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学讲义

家庭教育学讲义

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第一章家庭教育概述•第二章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三章家庭教养方式•第四章家长的教育能力•第五章家庭教育的内容•第六章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和方法•第七章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第一章家庭教育概述•一、家庭•二、家庭教育•三、家庭教育学一、家庭•(一)、家庭的概念•(二)、家庭的结构•(三)、家庭关系•(四)、家庭的功能(一)、家庭的概念•1、家庭的定义: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

家庭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

•2、家庭的本质和特征•(1)、两性结合,延续后代•(2)、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3)、家庭是人类的基本群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因此满足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需要•3、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1)、血缘家庭•(2)、普那路亚家庭•(3)、对偶家庭•(4)、一夫一妻制家庭•4、家庭的生命周期•一个家庭从成立的到消失,大约经历五六十年,其间要经历各种不同的阶段: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阶段;孕育孩子阶段;为人母、为人父养育孩子阶段;孩子长大成人阶段;老年阶段。

•其间20年,家庭的重心在养育孩子(二)、家庭的结构•1、定义: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家庭结构的类型•(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残缺家庭•(4)、隔代家庭•(5)、联合家庭•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小型化、核心化(三)、家庭关系•1、定义: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关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家庭关系的特点•(1)、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

它的维系更主要的依赖于爱、共同的情感、道德、心理因素等,这是家庭关系最主要的特点。

•(2)、家庭关系最为持久、稳定。

家庭教育学1

家庭教育学1

• 梁思宁(1916—— )
生于上海,因南开 大学遭日军轰炸而失学。 面对社会动乱毅然投笔 从戎,加入新四军,经 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 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新中国的老革命,陈 毅元帅引以为豪的女战 士。
梁思礼(1924—— ) 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航天 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 学术带头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 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 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接着在辛辛提 那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49年 回国后亲自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运 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 第一个成功设计地——地导弹的控制系 统负责人之一,并不断改进,使我国导 弹控制系统完全脱离苏联的框框;参加 1966年在我国国土上成功进行的导弹核 武器试验,震惊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 核大国行列。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英国剑桥 国际讨论中心把他列入了《世界名人 录》。
颜 氏 家 训 颜之推 序致 教子 兄弟 风操 慕贤 勉学 文章 名实 涉务 省事 止足 诫兵 书证 音辞 杂艺 终制
后娶
治家
养生
归心


•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 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 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 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 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 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 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 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 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 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 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 于成长,终 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 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 孩。” 诚哉斯语!

家庭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名词解释1.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互动教育。

2.一致养成性原则,是指从事家庭教育的各种力量在态度、要求、内容和方法上力求一致,统一指导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优良品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3.家庭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家庭生活的组织和安排,促进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成为具备健康躯体和健康人格的人,使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强健、充满活力、情绪高涨、生活愉快。

4.言语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用语言对家庭成员施以影响,使对方明白事理,提高认识和觉悟的教育方法。

5.奖惩长善救失法是指家庭教育中,对家庭成员的优良品行或不良品行进行评价,予以肯定或否定,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一种教育方法。

6.胎教是指根据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生命特征,通过调节母体孕期的内外环境,促进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及内分泌物质,使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环境相互渗透,干预胎儿的大脑发育,启迪智能,改善胎儿的生命素质,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成长,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7.第三性征是指由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某些男女特征。

男女除了生物学上的差别,还存在着社会心理学上的差别,如发型、衣着打扮、步态、姿势、声调、性格等等,这就是人的第三性征。

8.智能显著高于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据有某些特殊才能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

简答题1.家庭教育学的原则是什么?1主体人格性原则2示范导向性原则3理性施爱原则4一致养成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2.家庭教育的方法有那些?1环境潜移默化法2言语说服教育法3奖惩长善救失法4实践锻炼习惯养成法5榜样示范人格塑造法3.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现代家庭中具有血亲关系(包括拟血亲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及其他成员之间的教育影响的互动现象,从而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

所谓拟血亲关系是指近似。

类似血亲关系,既由收养关系重新组合的家庭和社会组织安排的临时家庭等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教育学精品PPT课件

家庭教育学精品PPT课件
❖ 其次,要注意把握学科的基本体系,掌握基本知 识结构,分析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切忌死记硬 背。
❖ 再次,注意学以致用。要善于运用所学理论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论文。
❖ 第四,除注意研读教材外,应按要求阅读教学参 考书。
6
成绩考核
❖ 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平时以出勤和 作业表现为主,占20%,期末考查采取闭卷 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占80%。
❖ 学习建议: ❖ 在学习本章时,撰写相关短文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 第一节 家庭互动的内涵

第二节 家庭互动中教育
❖ 第三节 家庭互动过程中的教育机制
11

第四章 家庭互动:家庭教育的事件机制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家庭互动的内涵和意义
❖ 学习建议: ❖ 在学习本章时,撰写相关短文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史资源。对家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仍 有应用价值。 学习建议: 认真学习教材内容,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方法分析和 理解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特征,把中国古代家庭教 育的产生和发展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环境 、科学文化等因素联系起来,适当阅读相关历史 书籍,撰写相关短文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第一节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第二节 儒家文化圈中其他国家家庭教育传统 第三节 西方国家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及家庭教育思想 第四节 苏联教育家道德家庭教育思想 第五节 当代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实践反思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

《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

《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家庭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时/学分:30/2开设学期:第7-8学期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选修课程2.课程说明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个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它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从宏观上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又从微观上论述了家庭教育的具体操作技能与艺术,探讨了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工作和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工作,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家庭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形成正确的家庭教养态度,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艺术;增强理论修养;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重视家庭教育,科学实施家庭教育;能指导学生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为将来处理好幼儿园、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高等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应修习。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2.了解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3.理解亲子关系概念、明确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分析当前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当前应建立怎样的亲子关系。

4.理解家庭互动的内涵、了解家庭互动中的教育要素、深入理解家庭互动展开的过程。

5.深入理解家庭文化及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了解中国家庭文化的特点。

6.认识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协作的原则。

7.分析比较不同年段(重点是婴幼儿及童年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各年龄阶段家庭教育策略。

8.能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

家庭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家庭教育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学习到一系列实用的教育技巧,以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3. 理解家庭教育与个体成长、家庭发展的关系;4. 学习家庭教育的实践方法和策略;5. 培养家庭教育的反思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家庭教育的概述1.1 定义及发展历程1.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 家庭教育的理论框架2.1 儿童发展理论与家庭教育2.2 家庭系统理论及其应用2.3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和模型3. 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3.1 父母角色与责任3.2 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 3.3 情感教育与行为管理3.4 沟通与应变技巧4. 家庭教育与个体成长4.1 家庭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4.2 家庭教育与儿童自我发展4.3 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5. 家庭教育与家庭发展5.1 夫妻关系与家庭教育5.2 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5.3 家庭沟通与协调6. 家庭教育的实践方法和策略6.1 家庭教育的实施步骤和程序6.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6.3 实用的家庭教育技巧和方法7. 家庭教育的反思与创新7.1 家庭教育的困境和挑战7.2 家庭教育的创新策略和方法7.3 家庭教育的评估与改进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框架;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促进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4. 情景模拟:设计教育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践技能;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测验、小组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家庭教育学--第五章 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

家庭教育学--第五章  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

三、家庭所处的国度
•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其政治经济 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不同,家庭教育的情况也各异。 • 主要表现: 1、家庭教育的态度不同。
2、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同。
3、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
转到
一般来讲,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对 子女的激励越大。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并不是绝对的越高越 好,必须适当。
第三节
家庭生活环境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诸分子(即家庭成员) 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 1、核心家庭:父母齐全,有一个或几个孩 子组成的家庭。 特点:人口数量少,成员层次少,成员之 间关系密切,家庭内聚力较大。
注意事项:
• 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真诚
的,不能弄虚作假。
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
影响机制: 1、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潜 力,在适当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 都有可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2、家长对子女的较高的期望,通过子女的 知觉和投射两种心理机制,使他们不知 不觉地受到良好的激励。
注意事项: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 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 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 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 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 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 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 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 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好地 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 静的生活。”
四、家庭生活方式

家庭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家庭: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

家庭教育(狭义):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既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们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广义)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本书观点):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重点是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教育。

家庭这个社会群体的特点:1,家庭是社会上所有社会群体中最普遍的团体,每个人都不能和家庭无关。

(普遍性)2,其他的社会团体一般只能满足人们的某一个方面的需要,而家庭则是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满足多种需要)3,它是人类生存过程中最早的一种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最大最深。

(最早最深)4,在社会上所有的社会团体中,它是规模最小的。

(规模最小)5,这个团体是最亲密的团体。

(最亲密)6,家庭在“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两种生产)7,家庭是社会组织的核心。

(核心)8,家庭对其成员的要求比其他任何团体要迫切。

(要求迫切)9,家庭受社会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影响比其他团体多得多。

(受到的影响大)10,家庭是长久的,又是暂时的。

(长远与短暂)家庭教育的性质定义:是指家庭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属性。

家庭教育的属性有哪些:1、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

2、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从教育过程实施的组织形式来看,教育大体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大类。

3、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从教育过程连续实施的时间长短来说,可以分为阶段教育和终身教育。

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多是行为规范、智力开发、文化学习、思想品德和身体保健等方面,家庭教育的重点阶段是子女出生一直到成年,即身心发展未成熟之前,称之为“未成年”阶段。

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学的主要对象是由家长(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面幼者实施的教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亲子关系:
2.个体社会化:
二、简述题
1. 兴趣诱导法的含义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 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3. 什么是“胎教”?胎教有哪些方法?
4. 如何正确发挥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详细论述)
1.结合下列案例,分析妈妈的做法对不对?违背了哪些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家长应如何进行家庭创造教育。

案例:妈妈喜欢插“花”,不论是什么样的蔬菜、水果,只要一到她的手里,就能变成个个美丽的“花蓝”,儿子羡慕极了,嚷着想跟妈妈一起插,想看妈妈究竟是怎么插的?妈妈总以“别给我添乱”拒绝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