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测试题及答案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差使(chā)踌躇赋闲(fù)B. 奔丧(sàng)交卸狼藉(jí)C. 琐屑(xiè)典质举著D. 拭干(shì)蹒跚颓唐(tuí)2.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赋闲(fù)簌簌(sù)差使(chā)B. 交卸(xiè)奔丧(sàng)狼藉(jí)拣定(jiǎn)C. 典质(zhì)妥帖(tiě)举箸(zhù)行李(xíng)D. 栅栏(zhà)游逛(guàng)蹒跚(shān)颓唐(tuí)3.在下文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

A. 穿走探穿爬攀缩倾B. 穿爬俯越爬攀缩倾C. 戴走探穿爬攀缩倾D. 戴走躬越爬缩攀倾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B. 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 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5.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 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 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诗句中,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境最为相近的是()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C.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答案:C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悄然(qiǎo)翘首(qiáo)炽热(zhì)B. 畸形(jī)桅杆(wéi)屏息(bǐng)C. 镌刻(juān)禁锢(gù)猝死(cuì)D. 锐不可当(dāng)踱步(duó)殚精竭虑(dān)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

B.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闽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 国家人社部即将推行的延迟退休政策将改善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答案:C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答谢中书书》的第二个“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书”均是书信的意思。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篇写景文具有骈文特色。

C.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

D. 《列夫·托尔斯泰》是法国作家茨威格写的传记。

答案:C5.对《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是()A. 这两句诗描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B. “直”字表现了孤烟之高,“圆”字表现了落日之低,两相对照,极写边塞的荒凉。

初二课文背影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课文背影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课文背影练习题及答案初二课文《背影》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题目的主题是:A. 父爱深沉B. 母爱深沉C. 父母爱深沉D. 儿女观念深沉答案:A. 父爱深沉2. 小说的背景是:A. 外婆家B. 父亲工作的单位C. 学校D. 家中答案:D. 家中3.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A. 小明和父亲B. 小明和母亲C. 父亲和母亲D. 小明和哥哥答案:A. 小明和父亲4. 小明跟父亲相处的态度是:A. 冷漠B. 温和C. 热情D. 不关心答案:A. 冷漠5. 故事中父亲离开时,小明是否表露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A. 是B. 否答案:B. 否二、简答题1. 描述故事中父亲离家的原因。

答案:故事中父亲离家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他需要外出朝朝夕夕地工作来为家庭生计而努力。

2. 为什么小明对父亲离去并不在意?答案:小明并不在意父亲离去是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对父亲产生了冷漠情感,他觉得父亲只是一个少得可怜的人,不重要。

3. 故事中父亲对小明有何期待?答案:父亲期待小明能够懂事、独立,并能明白父亲忙碌的原因,体谅他们对家庭的付出。

4. 小说最后父亲送给小明的书包暗示了什么?答案:父亲送给小明的书包暗示了他对小明的期望和关爱,并表达了他离开前想让小明读书念书的心愿。

三、综合题写一篇小短文,探讨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

答案(以下为展示文章):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期望和关爱是如此重要。

父母希望我们能够健康成长,有良好的教育和品德,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在《背影》这个故事中,父亲对小明的期望和关爱表现得深沉而无私。

父亲默默地工作,为家庭生计而奋斗,他为了儿女的未来操劳一切。

然而,小明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冷漠和不关心父亲,他只顾自己的小世界,对父亲的付出毫不在意。

对于这种情况,父亲并没有责怪过小明,相反,他依然默默地付出,给了小明一个温暖的背影。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是无私而深沉的。

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能从他们的经验和教育中汲取智慧。

背影测试题及答案

背影测试题及答案

背影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是在哪个车站?A. 北京站B. 上海站C. 南京站D. 徐州站答案:C2. 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父亲的背影时,用到了哪些细节?A. 父亲的衣着和动作B. 父亲的言语和表情C. 父亲的年龄和身高D. 父亲的衣着、动作和言语答案:A3. 《背影》中,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儿子的心情如何?A. 兴奋B. 悲伤C. 愤怒D. 无动于衷答案:B4. 《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什么情感?A. 敬爱B. 厌恶C. 恐惧D. 疏远答案:A5. 在《背影》中,作者通过描述父亲的背影,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A. 父亲的勤劳B. 父亲的节俭C. 父亲的爱D. 父亲的严厉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朱自清2. 文章中,父亲的背影让作者感到________。

答案:温暖和感动3. 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儿子的心情是________。

答案:悲伤和不舍4. 文章通过________这一细节,展现了父爱的伟大。

答案:父亲为儿子买橘子5. 《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___。

答案:敬爱和怀念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答案:在《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是勤劳、节俭、慈爱和无私。

他为了儿子的学业不惜辛苦,甚至在车站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他对儿子深沉的爱。

2. 《背影》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答案:《背影》这篇文章启示我们要珍惜和感激父母的爱,理解他们的辛劳和付出,同时也要学习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将这份爱传递给下一代。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背影》这篇文章的内涵,感悟父爱的伟大,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和回报。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五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一、背写古诗。

(4分)示儿 [宋]陆游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1.h áng zh ōu ( )有许多h ón ɡ w ěi ( )的古代ji àn zh ù( ),ji ē( )由人工建造而成,雕刻品精巧l ín ɡ l ón ɡ( ),是现代j ī xi è( )制品所不能比拟的。

2.ji ù ji ù( )经常d īng zh ǔ( )我,在学习上,一定不要l ǎn du ò( ),现在不是安y ì( )的时候,不然长大了h òu hu ǐ( )就来不及了。

三、我会读,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

(4分)漆.黑(q ī x ī) 便.利(bi àn pi án ) 龟.裂(j ūn gu ī) 煤炭.(hu ī t àn ) 估.计(g ǔ g ū) 美差.(ch ā ch āi ) 偏僻.(p ì b ì) 梭.子(su ō su ǒ)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5分)观赏 欣赏 赞赏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 。

2.爸爸正在闭目 一段很优美的乐曲。

3.老师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 。

《背影》解析及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背影》解析及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背影》学习要点《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1925年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刻轰动文坛。

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有人认为:“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

”(林非《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文所反映的是1917年的事,那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

文中写家境的“惨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人民生计的艰难。

《背影》写的是家庭的平凡琐事,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了深沉的父子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来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深深的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其次,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平实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

一、字1、字的读音簌簌()赋闲()踌躇()颓唐()箸()蹒跚()妥帖()惦记()晶莹()迂()2、给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奔┕丧┕┍┍禁┕差┕3、区别下列字的字形字音┍卸┍拭┕御┕试┍倾┍琐┕顷┕锁┍藉┍卖┕籍┕买二、词语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

典,当。

质,抵押。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颓唐:精神不振作。

文中指衰颓败落。

聪明: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反语,指自己愚蠢不懂事,表达自己内疚、悔恨、自责之情。

漂亮: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指说话得体。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箸:筷子。

大去: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

这是委婉的说法。

2、理解运用词语祸不单行狼藉光景惨淡聪明变卖典质踌躇颓唐漂亮蹒跚关于本文内容:1、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么时间?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二段的“那年”是1917年,因为从第四段中提到“其实我那年已20岁”,而从第二段开始是回忆往事。

初一语文重点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重点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重点测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的重点测试题通常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默写、词语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文学常识等几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题目:阅读下列文言文段落,并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庆历四年春”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年?2. “政通人和”是什么意思?3. 滕子京为何要重修岳阳楼?答案:1. “庆历四年春”指的是宋朝的1044年。

2. “政通人和”意味着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3.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是为了纪念政绩,同时也是为了弘扬文化。

# 二、现代文阅读题目: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谁的背影?2. 作者为什么流泪?3. 这段文字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作者父亲的背影。

2. 作者流泪是因为他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爱和生活的艰辛。

3. 这段文字体现了亲情的深厚和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 三、古诗文默写题目: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四、词语运用题目: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 他()了一番,终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2. 老师()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好成绩。

答案:1. 沉思2. 鼓励# 五、句子结构分析题目: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答案:这个句子是一个并列句,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春天来了”是一个主谓结构,第二部分“万物复苏”也是一个主谓结构。

整个句子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变化。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单选题】(20 分)《论语》里如何称赏良驹?(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2、【单选题】(20 分)《房兵曹胡马》一诗中表现马的品格的诗句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3、【多选题】(20 分)韦庄《思帝乡》中“杏花吹满头”的“吹”字呈现出(全选)活泼撩动花瓣飞舞的缤纷盛美外在景物对人之内心的强烈引动花瓣被风吹落4、【单选题】(20 分)韦庄《思帝乡》中有力表现感情深挚地自我奉献的词句是(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5、【单选题】(20 分)下列词句出自李煜的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6、【多选题】(20 分)读诗最重要的是应体会诗词作品中感发作用的大小、厚薄、深浅,它显现了作家个人的(胸襟品格修养学问)7、【多选题】(20 分)下列诗句与马有关的是(全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伤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8、【多选题】(20 分)下列诗句,描写西方是太阳的沉没、东方是大河的奔流的诗句有(全选)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9、【单选题】(20 分)《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五开篇“长鑱白木柄,劚破一庭寒”中的“劚”字读音是(zhǔ)10、【单选题】(20 分)下列诗句中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表达的情意最为相近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一章1、【单选题】(20 分)《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诗的主题句是(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2、【单选题】(20 分)“一从读会灵均赋,不爱欢娱只爱愁”的作者是(顾随)3、【多选题】(20 分)《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重复出现的字有(上、高、音、歌)4、【单选题】(20 分)《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慷慨有余哀”中的“慷慨”之义是(壮士不得志于心也)5、【判断题】(20 分)《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与《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两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品格与修养毫无高下之别(错)6、【单选题】(20 分)英国作家王尔德指出“美好的肉体是为了享乐,美好的灵魂是为了痛苦”,与此意相近的诗句为(一从读会灵均赋,不爱欢娱只爱愁)7、【判断题】(20 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云“一切少男少女皆将如扫烟囱者同归于灰烬”与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的“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诗意相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测试题及答案二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1.交卸() 2.狼jí() 3.妥帖()4.tuí唐() 5.琐xiâ() 6.晶莹()7.踌躇() 8.pán shān()二、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1.差:chāi()chā()chà()2.丧:sāng()sàng()3.禁:jīn()jìn()4.奔:bēn()bân()5.栅:zhà()shān()三、解释加粗字的意思1.不能自已() 2.情郁于中()3.触目伤怀() 4.举箸()四、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乱七八糟的样子。

________2.凄惨暗淡,不景气。

________3.看到心里感到悲伤。

________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________5.细小而繁多(的事)。

________6.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________五、选词填空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六、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一)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中的“聪明过分”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中的“漂亮”一词?3.概括这段文字的段意。

(二)我有一位好朋友,很苦恼,因为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父子俩常面对面地坐着,一两个小时没一句话可说。

朋友认为父亲不理解他,换句时máo()的话来说,就是父子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最近,朋友受公司派qiǎn(),要到南非的开普敦去工作。

他回到家里,吃完饭,父子俩又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口了:“爸,我想跟您谈一件事!”“什么事?”父亲(平静、安静)地问。

“我要到开普敦去工作了。

”“哦,我知道了。

”停了一会儿,父亲问道:“什么时候走?”“后天。

”“哦,我知道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往前(挪了挪、靠了靠),急切地问。

“我不知道。

”“哦,我知道了。

”父亲说这句话时,儿子看见父亲眼里(噙、含、闪)着泪花。

房间里又沉寂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摇晃着走向书房。

儿子看着父亲摇晃的背影,眼睛也有些湿润,想喊住父亲,但终究没有说出口。

过了一会,父亲从书房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世界地图册》和一支钢笔。

走到儿子面前,有些激动地问:“开普敦在哪里?”儿子拿过地图册,指着说:“看,就在这里!”“在这里……”父亲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笔在开普敦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又在镇江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然后画了一条红线,将镇江和开普敦连接起来。

父亲眼噙着泪水,哽咽着对儿子说:“在我想你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张地图上的两个红点一条红线!”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时máo()派qiǎn()。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线,使语句更加流畅。

3.文中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4.全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如何理解?5.试给选文起个题目:________(三)父亲的期望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

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的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

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

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

每当这时,我总是似懂非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

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

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

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太寒伧,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却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

”但父亲执意要为我买。

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鞋柜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

“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并从找下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子念书!”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

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了,爸晚上来接你。

”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情不自禁地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

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父亲,走好!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1.文中写父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这里的“风风雨雨”能不能改成“风雨”,为什么?2.文中写父亲“从找下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其中“折了几折”这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3.“寒伧(chen)”的意思是什么?4.文中写“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好像很轻松”说明了什么?5.文中写“(父亲)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了,爸晚上来接你。

’我吃力地点了点头……”这里的“吃力”说明的是下项中的哪一项?()A.我太累了。

B.我不愿父亲离开我。

C.我内心的难受和激动。

D.我急着上学。

6.本文题目是“父亲的期望”,但文中大多用“希望”:“他仅有的希望”,“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希望我能胜过他”,“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等等。

试说说“期望”与“希望”的异同及其用法。

【参考答案】一、1.xiâ 2.藉 3.tuǒ 4.颓 5.屑 6.yíng 7.chóu chú8.蹒跚二、1.差:差使;差别;差不多 2.丧:奔丧;丧失 3.禁:情不自禁;禁止4.奔:奔丧;投奔 5.栅:栅栏;栅极三、1.控制 2.聚积 3.心 4.筷子四、1.狼藉 2.惨淡 3.触目伤怀 4.情郁于中 5.琐屑6.祸不单行五、1.A 2.B六、D七、(一)1.这里指愚蠢,不懂事。

2.这里指说话得体。

3.父亲送“我”上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二)1.髦遣 2.平静;挪了挪;噙 3.铺垫、伏笔;文中写朋友认为与父亲有很深的代沟,认为父亲不能理解他,其实是自己对父亲的了解太少。

4.全文叙述了朋友将要去开普敦工作,告诉父亲即将远行,父亲尽管言语简单,可是表现出了他对儿子的牵挂、疼爱与思念。

父爱与母爱是有区别的,父爱常常不善表露,但更显深沉。

所以不应责怪父亲对自己不理解,应从自身思考是否对父亲的关爱太少。

5.父爱(三)1.不能。

“风雨”指自然现象,词重叠后的“风风雨雨”指生活道路的艰辛与坎坷。

2.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细心的关切(父亲怕钱放不妥贴,怕“我”丢失) 3.丢脸,不体面 4.说明父亲对孩子尽了责,看到了希望,又是为了不让孩子担心。

5.C 6.“希望”与“期望”都指人的某种愿望。

“希望”指对某种目的的向往,或指理想所寄托的对象。

“期望”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

文中“父亲”想儿子成才是一个不断“希望”的过程,而题目所说的“期望”是“父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