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陶瓷材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功能材料介绍PPT

18、19世纪蒸汽机、电动机的发明对金属材料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钢铁冶金技术产生了更大的推 动作用。炼钢技术大大促进了机械制造、交通铁路及 纺织业的发展。随之,各种特殊钢如高速钢、硅钢及 不锈钢相继问世,铜、铝业得到大量应用,其他金属 和合金也都出现,从而使金属材料在20世纪占据了主 导地位。铜、铁和其他合金的发现与应用是材料发展 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金属(主要是铁和钢)确 立了工业材料的绝对权威。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人类从 自然界提取有用的材料。
从功能上看,材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通常指具有力学承载功能的材料。体积 较大,常被称为第一代材料。如建筑材料、机械制造材料, 用于制造工具、机器、车辆,修建房屋、桥梁、道路等。
另一类材料是功能材料。功能材料的概念最早由美国 的Morton与1965年提出。
功能材料——指具有光、电、磁、声、热、化学、生 物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材料。用于非承载目的,涉及面很 广。如电阻及导电材料、磁性材料、介电材料、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电极材料、压电材料、声光材料、电光材料、 磁光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仿生材料等。利用他们 可以制造具有记录、储存、信息传输等功能元器件,在电 子、激光、光电、通信、生物医学等许多新技术领域有广 泛应用。
1、按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化学键、成分):
无机功能材料 有机功能材料
金属功能材料 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玻璃、陶瓷)
复合功能材料(高分子基、金属基、陶瓷基复性、电性、光学、力学、声学、化学、生物医学、 核功能材料及功能转换材料等。
进一步细分:如光学功能材料包括非线性光学材料、 发光材料、红外材料、感光材料、激光材料等。功能 转换材料包括压电材料、光电材料、热电材料、磁光 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
从功能上看,材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通常指具有力学承载功能的材料。体积 较大,常被称为第一代材料。如建筑材料、机械制造材料, 用于制造工具、机器、车辆,修建房屋、桥梁、道路等。
另一类材料是功能材料。功能材料的概念最早由美国 的Morton与1965年提出。
功能材料——指具有光、电、磁、声、热、化学、生 物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材料。用于非承载目的,涉及面很 广。如电阻及导电材料、磁性材料、介电材料、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电极材料、压电材料、声光材料、电光材料、 磁光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仿生材料等。利用他们 可以制造具有记录、储存、信息传输等功能元器件,在电 子、激光、光电、通信、生物医学等许多新技术领域有广 泛应用。
1、按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化学键、成分):
无机功能材料 有机功能材料
金属功能材料 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玻璃、陶瓷)
复合功能材料(高分子基、金属基、陶瓷基复性、电性、光学、力学、声学、化学、生物医学、 核功能材料及功能转换材料等。
进一步细分:如光学功能材料包括非线性光学材料、 发光材料、红外材料、感光材料、激光材料等。功能 转换材料包括压电材料、光电材料、热电材料、磁光 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
《陶瓷材料》课件

《陶瓷材料》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件《陶瓷材料》。在这篇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陶瓷材料的 种类、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领域。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简介
什么是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是通过高温烧结制 备而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 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 腐蚀和绝缘等特点。
常见陶瓷材料有哪些?
常见陶瓷材料包括陶器、瓷 器、磁器等,它们在生活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密度和孔隙率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化学稳定性
机械性能
强度和韧性 硬度
陶瓷的应用领域
• 电子器件 • 航空航天 • 光学仪器 • 器皿与餐具 • 建筑陶瓷
结语
1 陶瓷材料的优缺点
2 未来发展趋势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 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但也 存在着脆性和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度大 等缺点。
陶瓷材料在新能源、先进 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 阔,将持续发展并不断创 新。
3 完。
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领域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良好 的耐磨性和机械性能,被广 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 建筑和医疗等领域。
陶瓷的分类
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
晶体陶瓷
•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 根据结构分类:
硬质合金
玻璃
陶瓷的制备方法
• 干法 • 液相法 • 气相法 • 溶胶-凝胶法
陶瓷的性能
物理性能
欢迎来到本课件《陶瓷材料》。在这篇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陶瓷材料的 种类、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领域。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简介
什么是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是通过高温烧结制 备而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 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 腐蚀和绝缘等特点。
常见陶瓷材料有哪些?
常见陶瓷材料包括陶器、瓷 器、磁器等,它们在生活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密度和孔隙率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化学稳定性
机械性能
强度和韧性 硬度
陶瓷的应用领域
• 电子器件 • 航空航天 • 光学仪器 • 器皿与餐具 • 建筑陶瓷
结语
1 陶瓷材料的优缺点
2 未来发展趋势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 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但也 存在着脆性和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度大 等缺点。
陶瓷材料在新能源、先进 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 阔,将持续发展并不断创 新。
3 完。
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领域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良好 的耐磨性和机械性能,被广 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 建筑和医疗等领域。
陶瓷的分类
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
晶体陶瓷
•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 根据结构分类:
硬质合金
玻璃
陶瓷的制备方法
• 干法 • 液相法 • 气相法 • 溶胶-凝胶法
陶瓷的性能
物理性能
《功能陶瓷材料》PPT课件

《材料物理导论》
第7章
功能陶瓷材料物理
编辑ppt
1
前言
材料可以分成三大类,金属、陶瓷、有机高分子。
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是:由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 的结合是金属键,含有许多自由电子。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碳、氧、氢、硅等 非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的结合主要是共价键,一般 没有自由电子。
为了提高陶瓷质量,人们对粉料制备进行了许 多研究,发明了多种制备超细陶瓷粉料的方法。其 中,湿化学法尤其重要。
编辑ppt
14
1、共沉淀法
共沉淀是指溶液中一种不溶或难溶成分在形成沉淀过程中, 将共存的某些其它组分一起带着沉淀下去的现象。
共沉淀的原理基于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异电核胶态物质相 互作用及包藏等。
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辅助沉积等离子源离子注入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双层辉光等离子体表面合金化脉冲高能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离子注入装置举例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的强化机理离子注入后能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疲劳性抗腐蚀和抗氧化等性能其改性的机理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度均匀性,高纯性,可降低烧结温度,可在分子水平上进
行组元控制。
编辑ppt
17
例: YSZ粉的Sol-Gel法制备 异丙醇锆 醋酸钇
↓混合搅拌 均匀溶液
↓吸水;水解-聚合反应 溶胶 ↓干燥 凝胶
↓ 煅烧
↓ YSZ粉末 纳米级大小
编辑ppt
18
三、一些特殊的烧结方法:
1、热压烧结:
就是在对样品施加压力的条件下烧结。
吸附共沉淀:特征是主沉淀成分表面积大、吸附力强, 故吸附和富集效率高。
混晶共沉淀: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沉淀剂形成的晶形、 晶核相似的晶体,称为混晶。如PbSO4-SrSO4混晶。
第7章
功能陶瓷材料物理
编辑ppt
1
前言
材料可以分成三大类,金属、陶瓷、有机高分子。
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是:由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 的结合是金属键,含有许多自由电子。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碳、氧、氢、硅等 非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的结合主要是共价键,一般 没有自由电子。
为了提高陶瓷质量,人们对粉料制备进行了许 多研究,发明了多种制备超细陶瓷粉料的方法。其 中,湿化学法尤其重要。
编辑ppt
14
1、共沉淀法
共沉淀是指溶液中一种不溶或难溶成分在形成沉淀过程中, 将共存的某些其它组分一起带着沉淀下去的现象。
共沉淀的原理基于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异电核胶态物质相 互作用及包藏等。
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辅助沉积等离子源离子注入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双层辉光等离子体表面合金化脉冲高能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离子注入装置举例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的强化机理离子注入后能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疲劳性抗腐蚀和抗氧化等性能其改性的机理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度均匀性,高纯性,可降低烧结温度,可在分子水平上进
行组元控制。
编辑ppt
17
例: YSZ粉的Sol-Gel法制备 异丙醇锆 醋酸钇
↓混合搅拌 均匀溶液
↓吸水;水解-聚合反应 溶胶 ↓干燥 凝胶
↓ 煅烧
↓ YSZ粉末 纳米级大小
编辑ppt
18
三、一些特殊的烧结方法:
1、热压烧结:
就是在对样品施加压力的条件下烧结。
吸附共沉淀:特征是主沉淀成分表面积大、吸附力强, 故吸附和富集效率高。
混晶共沉淀: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沉淀剂形成的晶形、 晶核相似的晶体,称为混晶。如PbSO4-SrSO4混晶。
陶瓷装饰材料(课)PPT课件

彩绘山水注壶 (清代)
南
宋
龙
泉 竹
瓷
节 弦
器
纹
小
瓶
4
传统陶瓷—日用陶瓷器皿
包括汲器、炊器、饮器、食器与盛贮器。
2019/12/23
5
传统陶瓷
建筑陶瓷 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
美术陶瓷
2019/12/23
6
我国建筑陶瓷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被作为建筑物的优良 装饰材料之一。陶瓷艺术是火与土凝结艺术。金碧辉煌的 中国皇宫建筑和九龙壁(见图),都是留芳千年的建筑陶瓷 装饰艺术。
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琉璃博物馆。
2019/12/23
7
传统的陶瓷制品主要功能是制造艺术品和容器。随着建筑及装饰业发 展,陶瓷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越来越向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陶瓷的应用更加广泛,其品种、花色 和性能也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以陶瓷墙地砖的使用最为广泛,它以成 本低廉、施工简易、外形美观和容易清洁等特点,体现出建筑装饰设 计所追求的“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由于广泛地应用高科 技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使得陶瓷产品不断更新,高档 次产品的生产比例重不断加大。
钛酸钡瓷、钛酸锶瓷、金红石瓷 铁淦氧瓷、镍锌磁性瓷
电子陶瓷 有导电性、电光性
电子元器件等
金属陶瓷 高强度、高熔点、高韧性、抗 铁、镍、钴金属陶瓷,如火箭喷嘴
其他
氧化
氧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瓷等
2019/12/23
15
3.陶瓷制品种类
(1) 陶质制品
陶质制品烧结程度相对较低,为多孔 结构,通常吸水率较大、强度较低、 抗冻性差、断面粗糙无光、不透明, 敲击时声粗哑,分无釉和施釉两种制 品,适用于室内使用。
《功能陶瓷材料》PPT课件

精选ppt
24
• 在制备工艺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 要生产手段的界限,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 护气氛烧结、热压、热静压等手段。
• 在性能上,特种陶瓷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和 功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导电、 绝缘以及在磁、电、光、声、生物工程各方 面具有的特殊功能,从而使其在高温、机械、 电子、宇航、医学工程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 用。
• 陶瓷器即使在高温下仍保持坚硬、不燃、不生 锈,能承受光照或加压和通电,具有许多优良
性能
• 广义陶瓷定义为无机原料经过热处理后的“陶
瓷器”制品的总称
精选ppt
22
1.1 精细陶瓷定义与分类
• 相对这种用天然无机物烧结的传统陶瓷
➢精细陶瓷 (Fine Ceramics)又称先进陶瓷(Advan ced Ceramics): 以精制的高纯天然无机物或人工合成的 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制 造加工工艺烧结,具有远胜过以往独特 性能的优异特性的陶瓷
(定义、分类、特性、制备方法、应用)
• 功能陶瓷材料
(电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磁性陶瓷、 超导陶瓷、生物陶瓷)
精选ppt
21
第一节 精细陶瓷
• 精细陶瓷作为仅次于金属、塑料的“第三类材 料”,正在越来越多地在结构材料方面崭露头
脚,成为现代工程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
• 陶瓷原大多数指料
郑伟宏
精选ppt
1
1、陶瓷材料的发展概况
陶瓷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是不 可缺少的材料,它和金属材料、高分子 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
精选ppt
2
我国的陶瓷研究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它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之一,在我国 的文化和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课件

气敏传感器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表面活性和 气敏性能使其在气体传感器中具 有广泛应用。
储氢材料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孔结构和特 殊吸附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储氢 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和药物传输性能使其在生物医学 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市场前景
1 全球市场概览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市场正在迅速增长,预计 未来几年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 发展趋势与前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有望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总结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未来发展的重点将是提高材料性能和拓宽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
1 热处理制备法
通过高温烧结和热处理将稀土氧化物与其他 化合物反应得到陶瓷材料。
2 溶胶-凝胶法
通过溶胶和凝胶的形成过程控制陶瓷材料的 结构和性能。
3 液相制备法
通过液相反应得到稀土功能陶瓷材料。
4 物理-化学合成法
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稀土功能陶瓷材料。
性能表征
1
结构表征
使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分析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结构。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课件
欢迎来到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了解稀土功能陶瓷 材料的特点、制备方法、性能表征、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概述
稀土功能陶瓷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和优异性能的材料。它们具有高温稳 定性、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储能器件、光伏电池、气敏 传感器、储氢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2
物理性质表征
通过测量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电阻率等参数来评估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物理性 能。
陶瓷材料PPT课件

生物陶瓷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用于人工关节、 牙齿等医疗器械。
陶瓷涂层
通过喷涂、浸渍等工艺在金属基体上形成陶瓷涂层,提高医疗器 械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陶瓷生物传感器
利用陶瓷材料的压电、热电等效应,制作生物传感器,用于生物 体内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的研究 与应用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在人体植入 、修复和替代等方面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未来将继续研究 和开发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 力学性能的生物医用陶瓷材料 。
环保型陶瓷材料的研究与 开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将 继续研究和开发低污染、低能 耗、可回收利用的环保型陶瓷 材料。
感谢您的观看
多功能化与智能化
发展具有多种功能(如骨修复、药物缓释等)和智能化的生物医用 陶瓷材料。
复合陶瓷材料设计思路
增强增韧机制
通过引入第二相、晶须等 增强增韧元素,提高复合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多功能化设计
实现复合陶瓷材料的多功 能化,如力学、热学、电 学等性能的协同提升。
结构与性能调控
通过微观结构设计、界面 优化等手段,调控复合陶 瓷材料的性能。
原料处理
原料需经过破碎、筛分、除铁、陈腐等处理,以保证原料的粒度、纯度及均匀性 。
成型方法及设备简介
成型方法
陶瓷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注浆成型、可塑成型等。
设备简介
成型设备包括压机、注浆机、真空练泥机等,可实现陶瓷坯 体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烧结过程控制及优化
烧结温度与时间
烧结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陶瓷的 致密化程度和性能,需根据原料
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按照程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用于人工关节、 牙齿等医疗器械。
陶瓷涂层
通过喷涂、浸渍等工艺在金属基体上形成陶瓷涂层,提高医疗器 械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陶瓷生物传感器
利用陶瓷材料的压电、热电等效应,制作生物传感器,用于生物 体内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的研究 与应用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在人体植入 、修复和替代等方面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未来将继续研究 和开发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 力学性能的生物医用陶瓷材料 。
环保型陶瓷材料的研究与 开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将 继续研究和开发低污染、低能 耗、可回收利用的环保型陶瓷 材料。
感谢您的观看
多功能化与智能化
发展具有多种功能(如骨修复、药物缓释等)和智能化的生物医用 陶瓷材料。
复合陶瓷材料设计思路
增强增韧机制
通过引入第二相、晶须等 增强增韧元素,提高复合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多功能化设计
实现复合陶瓷材料的多功 能化,如力学、热学、电 学等性能的协同提升。
结构与性能调控
通过微观结构设计、界面 优化等手段,调控复合陶 瓷材料的性能。
原料处理
原料需经过破碎、筛分、除铁、陈腐等处理,以保证原料的粒度、纯度及均匀性 。
成型方法及设备简介
成型方法
陶瓷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注浆成型、可塑成型等。
设备简介
成型设备包括压机、注浆机、真空练泥机等,可实现陶瓷坯 体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烧结过程控制及优化
烧结温度与时间
烧结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陶瓷的 致密化程度和性能,需根据原料
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按照程
光催化抗菌功能陶瓷介绍PPT

涂次数( 1,2,5,10) 可得到厚度不同的光催化膜。其抗 菌性能显示,黑光灯光照条件下,5 次浸涂的膜比2 次和1 次浸涂膜具有更大的光催化活性。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膜厚 的增加,光催化反应表面积增大,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 光催化活性提高。但10 次浸涂膜与5 次浸涂膜相比,两者 的抗菌性能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这是由于膜厚的过分增 大,表面凝聚加著,在烧结过程中晶粒粒径增大, 薄膜 中有效粒子表面积相对减少的缘故
五、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
• 5.1什么是光催化 • 光催化特性是半导体具有的独特性能之一。光照射下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化合物的合成或降解的过 程称为光催化。 • 光催化的具体过程 • 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分布的特征是在它的导带和价带之 间有带隙存在。许多化合物半导体的价带是满的,导 带是空的。当它们受到光照时,只要光子能量超过半 导体的带隙能()时, 就能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 从而产生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这类导带电子有很强 的还原力而价带空穴则有很强的氧化力。只要能够抑 制或延缓电子-空穴的复合过程,就有可能利用这类光 生载流子来氧化或还原半导体表面上的吸附物。
• 氧化钛剂抗菌陶瓷适于建筑卫生陶瓷高温烧成, 但烧成温度越高,抗菌性越低。因此要做抗菌率 较高的内墙砖比较容易,地板次之,卫生陶瓷最 难。
• 氧化钛抗菌陶瓷存在薄膜与坯体结合不紧密的问 题,这主要是由于烧成温度过低造成的。这样的 薄膜抗洗刷能力较差,由于薄膜厚度不均易产生 彩虹效应。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注意烧成温度外 还可以在釉料中适量添加改性剂以改善其结合性 能。
氧化钛系抗菌
• 纳米Ti02经光催化产生的空穴和形成于表面的活
性氧类能与细菌细胞或细胞内的组成成分进行生 化反应,使细菌单元失活而导致细胞死亡,并且 使细菌死亡后产生的内毒素分解 • 日本最近开发出用于Ti涂覆的抗菌陶瓷,在光照 下可完全杀死其表面的细菌。最近福州大学也研 制出坚固的掺杂Ti02膜的陶瓷材料,对大肠杆菌 和空气中的浮游菌具有稳定的杀灭作用和抑制细 菌生长的能力
五、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
• 5.1什么是光催化 • 光催化特性是半导体具有的独特性能之一。光照射下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化合物的合成或降解的过 程称为光催化。 • 光催化的具体过程 • 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分布的特征是在它的导带和价带之 间有带隙存在。许多化合物半导体的价带是满的,导 带是空的。当它们受到光照时,只要光子能量超过半 导体的带隙能()时, 就能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 从而产生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这类导带电子有很强 的还原力而价带空穴则有很强的氧化力。只要能够抑 制或延缓电子-空穴的复合过程,就有可能利用这类光 生载流子来氧化或还原半导体表面上的吸附物。
• 氧化钛剂抗菌陶瓷适于建筑卫生陶瓷高温烧成, 但烧成温度越高,抗菌性越低。因此要做抗菌率 较高的内墙砖比较容易,地板次之,卫生陶瓷最 难。
• 氧化钛抗菌陶瓷存在薄膜与坯体结合不紧密的问 题,这主要是由于烧成温度过低造成的。这样的 薄膜抗洗刷能力较差,由于薄膜厚度不均易产生 彩虹效应。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注意烧成温度外 还可以在釉料中适量添加改性剂以改善其结合性 能。
氧化钛系抗菌
• 纳米Ti02经光催化产生的空穴和形成于表面的活
性氧类能与细菌细胞或细胞内的组成成分进行生 化反应,使细菌单元失活而导致细胞死亡,并且 使细菌死亡后产生的内毒素分解 • 日本最近开发出用于Ti涂覆的抗菌陶瓷,在光照 下可完全杀死其表面的细菌。最近福州大学也研 制出坚固的掺杂Ti02膜的陶瓷材料,对大肠杆菌 和空气中的浮游菌具有稳定的杀灭作用和抑制细 菌生长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2、Sol-Gel法
方法要点:
将最后材料所需的金属成分制备成金属醇盐。
功能陶瓷:
在近几十年来人们从使用功能角度把陶瓷分为 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
结构陶瓷:指主要具有机械、热功能的陶瓷。
功能陶瓷:指具有电、当今世界,功能陶瓷的发展比结构陶瓷快得
多,两者产值之比约为3:1。功能陶瓷主要用于新
发展起来的先进行业,如:计算机、通信、电视、
.
7
4、粉碎、成型:
将预烧后的材料粉碎是为了成型。成型是按使
用要求将材料做成某种特定形状的坯体。成型根据 不同要求可以采用模压、轧膜等方式。为便于成型, 成型前通常要在粉碎的料中加入某种粘合剂。
常用粘合剂的配方及重量比为:聚乙烯醇15%, 甘油7%,酒精3%,蒸馏水75%;在90℃下搅拌溶 化。
对模压、粘合剂一般是料粉重量的5%,而对轧 膜,则粘合剂要达料粉重量的15~20%。
.
8
5、排塑:
去除成型坯体中的水分、粘合剂的过程称排塑或 排胶,一般采取加温办法。
在粘合剂中,聚乙烯醇的挥发温度最高 (200~ 500℃),为使排塑彻底,要达到合适的排塑温度, 并保温一定时间。
在排塑的升降温中,速度不要太快,一般小于 100℃/h.
.
9
6、烧结:
这一过程是晶体结构形成和扩大的过程,可称为 晶化过程。
在预烧后粉碎成型的坯体中,已经存在着许多细
小的晶粒,在一定的高温下,通过原子的扩散运动 实现材料的晶化过程:
一方面,在晶粒内部自由能较高的区域和晶界处 生成新的晶核,不断长大;
另一方面,由于晶粒表面张力的作用,一部分晶
粒依靠“吞噬”另一部分晶粒而长大,这种长大常 通过晶界的移动实现。
.
10
由于晶粒长大是借助原子扩散来实现的。因此, 烧结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晶粒就生长得越 大。烧结温度、升降温速率、保温时间、烧结气 氛对陶瓷产品性能影响极大。
球磨要足够长时间以使各成分原料均匀混合, 最大限度地彼此接触,以利于后面的化学反应。
当然,混合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只要达到各 原料的均匀混合就行。
.
6
3、预烧:
混合好的料进行预烧,目的是让各成分间进行 化学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
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条件(温度、压力、 气氛等)要弄清这些条件。
如果无法知道这些条件,必须借助一系列分析 手段来确定预烧条件,例如可以用差热分析法 (DTA)和热重分析法(TGA)来判断特定的化学 反应是否进行。
《材料物理导论》
第7章
功能陶瓷材料物理
.
1
前言
材料可以分成三大类,金属、陶瓷、有机高分子。
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是:由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 的结合是金属键,含有许多自由电子。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碳、氧、氢、硅等 非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的结合主要是共价键,一般 没有自由电子。
陶瓷材料的基本特征:分子一般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 素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原子间的结合主要是离子键,很 多性质介于金属与高分子材料之间。一般人们概念中的陶瓷 是日常用的瓦罐、水缸、沙锅、瓷碗、浴缸、洗脸盆、瓷砖 等。广义来说,陶瓷材料是指其制备过程要经过高温处理的 材料,例如:玻璃、水泥、陶瓷器材、耐火材料、珐琅、研 磨材料和功能陶瓷等。即所谓. 的窑制品(ceramics)。 2
例如:Pb0.9897 Nb0.0206(Zr0.95Ti0.05)0.9794O3
烧结温度(℃)
1050 1100 1200 1250 1300
保温时间(h)
66
66 6
平均晶粒直径(μm) 2 3
56 7
.
11
烧结中其它要注意的问题:
除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外,烧结气氛是影响材料 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共沉淀生成(Zr,Ti)O2·XH2O 料浆 ↓加水
洗去Cl-
↓NH4NO3 帮助澄清
↓HNO3 Zr和Ti的硝酸盐溶液
↓与Pb(NO3)2 溶液混合 Pb2+Zr4+(NO3)x溶液
↓通氨气
共沉淀生成Pb(OH)3·(Zr·Ti)O2·XH2O ↓水洗、浓缩、干燥
得到化学组成比较均匀的1.0~20μm的PZT粉料
.
13
二、化学法制备陶瓷粉料
普通陶瓷工艺,由于陶瓷粉料粗,混合不可能 完全均匀,粉料颗粒表面积小,化学反应进行困难 ,不但要有较高的温度,而且要有很长的时间。
为了提高陶瓷质量,人们对粉料制备进行了许 多研究,发明了多种制备超细陶瓷粉料的方法。其 中,湿化学法尤其重要。
.
14
1、共沉淀法
共沉淀是指溶液中一种不溶或难溶成分在形成沉淀过程中, 将共存的某些其它组分一起带着沉淀下去的现象。
共沉淀的原理基于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异电核胶态物质相 互作用及包藏等。
吸附共沉淀:特征是主沉淀成分表面积大、吸附力强, 故吸附和富集效率高。
混晶共沉淀: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沉淀剂形成的晶形、 晶核相似的晶体,称为混晶。如PbSO4-SrSO4混晶。
.
15
例: PZT粉料的共沉淀法制备
TiCl4和ZrOCl2·8H2O配成溶液 ↓通以氨气
有些陶瓷烧结过程要求氧化气氛,应防止出现还 原气氛,故样品中要避免混入有机杂质,坩埚要 保持清洁,以免有机物燃烧形成还原气氛。
有些陶瓷中的某些元素在烧结过程中容易挥发, 对这种情况,要加相应的保护气氛。
.
12
7、后处理:
极化、磁化等后处理是一些专用功能陶瓷烧成后的 必要处理过程,目的是使各晶粒中的某性能尽可能 按同一方向排列,以达到块材整体具有较强的性能。
用天平称取各原料。
为使后面的化学反应顺利进行,原料的颗粒尽量小些 (不要超过2m,最好为纳米粉),纯度要高。
对于配料中用量多的原料,最好先清除其中的有害杂质。
.
5
2、混合:
通常使用转动球磨机或振动球磨机进行,有用干 法的,也有用湿法的,所用的球大多是玛瑙球。
用球磨法不但可以混合,同时还可以使原料颗粒 进一步被粉碎。
广播、家用电器、自动化、交通、医疗、空间技术
、能源等行业。
.
3
§1 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陶瓷材料制备的一般工艺及要求
大多数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步骤基本相似,一般包括以下步 骤:
配料→混合→预烧→粉碎→成型→排塑→烧结→ →后处理(极化、磁化等)
.
4
1、配料:
根据配方(化学反应的配比)和生产需要的数量计算出 各种原料所需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