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明区域

合集下载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区域文明是指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特点的社会组织形式。

早期区域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以深入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早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在地球上的不同区域,由于气候、水源、土地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1.1 尼罗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也是非洲最长的河流,流经沙漠和丛林,为古埃及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

这里的人们利用河流的洪水冲积来种植农作物,从而发展出完善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机构和宗教体系。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黄河的泥沙淤积使得这片土地肥沃且适宜农业生产。

在这里,人们通过渠道灌溉、农田平整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精细的农业生产。

同时,黄河流域还有大量矿产资源的存在,为早期中华文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1.2 印度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是印度河和恒河的流域。

这里气候多样,有山脉、平原和沙漠等地形特征。

恒河河流的存在为古印度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水源,而河流冲积平原则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土地条件。

此外,印度河流域还出产丰富的金属资源,如黄铜、铜器等,为早期印度文明的工艺发展提供了支持。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之间,其中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主的河流环绕。

这个地区地形平坦且多沙漠,但由于两河的气候特点和洪水灌溉的存在,使得这片土地成为早期人类聚居和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粘土和石油资源,为其文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早期区域文明在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以下是对比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等文明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简要分析。

早期文明区域

早期文明区域

地理位置: 东临大西洋 西濒太平洋 远离欧亚大陆
中美洲丛林 种植玉米
奥尔梅克文明
被称为“印第安文明之母”
玛雅文明
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 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 带丛林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 考古人员在中美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 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 的热带丛林建造了一座座规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筑。 雄伟壮观的提卡尔城,其电脑复原图出现在人们面 前时,许多现代城市的设计师也自叹弗如。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 之间的土地,亦称“两河流域”。
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 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 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
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 建的。现已不存。
古埃及象形文字 (纸草文字)
太阳历

在公园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
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
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
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
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只会的埃及人还
根据尼罗河和谁的涨落和作物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分 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没已集结为4个月,公 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5天称为“闰日”,作为节 日,如此全年365天。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
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
。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何理 解?
• 因为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首先,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若无 此水,埃及人将无法生存;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早期文明发祥地》教案及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早期文明发祥地》教案及反思





活动一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
1.课件出示: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泰姬陵等图片,说一说这些图片都是什么?是哪个国家的?
2.过渡语: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2)教师随机出示课件(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房屋、雪屋、船屋示意图)提问:同是住所为什么呈现方式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3)从住的房屋可以看出中华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4)此时你想说什么?
《中华早期文明——食》
(1)教师播放视频《中华早期文明——食》,提问:从视频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关中华早期文明的信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随机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早期文明发祥地》教案及反思
第13周
星期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班级
6
授课内容
早期文明发祥地
课前准备
课件
执教者
道法老师
教学
目标
1.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的意义。
2.知道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遗迹,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大河流域往往土地肥沃,加上大河的灌溉,农业自然发达,人们吃饱了,穿暖了,才会有繁荣的经济,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人们说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大河造就了孕育文明古国的摇篮。
活动二中华文明发祥地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摘要: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不同形态,我们可以在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所信奉的“图腾崇拜”这一自然与血缘的神秘统一中发现其共同具有的人类学前提。

然而,不尽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又使得这一共同前提在上述三大区域内得到了不同的利用、发挥和处理。

在“古典的古代”这一海洋文明的基础上,希腊人抑制了“图腾崇拜”中的血缘因素,而将其中的自然因素神秘化,从而导致了西方式的宗教文化;在“亚细亚的古代”这一黄河文明的条件下,中国人抑制了“图腾崇拜”中的自然因素,而将其中的血缘因素世俗化,从而导致了儒家式的伦理文化;而在“雅利安人入侵”这一特殊的文明变故中,印度人同时利用了“图腾崇拜”中的两大因素:一方面将其自然的成分神秘化,一方面将其血缘的因素宗教化,从而形成了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

正是这种不同的文明路径,使得西方、中国、印度在其后漫长的民族心理和社会结构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表征。

关键词: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文明;路径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曾经指出:“马克斯.韦伯对西方人的一种误解的长期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误解是:印度教徒、埃及人和阿拉伯人都是东方人。

韦伯认为印度文明不过是东方文明的一支,其余的两支则是中国文明和日本文明。

……然而,印度教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从家庭结构、政治发展、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或种姓制度去观察,它同东方的差别和同西方的差别一样大。

”其实,早在许烺光之前的梁漱溟就已经将印度作为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第三种文化”加以研究了。

在其著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写道,“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这三条路径样法:(一)向前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这是三个不同的路向。

这三个不同的路向,非常重要,所有我们观察文化的说法都以此为根据”。

“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一、认知早期文明的区域1.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西亚的__ __、北非的__ __、南亚的__ __和__ __、东亚的__ __和__ __,以及欧洲的__ __地区。

2.早期文明的两大类(1)____。

古代四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都发源于___,称为“大河文明”。

(2)____。

欧洲文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发源于____(即源于海洋),称为“海洋文明”。

3.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1)北非(古代埃及文明):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尼罗河蜿蜒北流。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

国家在更大规模上利用尼罗河发展灌溉农业。

(2)西亚(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的河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

但因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也不稳定,两河沿岸的农业更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3)南亚(古代印度文明):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4)东亚(古代中国文明):远古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丰富,地势平坦,易于开垦和耕作;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适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5)欧洲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二、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标志:___的出现,____的产生,____的出现。

三、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比较古代四大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思维延伸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相同点?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属于大河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水源充足,水力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都位于北纬30°附近,属于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2.东、西方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有何不同?从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不同: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西方文明以海洋为依托。

道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起决定作用,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早期人类文明对自然环境旳依赖性大
大河流域旳 文明发祥地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长江与 黄河流域
阶级旳分化、 国家旳出现 和文字旳发 明,都是人 类迈进文明 时代旳主要 标志。
课本108页最终一段
复习:大河文明
区域文明
文明特色 (文明旳标志)
文明 古国
共同点
阶级旳出现、国家旳 两河流域 形成、楔形文字等 古巴比伦
20°N
非洲
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这些区域孕育早期文明旳原因?
(1)大江大河水源充分,提供浇灌水源和便利旳 交通; (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40°N
尼罗河流域
20°N
两河流域
亚洲
印度河流域
40°N
黄河长江流域
20°N
非洲
这些文明旳产生,阐明了自然环境与人类 文明有着怎样旳关系?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中国
伴随定居生活旳拓展,在亚洲和非洲旳大河 流域,各自形成了几种早期文明区域
地理位置:西亚 今日旳伊拉克境内 自然环境: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河流: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说说两河流域旳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河流)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1.尼罗河是埃及旳水源 2.尼罗河是埃及主要旳水路交通要道 3.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旳涨落和农作 物旳生长规律,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部太阳历。
大约5023年前,埃及就有了象形 文字,最初刻在石头上,后来用纸 草、芦苇做材料,写在纸草卷上。
纸草文书 象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
文字发明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文化旳传播和传承,对人类 文明发展起着巨大旳推动作用 。

早期文明区域

早期文明区域

2、中美洲文明产生的过程
中美洲丛林 种植玉米 形成村落 3000年前发 展成文明
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
玛雅文明
马丘比丘遗址
奇 琴 伊 察 观 象 台















玛雅建筑——金字塔
玛雅文明的消亡
让世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 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 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与它奇 迹般地崛起和发展一样,其衰亡和消失 充满了神秘色彩。8世纪左右,玛雅人 放弃了高度发展的文明,大举迁移。他 们创建的每个中心城市也都终止了新的 建筑,城市被完全放弃,繁华的大城市 变得荒芜,任由热带丛林将其吞没。玛 雅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于美洲的热带丛林 中。
诞生于爱琴海与 中美洲地区的文 明
克里特文明
中美洲文明
地理位置 1、克里特文明大致在今天什么地 方?最早开发的是什么人?当地自 然环境怎么样?
希腊
米诺斯人
海洋文明
自然环境
克里特岛东部平原 适于农耕,以种植 谷物、橄榄、葡萄 为主,还生产鱼和 橄榄油
地理位置
成为地中海 周边地区的 贸易中转站
古希腊航海浮雕
④发明了文字。
文明时代的标志
城市: 乌尔、乌鲁克
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
乌尔城
美索不达米亚最富裕的贸 易中心之一
前者比较形象,后者比较抽象
二、尼罗河流域
尼 罗 河
非 埃及

1、尼罗河流域大致在今天什 么地方,最早开发这里的是 谁?
古埃及人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8.2.1早期文明区域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8.2.1早期文明区域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古埃及人就开渠
古 埃
筑坝,兴修水利,
及 壁
在肥沃的土地上画辛勤耕源自。(2)城市遗址: 孟菲斯城
(3)文明表现: ①农业聚落的形成;
②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③文字的发明。(象形文字)
象纸
④国家的出现与统一:
形草
距今5500年前后;距今5100年前后。文 字
文 书
3、印度河、恒河流域(距今约4500年)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②河流: 黄河、长江
③土壤:
肥沃
(2)城市遗址: 仰韶、龙山 龙山文化遗址 仰韶村文化遗址
(3)文明代表: ①出现国家(夏); ②出现阶级分化现象; ③出现文字。(甲骨文)
从纬度和温度带角度描述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 的共同特征?试分析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形成 的有利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4500年
4000年
地点 西亚
非洲
南亚
东亚
自然 环境
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遗址 代表 乌鲁克
孟菲斯
摩亨佐• 达罗
仰韶、 龙山
文明 表现
出现城市、国家、文字、阶级等。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2、尼罗河流域(距今约5500年)——古埃及
(1)自然环境 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②河流: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 ③土壤:
泛滥后肥沃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①尼罗河泛滥给
两岸农田带来了
一层肥沃的土壤。
②当河水退却,
N400
N300
N200
大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场景
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 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及形成的先 决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亨佐· 达罗古城遗址
摩亨佐· 达罗的大浴池
说说为什么大河流域容易成为 人类文明的摇篮?
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 原因有哪些?
(1)水源充足 (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 (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生长。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欧洲文明
希腊文明爱琴文明Leabharlann 多金的 迈锡尼 优秀的 建筑师
希腊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建)
雅典帕特农神庙
希腊提洛岛上壮观的石狮游廊
古希腊露天剧场的遗址
思考: 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有什么特点?
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阶级的分化 国家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
......
古巴比伦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世界上最先进入 文明时代的地区)
古印度——恒河、印度河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四大文明古国位于亚洲和非洲,都处于北温带,均 发源于大河流域。
一、新月沃地孕育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
古代希腊文明
开端于
——海洋文明和 热带丛林文明
找出爱琴海及其文明 诞生地的地理位置:
欧洲文明
(西方文明)
克里特文明 爱琴文明 迈锡尼文明

奥林匹亚

● ●
琴 ● 雅典
迈锡尼
斯巴达

克里特岛
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宫殿历史上曾经两 度被毁,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终于在 1900年由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爵士 发现并尽可能将宫殿恢复了原貌。宫殿并没 有想象中那么大,房间较小但错落有致,道 路迂回曲折非常复杂。独特的红色柱子在阳 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宫内有浴室、仓库和 庭园,有供水和排水设备。王宫千门百户, 阶梯走廊曲折相通,故在古代希腊神话中有 “迷宫”之称。 克里特岛传说中富丽堂皇、结构复杂的 米诺斯王宫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何理解?
• 因为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首 先,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若无此水, 埃及人将无法生存; • 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 长规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取得了其他方面的成就; • 尼罗河也是古埃及以及现在的重要水路通 道。
三、“种姓的国度”--古代印度
玛雅文明
神秘的符号 雕像 玛雅人的历法和天文知识究竟精确到什么程度呢?他 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 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 是说约5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他们测算的金星年 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这是 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两河流过,土地肥沃, 利于农业生产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 为楔形文字
2.:文字
3.城市
读图8—17 找出古城 乌尔、乌鲁克
二、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尼罗河颂 万岁,尼罗河!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 你给家家户户带来了光明!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 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 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 吸。”
中美洲丛林 种植玉米
奥尔梅克文明
被称为“印第安文明之母”
玛雅文明
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 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 带丛林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 考古人员在中美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 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 的热带丛林建造了一座座规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筑。 雄伟壮观的提卡尔城,其电脑复原图出现在人们面 前时,许多现代城市的设计师也自叹弗如。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为什么?
距今6000年 出现象形文字 距今5500年 建立了国家 距今5000年 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形成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解读埃及金字塔建筑之迷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 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 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 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 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 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 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 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距今4500年前后,印 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 市国家。那时人们已 经学会修筑堤坝,引 水灌溉农田,种植棉 花,还通过海路与其 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 易、当时,印度河流 域有100多座城镇,其 中,位于今天巴基斯 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 城,规模庞大,遗址 保存完整。
和乌鲁克等古城遗址比较一下,说说早 期城市遗址有哪些共同特征?这说明了 什么? 同现代城市相比,它们又有什么异同?
古埃及象形文字 (纸草文字)
太阳历
• 在公园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 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们把每年 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 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 相遇在地平线上。只会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和谁的涨落 和作物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 节,没已集结为4个月,公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5天 称为“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365天。 •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 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如此累 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 之间的土地,亦称“两河流域”。
伊年 拉美 克军 空 袭 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 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 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 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 建的。现已不存。 伊 拉 人克 的家 痛庭 苦失 去 亲
文字。
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常生 活的需要后,社会上层慢慢形成了依靠农 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祀和书吏等阶 级,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 秩序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明了文 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 为楔形文字
P104苏美尔人最早发明的文字是图画 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区别?
克里特文明
中美洲文明
1、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
距今4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 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 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公元前 2000年——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 明的开端.
欧洲文明
(西方文明)
发源地
希腊 爱琴文明 发祥于 克里特文明
古希腊包括的地域范围:
公元前8世纪的古代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 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三个部分,以海洋为中心。
古希腊濒临爱琴海,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岛屿 密布,海上交通方便,有助于古希腊航海业和工商业 的发展,便于吸收西亚和北非的文明。 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雅典、斯巴达
地理位置: 东临大西洋 西濒太平洋 远离欧亚大陆
2003
两河流域的早期城市
除石器外,当时更多地用铜制造武 器,并打制金银器皿。神殿建筑宏 伟壮观,以其为中心形成庞大的聚 落,并向城市发展。乌鲁克遗址的 聚落面积达0.81平方千米,神庙建 筑物包括石庙、红庙、镶嵌厅等。 乌鲁克遗 址 其中镶嵌厅建于台基上,大厅柱廊 由两排直径达2.62米的柱子拱立, 比较乌鲁克遗址和过去的农业聚落, 哪些是新出现的事物? 围墙以红、白、黑色的圆锥形物镶 嵌,显得神奇而又富丽。在一处遗 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 址出土了一小块石板,上面刻画有 图画符号,可辨认的有人头、手、 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后,社会上慢 脚等,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迄今发 慢形成了依靠农夫养活的手工业者、 商人、祭祀和书吏等阶级,国家政 现的最早象形文字。该文化至晚期, 社会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氏族制 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秩序 开始瓦解,并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 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明了 主要分布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 苏美尔人的图画文字与楔形文字相比,前 者表示的是与它形象类似的事物,比较直 观、容易理解,而后者与它所指称的事物 在形象上没有对应关系,比较抽象,但是 图画文字比较具体,楔形文字比较抽象 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而且传达的信息业 更加丰富。这说明苏美尔人的文字日趋成 熟。
定居在两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用削 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 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 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 图画文字比较具体,楔形文字比较抽象
天竺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 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 天的印度、巴基斯坦、 尼泊尔、孟加拉等国。
1、发源地: 亚洲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每到
夏季,上游的高山积雪融化,河水 泛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这里土 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至整个南 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 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玛雅文明失落之谜
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因为城内粮食不继,建 于丛林中的玛雅帝国,在发掘此地无以为 生后,便做了一次种族大迁徙,又延续了 两个世纪才灭亡。也有学者认为,玛雅帝 国外受游牧民族的袭击,内部则因发生内 乱,整个帝国在遭受巨变后,溃退逃散。 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数人 相信当时遭受了地震火飓风的侵袭,加上 人口爆炸,粮食不足,农民暴动和异族入 侵等原因,造成玛雅文明的衰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