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高分子材料考研成功心得
清华材料考研

清华材料考研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高校,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清华材料考研的录取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下面将从考研大纲、复习重点和备考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考研大纲是考生复习的重要依据。
清华材料考研的大纲主要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材料工程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个部分。
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晶体结构、缺陷和位错、相图与相变等内容;材料工程专业知识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内容;综合素质包括政治、英语等科目。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梳理和强化。
其次,复习重点需要考生重点关注。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部分,考生需要重点复习晶体结构、缺陷和位错、相图与相变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整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材料工程专业知识部分,考生需要重点复习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考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
在综合素质部分,政治、英语等科目也需要考生重点复习,这些科目在考研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最后,备考建议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考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各科目的复习时间,保证每个科目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
其次,考生需要注重练习,通过做大量的真题和模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查缺补漏,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最后,考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
总之,清华材料考研是一个需要考生付出较大努力和精力的考试,但只要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备战,最终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
2016年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考研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辅导学校

2016年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考研经验分享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这届材料学院的具体录取情况。
一共有56个人参加了考研复试(其中学硕线是355分,专硕线是330分),其中学硕组有27人,录取21人。
剩余淘汰6人进入专硕组复试。
专硕组有29人,加上学硕淘汰的6人一共35人,录取28人。
也就是说复试56人一共有49人录取到材料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剩余7人也都调剂到其他学院,最后也都进入到了清华大学中来(其中1人调剂到物理系,2人调剂到生物系,4人调剂到精密仪器系)~所以说努力加油,只要初试分数线上了清华,就一定能留在清华~(当然,听说还有往中科院调剂的。
)好的,大数据分析完了。
就说说我的个人情况,我的初试分数是349分,其中政治62分,英语一69分,数学一92分,专业课126分。
排名位于专硕组11/29。
可惜复试面试的时候由于太过紧张,遗憾被刷,不过最后还是撞大运,录取到了物理系学硕。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哈哈哈~下面我就分初试篇和复试篇两个环节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吧。
(一)初试篇对于报考咱们材料学院的同学来说,需要考试的科目共有四门,就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和838-材科基-物理化学或839-材科基-固体物理。
方法就是围点打援,攻克自己薄弱的环节。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英语和数学,对于跨考(有些同学是冶金跨材料,其实也算半个跨考)的同学来说,专业课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务必保持各科平衡发展,单科都要过线,然后再保持总分上的优势!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一下几科我的复习方法①政治。
关于政治,我是62分。
其实关于政治,我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
政治这门课,只要不是想拿70分以上的高分,十月份开始复习都是不晚的。
我的方法就是先看肖秀荣的大本,然后看完一章做一章习题和1000题,听大神说习题和1000题需要反复的做,可是我也仅仅只做了一遍,最后到了11月买了肖秀荣的8套卷,和12月最后的冲刺4套卷。
其实最后反复背着几套题目(现在押题已经不是太准了,由于肖秀荣风头太足,政治命题组都有点‘反肖秀荣’押题了)就差不多能理解政治大题的套路了,每年政治主观题的平均分都有30分,所以只要答好选择题(建议拿到30分以上),政治分数就不会成为你太大的问题了!所以说,有空多练习练习选择题,在十一月中旬前,政治都可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就翻阅看看就成了,到了十一月下旬一直到考前,就被政治大题的套路,将其融会贯通,记在心中。
关于学习高分子材料概论的认知感受作文

关于学习高分子材料概论的认知感受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习高分子材料概论,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振奋。
高分子综合实验心得体会

高分子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在高分子综合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高分子材料的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实验操作的细致和耐心,也进一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高分子材料的常见制备方法,包括聚合反应、共聚反应等。
我们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等常见高分子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成型。
我们使用了注塑机、挤出机等实验设备,制备了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高分子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薄膜等。
通过这些加工和成型实验,我了解了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原理和加工工艺,并学会了如何调整加工条件来获得理想的制品。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进行了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和性能评价。
我们使用了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进行了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了解了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并学会了如何评价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劣。
通过这次高分子综合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耐心和细致。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控制实验条件,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重复性。
同时,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和多个试样的制备。
因此,我们需要具备较强的耐心和细致,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实验工作需要多人协作进行,我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问题,需要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解决。
通过这些实践,我进一步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通过高分子综合实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高分子材料的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清华大学材料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分享的论文

摘要: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位学长的考研备考经验,希望能够让大家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毕业于北京的一个普通211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考研总分360+,数学120+,政治70+,专业课120+,英语40+,英语差清华材料的工硕线几分与清华无缘,现已调剂至北京一所高校。
从4月开始复习,全心全意复习了将近一年,得知考试成绩尤其是得知英语差1分后痛苦万分,很多朋友都劝我二战,但还是没有勇气再全身心地投入一年。
本身从再次复习那些应试的东西上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我现在也很怀疑是不是还能承受那样的身心双重压力。
当初高考的时候,考了个尴尬的分数,本来像哈工大,武大这一类的名校也是可以去的,但是出于对奥运会和对有清华的北京的热爱,选择在北京读书。
无论如何,这次考研是我最最接近清华的一次,虽然结果有些令我无法接受,但是对于我而言,这次考研我尽了全力,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我确立了今后的目标,明白了MSE是我今后都想要从事的领域。
有点扯的远了,我主要从考试的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吧,我觉得有些失败的经验可能对备战的学弟学妹们会更有帮助的。
数学先说一下,材料专业全国所有的院校基本都是数学二,但是清华考的是数学一。
像我本科的时候,连概率都不是必修课,所以概率与数理统计需要大家自学。
我在自学概率的时候也发现了许多乐趣,从事后来看,我觉得概率统计的知识对于工科学生来说确实是必须的,在学习的时候领悟了概率统计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
而且材料专业深入学下去,材料的一些机理性的东西,热,电效应都是需要有概率统计基础的。
所以我觉得清华考数一在彰显了它的与众不同外还是有它的实际意义的。
参考书的选择。
我对数学这门考试心态很复杂,高中数学是我的强项,对学好数学我有很大的信心,但是本科的时候学的非常的差,高数两次基本60分多点,线代还可以80多但是准备考研的时候基本已经全忘了,概率没上过,完全自学。
考研心得体会:从高分子到思政教育的跨越

考研心得体会:从高分子到思政教育的跨越考研心得体会:从高分子到思政教育的跨越的相关参考内容,考研心得体会:从高分子到思政教育的跨越不久前,有一个女孩在南开大学复试结果公示的宣传栏旁和朋友相拥而泣,她就是化学化工学院152-1的杨冬至,以总分351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马克思......考研心得体会:从高分子到思政教育的跨越不久前,有一个女孩在南开大学复试结果公示的宣传栏旁和朋友相拥而泣,她就是化学化工学院152-1的杨冬至,以总分351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研本就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跨专业考研更是令不少人望而却步,而杨冬至却毅然选择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跨专业考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她说:学生会主席的身份使我接触到很多辅导员,他们大多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我很羡慕和敬佩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谈吐气质。
我在学生会任职期间也曾有幸代表学院参加过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使我萌生了跨专业考研的念头。
后来得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专业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许多高校该专业的研究生也在扩招,我便在*上查询了相关资料,包括就业前景、专业论文等方面,最终下定决心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杨冬至回忆道:我身边同学的考研方向基本都是本专业,而我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这让我与身边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路径都有所不同。
当别人都在讨论专业课题目时,我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当别人在看高数时,我在反复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视频,这让我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但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杨冬至坚持下去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我选择跨专业考研并一路坚持下来的原因,那就是热爱和信念。
复试时,老师问杨冬至为什么选择跨专业考研,她给出了这个答案。
杨冬至始终怀揣着最简单、最真挚、最热烈的梦想,矢志不渝地追寻自己的人生之路。
考研初期,杨冬至做了很多准备。
针对专业课,首先要打好基础,多看课本,把知识点进行整理。
考上清华研究生的经验之谈

考研经验谈清华大学449分:数学147,专业课141分,政治81分,英语80分。
吃饭尽量不要吃带骨头的或是带刺的菜,比如说吃鱼,因为这样会比别人吃饭多用时15至20分钟,比如同吃鸡蛋糕的人相比,用时多出20分钟是绝对有余的,这是我对考研吃饭的经验总结。
其实考研作为人生难得的拼搏过程,有很多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又不知如何说起,就从吃饭说起吧,但这决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效率的行为方式(可以用于很多环境),事实上相信大家会在不断深入的学习过程里对这句话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
0前言走过2012年的考研说实在我心中确实始终如一潭泉水,波澜不惊,没有很多人那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考研就是拼命”之类的激扬之感,也没有在选择学校时那种“非生即死”的英雄气概。
我深感学习是一种平常事,是一件每天都有所收获的事,而不是依心情而定,想学有勇气时一学一整天,不想学时则无所事事、毫无目的。
对于选择学校来说,我认为理智和实力最重要,虽然我欣喜于自己报考清华大学能打出449分的成绩,但我任然认为是否选择或者考上清华大学并不能定义未来,更不能决定一生的成与败,而理智的选择过程和默默奋斗的过程则是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之所以说学习过程是一个波澜不惊的过程,这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内容。
有很多人不知道考研是什么、数学要求怎样的思维方式、英语又是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这很正常的,其实开始时我也不知道。
一开始我还以为数学仅仅指高数,后来才知道共有三科:高数、线数、概率,现在想来是何等可笑。
当然我希望大家不要一笑了之,要看到无论基础如何,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都是一个由“无知”变“有知”的过程。
因此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则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我从大一寒假后就决定考研,并希望最好能考上清华,因此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搜集材料。
这是一个大量浪费时间的过程,很辛苦,有时候从上百个所谓的著名的老师或辅导班材料中也找不到一个真正传授思维方式和知识的材料,而多数材料的中心主题都是“你报我的班没错、我最了解考研”之类的思想,并且传递虚无缥缈、豪情万丈之类的思想,当然能否看出这一层也要看个人的智慧。
一个学长的“我的清华考研经验”,个人认为很好

本人认为考上清华的同学,不只具有超强的考试能力,他还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更有超强的毅力和坚强,他们的表述能力也很强,所以推荐考研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我的清华考研经验有梦想就要去尝试,有可能就要去实现!----我的考研经历经验◎前言篇我想我是迷迷糊糊进入大学的。
因为在学并不喜欢的专业,刚入学的时候我就认定自己不会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毕业后要么工作要么跨专业考研,我肯定要离它远远的。
可是,我并没有好好想清楚大学这四年应该怎么过,尤其对于学习这件事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
大一时,发现身边充满了这样的人:相当关心课程的考核方法,只学要考的内容,疯狂追求高分。
心里隐隐觉得看不上这样的态度,但也并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满意的定位。
我常常想: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学习?也许高分能有助于保研有助于找工作有助于出国,也许学习也就这么回事,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一个跳板,可是,大学四年真的是纯纯粹粹为了以后而活吗?而且,就算是为了以后而活的话,高分就够了吗?(这里只讨论知识方面的内容,不涉及什么其他各方面能力锻炼)。
后来,接触了两个同学,专业知识是公认的好,老师也很欣赏,但从来只拿三等奖学金,因为邓论毛概以及一些可以投机取巧的课程从来都只能拿60多分,不做学生工作也不和辅导员中心组套关系。
除所修课程外还看很多专业相关但不考的东西。
我想,这样是自己欣赏的吧。
不管怎样,大学也快结束了,以上两种人看来我都没有做成。
大二下学期,我决定考清华本专业,纯粹因为喜欢这个学校也逐渐喜欢了这个专业,决定前并没有去调查了解太多的东西,后来知道有些难度,不过,我还是相信自己还是想拼一拼。
大三上我开始关注考研,搜集相关信息,登陆各大考研网站,浏览相关考研经验帖,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
尽量掌握全面详尽的信息,那时对考研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复习以及心里调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大三下正式开始复习,买公共课的参考书,托北京同学去清华买专业课的资料,每天在忙碌充实中度过,大三假期回家5天,之后一直在18栋和大家一起备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清华高分子材料考研成功心得
哈哈,考上了哈,说一点建议好了。
我对复试印象比较深哈,因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紧张呢。
今年复试比去年晚了几天呢,一直等到了3月中,急死我了。
然后就是复试啦:
一.首先是自我介绍的,用汉语哈,3分钟左右吧,一般都不会超时的
二.根据你的自述和上交的材料,导师们会提问啦
说一下建议吧:
英语:我觉得英语的复习方法是理解单词,会分析句子,做好真题就行的。
我记得老师说过单词和句子分析能力决定你的英语底子呢。
单词我是用的词根词缀记得呢,这样比较快哈。
可能有同学不知道词根词缀法吧,我也只懂一点点,我说下吧:sense是感觉的意思的,consent就是同感的意思(因为con前缀是共同的意思,共同的感觉就是同感的),resent就是反感(re前缀是反),还有insen sitive,presentiment ,hypersensitive,senseless好多好多呢,额,我记得考研里关于se nse的有十几个,考完试只记得这几个了。
词根词缀就是通过一个词根,然后加上前缀后缀变出好多好多单词的,对快速记单词很有效的哈。
长难句的话,会找句子主干就行的,就是找出其中的主谓宾,用括号把从句成分括起来,这样看句子就很清晰啦,新东方唐静就是这么教的呢。
然后就是做真题的
数学:我觉得大学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不好理解,但考研数学题目考法很固定的,所以呢理解了数学的本质之后,做好历年数学真题,数学考120也不难的。
我举个例子吧,复习开始微积分第一章就是算各种极限。
很多同学上来就是洛必达的,但是考研题很多用洛必达是不行的啊。
我觉得得先明白极限的本质呢,极限的比较就是看趋近的快慢,相当于无穷小的比较呢,我看到同学的参考书上求极限有十几种方法呢,看得晕死了,张宇老师说过方法太多就是没方法的,只要是看趋近快慢,就用泰勒展开,考研题一般展开到3项,泰勒展开后上下比较,极限题就算出来了啊。
其他的章节也是类似啊,反正懂了每章的本质就好做题的
物理化学:清华物化的特点是厚基础,重分析,不容易考高分的。
考完后很多题都能找得到出处呢。
好在原题偏多,所以做好历年真题,我觉得是个比较好的方法。
因为专业课知识量是最大的呢,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看看历年真题再去复习就比较好,这样的话范围就少了好多的。
物化名词是演绎型的,就是说是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比如说焓,熵,吉布斯还有很多很多,不好理解的时候推导下数学就能明白的。
14,15年清华物化和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呢,所以要根据最新的真题复习呢,因为这2年的题就代表了命题老师的思维变化呢,你得跟上出题老师的思路呢。
比如说15年清华物化新增了考纳米颗粒和高能表面等概念,这在以往的真题中是没有的。
还有14,15年都新出现的选择题,还有15年没考相图题,新增的滴定时电位变化的大题等。
专业课内容很多,但充分研究了近3年的真题后,你会发觉范围就少了很多,这样复习起来就很轻松,也很有方向啦。
所以一定一定要认真研究真题呀
我觉得考清华高分子材料你要明白的是:
一.你得找到高三时紧张备考时的状态呢,每天复习都有收获的才行啊
二.给大家一个定心丸啦;进了复试,就能留在清华的。
比如说14年进复试的同学中刷了几个哈,调剂进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
三.政治和英语一般同学都考个60多分,专业课都是125分左右的;数学的话都是120分以上,110分以下的很少见过的
四.无论哪一门课,历年真题都是最好的资料的,比任何模拟题都好的呀。
历年真题,尤其是近5年的呀,都是要认认真真做扎实的啊
五.你本科是啥基础没关系呢,只要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复习就行的,因为录取看的是你的考研成绩呢,不是你的本科成绩哈。
所以不要有思想包袱呢,这也是学长告诉我的呢
复习过程的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吧,我企鹅号是11零三肆七九九伍九。
不是考清华高分子材料的就别找我了吧,因为别的专业我也不懂哈。
我觉得考清华就是实现一个梦想,让爸妈为我自豪一次,所以吧,要是下决心了,就是好好努力了,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