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积(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治疗肝癌的专方验方

中医治疗肝癌的专方验方
中医治疗肝癌的专方验方
1.肝癌按"症瘕积聚"论治以疏肝活血类药物为主组方,主要适用于气滞血瘀,肿块明显者。
浙江省中医院以柴胡、茯苓、赤芍、白芍、茜草、当归、郁金、香附、蚤休、黄芩、莪术、瓜蒌、生鳖甲、虎杖、云南白药等组方,治疗19例肝癌,生存12年者5例,2~4年者2例,4~5年者1例,5年以上者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7.4个月。
2.柴胡12g,陈皮10g,杭菊9g,当归9g,丹参10g,八月扎20g,红花6g,茯苓12g,半枝莲25g,三棱20g,虎杖30g,丹皮10g,蒲公英20g,龙葵20g,茵陈20g。
气虚加党参、女贞子;阴虚加旱莲草、生鳖甲、生龟甲、生地;肝痛加川楝子、乳香、没药;黄疸加栀子;腹胀加木香、厚朴;痞块加白英;腹水加牵牛子、泽泻、猪苓、半边莲、商陆。
3.莪术20g,九香虫20g,柴胡10g,山慈菇20g,皂角刺10g,蚤休15g,枳壳12g,刘寄奴15g,生牡蛎20g,鳖甲15g,木香10g,陈皮10g,丹参15g,党参15g,肌肤黄疸重用茵陈蒿、板蓝根;肝区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元胡、郁金、白屈菜、川楝子、苏木、徐长卿;机体衰竭者加白芍、生地、
当归、鳖甲、丹皮、山药、生黄芪、旱莲草、女贞子。
4.夏枯草30g,石见穿15g,莪术30g,丹参30g,潞党参15g,马鞭草15g,蚤休30g,三棱15g,虎杖15g,土鳖虫15g。
加减:腹水加泽泻、猪苓、车前子;肝区疼痛加元胡、降香、川楝子;低热加地骨皮、银柴胡、青蒿;高热加寒水石、滑石、水牛角、生石膏。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修订)

1 说明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以“疳证”“疳积”“疳症”“病因”“诊断”“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作为检索词组合,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6年2月,以“营养不良”“innutr it ion”“malnutrition”“cacotrophy”“dystrophia”“cacotrophia”等作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ational Gui deline Clearing house,NGC)等,检索年限近25年内,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手工检索:文献主要来源于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以及中医儿科教材、西医儿科教材、相关专著。
同时注意搜集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
在形成草案前,以“健胃消食口服液”“健脾八珍糕”“肥儿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颗粒”“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作为检索词,补充检索至2016年2月的文献,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类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1篇作为目标文献。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病相关的文献555篇。
1.2 文献评价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1]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中医怎么看肝癌,治疗方法

中医怎么看肝癌,治疗方法一、中医对肝癌的认识肝癌是由肝脏细胞不受控制地增生而形成的癌性病变。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藏血,肝主筋、爪、眼和情志。
肝失疏泄则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肝风则筋动不静,手足抽搐;肝阴虚则眼干目涩,失眠多梦。
肝气不足,造成肝脾不和则生痰、肿物;病久脾肾亏损,则肝肾不交,则易患肝癌。
二、中医治疗肝癌的方法1.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中医治疗肝癌的关键方法,主要采用中药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活血化瘀的功效。
具体药方包括大黄、黄柏、黄连、黄芩、赤芍等。
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肝癌的初期和中期。
2.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肝癌大多数是由于肝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故治疗肝癌要加强活血化瘀的方法。
可选用补血生息、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
也可选用中药气血两调,如人参、黄芪、熟地、白术、山药等,具体药方需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而定。
3. 调节情绪肝主情志,故合理调节情绪对肝癌的治疗和康复都有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多数肝癌是由情绪不良等因素引起的,如忧思恼闷、气愤易怒、五味杂陈等。
因此,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保持心情舒畅,降低心理压力,将有助于肝癌的治疗和康复。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可通过按摩、捏压、刺激体表穴位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中医认为,推拿按摩治疗肝癌可调节肝脏气血,活化机体细胞,促进身体的康复。
一般预防肝癌和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较好。
三、中医治疗肝癌需要注意的事项1.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中医治疗。
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不要轻信一些小广告上的所谓中药治疗。
2. 坚持治疗,不要停药半途而废。
中药治疗肝癌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治疗过程中需要坚持每日服药,每次服药量、药物按照医生开处方执行。
3. 联合中西医疗法。
肝癌属恶性肿瘤,治疗一定要以西医为主,中医药是辅助的,在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有积极作用。
中医治肝癌 治肝癌秘方

中医治肝癌治肝癌秘方
背景: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重大困扰。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肝癌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肝癌的秘方。
1. 靶向药物治疗:
中医药对于肝癌的治疗重点是通过药物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增强免疫力,抵抗肿瘤细胞的生长。
一些靶向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等被广泛应用于肝癌治疗中,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肿瘤大小的作用。
2. 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中,四物汤和当归寄生汤的应用较为广泛。
这些汤剂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癌患者的症状。
3. 经络穴位疗法:
中医经络穴位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推拿和穴位按摩等技术可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对于肝癌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
4. 中药外敷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药药物制成贴剂或外敷膏药,贴于患者的腹部或肝脏部位。
通过药物成分的渗透,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肝脏的疼痛和肿胀,提高治疗效果。
5.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肝癌患者的重要性。
适当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提高肝脏功能,增强免疫力,减轻患者的症状。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结论:
中医治疗肝癌的秘方包括靶向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经络穴位疗法、中药外敷疗法和饮食调理。
虽然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但中医疗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针灸学之疳积

中医针灸学之疳积概述疳积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青筋暴露、精神萎靡为特征。
多发生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
病因:1.小儿喂养不良,或病后失调,或慢性腹泻,或肠道寄生虫等。
2.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营养不良。
辨证基本治疗主症:精神疲惫,形体羸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干枯。
1.脾胃虚弱:兼见便溏,完谷不化,四肢不温,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2.虫毒所伤:兼见嗜食无度或喜食异物,脘腹胀大,时有腹痛,睡中磨牙,舌淡,脉细弦。
治法:健脾益胃,驱虫消疳。
以足阳明经穴、胃之募穴及奇穴为主。
主穴:中脘、足三里、四缝。
配穴:脾胃虚弱者,配脾俞、胃俞、天枢;虫毒所伤者,配百虫窝;潮热者,配三阴交。
方义:脾胃乃后天之本,若脾胃功能旺盛,则生化之源可复。
胃之募穴、腑之会穴中脘,可和胃理肠。
足三里扶土而补中气。
四缝为奇穴,是治疗疳积的经验效穴。
操作:中脘用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用补法,四缝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针后轻轻挤出黄白黏液,并用消毒干球擦干。
对婴幼儿可采取速刺不留针。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其他治疗1.耳针法2.穴位注射法3.皮肤针法按语1.针灸治疗小儿疳积有一定疗效,因其他慢性疾病所致者,如肠道寄生虫、结核病等,应根治其原发病。
2.提倡母乳喂养,饮食定时定量,避免偏食,婴儿断乳时给予补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3.应与小儿食积证相鉴别,疳证以形体消瘦及伴有明显的脾胃症状和精神症状为主要特征。
小儿食积是指小儿乳食停聚不化、滞而不消所致的一种胃肠疾病。
一种是胃肠消化不良性疾病,一种是营养不良性疾病。
肝癌的辅助疗法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

肝癌的辅助疗法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肝癌是一种凶险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癌症患者之首。
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肝癌辅助疗法中的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并对其疗效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估。
一、中医针灸疗法在肝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1. 针刺穴位调理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肝癌患者往往伴有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穴位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营养吸收。
常用的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等。
2. 调节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是肝癌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医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大椎、足三里等,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缓解肝癌相关疼痛肝癌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基础上,可以缓解肝癌相关疼痛,改善患者的痛苦感。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合谷等。
4. 抗肿瘤作用中医针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通过选择不同的穴位和调整不同的刺激手法,可以促使机体产生免疫细胞的活性,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二、中草药在肝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1. 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常用于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可以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连、黄芩、金银花等。
2. 补气养血类中草药中医认为,肝癌患者往往伴有气血亏损的情况,补气养血类中草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人参、黄芪、党参等。
3. 抗肿瘤中草药中草药中有一些被广泛认可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减少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如雄黄、紫背参等,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肝癌的草药。
三、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的疗效和应用前景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在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名治小孩疳积的药方

古代名治小孩疳积的药方古代名治小孩疳积的药方疳积,是指小孩因膳食不当、消化吸收不良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和消化系统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
疳积会使小孩体质虚弱,易生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及早诊治和预防。
在古代,治疳积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中药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古代名治小孩疳积的药方:1. 姜枣汤配方:生姜20g,红枣10枚,冬瓜子30g。
制法:将生姜切成薄片,红枣去核,与冬瓜子一起煮水饮用。
功效:理气化痰,温暖脾肺,滋润肠胃,适用于小孩脾虚肺寒疳积。
2. 十全大补汤配方:当归15g,熟地20g,川芎15g,白术15g,茯苓15g,党参20g,黄芪20g,枸杞子20g,山药20g,肉桂10g。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
功效:补血补气,益精补肾,调理脾胃,适用于小孩营养不良,气虚体弱,其它治疗无效的疳积。
3. 四君子汤配方:甘草5g,人参10g,白术10g,大枣5枚。
制法: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袋内,加水煎煮10分钟,去除煎药袋后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小孩脾虚食少引起的疳积。
4. 山楂泻心汤配方:山楂15g,茯苓10g,薏苡仁20g,麦芽20g。
制法:将山楂捣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再放入茯苓、薏苡仁、麦芽煮沸后再煮20分钟,去渣留汁。
功效:健胃消食,清热泻火,适用于小孩消化不良引起的疳积。
这些药方均属温和、温补的中草药配方,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服用方法,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进行个性化治疗。
同时,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控制饮食,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和高脂肪食品,促进康复。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ppt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1. 引言在临床上,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医诊疗肝癌的方案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 中医诊断肝癌的要点中医诊断肝癌主要依据以下要点:•望诊:肝癌患者望诊时,面色黄褐或苍白,目光呆滞,甚至有出血点和皮肤瘀斑。
舌苔可能呈黄腻或黄白,脉象多数偏细或偏滑。
•闻诊:通过听肝区的声音,可以发现肝脏扩大、肝包膜增厚等异常。
•问诊:根据患者自述的症状和病史,询问有关肝脏疾病的相关信息。
3. 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清热燥湿:肝癌患者常伴有湿热内蕴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清热和燥湿的方法来调理身体,如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健脾益气:肝癌患者常伴有脾气虚弱的情况,中医可以通过健脾益气的方法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活血化瘀:肝癌患者常伴有血瘀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恢复肝脏功能。
•调理情志: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肝癌时,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4. 中医治疗肝癌的具体方法中医治疗肝癌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例如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药物,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的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肝脏的功能。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师可以给患者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例如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等。
5. 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与注意事项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和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肝癌的分期、病人的年龄、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提醒患者和家属在接受中医治疗肝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积极配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肝癌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西医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西医治疗,并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积(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1)病理诊断:肝内活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临床诊断:①AF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结节状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②AF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或有两肝癌标志物(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r-gt同工酶Ⅱ、a-L-岩藻糖苷酶及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③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远处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Child-pus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
临床与生化检测指标
异常程度计
分
1 2 3
1,肝性脑病(分级)无1~2 3~4 2,腹水无轻中度以
上
3,胆红素﹤34.2 34.2~51.3 ﹥51.3 4,白蛋白≧35 28~34 ﹤28 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T)(秒)1~4 4~6 ﹥6
特殊: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
红素)
﹤68.4 68.4~170 ﹥170
1.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
2.Child分级出处:Child.C.g(1964),The liver and Portal
Hypertention,p50.Philadephia:Saunders
3.Child-push分级出处:Brit.J.Surg.1973;60(8):646~649
4.肝性脑病分期(可参考教科书):Trey C,et.New Englnd
J,Medcine.1966;274(3):473~481
2.临床分期:参照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
床分期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
分
期肿瘤癌栓
淋巴结
肿大
远
处
转
移
肝功能分级对应
分期
(肝
门、腹
腔)
Child-push 1977 TNM
Ⅰa
单个最大直径
≦3cm
无无无 A ⅠⅠ/ⅡⅠb 单个或两个最无无无 A Ⅰ/Ⅱ
大直径之和≦
5cm,在半肝
Ⅱ
Ⅱa 单个或两个最
大直径之和≦
10cm,在半肝;
或≦5cm,在左
右半肝
无无无 A Ⅰ/
Ⅱ
Ⅱ/ⅢA
Ⅱb 单个或两个最
大直径之和﹥
10cm,在半肝;
或﹥5cm,在左
右两半肝;或多
个
无无无 A Ⅰ/
Ⅱ
Ⅱ/ⅢA
ⅢB/Ⅳ
A
任何门脉分
支、肝
静脉或
胆管
无无A或B Ⅱ
Ⅲa 任何门脉主
干、下
腔静脉或有或
有
A或B Ⅱ/
Ⅲ
ⅢB/Ⅳ
A/ⅣB
Ⅲb 任何任何任何任
何
C ⅢIA-IVB
注:三种分期方法并非能完全对应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上腹肿块胀闷不适,消瘦乏力,倦怠短气,腹胀纳少,进食后胀甚,口干不喜饮,大便溏数,小便黄短,甚则出现腹水、黄疸、下肢浮肿,舌质胖、舌苔白,脉弦细。
2.肝胆湿热证:头重身困,身目黄染,心烦易怒,发热口渴,口干而苦,胸脘痞闷,胁肋胀痛灼热,腹部胀满,胁下痞块,纳呆呕恶,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或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3.肝热血瘀证:上腹肿块石硬,胀顶疼痛拒按,或胸胁疼痛拒按,或胸胁炽痛不适,烦热,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或短赤,甚则肌肤甲错,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厚,脉弦数或弦滑有力。
4.脾虚湿困证:腹大胀满,神疲乏力,身重纳呆,肢重足肿,尿少,口粘不欲饮,时觉恶心,大便溏烂,舌淡,舌边有齿痕,苔厚腻,脉细弦或滑或濡。
5.肝肾阴虚证:臌胀肢肿,蛙腹青筋,四肢柴瘦,短气喘促,唇红口干,纳呆畏食,烦躁不眠,溺短便数,甚或循衣摸床,上下血溢,舌质红绛、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或脉如雀啄。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肝郁脾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软坚
推荐方药: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桃仁、柴胡、当归、白芍、八月札、川朴、栀子、莪术、生甘草等。
2. 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推荐方药:茵陈篙汤加味。
绵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猪苓、柴胡、白芍、郁金、川楝子、枳壳、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车前草、泽泻等。
3.肝热血瘀证
治法:清肝凉血,解毒祛瘀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下瘀血汤加减。
龙胆草、半枝莲、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柴胡、桃仁、莪术、大黄、茜根、丹皮、生甘草等。
4.脾虚湿困证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解毒
方药: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皮、香附、枳壳、陈皮、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薏苡仁、龙葵、桃仁、莪术、半枝莲、甘草等。
5.肝肾阴虚证
治法:清热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一贯煎加味。
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桑椹子、川楝子、赤芍、鳖甲(先煎)、女贞子、旱莲草、丹皮等。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2~4味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
药,如半枝莲、蜈蚣、八月札、穿山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龙葵草、肿节风、冬凌草等。
(二)辩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西黄丸、金克槐耳颗粒、肝复乐、金龙胶囊、安康欣胶囊、小金丸、化癥回生片、鸦胆子油软胶囊、平消胶囊、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三)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斑蝥酸钠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等。
(四)外治法
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中成药进行外敷治疗、中药泡洗、中药熏洗等。
(五)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应用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和拔罐等方法。
针灸治疗的取穴以肝俞、足三里为主穴,配以阳陵泉、期门、章门、三阴交等;穴位敷贴以章门、期门、肝俞、内关、公孙主穴,疼痛者配外关、足三里、阳陵泉;腹水配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射频消融治疗、中药介入治疗、深部热疗、免疫系统治疗等。
(七)内科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疼痛黄疸出血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具体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护理
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胁痛、腹胀、疲乏无力、纳呆等中医证候。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
(详见附件3)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1/3。
2.生存质量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评分。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
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客观疗效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瘤体的变化情况。
评定标准:
CR完全缓解:全部病灶消失,无新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并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肿瘤最长径和缩小≧30%以上,并至少维持4周。
PD病变进展:最大径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
SD病变稳定: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未PR,或增大未达PD。
(三)评价方法
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肝癌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评价(详见附件)
2.生存质量
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
3.客观疗效
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4.化验指标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的检测方法参照化验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附件
原发性肝癌症状分级量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