别巨婴、啃老,和孩子一起应对生活给予的阴晴冷暖,风霜雨雪。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亲母亲都不能缺位。
父亲的缺席,会极大的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2014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好爸爸教室全国公益行”项目针对“家庭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九成孩子希望父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自己。
家庭教育论文(五篇范例)

家庭教育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家庭教育论文加强家庭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由此可见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对其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对青少年的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它们都各有各自的特点。
其中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大、涉及内容广和实施难度大,如不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将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和社会教育的效果,只有了解了这些难点,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引起注意,并逐步化解,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常见的难点分为以下几点:1、家长难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相互沟通难。
在许多家庭中存在着“重教不懂教”、“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好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技巧和方法掌握得不太多,不多或很少,他们仅依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家族中留传下来的家庭教育经验教育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表明,79.2%的父母们没学“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52.5%的父母们没学过“儿童教育知识”,88.3%的父母没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69.5%的父母没学过“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45.5%的父母没学过“儿童卫生保健知识”,51.6%的父母没学过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
因此,他们不可能从教育学、心理学的高度把握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最终导致了孩子对家庭教育的不满意。
据广州市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发现,2004-2009,广州青少年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满由23.2%增长到42.8%。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沟通是了解孩子思想的唯一途径,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2、严格要求实施难,在亲情或血缘关系的作用下,有的父母过于关心子女的生活,子女做事事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有时出现软磨或拒不执行的现象,父母不及时严格的要求。
对于子女提出的无理要求答应或部分答应,进行妥协让步,使其任性不断的膨胀,采取的教育措施也不得力,管理也不十分奏效,以不出大碍为原则,处于放任或半放任状态。
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失败

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失败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智慧教子,如何在享受心灵生活中来实现人生成功。
我认为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四次成长:0到25岁是播种智慧的春天;25岁到50岁是发展智慧的夏天;50岁到75岁,是收获智慧的秋天,而75岁之后,应该是浓缩智慧的冬天,在这个年龄段,如果都实现了成长,那将是一种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快乐工作的自然状态。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位家长,30多年前,在向自己的儿女学习,与儿女一起成长中,实现了人生第二次成长。
今天,我又在和我小外孙在一起,与他共同成长实现着人生第三次跨跃。
有人说,男人用知识和力量改变世界,女人用智慧和情感改变男人。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女一块儿共同搞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老人才能有健康长寿的未来。
这里,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有一位女士,自从嫁到河北省衡水县一个村子后,她相夫教子,努力和丈夫共同创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3年之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让村子里的孤寡老人也享受到幸福和快乐,于是把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全都管起来。
夫妻俩这样一干就是30年。
30年中,他们除了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伺候和照顾外,还在自己的小企业里安置了很多残疾人,为这些人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她还收养了不少智障孩子,让孩子们享受家的快乐,帮助他们一块儿来成长。
她就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林秀珍。
还有一位母亲叫王桂池,她有了孩子之后,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面对孩子,大人有了第二次成长的机会。
如果大人能够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块儿成长,不仅大人自己能够实现人生成功,孩子也会在大人带动下,实现人生成功。
王桂池和丈夫一块带着孩子们回到农村老家,让自己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交朋友。
孩子们不仅向农村孩子学习了生活智慧,还主动把自己的书本、铅笔送给这些贫困农村孩子。
他们和农村孩子一起疯跑、玩耍,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接受农村生态文化的滋养,也渐渐爱上了农村,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农村的孩子。
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亲生子女还是收养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值得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有时候父母可能会犯错,导致在教育孩子方面失败。
成功或许可以弥补这些失败,但绝对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首先,成功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因为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个成功的事业或者财富的积累并不能代替对孩子的关心和教导。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激励,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和道德的。
一个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他或她可能忽视了孩子的需要,而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事业和成就。
其次,教育失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甚至可能持续一生。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他们可能会在成年后面临许多困难。
例如,他们可能缺乏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的能力,或者很难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教育失败所导致的,而成功并不能弥补这些问题。
另外,教育失败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严厉或者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冷落或者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比如自卑、焦虑或者抑郁。
成功并不能补偿这些心理创伤,只有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此外,教育孩子的失败可能还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个缺乏良好教育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社会问题的制造者,比如犯罪或者成为社会福利的负担。
教育孩子失败的父母可能会忽视对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追求错误的目标或者选择错误的行为方式。
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成功并不能去弥补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失败。
综上所述,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成功并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诲。
教育失败的影响是持久的,可能会对孩子们的生活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的成功无法替代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你与孩子有多深的感情,你的话对他就有多大的威力。
”
——西方格言
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下降时,他们的谈话常常是这样开始的:
“你这样的成绩怎么行呢?我们年轻时想学习没有条件,你现在的条件这么好,可你却不珍惜……不学好本领,将来你以什么立足于社会呢?”
这就是讲道理的谈话。
你期望这样的谈话能对孩子有什么触动吗?孩子都是现实导向的人,很难勾画出自己的未来。
他们只注重“今天”或“明天”,可“明年”就太遥远了。
你说的那个“将来”,则更是“明年”才可能加以考虑的事情。
所以你的谈话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我已尽责”的自我安慰。
如果变换一种方式,以平静而低沉的声音说:“孩子,我们看到你的成绩单的时候,简直要气疯了。
你妈妈很伤心,我到现在也还没有冷静下来,所以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
这就是同孩子们谈感情。
比较起来,你不难发现,后者的方式比前者更能触动孩子的心,谈话的效力也就会更明显。
谈感情的方法有很多,但谈之前必须有谈的资本,那就是你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基础。
有感情就好谈,没有感情就不好谈。
有没有感情不取决于你,而是孩子,但是你可以争取。
争取的方式不是为他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投入你的“身心”。
孩子们是很重感情的。
如果他们认为这份感情值得他们为之做出一些牺牲时,他们会乐意去做。
所以当你管教孩子时,你们之间的感情同你说话的能量成正比。
感情越深,你的话就越有能量。
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的成功就在于她用爱打动了孩子,而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孩子们知道失去玛丽亚,就意味着失去了阳光和欢乐,他们不愿意。
孩子们可能不懂为什么要做这做那,但只要是玛丽亚要他们做的,他们就高兴去做——为了玛丽亚。
感情是用爱来建立的。
只有“爱”才能使孩子感觉到“自我价值”。
而且是谁爱他,他就会感到自己在谁眼中的价值,他也就会为这价值来自我约束,使自己与这价值相符,说白了就是不辜负这片爱心。
如果你的批评、要求、劝告、眼泪没有对孩子产生什么效力,那么你首先要反省的是你同他之间的感情关系,而不是寻找孩子的过错。
因为这状况清楚地表明孩子觉得你对他爱的程度,还不足以使他为之做出某些“牺牲”。
或者是孩子觉得你可爱的程度还不值得自己为你做出某些“牺牲”。
要知道,孩子在改正错
误的初期,都认为自己是在做牺牲。
因为以前他觉得那样“好”才那样做,现在你要他丢掉觉得“好”的东西,这不是“牺牲”吗?
当你确实感到自己与孩子之间已有了足够的感情基础时,尽管孩子还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你起码也有了向孩子说“这是为了爸爸(妈妈)”的资本。
这句平铺直叙毫无修饰的话,足以使那些高深动听的道理显得苍白无力。
可能你会说:“我已经很爱他了。
”——但你要注意,不要以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
也许他知道你很爱他,可是觉得你爱得还不够,起码没有达到作为父母应付出的爱的程度;觉得他在你心里所占的位置太小,起码没有达到与你的事业、你的爱好、你的工作、你的朋友、你的娱乐相媲美的地步。
而他要求的是,在你的心里他能够凌驾于除妈妈或爸爸以外的一切人的感情之上。
有心理学家认为:许多孩子在某一成长阶段甚至嫉妒父母之间的感情。
这有什么办法?他们就是这样渴望得到和占有父母的爱。
对于孩子的这种要求,父母应该感到幸福和自豪,而尽情地施放你对他的爱,不要认为是累赘,甚至逃避或企图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你的时间和情感。
否则孩子会为此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怨恨正在与他争夺父母之爱的客体——你的事业、工作、娱乐、爱好和朋友,从而故意做出某些他认为会激怒你的事,如恶作剧、不专心学习、打架、吸烟等。
由此来引起你对他的注意或使你对他感到失望。
这是他对你“爱”的一种畸形的回应方式。
因为你对他来说不是无足轻重,而是至关重要。
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但十分在乎你的态度。
在这种心态下,你的愤怒和伤心,正是他所期望的,那么你的话怎么可能会改变他呢?所以,要想加重你对孩子讲话的分量,务必打好与他之间的感情基础。
所谓多与孩子们谈感情,就是多进行感情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只限于言语。
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当首推“拥抱”。
有心理学家调查表明,人的一生从小到大都离不开拥抱。
这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心理的需要。
不要认为这是西方国家的习惯,这是人类共同的本性。
在拥抱中,人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种全身心的休息。
焦躁的情绪可由此缓解或平息。
人在情绪平静、心理稳定时是最理智的。
有位美国的中学顾问讲过这样一件事:
我曾有过一次很糟的任务,去告诉一个学生他的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了。
走在路上,我一直在默默祈祷上帝赐给我告诉他这噩耗的勇气和方式。
可是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看到那孩子,我无话可说,只好向他伸出双臂将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许久许久,才在他耳边轻声告诉他这个不幸的消息。
孩子流下了眼泪,在我怀里抽泣着,我们抱得更紧了……
20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我只想告诉你,20年前的那一天,你的拥抱对我是多么重要。
没有你的拥抱,真不知道听到那噩耗时我会怎样。
从那次拥抱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多得你无法想像。
以至于我的儿女至今都从中受益。
”
拥抱对于孩子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除了父母之外,您还能指望谁来代替你担此重任呢?
有个家长对我说:“我的儿子长大了,越来越不听我的话。
每次见面总觉得没话说,这是不是‘代沟’?”我说,你多多拥抱你的孩子。
他说:“根本不可能,他总是躲着我,别说拥抱了,就连握手、搂肩膀这样的接触都没有过。
我们都觉得那样太不自然、太尴尬。
”我说:“父子俩的接触都到了尴尬的地步,你还在考虑自然不自然。
再‘自然’下去,你们之间就形同陌路了。
别忘了,他是你的儿子。
”“那我该怎么做呢?”他问我。
“星期天带他离开喧嚣的闹市,做一次郊游,只有你们父子俩。
在大自然中你们或互相搀扶攀登,或并肩在林中小径散步,不要谈任何有关学习和工作的事,尽量体会回归大自然的松弛与和谐。
当无任何外界干扰的时候,你们父子俩的心灵会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心灵的相通又会使你们自然地拥抱在一起。
根本就没有什么‘代沟’,只是你们的心灵没有机会沟通。
”
多计划、多创造些这样的机会,慢慢地,孩子同你都会习惯这种方式,越习惯也就越自然,感情也越深。
若还不习惯,定有情结在其中。
那父母就更要认真思考对待了。
如果实在不愿接受拥抱这种方式,其他的方式如握手、头顶头、搂肩膀,拍拍头或后背,用力握他的双肩,轻捋他的头发等也都可以采用。
这些动作(我们且称之为“体态语”)所表达的情感是相当丰富的。
如:
你真的长进了,干得不赖!
我相信你,我为你骄傲!
我很关心你,你对我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不是很美好吗?祝贺你!
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对付困难,你不会感到孤独!
这些不愉快的事会很快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没关系,从头再来。
我爱你!
你和我在一起会很安全,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这些体态语和拥抱一样,在感情交流中可以表达比言辞更明确的含义,也有着比言辞更动人心魄的力量。
从今天晚上,你就开始琢磨用一种特殊的体态语与你的孩子接触,来代替你本已准备好的一席长谈。
再加上一种特殊的充满深情的目光和亲切的表情,来提高这一接触的力量。
注意,即使讲话也要改变以往训斥的语气。
试行诚恳的耳语,也就是所谓的“说悄悄话”。
要知道,耳语要比正常音量的表达更令人信服,更容易打动人。
因为仅就耳语的姿态而言,就已经表明两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了。
如果耳语和体态语双管齐下,一定会使你与孩子的谈话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